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邊上的廖文廣這時說道:“來幾樣你們拿手的菜,再來兩樣時令的菜。”

“有煮玉麥,二位老爺要不要嚐嚐,味道很不錯。”男子問道。

廖文廣點點頭,說道:“讓膳房看着上。”

“好咧!”男子吆喝一聲,轉身去了膳房傳菜。

廖文廣拿起桌上的茶壺,爲孫傳庭倒了一杯茶水,然後又給自己斟滿一杯。

“嚐嚐這個茶,這裡用來泡水的茶都是南邊的好茶,一般人想喝都喝不到。”廖文廣放下茶壺,示意孫傳庭用茶。

孫傳庭端起茶杯放在鼻下聞了聞,又抿了一小口,眼前一亮,道:“還真是好茶,想不到這裡的掌櫃如此捨得,用如此好茶招待客人。”

“這裡的掌櫃舍不捨得我不知道,我只清楚這一壺茶要十兩銀子。”廖文廣端起茶杯放在嘴邊輕輕啜飲。

孫傳庭眉頭一挑,道:“茶是好茶,但也用不了十兩這麼多。”

十兩銀子足夠在外面的酒樓點上一桌菜品不錯的席面,在這裡卻只能買一壺茶水,喝的不是茶水,是銀子。

“在這裡就是這個價格,而且來這裡吃飯,不管喝不喝這個茶水,這份銀子都要算在飯菜上。”廖文廣吹了吹杯中的熱氣,放在嘴邊又喝了一口。

孫傳庭看了看飯廳內其他用飯的食客,嘴裡說道:“這麼貴的茶水,想來飯菜也不便宜,可還是能夠吸引到這麼多食客,想必這些人怕是也不止是單純爲了用飯,更是想享受一把宗藩的待遇。”

“說對了。”廖文廣把茶杯放在桌上,看着周圍的食客說道,“來這裡用飯的,非富即貴,反倒是虎字旗的人很少會來這種地方吃飯,最多就是花幾個大錢進代王府逛一逛。”

聽到這話,孫傳庭在人羣中看了一圈,這才發現,確實看不到有逆匪的人,反倒多是一些文人學子,還有一些食客身上的氣質很像代州城中鄉紳大戶人家的老爺。

“在這裡傳菜的夥計是代王府的公公,雅間裡有代王府的宮女專門傳菜,這種享受,整個大明怕是也只有這裡才能讓普通人享受一把。”廖文廣說道。

就在這時,傳菜的太監端着菜餚走了上來。

每個小太監手裡都提着一個食盒,一共來了三名小太監。

一盤一盤菜餚被放在桌上,最後放了六樣菜在桌上,最後一個小太監又用托盤裝的兩根玉麥放到了桌上。

“您二位的菜齊了,兩位爺請慢用,奴婢告退。”太太監提着食盒躬身倒退了幾步,退遠一些後才轉身離開。

桌子上的菜很簡單。

別看是六樣,其中四樣都是小碗碟裝的,裡面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只有一隻裝着全雞的盤子,和玉麥的盤子才大一些。

“伯雅兄嚐嚐吧!”廖文廣擡起手,示意對方動筷。

孫傳庭拿起筷子去夾盤子裡的玉麥,幾次都沒有夾起來,最後乾脆用手把玉麥抓過來,放在嘴邊輕咬了一口。

玉麥粒在他嘴裡咀嚼嚥下後,他道:“嚐嚐這個玉麥,味道香甜,確實不錯。”

聽到他的話,廖文廣也拿起了玉麥,放在嘴邊啃咬起來。

幾口吃下去,他眼前一亮,嘴裡說道:“就衝這兩根玉麥,也不枉我花了四十多兩銀子吃這麼一桌飯菜。”

“什麼,要四十五兩?”孫傳庭眼睛瞪大。

桌子上的幾樣菜,除了那隻雞外,還有這兩根玉麥,其他的幾樣菜擱在外面的酒樓,連二兩銀子都用不了。

“二位看着眼生,不是大同鎮城中的人吧?”

