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退讓

“將軍既然不反對,屬下便讓人準備大軍所需的糧草。”趙宇圖臉色鄭重的說。

“萬萬不可!”

廖文廣嚇了一跳,急忙出言勸阻。

趙宇圖回過身,面無表情的說道:“廖參議這是何意?莫非要替我家將軍做主不成?”

“不,不,不,在下並無此意。”廖文廣連連擺手,旋即說道,“朝廷真心實意希望劉將軍能夠重新歸附,又何必要動刀兵。”

趙宇圖嘴裡哼了一聲,道:“我將軍只提了兩個條件你們都不答應,可見招安也是沒有誠意,何必浪費大家的時間,我家將軍又不是不能拿下太原府。”

“劉將軍所提的兩個條件實在太苛刻了一些。”廖文廣面露苦笑。

他都能想得出來,自己從大同一回去,大同的逆匪馬上就對太原府出兵,不管結果會如何,反正他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趙宇圖道:“不想我們將軍出兵太原府也行,你們只要答應了那兩個條件,我們自然不會對太原府出兵。”

“趙先生就不要爲難在下了,這哪裡是在下能夠決定的事情。”廖文廣面帶苦笑,隨後看向劉恆說道,“劉將軍既然也不反對被招安,不妨見一見撫臺,說不定劉將軍所提出的條件,撫臺那裡會答應。”

“誰知道你們是不是鴻門宴,萬一你們做點什麼,我家將軍豈不是被你們害了。”趙宇圖冷冷地說。

“將軍請放心,撫臺真的沒有這個意思,不然也不會幾次三番派在下來大同與將軍磋商招安事宜。”

廖文廣看着劉恆說,只希望劉恆能夠改變態度,不去做攻打太原府的事情。

若是磋商之後還談不攏,那時就算劉恆對太原動刀兵,因爲有撫臺在前面頂着,他的罪責也會輕許多,實在不行還能去京中打點一番,換個地方繼續做官。

劉恆單手手掌按在座椅扶手上,嘴裡說道:“招安是你們提議的,現在你們連兩個簡單的條件都答應不了,很難讓人看出你們在招安上的誠意。”

聽到這話,廖文廣面色一苦。

朝廷對劉恆招安到底有沒有誠意,自然有誠意,不管怎麼說他也是山西承宣佈政使參議,正四品的高官。

他能接連來大同兩趟,足見朝廷對招安劉恆的誠意。

要說沒有誠意的一方,反倒是對方。

眼前的劉恆面對招安時所提出的條件,實在太苛刻了,已經苛刻到朝廷無法允准的程度。

不過,這些話只能在心裡想一想。

“若只是讓劉將軍留在大同,甚至宣府,相信有撫臺從中轉圜,朝廷應該能夠答應,可劉將軍提出不讓朝廷派遣官員來宣大任職這個條件,不要說撫臺那裡不敢答應,就是內閣的閣老來了也不敢答應。”

廖文廣看着劉恆。

希望劉恆能夠退讓一步,不然就算朝廷想要對劉恆招安,他相信招安也很難成功。

“將軍,還跟他們廢什麼話,既然朝廷沒有誠意,咱們也不用客氣,直接出兵攻打太原府,等咱們的大軍兵臨京師城下,看他們還能不能這麼硬氣。”趙宇圖一臉威脅的說。

廖文廣看了看一直鬧着要出兵攻打太原府的趙宇圖,心知事情還要落在劉恆的身上,便道:“將軍若是不信,可以與撫臺見上一面,便知在下所言是真是假。”

“看來我是沒有做官的命,讓廖參議白跑了一趟。”劉恆輕聲嘆息了一聲。

邊上的趙宇圖說道:“屬下覺得不被招安更好,不僅是屬下這麼認爲,下面的將頭也都是這麼想的。”

“聽說趙先生讀過書?”廖文廣目光從劉恆身上移到趙宇圖的身上。

趙宇圖道:“讀過幾年。”

“既然先生讀過書,理應爲百姓謀福,善動刀兵只會讓百姓受苦,這可不是讀書人應當所爲的事情。”廖文廣盯着趙宇圖的面龐說。

趙宇圖輕蔑一笑,道:“我不過是讀過幾年書,卻不曾進學,比不得廖參議,像這種大帽子就不用往我頭上戴了,廖參議不妨多想想怎麼保住太原府要緊,連宣大的邊軍都攔不住我虎字旗大軍,區區一個太原府,怕是隨手可覆。”

