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職業自由民心聊(外十章)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職業自由民心聊(外十章)

說着要看外面百姓情況的朱雄英吃了三碗土豆粉,在十幾秒後挺不住睡着了。

朱元璋帶着人上樓,餘震間隔時間越來越長,振幅越來越小,樓房安全。

下丘村蓋的房子鋼筋粗,按照螺紋鋼的粗度,應該蓋二十層已經上的樓,現在就四層。

主要原因在於磚混,那個磚無法承受。

已經準備拆掉,就說地震影響,然後蓋剪力結構樓房,直接上五釐米直徑的螺紋鋼,先蓋八層,設計是照着三十層來的,這樣比較結實,成本不考慮。

拆樓好拆,磚混的爆破,正好練手,磚不要了,鋼筋鑿出來重新回爐。

雨一直下,證明地震改變的磁場影響的空中水汽在持續。

大人比小孩子聰明,知道吃飽了會困,一人吃一盅的土豆粉,現在繼續喝啤酒。

下酒的小菜變少,茴香豆、幹明太魚絲、烤的剝皮小魷魚乾絲、滷鴨脖子。

明太魚絲蘸蒜蓉辣醬,小魷魚絲蘸芥末和醬油,魷魚比明太魚腥,但下酒吃都不錯。

東北人就吃明太魚,海南人愛吃魷魚,因爲方便,產地的問題。

滷鴨脖其實是烤鴨沒烤之前給切下來的部位,不烤,鴨舌頭、內臟、爪子、腦袋、翅膀全滷。

不加任何防腐劑,只能保存一天,看吃不完立即送到圖書館給孩子們啃。

殺家禽一般兩種方式,一種割脖子,一種用小剪刀伸到家禽嘴裡,剪斷上顎靜脈倒置。

下丘村採用割喉嚨的方式,有血能吃,從家禽嘴裡殺的話出血少,不能收集,好處是可以保存家禽的完整度。

保存時間還是短,除非放福爾馬林,即甲醛。

別人不會這種技術,朱聞天會卻絕對不用,村子製作的各種血,自己吃不完、賣不完就送人,養濟院、圖書館……

福爾馬林他沒少用,拿來保存打仗死的敵人屍體,運回來給人練手。

解剖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實物練習,一般學習雕刻、繪畫,也要學解剖學,只是目前朱聞天不給外人提供這個資源。

……

朱元璋吃粒茴香豆:“憨憨,蠶豆咱發現就這般吃最好,幹了的玉帶豆不如此。不過有人吃了渾身起紅斑,無福啊!”

“但乾的蠶豆好保存,茴香豆不能用幹蠶豆做,口感太差,豆類其實是致敏源,有人不能吃,與奶一樣。”

朱聞天不知道朱元璋要問啥,卻明白朱元璋絕對不會說茴香豆,一國皇帝平時總在村子裡吃茴香豆,今天突然再提及,你相信他是閒到了?

“是啊!過敏,叫……什麼來着?哦!組胺反應,村子裡的抗生素有的會出現,還有的疫苗也是。

今年年底前,咱大明所有的人只要年齡合適,全會完成天花疫苗接種事宜。

你說有死亡率,爲何一次未報過?像沒有人因接種疫苗出問題一樣。”

朱元璋果然有事要問,接種疫苗有死亡概率。

“陛下,死亡率太低,偶而死一個,誰能往疫苗上歸結?平時生病死人也多。

正常來說,咱大明目前的人口,也就死百十來個。

關鍵無法判斷是否是因爲疫苗的問題死亡,地方村子的人會主動認爲朝廷沒錯。

那可是天花啊!咱們派去的人不僅僅爲當地百姓接種疫苗。”

朱聞天這回明白了,他用的疫苗是減毒疫苗,按照天壇株的方式來嚴格製備。

下村的軍士幫着村子進行各種輔助,村民們非常信任。

即便接種疫苗出了問題,村民不願意把責任歸在軍士身上,只說誰家的誰命不好。

平時沒有軍士的時候,村子生病死亡率高,有了軍士都喝開水,加上衛生防疫,以及簡單的醫療手段和藥材,村子死亡率下降是村民真切感受到的。

說軍士接種疫苗讓人死了,這幾個駐村的軍士償命不?

讀書、識字、算術全跟人家學的,真想讓人家死?

