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閹賊誤國

魏忠賢伺候天啓用完膳,便出宮回到宮外的宅子。

“乾爹,顧閣老等您許久了。”一邊攙扶魏忠賢下轎子,一邊對魏忠賢說。

魏忠賢點點頭,道:“走,待咱家去見顧閣老。”

張順走在前面爲魏忠賢帶路。

宅子裡有專門待客用的偏廳,張順帶着魏忠賢來到了偏廳。

“參見魏大官。”

守在偏廳裡的顧秉謙見到魏忠賢進了院子,便先一步從座位上起身,守在偏廳的門口,直到魏忠賢進屋。

手裡揣着暖爐的魏忠賢走到主位前,坐了下來,這才說道:“顧閣老快請坐,你是閣老,用不着給咱家行禮。”

“沒有魏大官在聖上面前的推舉,就不會下官的今天,魏大官的恩情,下官始終銘記於心。”顧秉謙陪笑的說。

同時,人也坐回到了座位上。

“咱家就是喜歡像顧閣老這樣知道感恩的人。”魏忠賢對顧秉謙的態度十分滿意,旋即又道,“幸虧顧閣老今天挺行了咱家,要不然說不定還真被韓爌這個老匹夫滿了過去。”

顧秉謙稍稍欠身,道:“下官也是看不慣韓爌他們在大同的事情上故意欺瞞聖上,甚至可以說大同的失利,韓爌要負主要責任嗎,若不是他太過輕視亂匪,也不會造成大同今天這樣被動的局面。”

“皇爺說了,讓韓爌想辦法解決掉大同的亂匪。”魏忠賢端起張順送來的蓋碗,放在嘴邊吹了吹裡面的熱氣。

顧秉謙緊張的問道:“聖上可允准遼東的兵馬去大同平叛?”

“哼,奴賊是皇爺的心腹之患,怎麼可能抽調遼東的兵馬去大同平叛,放心吧!韓爌他們一兵一卒都別想從遼東帶走。”魏忠賢面露譏諷。

顧秉謙說道:“想不到這個虎字旗居然逼的大同不得不向朝廷求援,如此一來,只要沒有遼東的兵馬去大同平叛,只憑周圍幾府的兵馬,一時半會兒怕是很難拿下這夥兒亂匪。”

“這是好事。”魏忠賢喝了口茶水,繼續說道,“韓爌在剿匪上失利,顧閣老你可就有機會更進一步了。”

顧秉謙輕輕一搖頭,道:“就算沒有了韓爌,還有次輔朱國禎,首輔的位子一時半會兒還落不到下官的頭上。”

“不急,沒了韓爌,內閣之中只剩下朱國禎一人,獨木難支,堅持不了多久。”魏忠賢輕輕一笑。

顧秉謙附聲一起笑了起來。

當初他入內閣的時候,內閣之中東林黨勢大,他在內閣幾乎沒有什麼話語權,如今的內閣,自葉向高從首輔位子上退下,東林黨已經無法在內閣做到一家獨大。

他雖不是首輔也不是次輔,但因爲背後有魏忠賢支持,已經在內閣中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朝中也有不少官員投靠了他。

可以說,如今的他在朝中勢力大漲,再也不是當初剛入內閣那會兒,事事都要依靠魏忠賢才行。

在魏忠賢這裡吃了定心丸,顧秉謙滿心歡喜的離開了魏忠賢的宅子。

出了宅子坐上自家的轎子,心中還在幻想着自己坐上內閣首輔時的樣子。

朝中的局勢不再是兩年前的模樣。

東林黨已經失去了天子的信任,而魏忠賢成了天子最信任的人,朝中東林黨出身的朝臣,要麼選擇叛出東林黨投靠魏忠賢,要麼被排擠出權力中心。

只等內閣中東林黨出身的閣老全部退下,就當了清算朝中東林黨出身官員的時候。

距離這個時機,已經很近了。

“老爺,咱們回府?”守在轎子邊上的顧家下人詢問轎子裡的顧秉謙。

坐在轎子裡的顧秉謙說道:“不,去宮裡,今天內閣一定很忙,這麼重要的時刻,本官不能不到場。”

只有在內閣,他才能第一時間知道韓爌等人如何對付大同的亂匪,而且大同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他作爲閣老,不好長時間在外面。

轎伕擡着轎子搖搖晃晃的朝宮門方向走去。

韓爌從乾清宮回到自己在文淵閣的辦公房,用過飯沒多久,朱國禎怒氣衝衝的從外面走了進來。

“文宇,這是怎麼了?臉色怎會如此難看。”韓爌把朱國禎讓到座位上,並讓中書舍人爲朱國禎沖泡一杯茶水。

朱國禎臉色鐵青的說道:“你可知兵部那裡賬面上的兵馬,遠遠超過咱們瞭解到的,真要按照賬面上的人數調動兵馬,怕是十成不足三成。”