“大明不止一個太原府,也不止宣大一處有邊軍,若真起了刀兵,朝廷隨時可起大軍,劉將軍不會認爲以宣大之地便能撼動大明的國本。”廖文廣聲音冷了下來。

第一次表現出強硬的態度。

趙宇圖冷笑道:“正因爲我家將軍不願看到百姓受苦,這才把大軍留在宣大,而非越過居庸關去往順天府,不然大軍早已兵臨城下。”

“京師城高牆堅,大軍輕易不得攀附,當年也先也不曾攻陷京師,趙先生覺得自己比當年的也先如何?”廖文廣反問道。

二人眼看起了爭執。

這時候,劉恆咳嗽了一聲,開口說道:“廖參議忠君體國,令我十分佩服,不過,就算虎字旗拿不下京師,拿下太原府還是沒有什麼問題,而我虎字旗大軍一旦破了居庸關,廖參議覺得遼東的奴賊會放過這個機會嗎?”

“劉將軍莫非要與奴賊勾結?”廖文廣臉色一白。

一旦劉賊大軍在西北鬧出大的動靜,遼東的奴賊一定不會錯失良機,以當今朝廷,他覺得很難支撐兩線作戰。

劉恆輕輕一搖頭,道:“若是與奴賊勾結,廖參議來大同也就見不到我了。”

聽到這話,廖參議偷偷鬆了一口氣。

劉恆看差不多了,便道:“這樣吧,我退讓一步,朝廷可以任命官員來宣大上任,但只能是文官,宣大所有武備,只能是虎字旗的兵馬,當然,朝廷不需要在宣大武備上面支付任何錢糧。”

“劉將軍這是想要宣大兩府之地的兵權?”廖文廣眉頭一皺。

劉恆沒有否認,點頭道:“廖參議應該明白,我不可能交出手裡的兵權,否則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就算不爲我自己想,我也要爲跟隨在我身邊的人着想。”

“朝廷既然決定招安,自然不會出爾反爾,其實劉將軍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麼。”廖文廣不希望劉恆掌握一人宣大的兵權。

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漁翁的朝廷第二千九百四十四章 上位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拉攏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一奶同胞三兄弟第三百二十八章 危機第二千二百六十六章 後退不得的漢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兀魯特部的人上門第二千七百三十九章 勸說崇禎離開第兩千零二十九章 相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炮灰第二千五百三十五章 經驗的不足第二千二百四十章 認命第九百三十八章 急報第二千六百七十二章 背後一刀第二千五百七十八章 伏兵第九百二十八章 找到虎字旗的薄弱點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第九百二十七章 暗懷心思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問斥第六百零九章 動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重要的消息第六百七十一章 進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見趙老太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來襲第九百零一章 歸來第兩千零一十二章 打起和談的主意第二千八百七十一章 漢軍旗覆滅第二千二百六十七章 身份泄露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安排第八百八十章 蓋倫船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黃臺吉得知徵朝大軍的消息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鐵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應對第四百五十一章 魏閹該死第二千二百一十三章 河南戰事了結第二千五百四十五章 莽古爾泰退讓第二千八百八十八章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到達靈丘第二千六百六十七章 阻止孫承宗出仕第二千六百六十六章 和溫體仁商量第二千八百三十五章 去巡撫衙門抓人第二百零一章 馬匪盯上虎字旗車隊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避之不及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炮轟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八百零九章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滿城盡是敵人的人第三千零五章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處決第八百一十六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七十六章 虎頭寨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俘虜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破關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第二千零六十七章 求兵失利第二千七百一十八章第二千零六十章 總督楊鶴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六房主事第二千五百九十六章 失敗的設伏第三百五十三章 炮聲第九百五十章 彈壓第三百零七章 紛紛離去第二百六十六章 坎坎塔達臺吉的請求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談話第二百零五章 回程第九百章 報官第二千二百八十七章 尚可喜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懲處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有用的俄木布洪第二千三百二十四章 使者的份量第七十七章 東山鐵場第二百零八章 馬匪來了第二千三百五十二章 謀劃青城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交給次子第八十章 借刀殺人第二千八百八十五章 俘獲祖大壽歸營第六章 整訓流民第二千九百三十九章 放還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應敵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大軍進城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惱火第二千六百四十八章 周延儒分析虎字旗出兵的意圖第九百九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七百零八章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第二千七百九十章 內鬥的朝鮮臣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結束第二千七百三十二章 半路被攔的安鄉伯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大軍出居庸關第九百四十六章 內部的矛盾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心丸第二百零七章 留下第二千八百零八章第十六章 連夜回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滅門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同乘第三千零二十四章 演戲父子倆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無路可逃的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