相鄰桌子上的一個身穿長衫的讀書人看向廖文廣和孫傳庭。

孫傳庭放下手裡的玉麥,笑着對說話的讀書人說道:“我是代州人,聽說可以花銀子來閒逛代王府,便和同伴一起過來了。”

“原來是代州人,也不太遠,挨着山陰縣,怪不得聽說到了代王府這裡的事情。”讀書人笑着說道,“這個玉麥是大同的特產,除了大同,其他地方怕是很少能見到。”

玉麥並沒有在大明推廣,尤其是大明北方,很少有知道玉麥這種東西,所以大同人便把玉麥當成了自己家鄉的特產。

孫傳庭點點頭,道:“兄臺說的不錯,雖然代州與山陰縣相鄰,可山陰縣地裡種的都是玉麥,代州卻還是種以前那些糧食,這還是我們第一次嚐到玉麥。”

“玉麥確實味道不錯,如今正是玉麥成熟的時候,二位在這個時候來大同,算是有福了,剛剛二位吃的是煮玉麥,還有烤玉麥,另有別樣滋味。”讀書人爲他們介紹道。

孫傳庭道:“可惜這裡的飯菜實在有些貴,這次恐怕是無緣了,只能下次再吃。”

“二位真要想吃的話,也不見得一定要在代王府吃,外面的酒樓也有,甚至路邊也有人販賣,花不了幾個大錢。”讀書人說道。

孫傳庭愣了一下,道:“居然如此便宜?”

“糧食豐收了,自然便宜,而且這個東西里面的玉骨佔了很大的份量,若是賣太貴的話,還不如直接去農戶手中買。”讀書人爲兩個人解釋道。

孫傳庭神情一頓,問道:“兄臺剛纔說糧食豐收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山西其他地方可都減產,有些地方更是顆粒無收。”

“具體怎麼回事我也不清楚,只是都說糧食豐收,農戶家中都攢下了不少糧食,可惜我家中的田產被強行分了出去,要不然也不會便宜那些佃戶。”讀書人一臉抱怨。

孫傳庭打量了一眼面前的讀書人,沒想到對方居然還是大同境內的大戶出身。

不過轉念一想,覺得很正常。

普通百姓不可能來代王府花上幾十兩銀子吃一頓飯。

“你家中的田產都被分走,你就不恨那些分你家田地的人?”廖文廣突然開口問道。

讀書人左右看了看,旋即壓低聲音說道:“怎麼能不恨,可恨又能如何,劉將軍下令分田,誰敢不同意。”

“這麼說就沒有人反對?”廖文廣又問。

讀書人說道:“怎麼可能沒人反對,但反對的那幾家全都被抄了家,家中幾個主事的人被公審砍了腦袋,家中其他人也被髮配去了草原,聽說要給韃子爲奴爲婢。”

第二千五百章 想進講武堂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俘虜第四十四章 牙行牙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被解救的女子第三百一十章 李樹衡卸任副司長之位第四百一十八章 告狀之人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羞辱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提醒第二百四十六章 去往天津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給守備府送信第二千四百三十九章 威逼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留下第三千章 范文程未能進宮第一百二十章 銀子代表正義第二千六百零三章 被忘記的山東第一百三十六章 與知縣的合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鼓動第五百八十三章 千人騎兵隊統領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可預料事件第二千九百零四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範永斗的陰謀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拉攏第一百零八章 天可汗第二百八十八章 合作利用第二千三百零三章 挑撥事端第三千零一十一章 錢謙益的大義凜然第兩千零八章 炮灰第一千零五十章 第二戰兵師第二千四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一千九百一十章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再次被圍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黃臺吉得知徵朝大軍的消息第二千六百一十四章 僵持第二千六百三十五章 馬車被扣第二百二十五章 上門要賬第二千七百六十二章第三千零一十二章 酒樓巧遇第四百二十七章 吃人的兇虎第二千六百八十八章 皇太極使者來到寧遠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天啓的決定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城牆上第兩千零四十章 十宗罪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王保兵敗第二千九百三十三章 內鬥不止的大明第四百八十九章 動心的田生蘭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海戰第六十八章 我們徐家保你們安全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懷來衛第九百六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俄木布洪的期盼第二千六百八十四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熱情的巡撫第三百五十四章 錦衣衛初遇劉恆第二千五百九十五章 不尊號令第二千六百五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出兵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炮陣揚威第二千四百零一章 皇太極退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總督府來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商人謀逆第九百零七章 翻身的機會第五百二十三章 遼東的家第二千七百八十三章 草原上的短處第一百三十五章 入城見官第一百七十六章 兵臨寨下第二千零六十二章 徵銀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阻截第二千四百四十二章 軍至滋陽城外第五百八十五章 決定第二千二百六十五章 炮手的對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不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懲處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北方來客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笨港的歸屬第二千二百四十七章 鉅艦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海戰第二千九百八十二章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六房主事第二千八百九十四章 遏必隆第二千六百六十六章 和溫體仁商量第四百四十章 民怨第八百八十七章 逃命第二千六百四十一章 投效第九百二十六章 借人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被俘第二千六百七十二章 背後一刀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大戰開始前的緊張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陳永福趕到東城門第二千三百六十二章 退兵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意見不和第二千六百四十六章 馬拉火車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勝利與潰敗第二千二百一十五章 孔氏女第三百四十三章 御前奏本大同匪患第二千七百零九章 關寧軍退兵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