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遷都南京(三)

第009章 遷都南京(三)

永德元年五月初一,大明王朝正史記載的第十六位皇帝朱慈煥在南京祭祖,並舉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大朝會。

這次朝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儀式,而是決定了大明王朝未來命運走向的朝會。

朝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明詔天下,還都南京。這個是必須的,所謂名不正言不順,這個事情雖然只是個儀式,但卻是不能省掉的重要步驟。

羣臣們自然是山呼萬歲,並齊聲預祝大明在眼前這位十二歲的皇帝帶領下早日驅除韃虜了。

朝會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衆人比較關心的,當初紹宗登基的時候,由臨時設立的總理衙門牽頭,搞出了一個政治改革方案,或者叫朝廷機構改革方案雖然出臺了,但是遲遲沒落實,如今新君登基,自然要把這個事情徹底定死,這樣大家才能在一個規則下有得玩。

不過今日朝會最終公佈的方案和紹宗時的預案還是略有不同。

最終朝廷改爲五院制,即政務院、軍務院、議政院、考試院和都察院,其中政務院和議政院是威國公和各方博弈之後妥協讓步的結果。

政務院就是原案的總理事務衙門,不過現在變了,由於忠君社的不斷反對,最終政務院的權力大大削弱,不再設立宰相,而是設立掌院大學士三名,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首輔、次輔。所轄的部門也大大減少,原有的外務部、財務部、陸軍部、海軍部、吏務部、法務部、工務部、內務部、商務部、交通部、農務部、學務部、醫務部十三個部中的陸軍和海軍部被劃去了軍務院,而吏務部、學務部則劃歸了考試院。

於是新的政務院實際上就只餘下外務部、財務部、法務部、工務部、內務部、商務部、交通部、農務部、醫務部九個部門。而且經過整合和更名,變成了戶部、刑部、工部、農商部、民部、外務部,人稱新六部。和舊六部相比,吏部這個權力最大的部沒有了。

而軍務院實際上是把五軍都督府和海軍、陸軍部合併而來,雖然叫軍務院,但掌院的卻不叫大學士,而叫大都督、左都督、右都督。其中左都督分管陸軍部、右都督分管海軍部。除了陸軍部和海軍部外,還設立了後勤部、軍情局、軍工局、皇家陸軍學院和皇家海軍學院這五個部級單位。

都察院則沿用之前的名稱,但是機構設置有些變化,左都御史爲尊,設右都御史兩名輔佐之,右都御史分管軍務督察、政務督察、法務督察、稅務督察四個局,各局下設御史若干。值得一提的是,政務院下屬六部的各科給事中這個職務被保留了,而且權限不變,只是他們不再隸屬於都察院,而是歸於議政院。

考試院設掌院大學士一名、學士二名。下設學務部、吏務部、皇家政務學院三個部級單位。

議政院其實是舊案中立法院的變種,當初提出來的時候就因爲嚴重不合祖制而遭到了官紳們的強烈反對,急於反動北方的張振嶽不得不做出讓步,把立法院從舊案中拿了下來。

而現在該爲議政院再次打包推出來的時候,這個機構的職能就變得更清楚、目標也變得更明確。這就是一個爲了限制皇權和相權而搞出來的機構,其原型就是英國和荷蘭議院,和後世的美國國會沒什麼關係。

議政院嚴格來說還不是民選,而是採取推選,即分兩院,上院由宗室藩親勳貴以世襲的方式出任議員,下院則由地方官紳士推舉議員。至少在這個時代來看,他們是有一定代表性的。上院議員爲終身制,下院議員則是五年一選,值得一提的是,爲了保證整個大明王朝政治體系的健康,其他三院的負責人也被要求每五年重新任命一次。

議政院的權力很大,包括徵稅、立法、人事提名等多個方面,而且他們的人事提名主要是針對政務院和考試院的人事提名。對於皇帝以及各院的命令,如果他們不同意,那麼各部的各科給事中就有權力予以封還。

政務院覈定議員人數爲上院議員九十九人,以求大明王朝天朝地久,下院則以兩京十三省的爲基礎,規定一個最基本數,即每省十二人,即180人,此外每增一省加十二席。

議政院設大議長一名、左議長一名、右議長一名。議長主要負責組織開會,在議政院內還分組,每個組分管的事務是不同的,比如財務組就只是針對政務院的戶部。

實際上這個議政院的設立只是張振嶽個人的一個夢想,而其設立時規劃的目標實際上在最初的幾十年裡都沒有發揮任何作用。更多的時候,議政院淪爲了橡皮圖章。但是沒有關係,民主的大門一旦打開就很難再關上,一百零八年之後,大明爆發了著名的“士紳革命”,議政院的權力終於被樹立了起來,而皇權和相權都被毫不客氣的關進了籠子裡,大明變成了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

