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北方的韃靼、東南的倭寇,光軍兵譁變及饑民的聚衆爲盜幾成燎原。如福建洪澤珍聚衆造反;揚州盜匪夜襲泰興縣,劫庫殺人;南京振武營兵變;廣東盜襲博羅縣,殺知縣舒顓;福建叛兵三百餘衆攻陷泰寧縣;廣東潮州、惠州山賊作亂;流賊犯山西泰和縣;四川、貴州苗民反;閩廣流賊爲患;貴州韓甸糾衆橫行等,不勝枚舉。大明王朝最終亡於流寇(實爲農民起義),而其發端,不能不說是嘉靖中後期嚴嵩當首輔這個時段。就拿首善之區北京來說,嚴冬時凍餒死於街頭百姓就數不勝數。大明朝江河日下,但首輔嚴嵩不憂不急,依然在清除異己,不肯收手。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嚴嵩自毀長城,施巧計害死了薊遼總督王忬。
王忬,字民應,太倉人,也就是前邊所述被逼將《清明上河圖》讓給嚴嵩的人。後來嚴嵩獲知畫是贗品,怕夏言得知而壞了自己前程,對王忬恨之入骨。《清明上河圖》易手後,王忬受命巡按順天(今北京),俺答舉兵犯古北口,王忬料定俺答會從古北口偷襲潮河川小道直撲通州,連夜疾馳趕到通州安排防禦,俺答軍至,受阻而返,王忬被嘉靖破格提拔爲右僉都御史守通州。王忬後巡撫山東,又調提督東南沿海剿倭軍務,巡察浙江和福州、興化、漳州、泉州四府,任用參將俞大猷、湯克寬,屢立戰功。兵部尚書張經到浙江總督軍務,王忬就調往山西大同抵禦韃靼,破格升任薊遼總督,晉升右都御史,也算是正二品的大員。但他絲毫不知與嚴嵩父子已莫名其妙結了樑子。
王忬在薊遼忙於軍務,與韃靼鬥智鬥勇互有勝負時,萬萬沒有料到,背後會射來冷箭,而且一箭斃命。
王忬有才,王忬的兒子更有才,而且在歷史上的名頭超過乃父,這個兒子就叫王世貞。王世貞小徐階二十三歲,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的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王世貞爲人正直,不附權貴。逃犯閻革藏匿在錦衣衛都督陸炳之家,他公然將其拘捕,陸炳與嚴嵩說情,也全然不顧。楊繼盛下獄受刑,王世貞端送湯藥,代楊妻上疏,楊繼盛被斬,他又與楊豫孫爲之治喪。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他還撰寫長詩《尚書樂》,譏刺嚴嵩黨羽工部尚書趙文華。歷史上,王世貞不以軍事才能顯貴,而是以文學揚名天下,是明代文壇“後七子”代表人物,史稱明代前後七子中,王世貞“才最高,地望最顯,聲華意氣,籠蓋海內”。王世貞獨步文壇二十餘年,被譽爲兼具“兩司馬(司馬相如、司馬遷)之才”。抨擊嚴嵩題材的傳奇劇《鳴鳳記》是其手筆,《金瓶梅》一書據傳也是王世貞的傑作,西門慶者,嚴世蕃也。嚴世蕃不是號東樓嗎,西門正以喻東樓,世蕃即是世世繁盛,世世繁盛不正是家有餘慶嗎,西門慶之得名由此。
但是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時,王世貞日子難過。其父王忬守薊遼,誤中俺答聲東擊西之計,灤河失事,京師震驚。這就給了嚴嵩趁機陷害王忬的機會。嚴嵩把寫好的奏章交給黨羽鄢懋卿轉囑巡按御史方輅,兩次上章彈劾王忬,說王忬“失策有三,可罪有四”。嘉靖御批“奪俸”,嚴嵩又進讒言,終於決定“論死”。
王忬論死待決,王世貞恰在青州兵備副使任上,他棄官與其弟王世懋奔赴京城,哭着求嚴嵩救父親一命,嚴嵩當面答應,最後還是殺了王忬。
歡迎您轉載分享並保留本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