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項措施上奏,嘉靖喜笑顏開,更兼皇上剛齋完天,心情也好,深感關鍵時刻,真能瞭解實情且又能提出切實可行措施,爲自己解憂的,倒是這個松江小個子徐階。嘉靖當即袍袖一揮,連嚴嵩這個首輔也不知會,命太監起草聖旨,不通過內閣票擬,直接從皇宮中發出“密令行之”。
徐階的八項措施不事張揚逐步實施尚未見效,而鎮守邊鎮的仇鸞,又因俺答要求在邊地開市貿易,唯恐朝廷不允又要開戰,惶惶不可終日。俺答竭力主張開市,嚴嵩與之密切配合,可兵部主事楊繼盛以爲,俺答兵臨城下之恥未雪,他說開市就開市,豈不“示弱辱國”。上書提出“十不可”。奏疏打動了嘉靖,命仇鸞等會同商議楊繼盛的奏疏,看看是否有理。仇鸞外戰外行,在俺答大兵前只會股慄,但內戰卻是內行,他對嘉靖說:“這等人根本沒見過韃靼的鐵騎,不懂得俺答的厲害,所以說話輕飄。”結果自然是把楊繼盛打入牢裡,貶官了事。
徐階是支持楊繼盛的,但他仍然按兵不動。他明白,仇鸞像座冰山,寒冷時堅不可摧,但只需稍一解凍,就能一擊即垮。他要待氣候的轉暖。
俺答見明軍孱弱不堪一擊,大明朝廷中也無能臣,益發覺得明室可欺。在明朝同意邊地開市之後,韃靼鐵騎更爲明目張膽地把集市當做掠場,恣意掠取財物。大同、弘賜堡、雙溝、團山、張家堡一帶烽火連天,紛紛告急。
局勢危急,朝中大臣敢講話的多了起來。仇鸞不是說開市可穩定局勢嗎?怎麼更亂?
嘉靖也急了,看來軍隊的整治不可遲緩。徐階對軍中弊端是掌握的,且有主見,嘉靖便在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三月,命徐階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也就是入閣。四十九歲的徐階,款款走進了權力的中心。
邊境貿易在仇鸞、嚴嵩的主張下終於開市。大明應俺答的要求開市,讓俺答看到了明室的軟弱可欺。韃靼人便用劣馬換取大明的茶葉、絲綢等生活必需品,引起了貿易的糾紛,後矛盾激化,俺答乾脆在市集上縱兵大掠,這可比突入內地搶劫更省事。搶完了市集,再次突入內地,大同、弘賜堡、雙溝、團山、張家堡一帶又烽火連天。朝廷中對仇鸞、嚴嵩的抨擊聲音多起來了。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三月,嘉靖令仇鸞駐守大同,征討韃靼。
旨令仇鸞主動出戰,是嚴嵩的票擬。他打起了仇鸞的主意。這仇鸞原本是甘肅一總兵,沒有什麼謀略,曾因違令不敢出戰,被曾銑參奏下獄,嚴嵩救了他,感激之餘便與嚴嵩父子相稱,在嚴嵩的照拂下執掌了大將軍印,闊了。仇鸞一闊臉就變,漸漸不把嚴嵩當回事了。嚴嵩一肚子怨氣,當時你仇鸞依靠我竄了上去,對我何等熱絡,何等尊敬,而今怎麼說變就變?加以嘉靖因邊事艱難,對仇鸞寵幸有加,也不免讓嚴嵩產生了醋意。嚴嵩打定主意命懦怯怕戰的仇鸞出戰,讓嘉靖看看自己倚爲長城的御邊大將是啥東西。
嚴嵩的計謀,捅到了仇鸞的軟肋,仇鸞不得不率師出塞。四月初三,大軍兵進鎮川堡,一路上旌旗飄揚,刀甲閃光,浩浩蕩蕩,軍容也算得上雄壯。到了貓兒莊,仇鸞便下令埋鍋造飯。正在此時,忽聞四面胡笳聲起,黃塵滿天,蹄聲得得,一彪韃靼騎兵蜂擁而至。仇鸞大驚失色,第一個念頭便是中埋伏了,撥轉馬頭,落荒而逃。見主帥大旗後撤,明軍鬥志全無,拖着槍械狼奔鼠竄,韃靼騎兵一路追趕。仇鸞伏在馬鞍上一路狂奔,被一彪偵騎攔住了去路。“稟大帥,我軍所遇乃韃靼遊騎,並非俺答大軍,四面也無伏兵。”仇鸞這才放下心來。檢點下來,明軍被砍殺二百餘,砍傷二百餘,丟失馬匹二百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