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汪文言

“先生,宣府晉商範家的範永成來拜訪,人就在府外。”

書房裡走進一名下人,恭敬的對坐在主位的中年人說。

“汪先生和晉商範家也有交往?”同坐是上座的一名半百老者開口問道。

汪文言笑着說道:“隨手幫了範家一個小忙,順勢推一推方首輔,讓方從哲早些卸任,劉大人也能早一點登上首輔之位。”

同坐在另一邊的,正是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劉一燝。

劉一燝微嘆一聲,說道:“方首輔可惜了,成了遼東的替罪羊,遼東之事也不能全怪他,是寧遠伯當年留下的遺禍,如若不是寧遠伯養寇自重,也不會出現眼下遼東這樣的情形。”

坐在另一邊的汪文言一臉激憤的說道:“寧遠伯固然有錯,可方首輔責任更甚,也是在方從哲出任首輔時,坐視那些女真韃子一步步坐大,佔我遼東土地,掠我大明人口,單此兩點,他這個首輔就該早早致仕謝罪,退位讓賢。”

見汪文言如此激動的模樣,劉一燝沒有再說什麼。

方從哲並不屬於東林黨,如今正是東林黨勢大之時,自然要扶持東林黨人上位,而首輔自然也要換成一位東林黨人。

這屬於黨爭。

劉一燝知道,自己哪怕在欣賞方從哲,他也不能在這個時候爲方從哲說話,何況,他是方從哲致仕後最大的受益者。

汪文言看向進來送信的那下人,說道:“告訴範家的人,禮單上的東西我收下了,人就不見了,他們求的事情已經辦妥,不久之後朝廷就會派人去大同。”

“是。”

下人恭敬的答應一聲,從書房裡面退了出去。

坐在一旁的劉一燝放下手中蓋碗,說道:“範家求你什麼事?”

別看汪文言只是一個小小的監生,可在東林黨的地位頗高,不僅與東林黨的許多重要人物交好,還與宮中的王安交好,手面頗廣。

劉一燝雖然貴爲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與汪文言相交,也是平等相待。

像葉向高韓爌這些人,都是與汪文言平等交往,絲毫沒有朝廷重臣的架子。

汪文言說道:“大同出現了一股換作是虎字旗的匪患,範家託人求到我這裡,我給他出了個主意,讓剛剛從大同回來的御史巡按,還有宣府或者是大同出身的御史,一同上一本關於大同匪患的奏摺,大同是九邊重鎮,皇上必然重視,一定會派人去查探,最後不管大同有沒有匪患,也算是給範家一個交代。”

聽到這話,劉一燝眉頭輕輕一皺,說道:“如今朝中上下都在彈劾首輔,還是要少一些節外生枝。”

說出這話,表示他心中極爲不滿。

換作旁人在這個時候做出這樣的事情,他這個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一定會給對方一個教訓。

“大人莫惱。”汪文言笑道,“此事還和大人有關。”

“何事與我有關?”劉一燝眉頭一蹙。

汪文言笑着說道:“大同多是山和丘陵,定然不少匪患,只要朝廷派去大同的查證的人認定大同存有匪患,大同巡撫和總兵難逃其責,到時方從哲難免背上一個識人不明的責任,他這個首輔哪裡還有臉繼續做下去,等他一去位,大人便可順勢接任首輔之位。”

劉一燝一愣。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地方匪患之事,會牽扯到首輔的身上,不過轉念一想,大同巡撫是當初方從哲舉薦的人選,大同出了事情,方從哲自然難逃詰責。

由此他更明白,東林黨很多人已經等不及讓方從哲從首輔的位置上下來,換上他這個東林黨人出身的首輔。

雖然他不喜歡黨爭,可他也知道自己無力阻止,只能順勢而爲。

汪文言的宅院大門外,汪家下人對面前一秀才打扮的人說道:“我家先生說了,不久之後朝廷就會派人去大同查證虎字旗一事,你們早些回去做準備。”

“在下能否見汪先生一面?”範永成客氣的詢問。

汪家下人說道:“有貴客在,我家先生不便見你們,還是請回吧。”

“辛苦小哥了。”範永成拿出一塊碎銀子塞進汪家下人手中,又道,“還請轉告汪先生,事情一成,範家必有重謝。”

汪家下人左右看了看,沒有人注意到,這才收起銀子,低聲說道:“放心,話我會如實轉告我家先生,此時我家先生正與禮部尚書喝茶,肯定不會見你。”

範永成的神情一頓,突然說道:“可是季晦先生?”