百姓哪曉得即便接種疫苗出問題,軍士也無責,朝廷不追究。

軍士記錄一下情況,沒到回去的時候,他們不可能提前彙報,除非死人多了。

到年底,軍士彙報,就知道大明各個村子的情況了,包括接種天花疫苗後的數據。

“即咱們不怕天花,以後針對敵人用天花病毒?”

胡惟庸果然想法正常,要搞生物戰。

“胡參政,此法殺生過甚,有違天和。”

朱聞天不稱呼對方爲丞相,不像吳琳退了後還叫對方尚書,他根本沒想過叫對方再當丞相。

包括汪廣洋,歷史上汪廣洋又回來當丞相,現在不要,廣州的參政挺好。

同時他更不打算用病毒和細菌的生物戰,目前的武器夠用。

生物戰與化學戰的東西他會準備,以後再說,可以不用,不能用的時候沒有。

真實說起來,歐洲那裡纔是最不講衛生的,所以纔有了高跟鞋,是男人先穿,地上都是屎尿,不穿高跟鞋……

還有那邊人的體毛重,所以穿長筒襪遮擋,後來纔有了絲襪。

體味重,就隨身攜帶香料包,之後有香水。

歐洲男人愛美,領結了、領帶了、領花了,還要弄個手絹塞上衣口袋裡露出一截。

關鍵還不愛洗澡,這樣的情況下不得黑死病的鼠疫,那纔不正常。

包括同性戀也嚴重,這點華夏也一樣,宋朝最厲害,元朝、明朝也不缺,清朝同樣存在,民國的一些男旦還要服侍男人。

反正目前朱聞天不想採用這樣的東西,因爲天下普通百姓不管政治,只要自己能活着就不行。

那麼殺掉或者捉住外面勢力關鍵的領導人物即可,非爲屠城。

天花病毒可不僅僅是本身的死亡率,正常來說三分之一的死亡率。

實際上如果一個人口密集區,死了人之後,人的屍體會腐爛的,就不是天花病毒一種致死因素存在了。

經濟生產也停了,活着的人茫然。

因爲不是一個人生病,一病很多年,家人已經準備好了其去世的心理。

突然爆發疾病,突然人就沒了,習慣中的人消失了,習慣的生活收入來源不夠了……

大明的目的難道是殺人與征服?不,大明是先讓自己國力增長,然後那麼大面積的土地還沒人佔,過去佔了。

同時需要其他地方提供資源,人都死了誰給大明提供資源?

“胡參政,咱大明眼下技術好,就那個宮中生產出來的清涼油,對於炎熱的地方人來說是神物,咱有手段解決小問題。”

朱聞天說着拿出來一盒清涼油,就是他那時候一樣大小的盒子,只是沒有同樣的印圖案。

這東西當時在東亞東南亞很厲害的,後來到了非洲,一小盒清涼油能換大量的東西。

再然後就不行了,人家非洲國家的人也知道這玩意兒的成本。

“你咋還帶這東西?”胡惟庸更好奇憨憨爲何隨身攜帶清涼油。

“哪是我帶的?桌子的小抽屜裡有。”

朱聞天拉開一個非常隱蔽的小抽屜,把清涼油放回去。

朱元璋那邊也找了找,發現確實有,桌子的小抽屜非常小,不是大的那種。

他看看裡面的一些應急東西,笑了:“怕有人中暑啊!咱看到了藿香正氣水。”

其他人紛紛找抽屜,然後看裡面裝的東西,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安宮牛黃丸等急救東西,全有。

“叔叔,鐵板雞架還有沒?”

這個時候太子妃想吃東西了,準確地說是太子朱標想吃。

朱標不知道爲什麼,非常愛吃雞架,這個東西換個說法叫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說明一個問題,古代的人不會吃,至少不會做鐵板雞架,烤雞架自然不怎麼好,越烤肉越少。

鐵板可以把雞架的骨頭給壓酥了,新鮮的雞架這麼做,吃骨頭咔嚓咔嚓的很香。

鐵板雞架的發明纔是劃時代的,因爲它不需要再像烤雞架一樣刷油,它本身就出油。

只要裹上一點點面,那麼吃起來就覺得肉多。

當然,下丘村的雞架未剃那麼幹淨,刻意留的肉,就爲了燉、炒、烤、炸、鐵板用。

有人去取了雞架,順便把鐵板的工具帶上,帶十個,官員萬一也想吃呢!

