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和我估計的差不多。”見回答的幾個人,李長庚暗自點了下頭。他今年上半年雖然表現的中規中矩,沒什麼發言,但其實是在暗地裡觀察着其他幾人,準備等情況熟悉之後,來個一鳴驚人。
對於內閣諸人的能力,他早就有了個腹稿,今天只是進一步的驗證很肯定了,讓他的判斷再增添一些根據。
“沒錯,就是吏部。”將情況收到眼底記下後,他繼續說道,“吏部向來爲百官之首,其尚書號稱天官。如今吏治混亂,人心不一,都察院礙於情勢無法插手,但吏部卻正好大顯神通。”
“吏部下面有一考功司,以往只是考察地方官員稅收、刑獄、文教等,但如今卻可以將這考察範圍擴大,如官德、風評、執行、建設、經濟等等,都可以列入其中,制定新的、更加嚴格的考評規矩,行者上,不行者下,玩忽職守、陽奉陰違者通通發配到關外戴罪立功。”李長庚說着說着,語氣就陰森起來,讓其他幾名大學士忍不住心中打了個突突。
不過,這確實是個好方法,也不需要太大的變動,只是內閣下道命令,通知下下面的地方官,然後增添些考功司的人手,定時下去考察,形成評比規矩,然後上報結果就行了。差評者直接調遣到關外悔改去。
最最關鍵的是,這個建議還未內閣增添了一項權利,不,不能說增添,只能說是發現了一項權利。畢竟這個權力一直都是在這裡的,只是無人注意罷了。
都察院的設立當初的確讓一部分官員小心翼翼,但不多久他們就發現了都察院其實並無能力管束他們,只要他們不明晃晃的違反內閣、大明律及皇帝的旨意。
如此一來,各地官員都有些鬆懈了,辦起事來也不是那麼用心,也正是這樣,陽奉陰違的招數很快就流行起來。
“你……你這是違背了陛下定下的司法規矩,逮捕刑訊是都察院的權責,定罪是發言的權責,吏部怎能輕易給官員定罪,發配邊疆呢?”聽完了李長庚的說辭後,登時有人坐不住了,站起來反駁。
李長庚一看,卻是西閣大學士黃克纘,這個人站出來反駁他並沒有出乎他預料,徐光啓能察覺到內閣中的不對,他自然也能。
對於定罪的問題,李長庚心中早有答案,只見他不慌不忙的答道,“黃西閣,我剛纔可沒說這些官員有罪,吏部也沒給他定罪。”
看着黃克纘,他微微笑道,“黃西閣可得注意了,陛下可沒說過,大草原的官職可不是用來發配罪官的,那是陛下不想浪費人才,故而讓他們在當地戴罪立功。從大草原上的城池設立之後,這些地方的官職升遷,就在吏部手中,而調什麼人過去,內閣自然是有這個權利的。”
看着聽到這臉色難看的黃克纘,李長庚擲地有聲的說道,“這些人只是因爲政績差而調任到關外草原爲官,而不是發配,請黃西閣注意措辭。”
說完,他便做了下去,只留下一個臉色
安寧看的黃克纘站着。
“好,很好,真是良策啊,最難得的是實行簡單。”徐光啓第一個出頭讚賞起來,李長庚雖然打着一鳴驚人的想法,但追根究底,還是站在徐光啓這一邊幫着他說話的,此時他自然要鼎立支持。
“先以得力人手在河北歷練,等到河北徹底改革完畢,便能升任其他地方職位,推動各地工作,以點帶面,一步步完成土地改革。而有着考功司的威懾,底下的官員自然不敢違抗命令。”徐光啓慢慢的說着,一下子就把握到了其中的精髓。
“次輔大人說的極是,只是最好還是有一部專門約束和規範官員行爲的法律。”李長庚補充了一句。
只是他這一發話,登時令其他幾人心中驚訝萬分,就連徐光啓也不例外。專門約束官員的,而且還是法律,這真是太狠的招數了。怕是這個消息一傳出去,天下恨不得生啖其肉的官員不知凡幾。
“看來,這李長庚心中圖謀也是不小啊。”徐光啓暗道,其他幾人估計也是如此想的,目光來回不停的在李長庚臉色掃視。
而李長庚也是來者不拒,任由他們查看猜度,只是,他心中真實的想法,想要做什麼,卻是無人猜中。
“酉卿所說的法律,估計還得陛下回來才能定下來,翰林院那幫人…..”徐光啓說着也是忍不住搖頭。
“是啊,那幫人連個大明律分割到現在都還沒弄完,更遑論制訂一部新的法律了。”聞言,李長庚也是大搖其頭。
臨走前,朱由校交待給了翰林院兩個任務,一個是以標點符號重新句讀各種古書經典,同時統一註釋,以一種爲標準,而另一個,則是分割大明律,弄出刑法、民法、商法來。