“不然你以爲是哪個!”汪家下人面露得色道,“與我家先生一起喝茶的可是東閣大學士,也是外面傳聞將會接替方從哲任首輔的那位劉一燝大人。”

一位六部之一的尚書,又是未來首輔的熱門人選,這樣的大人物與他們家先生坐在一起品茶,這讓他這個下人嫣榮與共。

範永成面露羨慕之色。

可他知道,他們範家想要與劉一燝這樣的大人物相交,還力有不逮,所以他決定回去後,一定要勸說自己大哥範永鬥,竭力交好這個汪文言。

只要能通過汪文言,使範家結交上劉一燝這位朝中大員,他們範家花再多的銀子也值得。

汪家下人返回汪家宅院裡。

範永成走向停留在門外的馬車,剛要上車,忽然停了下來,轉身對跟在他身邊的人說道:“你留下來在這裡盯着,看看從汪家出來的人是不是禮部尚書劉一燝。”

交代完,他這才登上馬車,乘車離開。

……………………

虎字旗開在京城的鋪子裡。

王自行倒了一杯茶,給坐在身前的一人遞了過去。

茶是從茶壺裡面倒出來的,已經晾了有一會兒,並不算熱,正好入口。

對方接過茶杯,大口喝掉裡面的茶水,最後一抹嘴頭,這才說道:“都查清楚了,都察院有兩位御史上奏的奏本里,提到了大同匪患的事情,其中一位御史是前不久剛從大同回來的巡按柳炳元,另一個是宣府出身的御史王成。”

“該死!”王自行一拳捶在桌上,怒道,“這些人與範家勾結,是想要置咱們虎字旗於死地。”

他們虎字旗的事情瞞不了人,只要朝廷派人去查,必然會露出馬腳,又是造炮,又是火銃,其它兵甲也都不缺,想要說不是造反,都沒有人會相信。

誰家一個商號會弄出幾千戰兵,還有幾百騎兵,各式兵甲武器都齊全。

第九百九十四章 傳話第三百六十九章 針對虎字旗的陰謀第二千三百九十九章 有後第二千九百五十五章第五十章 試銃第二千七百八十三章 草原上的短處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自己人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最後的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鐵場被官軍包圍第九百六十五章 平靜第二千三百一十六章 背後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預防第三百零四章 炮廠要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談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大明水師澎湖之戰第二千二百五十三章 私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求見巡撫第二十五章 大營西進第八百一十章 交代第二千九百五十章 爭論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交稅第四百八十四章 朝廷的消息第八百七十六章 上任第六百五十三章 不願留在草原的屠臘第二千四百六十五章 遠嫁大同的孔氏女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見到鄭統領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心丸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收賬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進攻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戰前會議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千五百零五章 碰壁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二百二十章 韓家第一百五十六章 陰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四百二十一章 被盯上的貨倉第二百六十六章 坎坎塔達臺吉的請求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縣城動手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奴賊想要的合作第九百二十章 合兵一處第五百零七章 上藥第八百九十五章 出城第二千八百七十八章 祖大壽抓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堅定了招安的決心。第九百八十三章 哨騎戰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黃夫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朝廷再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建奴到來第三千零一章第五章 搶馬老瘸的糧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通奴第六百三十一章 擔待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來自金人的報復第二百七十二章 聖上駕崩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送禮上門第三百八十章 出事了第二千六百零九章 攔截退兵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個主動站出來分田的人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棄軍而逃第二千九百三十章 不願意放棄的豪格第三百三十一章 上門第二千三百二十一章 發動羣衆第二千八百六十一章 憤怒的吳三桂第六百七十四章 提防第五百三十六章 擒獲第七百一十六章 讀書人的失望第四百四十四章 羞辱第二千七百二十九章 英國公府來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搜查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賠罪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羅剎人第二千五百一十一章 頂牛第八百九十二章 強硬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神秘來客第二千三百章 腳底抹油第二千九百七十六章第四百章 各懷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 前倨後恭第二千八百四十二章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官銀第四百九十五章 輜重隊第四百章 各懷心思第二千七百六十八章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內庫銀子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第八百六十八章 天啓的決定第二千九百六十四章 和談人選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鉅艦第五百四十三章 要餉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五十五章 借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退路第一千零四章 機會第二千五百四十五章 莽古爾泰退讓第二千六百三十章 德王第二千三百一十九章 兵甲之利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