朱聞天親自上手處理朱標想吃的雞架,朱標過來站在旁邊看,他就願意看憨憨做飯。

他發現憨憨做飯有種韻律,叫人瞧着特別舒服,還未吃就先饞了。

“憨憨兄,這種油,你從來不讓咱們吃,卻在做菜的時候賣給百姓,如此好嗎?”

朱標看着鐵板雞架出油,他覺得自己不能吃的東西,叫百姓吃,似乎……

“咱們不缺脂肪,吃這個後不吸收,增加身體負擔。

其實飽和性脂肪一樣會被吸收,跟膠原蛋白一樣,身體有需要才吸收,沒有需要你吃再多的皮凍也白費。

百姓缺油脂,飽和性的他們依舊能吸收,對身體有益。

一個幹力工的人,不存在高血脂的情況,除非他有特殊疾病。

飽和是相對的,身體需要是絕對的,身體在某些東西飽和的情況下,你再想攝入這樣的東西就是有傷害。

你血脂高,我給你吃不飽和的也一樣不行,那得降脂肪。

這種東西沒有好與壞的區分,只在於你自身條件和需求關係。

你連飯都吃不飽,我跟你說吃米飯和麪粉這樣的碳水化合物對身體不好,你不打我?”

朱聞天再次強調動態平衡關係,飽和脂肪不是絕對不吸收。

吃多了脂肪會得脂肪肝,然後肝硬化、肝腹水、肝癌。

一直不吃蛋白和脂肪,以及糖類也少,同樣是肝腹水,很多缺營養的地方,小孩子乾瘦,但肚子大,那就是營養匱乏性肝腹水啊!

“是呢!”朱標笑笑:“咱村子給咱們提供飲食,從來都是平衡。那這油……還是送到盒飯店?”

“已經不了,盒飯店吃飯的人其實很多身體不錯,他們不缺脂肪了,缺蛋白質,給他們吃豆製品。

這油最後會提煉出來,葷油經過提煉、過濾,加點鹽,送到缺少油水的地方百貨商店,百姓拿戶口本買,很便宜。

目前除了個人的戶籍帶照片的,還要有戶口本,是以前的戶籍冊。

不過不再有工匠、疍民、軍戶、獵戶之分。

職業自由選擇,通過經濟手段來調整,你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

都想種地,地少,自然就選擇其他職業,引導即可。”

朱聞天又說起戶籍制度,也就是歷史上未來七年後的黃冊。

黃冊放在玄武湖了,黃冊記載戶種和百姓的土地面積,地方每年記錄,十年一整理上報。

說明歷史上的明朝國家經濟發展太差了,想自由不行。

跟那時的建國後一樣,給你限制住。

國家領導層自己都茫然,只好先限制,出們開介紹信,剛建國怕動亂,說白了學明朝時期。

朱聞天不在乎啊!武器好,主力軍隊都聽話,給百姓職業自由,等再過上兩年,百姓隨便溜達。

不遠處的戶部尚書馬貴盯着一個鐵板雞架的設備:“說實話,咱最佩服下丘村的此物,雞肋硬是給靠出油來,裹一點面,雞肋又香又脆。

只是……呃……放寬了戶籍,農戶不種地、工匠不做工,當如何是好?

世人皆知行商賺錢,待商者無賤籍,豈非皆效錙銖之事?”

馬貴提出疑問,他怕大家全去做買賣,商人確實重要,經濟生產更重要。

商人屬於賤籍,不允許穿綾羅綢緞,怕他們那麼穿,其他人受不了,都想去經商。

伎女也是賤籍,同樣怕女的覺得如此來錢快,都去幹這種事情。

朱聞天看雞架壓差不多了,取出來放到旁邊讓朱標自己看着是直接刷調料,還是自己撕着蘸調料。

又放個雞架:“不是所有人俱會經商,咱華夏人有個特性,但凡能夠種東西的地,只要不是災害與打仗,便不會讓地空在那裡。

看外面的市場,東邊有個小土包,土不好,無法種東西。

以前偶爾有人從那裡取土和泥糊牆,現在看,不曉得誰給種上了大豆、紫蘇。

都該收了,沒有地震的話,兩者全應該收攏好。

你叫一個有田地的百姓去經商,他不會答應,他害怕。

而匠人,他們本身就在經商,做出來東西賣掉,出賣的是技術。

軍戶說不想當兵,實則當兵會死人,同時收入少,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看咱大明水師的收入多少?尤其是去遠處的艦隊水兵。