但是三四個月過去了,翰林院卻是一點成績都沒有,每天那裡除了吵架就是吵架,根本不幹正事。
“沒錯,的確是要等陛下回來。”其他幾名大學士聞言也是紛紛點頭贊同,由此可見如今翰林院的恐怖了。
“是啊,造反沒了,陛下還呆在外面就沒意思了,這裡還有很多奏摺要他批覆呢。”說着,徐光啓看向了右手邊摞的高高的奏本。
雖然內閣被皇帝授權監國,八人投票半數通過就能形成決議,但是有些事情,徐光啓十分懂眼的沒有去觸碰,沒辦法,後面牽扯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就連內閣都觸碰不了。
就比如說水泥。
修路的錢是朱由校以行政的名義暫時撥過去的,而後錢到工部,開始花錢主持工程,僱傭商貿部旗下的建築公司,以及購買些原材料。
而水泥就是重中之重,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錢都花在了這上面,由此可見其利潤之大。而現場管用的修路方式都是一地一地過去的,但是有的地方官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建議撥錢下來,各個地方同時鋪開修路,這樣也會快很多。
但唯一的問題是水泥的供應,以往還能供應工部的使用,但若是全國
鋪開,那就不行了。這官員倒也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法,那就是公開水泥的授權,允許地方生產。
水泥配方簡單,縱然商貿部燒製的質量更好,但地方鑽研出來的也不是不能用,只是,在最初幾個仿製的被錦衣衛給抄家了,全家發配到遼東之後,民間哪怕有人燒製的出來,但也是沒人敢賣的。
水泥的利潤實在是太大大了,不光是內閣,還是大都督府,亦或者民間,都有極大的需求,這樣龐大的利潤面前,徐光啓實在是沒有膽子去碰這個地雷,只能等皇帝回來處理。
類似的奏本還有很多,每一件都涉及到了很多皇帝的權利和利益,內閣根本不敢給出意見來做。
“既然這樣,那大家都寫一份奏本,催促陛下速速班師回朝吧,如此也顯得急迫些。”徐光啓提議道,既然內閣中有人泄露了天子期望有人謀反的戰略想法後,那皇帝還呆在外面就沒意思了。
他回來後,內閣很多政務有了請示對象,會更加容易處理的。
“理當如此。”其他幾人紛紛同意,然後提筆開始書寫,之後在經過驛馬院整理規劃後的驛傳系統,送到朝鮮去。
而此時,大都督府的孫承宗,也帶着趙率教和左都督戚金、右都督俞諮皋緩緩出來山西的地界,進入陝西省,前面的邊鎮已經被他們徹底改革,衛所全部解散,戰兵解甲歸田,裡面的精壯揀選出來,配合轉業回來的軍官成立當地的城防軍。
走着走着,三人忽然聊了起來。
“陛下也該回來了。”孫承宗忽然說道。
“你有消息?”戚金隨口問道。三人都是最早一批的從龍之臣,關係相當的親近,是以說話也很隨意。
“沒有,只是從情理推測的。”孫承宗搖頭。“因爲我們沒錢了。”
“沒錢了。”戚金無語,這算是什麼理由。
“不光沒錢了,而且也沒人了。”俞諮皋接上了一句,“那些傷殘老兵幾乎都用上了,下一個地方可都沒什麼衝到教官和軍官的人了,還不知道咋弄的,陛下不會來咱上哪找這些人去啊。”
這可是涉及到軍權的問題,不用嫡系出身的中央野戰軍軍官下來擔任,他們還真不敢隨便任命其他人,畢竟沒有皇帝的命令和先例。
“要不,咱先在下一個地方停停,然後去封奏摺催催陛下?”戚金提出了個想法。
“也行。”孫承宗思索了下同意了。“陛下也該回來了,內閣那邊估計撐不下去,要他回來坐鎮了。”
他意有所指的說道,其他兩人也一點就透,明白他指的是什麼,內閣爲天下之中,他們自然矚目,而且現在實行的還是亙古未有的政策,想不關心都不行,帝國日報期期都有報道呢。
“是啊,陛下該回來了,徐閣老可是很辛苦的。”他們感嘆道。
嘆息聲傳出,隨即被馬蹄聲踏碎。
【作者題外話】:禮拜一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