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

這片地域是一片山丘加一片不太空曠的的平地,以及一片湖泊山林,來路是一片空曠的丘陵田地,越接近這裡越是窄小,先前是十幾裡地的丘陵,之後是一小片分割開來的平坦的丘陵平地,接着是一些小湖泊,隨着地形變窄,地勢略微升高,西高東低。

到達前面田顯佈置的地方的時候已經不到五里地寬了,兩邊是綿延的向上的高一些的丘陵,越到上面越陡峭,越難行,沒有路,也許能被騎兵通過,但絕對不能在有敵人騷擾的情況下順利通行,也許步兵可以打過去,但騎兵在山路上肯定不如步兵靈活,丘陵上的岩石,樹木,灌木,荊棘,以及各個斷層會大大阻撓騎兵的通行,只要腦子正常的人一定不會放棄還比較平坦的地形繞道這裡走的。

而且隨着地形的升高,丘陵變爲峽谷和山峰,也許這些山峰也不太高,不過百米,可這絕對不是騎兵應該走的地形。

於是中間有三條小路,一條官道的四里寬的丘陵平原地帶就成爲必須通過的地形,兩邊都是如此,綿延百里,也許有的地方可能寬闊一些,有大約二十里地的比較平坦的地方,但這裡最窄的地方只有一里,剛好在田顯他們同蒙古騎兵戰鬥過的地方的後面。

原先戰鬥的地方有四里寬度,前面有三裡寬度,再前面有五六裡寬度。

於是田顯命令這些民夫甚至一些士兵在五六裡寬度開始就佈置一些陷阱,陷馬坑,埋伏少量的弩兵和火槍兵,挖掘戰壕和挖斷大道,在這裡佈置一到看似寬鬆的防線,使得蒙古騎兵只能沿着一條蜿蜒的道路前進,如果他們不想沿着蜿蜒的大路前進,就必須通過小的湖泊,樹林,或者躍上山嶺通過,這大大降低了敵人衝擊的速度,以及衝擊的兵力。

在這裡蒙古騎兵被分成一股沿着大路的大部隊,以及五六股小部隊的細流,在五六裡地的寬面上承受埋伏的斷後的田斌軍的打擊。

後退一里地,這裡更窄,只有四里寬度,這裡將被挖的坑坑窪窪的,讓騎兵衝不起來,然後被三段只有淺顯的壕溝的天兵斷後軍的火槍兵和弩兵襲擊。

這裡有三個主要的比較高的山丘,山丘高三十米,山丘周圍都是一些南方的矮樹,以荊棘和橘子樹爲主。丘陵底下有不到三十米寬度的小樹林,深度只有五六十米,這五六十米的樹林前面,兩個山丘中間有三四百米的坡地式的平地,火槍兵和弩兵只要守着這三個丘陵下面的樹林和樹林之間就行了。

不過這裡顯得也太寬了,以田顯的兵力根本無法照顧過來,只能說能抵擋一陣。

田顯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兵力都放到第一線,然後打完一陣,趕緊把兵力撤下來,防禦第二線,就是這裡。

在這裡和敵人磨時間,投入兵力和敵人在這裡周旋。

當然也不能損兵折將,因爲他們損耗不起,不過剩餘一千六百的主力兵力,還有王動調集給他的一千騎兵,民夫兩千來人,即便把周圍鄉村的百姓青壯加上,也不過總兵力八千人,實際上戰鬥力也不會超過三千人的戰鬥力,所以他覺得這裡也守不了多久,也許還會損失大量的兵力。

田顯很是頭疼啊。

而此時,田斌率領兩個以華夏軍制式改編的新軍,以及輜重,騎兵,總兵力兩萬八千來人緩緩靠近多隆的主力部隊。

多隆自從失去了五千騎兵以後,對於田斌部隊的戰鬥力很是驚懼,不由的很是多疑,連續派出兩千騎兵圍着田斌的主力部隊分爲二十股進行偵查,監視,大隊人馬緩緩靠近敵人,走的不快,半天才走了十里路,離着田斌的部隊還有二十里路。

而田斌爲了能儘快擊敗敵人擺脫後面的追捕,在田顯的先鋒軍同攻擊的清軍蒙古騎兵交戰的戰場只是停留了一個小時就越過去,快速前進,中軍甩下輜重讓王動的部隊照顧,王動又把輜重託付給田顯,帶領士兵跟隨在他們後面五里處,兩軍迅速接近,田斌軍的速度要快一些,半天時間趕了二十里路,雙方最終在一處寬闊的大約十幾裡地湖泊一旁停了下來,雙方隔着湖泊一側的道路對峙,兩軍相隔五里左右。

雙方的騎兵迅速出擊,碰撞廝殺,總體來說田斌這邊的騎兵少,不過區區一千多騎兵,難以抵擋對方的幾千騎兵,被殺的節節敗退,無法偵查到對方的後方情況。

這些騎兵比較疲憊,趕了幾千里路,和蒙古騎兵交手無數次,身心疲憊,頂着叛軍的名義千里逃遁,那些情報員還好,大家知道自己是華夏軍的,也知道上頭通知華夏軍會派人來接應,而華夏軍的威名和戰績,讓他們感到自豪,知道這是迴歸,回家,人人比較激動,士氣如虹,可很多騎兵都是北地漢人,有的甚至是拋家棄口跟着田斌的軍隊南下,身不由己,眼看離家越來越遠,而他們作爲小兵又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不由的黯然傷神,士氣不高。

所以儘管他們是獵騎兵,龍騎兵組合起來有些四不像的怎麼說都比對方的軍隊先進一些的軍隊,可士氣不高也打不出威名和戰鬥力來,因此被全面壓制了。

不過田斌可沒有他們那麼想,他安排士兵擺開陣勢。

大炮拉到兩邊的高地丘陵上,自然有跟隨的炮兵工兵和民夫把地面挖平,挖出供大炮擺放的地方,放下大炮,用木楔子把大炮固定在地面上,然後由什長進行炮兵定位,測量。

其他的護衛大炮的士兵在大炮兩側擺開陣型,把大炮保護起來,保護大炮的騎兵不多,遊弋在大炮後面幾十米遠,慢慢的熱身,等敵人騎兵衝過來以後,突然從後方衝上去,對付敵人襲擊炮兵的騎兵活步兵。

大炮架在高地上,射程提高了,而且大炮前出軍陣一里地遠,離敵人大約三裡多地,接近四里地遠,正是這種幾千斤大炮威力體現的最佳射程。

軍陣擺好以後,田斌慢慢的命令中軍開始推進,兩個中軍率領的新軍鎮改編以後的新軍推進到大炮後方中間大約百米的距離列陣,不再前進等待軍令。

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七百五十五章 澳洲危急2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二百八十一章 悠閒的張強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六百零九章 戰爭還在繼續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2371章 交替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賺特賺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六百一十九章 放心打,我支持你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明的窘境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九十六章 最後一刻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四百零四章 排槍對決4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的實力如日中天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六百一十九章 放心打,我支持你第四百五十七章 會鰲拜9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七百九十八章 挑戰華夏水師1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三百六十二章 金銀幣問題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