“我還以爲是什麼大事,這種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你又何必爲此惱怒。”韓爌寬慰道。

朱國禎臉色依然難看的說道:“你可知軍中的糧餉,每次都會按照賬面上的人數下發,如此下去,國庫豈能不空虛,銀子全都被經手的那些人吃幹抹淨了。”

“這些我早就知曉,但想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當務之急,還是先解決大同的問題,待朝政穩固,咱們在梳理這些也不遲。”韓爌勸道。

但他知道,這種事情根本無法解決,因爲牽扯的不僅是下面的武將,中間還牽扯到無數的文官。

甚至軍中的糧餉從戶部一出來,就要比賬面上的實際數目少上一半,少的這一部分,自然都被戶部上上下下分潤掉。

空餉這件事情牽扯到的人太多,哪怕他這個首輔也不敢掀蓋子,不僅如此,還要把這個蓋子繼續捂下去。

朱國禎嘆了口氣,道:“你也別勸我了,這些事情我都明白,只是看到這麼多的錢糧被那些蛀蟲糟蹋掉,實在是心疼。”

“只要平定大同的叛亂,一切都會好轉的。”韓爌說道。

朱國禎輕輕點頭,隨後問道:“聖上傳召你去乾清宮,所爲何事?”

“聖上知道了宣大兩支邊軍在大同失利的事情,很不高興,命我抓緊平叛。”韓爌說了一遍天啓召見他的目的。

朱國禎說道:“不怪聖上着急,實在是大同不比遼東,沒有太多關隘可守,一旦亂匪佔領了宣大,直隸危矣。”

“聖上同意出動榆林鎮的兵馬去大同平叛。”韓爌說道。

朱國禎眉頭一皺,道:“不是說要從遼東抽調一支兵馬去平叛,怎麼派了榆林鎮的兵馬?”

“我去乾清宮見聖上的時候,看到了魏閹。”韓爌臉色不好的說。

啪!

朱國禎一巴掌拍在桌面上,恨恨的說道:“閹賊誤國呀!”

第三十九章 官軍屠村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不想死第二千七百三十七章 換崗第二百零五章 回程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戰船現身第二十九章 官軍潰敗第十八章 同甘共苦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處決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天災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交稅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宣大總督第二百四十一章 許諾好處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卜石兔之死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獻家財第四百二十章 草原危機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圍攻縣衙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第二千四百八十二章 孔氏對餘淮的反擊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與大同城共存亡第二千四百一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千七百七十章第二千二百二十八章 水澆田變成了旱田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消息回京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充作邊軍糧餉的稅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尋找樑家車隊第二千四百八十二章 孔氏對餘淮的反擊第三千零三十章 這裡面有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黃夫人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等死第二千八百六十章第二千六百五十二章 父子二個私下裡的打算第四百二十章 草原危機第六百三十六章 帶‘物證’回京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陳永福趕到東城門第二千五百零七章 流水的兵部尚書第二百五十七章 板升地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求上門第二千七百一十二章第二千九百五十二章 索要九邊諸鎮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朱家和孫家的不同處置第二千四百七十一章 分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要餉第二千七百二十八章 崇禎口中的奸佞第二千三百七十一章 被纏住第三百九十三章 夥計來報第五百零一章 敵襲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留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笨港的歸屬第九百八十四章 廝殺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退兵第九十六章 募銀剿匪第四百四十二章 見首輔第二千六百八十章 進城鎮壓動亂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勸降第二千七百二十一章 英國公召見第八百四十七章 死硬到底的李懷信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商討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三人第二千二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二千五百六十四章 虎字旗運糧隊伍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可預料事件第一百八十六章 黃安要剿匪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沒剃頭的纔是漢人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多疑的把總第二千七百六十章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卜石兔之死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同府第二千二百四十八章 破襲的謀劃第二千零五十八章 告急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到達靈丘第九百零八章 陳童來見大同副總兵第二千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抄家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一石三鳥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堅守城牆的縣令第二百六十五章 臺吉要見你第八百四十一章 炮擊官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落敗第九百一十八章 改編第八百零一章 銃擊蒙古騎兵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挖坑第七百七十六章 阿日斯蘭之死第二千八百九十五章 城外過夜第六百一十一章 交接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臨縣第一百三十一章 拿下莊子第四十二章 流民大軍的改變第二千六百零五章 收錢第五百二十三章 遼東的家第二千九百九十三章 入宮後的試探第三百七十六章 參謀部第八百六十一章 落敗第九百四十七章 擔憂第二百八十三章 甲必丹第二千三百三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六十五章 防備第五百四十一章 京城的消息第二千八百七十六章 取捨第二千九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到賭坊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