這些都是後話了,五院制度就是新大明中央政府的結構了。而在地方上,所有的衙門都是以政務院的名義派出,接受考試院的任免、都察院的監督。

地方上原有的省、府、縣三級機構被打破,被改成了省、道、縣三級。換句話說就是並府爲道。一省只設四道,設四參政,直屬於布政司、按察使司則一分爲二改爲律政司和督察司,份數政務院法務部和都察院。督師、經略、總督、巡撫依然爲不常設,這一點上各方都是呈支持態度的。

隨着這樣一個大框架被立起來,整個大明王朝的中央政權又將開始運作。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歐亞聯合公司以及政務院直屬的稅政局將成爲中央財政的主要來源。這種稅政局直接設到各道,而爲了避免吃官家飯的人數過度膨脹,各縣吃皇糧的人數也被要求按照人口比例進行控制,各地方衙門的開支也被納入朝廷直接撥付的範疇。不過張振嶽也知道這個稅法的變更處理不好就是大亂子,所以他對地方各衙門還有一個明文規定,正稅將根據歷年情況,給予三成到四成的返還,這些錢將是地方衙門可以自行支配的。至於什麼火耗歸公、養廉銀之類的,目前這個環境沒辦法做,張振嶽也只能表示老遺憾了。。。

第061章 王師北伐(五)第033章 東林禍國論(一)第009章 唐家兄妹(三)第086章 天啓帝(四)第009章 天降大任(四)第054章 擁立新君(六)第068章 張獻忠之死(三)第033章 蘇州民變(五)第078章 大爆炸(一)第033章 草原搶婚(三)第034章 報仇雪恨(三)第015章 躊躇滿志(五)第012章 天日昭昭(九)第039章 告別南陽(四)第069章 光復南京(七)第068章 光復南京(六)第008章 定計昆明(二)第038章 海商之路(五)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24章 狼城練兵(二)第010章 遷都南京(四)第040章 招賢納士(二)第029章 蘇州民變(一)第058章 張家大少(三)第001章 英雄救美(一)第023章 東海窩集部 (一)第044章 招賢納士(六)第086章 天啓帝(四)第037章 活捉四王子(二)第058章 海上堡壘(二)第043章 榮升參將(二)第006章 北京的末日(六)第026章 一救唐王(四)第034章 遊江南(一)第017章 出兵歐洲(二)第021章 出兵歐洲(六)第034章 東林禍國論(二)第006章 英雄救美(六)第047章 三年之約(五)第016章 總督江南(一)第064章 剿滅張獻忠(六)第034章 遊江南(一)第021章 出兵歐洲(六)第058章 寧遠大戰(八)第055章 擁立新君(七)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第032章 平臺召對(四)第009章 北京的末日(九)第002章 西方來客(二)第043章 招賢納士(五)第040章 大混戰(三)第012章 發家致富(三)第027章 一救唐王(五)第039章 告別南陽(四)第049章 三年之約(七)第019章 臺灣大海戰(四)第029章 牛刀小試(五)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23章 東海窩集部 (一)第001章 北京的末日(一)第015章 初戰告捷(一)第016章 火種(一)第047章 新昆明(三)第013章 大叛亂(二)第029章 太行山上(一)第024章 臺灣大海戰(九)第043章 招賢納士(五)第035章 報仇雪恨(四)第005章 充軍遼東(五)第026章 一救唐王(四)第053章 擁立新君(五)第052章 啓航(二)第041章 荷蘭王國(一)第085章 天啓帝(三)第026章 西南新政(一)第003章 天啓新貴(三)第009章 唐家兄妹(三)第053章 出兵討賊(三)第016章 三義百貨(一)第043章 榮升參將(二)第008章 北京的末日(八)第0008章 大戰野豬(一)第014章 發家致富(五)第017章 臺灣大海戰(二)第045章 痛擊大順軍(七)第024章 山西鋤奸(三)第003章 西南風雲(三)第030章 平臺召對(二)第048章 新昆明(四)第064章 光復南京(二)第007章 定計昆明(一)第061章 威服南洋(一)第086章 天啓帝(四)第033章 風雲變幻(二)第074章 北京之行(一)第013章 東山再起(一)第057章 張家大少(二)第054章 啓航(四)第059章 寧遠大戰(九)第067章 張獻忠之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