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內有政策搖擺不明,外有漢奸當道,更有乘機實現野心的野心家,再有像專門坑隊友的各路軍閥。

就像後世英軍統治緬甸,日本人來了,緬甸人幫助日本人打英軍一樣,英軍除了逃跑,根本沒有辦法在全是敵人的緬甸活下來,拉上了中國遠征軍,結果十萬漢人男兒僅存四萬人撤回了祖國,替人家英國人擋下了緬甸人的憤怒,被這個整個二戰時期都是坑隊友的國家給坑了。

二戰有兩個坑隊友的國家,意大利那就是個笑話,人家本身就不想打仗,是上層非要拉着打仗,所以纔出現額意大利兵把打仗看作一場遊戲,而英國人是專門坑人的國家,百年來一貫如此,專門坑歐洲,坑美國,坑任何一個和它們合作的國家,可以說沒有最坑,只有專門坑。

張強總結了一下發現在此刻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武器性能的提升,華夏軍如果硬抗的話,會損失慘重,清軍地盤內可是有幾千萬民衆,如果都按照清軍那樣使用,華夏軍也使用的話,那麼在這場炮灰的戰爭中,最終失敗的是華夏軍。

因爲華夏軍不是純粹不要當地的百姓,只是需要他們放棄大清爲國的思想,改變他們那種觀念,使得他們更加註重商業利益,民衆自身的利益,國家的利益,而不是隻注重他們個人的利益。

一切讀書只爲個人利益奮鬥,後世他處的那個環境則是國家想着拼命壓迫和剝削個人利益,宣傳集體利益,而人民拼命的想着個人利益,而現在在集體利益思想沒有盛行的現在,人們只有一個利益,我的利益。

哪怕當官都是爲了皇帝的利益,當然最終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皇帝的利益有時候並不重要。

虛頭巴腦的沒有任何用處,張強得對當地百姓妥協,起碼讓他們打完一次戰爭以後有歸順華夏軍的可能,給他們希望和機會,否則所有佔領區內的百姓都向着清軍,華夏軍來多少兵力都無法真正佔領那片地方,清軍經營的時間太長了。

大明已經讓老百姓失望透了,因此大清儘管殘殺那麼多人,可轉眼幾年,百姓就忘了,又不是自己被殺,沒有切身之痛,但大明給老百姓的壓迫卻讓老百姓切身體會到什麼叫活着不如死了,因此百姓寧願當亡國奴,也不願意爲大明而生,有國家和忠君思想,爲集體利益考慮的讀書人卻沒有能力反抗,因爲百姓有力氣和力量,讀書人有腦子,但兩者結合不起來。

現在華夏軍在這樣的環境中同清軍打戰,造成了情況不明,加上兵力雖然精銳,可太少,敵人一切調動沒有人通知,使得他們陷入了泥沼之中。

這種清下,只能調兵,同時給百姓一些活頭,慢慢收拾他們,凡是固執己見的都在日後算賬。

全國現在已經編制了五十四個守備旅,原先的民兵精銳大隊,民兵普通大隊,懲戒營各個作戰大隊,以及原先打亂的守備旅前線官兵,甚至一些前幾期畢業的軍校學員全部在這次整編中一致編入守備旅。

最先完成的是寶島,米林的速度就是快,他把哪裡的守備旅編制完成以後馬上調往了東南亞三個州,寶島一共編制了五個守備旅,每個守備旅四千五百兵力,兩個團,每個團兩千兵力,守備旅旅部五百兵力,總共四千五百兵力。

守備旅編制完成以後除了留一個守備旅本地防守以外,其他四個守備旅調往東南亞州,同哪裡的三個州進行交接,因爲有李過坐鎮,因此東南亞三洲馬上換防,編制完成的州馬上把守備旅派往寶島,沒有編制完成的州將守備旅撤下來讓寶島的守備旅進行接防。

東南亞地盤太大,因此四個守備旅只是完成了西貢基地,老撾州,緬甸仰光,柬埔寨港口的換防事宜,其他的地方沒有部隊進駐。

而東南亞只是完成了靠近雲南州的緬北守備旅的組建工作,兩個守備旅留下一個,剩下一個被派往寶島南段駐守,而原先留守的那個在寶中府。

隨後寶島將接收東南亞的另外三個守備旅。

而東南亞將要完成的守備旅數量多達十五個,其中三個已經派往各地。

除了派往寶島南段的一個守備旅,還有一個派往琉球王國,接替哪裡原先駐守的海戰隊和陸戰隊,以及商館的衛隊的工作。

另外一個派往山西州幷州府。

而山西州組建的守備旅將派往東南亞各州,不過因爲戰時,他們還沒有穩定,因此每一次組建的守備旅都被派往各個路口或者重要的城鎮守備。

陝甘州的守備旅因爲在這之前一直組建,到現在基本完工,差不多也有十來個,十二個左右,因爲這是邊地,太重要了,因此守備旅不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陝甘州還是往內地調了一個守備旅去湖廣州,從金陵府組建的軍校學員比較多的三個守備旅中抽調了一個派往陝甘州邊境鍛鍊。

而仙居縣城的部隊因爲一直沒有離開過這裡,所以這次把那些護衛工廠的守備部隊也進行重新整編,整編出三個守備旅,一起調往河北州,去前線協助打戰去吧,從山西州和陝甘州各調一個守備旅回來接替防務,而從親衛團調一個連同守備司令部一個營組成加強營負責總理仙居縣的防備事宜。

這麼多守備旅的組建和調動使得那些前期擔任各級旅的旅長,副旅長的人有了去處,全部都去守備旅擔任旅長,使得一批軍校學員和先前因爲沒有機會一直升遷不上去的民兵精銳大隊的將領們紛紛有了位置。

戰線上被打殘的兵力同守備旅兵力調回內地執行防務,大量內地和京城周邊的沒有打過戰的守備旅兵力被調往山西州,陝甘州,河北州,最次也得是河南州和山東州,再就是還在執行清剿的暹羅州。

是的暹羅也被劃爲華夏的一個州了。

從此東南亞這片地盤完全歸華夏王國管理了。

隨着戰事的升級,巴格雅魯兵團的第十七野戰師,衆鋪師也被調入山西州,配合梅林魚兵團防守山西州。

得益於華夏王國先進的道路系統,馬車的發展,使得調兵速度很快,只是進入了山西州,道路纔不是太好,但山西州的道路其實經過了前面各朝代的發展已經很不錯了,有商人的地方,道路肯定差不了,再加上上百萬俘虜兵的維修,使得道路雖然時有斷開,可眼看着道路在一天天變好,變成華夏王國其他地方的那種寬闊的硬質道路。

第十七野戰師得到命令,半個月時間就從金陵府附近到達山西州幷州府,會和了梅林魚兵團司令部。

然後天影的第八野戰師開始兵進河北州,去救援已經被包圍了半個多月的東風破的第十六野戰師。

第六百一十九章 放心打,我支持你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兇3第四百四十四章 南明烽火25-逆轉9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清出兵濟州島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七十六章 出兵兵力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四百五十三章 會鰲拜5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2372章 世家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八百六十八章 軍銜制度改革第四百章 反擊2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賺特賺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八百二十八章 多線作戰的無奈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八十三章 橫掃千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人(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