再看其他地方軍隊的福利如何?加上好的武器,保障了生命安全。

行業的自由在於爲一些有想法的百姓提供新的出路。

所有都是爲了更好地促進經濟。

下丘村原來即便賣個冰糖,都要擔心被收拾。

朱聞天說話的聲音很大,讓其他人聽見,行業自由化,土地性質不能改變。

經濟發現缺少食用油,就通過市場手段來讓百姓種油料作物,提高油料作物的收購價格和成品油價格就行了。

而不是把一種商品的價格用行政手段來限制,明明人家能賣五文錢一斤的東西,你不讓人家自己賣,非要兩文錢收,三文錢賣,這不行。

商人囤積居奇,想要提高某種商品的價格,這時只要朝廷從其他地方調集商品,把價格砸下來就可以了。

若全大明同一種商品的價格全漲,需要商人們拿出來大量的金錢,商人還不具備那個實力。

同時百貨商店有貨,大明有官田,官田屬於朝廷,種什麼東西由朝廷說得算,會進行平衡。

商人敢聯合,朝廷寧肯賠錢,也要讓商人傾家蕩產。

給臉不要臉,就臨時加增某個商品的稅,百分之一千夠不?

商人想把這個稅轉嫁給百姓,即消費者,那麼貴,百姓買不起。

像炒蔥薑蒜,它們有保存期的,商人聯合收購大蔥,要賣十文錢一斤,加十倍的稅,讓你賣一百一十文一斤,賣吧!

又不是糧食和鹽,非生存必須品。

像炒糧食和鹽,那可就違法了。

“咱知曉了!”馬貴聽懂了,他拿望遠鏡看那個小土包:“雨後太陽曬曬就該收了,誰種的?還給紫蘇地紮了稻草人呢!”

“問問。”被改變歷史的戶部尚書顏希哲出聲。

歷史上他去年還當戶部尚書,今年應該當山西行省參政。

結果晉王朱棡非要讓下丘村跟着過去看看自己的封地,順便就把北面的地方順便給解決了。

用不上顏希哲,他繼續當戶部尚書。

歷史上今年的戶部尚書最多,因爲朝廷缺錢,發行大明通行寶鈔,戶部事務多,故此安排一堆尚書,足足七個。

現在更多,銀行都出來了,戶部忙,各地的種植、養殖,全歸戶部管,還有稅收。

顏希哲說問問,就有人跑過去,不長時間打電話過來。

“在那裡做買賣的人一起種的,其他地方有空處,同樣種,準備收了後給下丘村,下丘村給大家安排了好的地方,花錢不少。”

電話裡給出如此答案,有人負責澆水和除蟲,有人甚至在旱的時候灰大,把紫蘇的葉子給用噴壺噴乾淨,如此收了能當藥用,又幹淨又完整。

“無怪乎沒有人偷摘,擺攤的晝夜不止,總有人在那外面,他們會看着。”

禮部尚書呂本露出恍然的神色,他通過望遠鏡看紫蘇種植的地方都心動,長得太好了。

那大葉子,拿回家蒸個糯米豆包什麼的多好啊!咋就能一直沒人動。

朱樉開口:“別處也沒人禍害,在河邊種點黃瓜,打上架子後,有人口渴了,會小心地過去把大的黃瓜掐後面摘兩個用手搓巴搓巴吃,絕對不會帶回家。

咱那封地,小孩子都知道怎麼偷別人的菜,偷歸偷,但不能壞。

咱看到過,孩子偷小蔥,屬於幫着間苗,把多餘的不好的小蔥給拔下來,正常位置的還培培土。嘿嘿嘿嘿……”

“小白菜也是!”朱棣跟着說。

秋天種的白菜屬於大白菜,先長小白菜,需要間苗。

偷小白菜的人看好的株就不碰,把旁邊的給拔了,主人想要吃小白菜,到地裡一看,哎呀!被偷了一部分,偷就偷了吧!不坑人就行。

“是啊!百姓有時樸素,憨憨,這雨何時能停啊?”

朱元璋笑着說,突然問憨憨雨的事情。

朱聞天也想着百姓的可愛,順口說:“不知道啊!最好是一個時辰內就停,呃……”

說完他愣住,咋又問自己天氣?自己又不是四海龍王,故意的是吧?看一個時辰能停嗎?哼!

