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再立新君(四)
威國公雖然權傾天下,但是昆明的威國公府卻並不氣派,只是參照普通國公標準設計的一個四進院。張振嶽的四位夫人現在有三個在府中,比較受寵的寇白門現在跟着威國公本人在南京了。府中的僕婦人數、吃穿用度也並不奢侈,絕對是按照太祖制定的規矩來辦的。這在外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不過對於長平公主而言,或許恰恰是這裡少了一份規矩的緣故,所以才使得自己願意帶着昭仁公主來這裡。
唐秀雲是個外表看起來很與世無爭的人,但是張振嶽身邊的人都清楚,一旦張振嶽不在家,大小事務其實都是她和布木布泰在抓總,名義上的留守宋小魯不過是個執行罷了。
所以長平公主一提及皇位人選的問題時,唐秀雲點了點頭道:“這件事情你姑父早就有了主意,他這次出征前都說了,遇到變故不可妄動,一切等他上奏就是了。”
就是這麼一句話,長平公主就可以回去跟皇太后覆命了。正想告辭,唐秀雲突然問道:“長平啊,你也十六歲,按理也是該嫁人了,可是你在京裡定的人家已經失散了,這婚事卻不便拖延啊!你看。。。”
長平公主聞言面頰羞得通紅:“姑母,那個五華宮還有事情,我先回去了,那個您。。。我先走了。。。”
話沒說完,長平公主就跑了,布木布泰笑着道:“公主很是害羞啊,看樣子烏雲其其格要失望了。”
原來蕭國公蕭嚴的長子蕭平光已經十七歲了,和布木布泰那個一身蒙古漢子氣的長子張彥宏不同,他性格很是溫和恭順,反正讓性子有些粗魯的蕭嚴怎麼看都不順眼。如果不是蕭平光身材和他老子一樣高大,而且練武的時候和他老子一樣出類拔萃,蕭嚴甚至都有些懷疑這個傢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兒子。當然不足爲外人道的時候,蕭嚴每每發出這樣的疑問,烏雲其其格都會憤怒的拿出馬鞭追着蕭嚴滿院子亂竄,而下人和親兵自然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個個面無表情就當自己不存在,肚子則早就笑痛了。
如今的蕭嚴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在遼東充軍的囚犯了,他已經和威國公張振嶽、宋國公宋小魯並稱大明中興三國公了。可身爲蕭國公夫人的烏雲其其格卻還是那個性格直率的蒙古貴女,她沒有漢女的溫文爾雅,也沒有布木布泰的心機城府,她所有的幸福都建立在蕭嚴對她的獨寵上。
可是做爲一個母親,兒子的婚事自然也是她要花時間和心思考慮的。
在她看來,自己的身上和布木布泰一樣流着黃金家族的血液,而且還是烏拉特部落的貴女。自己的丈夫雖然是個漢人,但卻是個了不起的英雄,而且現下也是位高權重。別的媳婦還好說,這蕭國公府的長媳無論如何是不能差了。
相對於宋國公府的低調,威國公忙於嫁女,烏雲其其格已經把目光投向從大明皇室找個公主了。這點她到不擔心另外兩府會有意見,宋國公夫人云兒是丫鬟出身,這樣的身份配皇家是不可能的。威國公夫人本身就是公主,再娶個公主就不符合“高門嫁女、低門娶婦”的規矩了,正是鑑於此,烏雲其其格就把目光投向適齡的長平公主。
可惜烏雲其其格平日的作派使得她幾乎沒有太多的朋友,雖然貴爲國公夫人,和皇太后張嫣卻根本搭不上話,所以也就求到布木布泰這裡來了,這也纔有了之前的一幕。
南京,威國公臨時行營所在地,五軍都督府,威國公張振嶽正在聽取秦浩等部下的彙報。
原本張振嶽是打算住到蘇州拙政園去的,天啓帝任命他總督江南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的衙門放在那裡。那裡有自己太多愉快的記憶了,鎮壓蘇州機工暴動、設立行會制度、獲得海外貿易的鉅額利潤以及獲取下南洋的第一桶金。差不多三兄弟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全靠了在拙政園那段日子的積累。此外就是那裡美麗的環境,一直是讓張振嶽懷念的。
但是最近江南剛剛平定,各地都是亂糟糟的,朝廷派往江南各地任職的官員也大多還沒從昆明出發,江南各地也因爲這半年的兵災糜爛的不行。而更嚴重的是散落在鄉間的逃兵,他們或爲匪盜,四處搶劫爲生。最後張振嶽不得不選擇待在看起來還算是絕對安全的南京城,在這裡安安心心處理江南政務。
“國公爺,如今我們已經着手和江南各地的士紳一起開始組織江南各地的重建,並且按照您的命令對江南無主之地收歸朝廷所有”說話的新任江南經略瞿式耜,這位在廣西任上的表現很得張振嶽欣賞,加之在江南士林中聲譽不錯,爲了穩定人心,這次也被調到主持南直隸、浙江的經略差事,實際上也就是負責江南地區的善後事宜。
張振嶽想了想道:“這些地都賣出去,但是價格不能低,算是爲朝廷的軍隊籌措軍費,所以叫報效田好了。”
瞿式耜自然是趕忙應下,其實早就有人建議把土地分配給無地之民,這個建議在瞿式耜看來實在是太理想化了。估計用不了多久,這些田就會被抵押給那些江南士紳了。
而最讓瞿式耜放心的是,威國公張振嶽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居然很是少見的在土地問題上說了一句:“其實土地兼併什麼的沒什麼關係的,喜歡兼併就兼併吧,這個事情朝廷不要干涉,真正的問題出在我們的稅制上,憑什麼那些大地主不用當差不用納糧?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你不是喜歡地多嗎?人均三十畝以下朝廷免部分稅,三十畝以上開徵置產稅,喜歡田地就多交稅好了。”
這其實是學後世美國對於那些喜歡多佔房子者的辦法,瞿式耜雖然覺得會引起江南士林的不滿,但是他不願意爲此得罪威國公,所以照辦了。捱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個時候的江南士林已經不在乎那點土地了。
因爲還有比土地更值得他們操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