第484章 九九重陽何再會(第一更)第1138章 放鬆緊張真情義217.第217章 大明棟樑財物計(第一更 月票774.第768章 各行所在皆規則第643章 珍珠可種蚌易撈45.第45章 月色迷人入深坑(第一更)第916章 命運可改果酸澀第1035章 離別無傷路急趕50.第50章 再徵勞役夜趕路(第三更)第1124章 小鷹出殼無力斷836.第830章 坐鎮州府換鈔全第898章 婚事好辦造名片390.第389章 紅塵爭鬥永難休(第一更)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買冰貸款地震京(外五章)398.第397章 目的難成朝天宮(第四更)301.第299章 曾經戰爭多有毀(第五更 月票第982章 因地制宜人世茫第634章 歡笑曾憶戰爭痛第1276章 白露歸來逾英俊831.第825章 百姓踊躍鈔不足396.第395章 爭分奪秒自由論(第二更)第623章 機械生產不計人(第五更)180.第180章 月圓何時天下明(第五更)799.第793章 照片鮮豔手錶出第1076章 停留短暫小暑節第1077章 唧筒出霧背風坡第482章 多事之秋海外謂(第四更)137.第137章 銷售改變意志強(第二更)第600章 非是吹捧幾許意(第四更)310.第308章 能力太強也麻煩(第三更)第477章 炫計吸引再拿捏(第四更)第1042章 可爲軍戶私鹽弄第1265章 原來引誘在身邊303.第301章 士氣高昂投入貴(第二更 月票第905章 掐絲工藝少年容第622章 休閒有問心存疑87.第87章 宮中團聚樣品回(第三更)第966章 道魔高低何可續263.第262章 佈局複製燒新竈(第四更 月票第1303章 成本降低不降價第969章 閒人不養多暗示第1014章 賞臉獻唱誰無辜第1015章 佳人獨立無三顧334.第331章 心懷仇恨情報供(第一更)174.第174章 家有難經凌晨到(第四更)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臺階跳躍匠人護(外四章)第919章 規劃完善心有夢第1022章 政策調整火藥延第1165章 不如直接更合適165.第165章 小麥啤酒來一紮(第五更)第641章 指揮滿意不同代第1011章 特種裝備相見初819.第813章 合浦採珠用新術第1093章 嫌累輔助考行政318.第316章 一百飯錢如何花(第五更)378.第377章 突發情況史有改(第五更)第456章 前地土壤分類多(第三更)第567章 人到家中最柔弱(第二更)321.今天七更,補了,還是有月票要月票,沒第448章 非爲珍珠順流船(第五更)146.第146章 佈局慎密引其行(第一更)202.第202章 一盤大棋命犯女(第六更)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災情勞役又不免(外九章)第685章 備糧急切零件造第1206章 武器預告傳話依第461章 小鴨可愛汝瓷材(第三更)第1033章 以利誘之待鹽焗252.第251章 雙人小車成新款(第五更)第986章 轉換調整重事聞724.第719章 生物生存無所定43.第43章 銀錢先至高人尋(第二更)第1229章 一語出口又成真第1312章 一生一世守村規(全書完)第1256章 演習感觸當道謝866.第860章 外出務工誰人留第631章 情況獨特擔子重第1249章 基礎未打從頭學第993章 反應不及物有得第1312章 一生一世守村規(全書完)第1172章 儀仗出行路艱鉅296.第294章 聊天痛苦有蜜桃(第六更)第544章 日到三十喜相迎(第二更)第1284章 出計西南盒飯結第600章 非是吹捧幾許意(第四更)第592章 大雨瓢潑路艱難(第一更)896.第890章 安全之感燈光暈第483章 觀念難改福利多(第五更)199.第199章 憤怒突起餐來穩(第三更)第1165章 不如直接更合適236.第236章 年前關門路怎修(第二更 月票和第665章 船欲遠行儀器管第496章 未雨綢繆好物送(第三更)79.第79章 道路當修鏡可磨(第一更)第895章 人員不該食有變第1257章 美食民生有得聊第660章 歸途換路盼鐵船第565章 製鹽簡單黃河開(第三更)162.第162章 炎熱雨落國事雜(第二更)第506章 一路向北寒氣隨(第三更)第20章 民豐菜盛不虛行(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