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

bookmark

這支蒙古騎兵是流落在中原大明土地上的一支蒙古騎兵,早就在燕京周圍駐紮了好幾年,先前還是跟着佟養性那個女真人的家奴征戰南方的蒙古騎兵,他們配合李成棟的部隊可以說殺遍了整個南方,之後也沒有被調回大草原上,大草原亂的的根本顧不上他們這些流落在漢人土地上十幾年的騎兵部隊了。

這支騎兵部隊已經在中原落草生根,娶妻生子,好多蒙古人如今已經同漢人差不多了,這支隊伍裡面除了那些老的騎兵,大多是新生的第二代蒙古和漢人的雜混種類了。

這支蒙古騎兵只有區區的三千人還是多隆臨時從河北州調集來協助自己的,他自己領兵的滿洲騎兵不過一千來人,而漢軍旗和綠營的騎兵他看不上,所以調來這支蒙古騎兵,此次出擊他也派遣了兩千漢人騎兵跟隨,總共五千騎兵,按照多隆的想法,這五千騎兵足夠兵力已經摺損不少的叛軍喝一壺的了。

對於這些草原上的漢子,其實多隆是瞧不起的,凡是在燕京十幾年時間的滿清人都自詡文明人士,他們對於不同種族的其他的草原上,山裡面的那些漢子們那股野蠻剽悍的風範看作爲爲野蠻,不文明,雖然漢人比較文明,可他們現在是滿清的家奴,所以他自己感到自己作爲滿清滿人是很高傲的,所以他對於這支五千人的騎兵部隊去襲擊敵人是無所謂的,反正死乾淨了也無所謂,自己六萬大軍呢。

這可不是和強悍的華夏軍作戰,沒有槍林彈雨,沒有視死如歸的排槍槍斃,沒有能把十幾個騎兵像串糖葫蘆一樣一排打死的華夏軍大炮,那就是些叛軍,也許他們都是新軍編制,但據他所知,滿清的新軍編制裡面大多是一些拿着冷兵器作戰的蒙古人和漢軍旗,綠營士兵,中堅是招募的鄉勇團練等農夫士兵組成火器部隊,但這些火器部隊人數太少,一萬五千人中不過四千多人,根本沒有華夏軍那種整齊劃一都是火槍的軍隊厲害。

多隆的部隊慢騰騰的在行軍,同時不斷的將周邊部隊都招入軍中,壯大自己部隊實力。

田斌的軍隊面向他的軍隊快速開來,不躲不避,因爲多隆的部隊給田斌的部隊的感覺就是一支純冷兵器部隊,已經見慣火器部隊乾淨利落的將冷兵器部隊挑於馬下的事情的田斌絲毫不會認爲自己兵力人數少於對手會輸掉這場戰鬥。

五十里的距離如果說要兩支軍隊各個走的話得一天時間,可要是兩支軍隊有意相撞的話,一邊二十五里地,走起來很快,不到中午時間,兩支軍隊已經遙遙相望了。

兩支軍隊的前鋒已經撞到了一起,多隆這邊是五千騎兵,田斌這邊是一千長矛兵,一千弓弩手,一千火槍手,兩百騎兵,這就是會和了的田斌這邊的先鋒部隊。

後邊不到五里地是田斌率領的中軍,殿後的是王動的另一支新軍鎮部隊。

看到了田斌率領的叛軍先鋒,蒙古人多爾哥多哥派遣軍中的前來支援的鄉勇和團練的騎兵部隊先去試探一下敵人,鄉勇和團練雖然硬茬可無論在滿清的部隊還是大明的部隊都是炮灰,這沒有說的,反正你們的身份不是正規軍,不是正規軍就該當炮灰。

五百名連軍服都沒有,穿着破破爛爛的各式各樣的服裝拿着各式各樣的武器,騎着馱馬和駑馬的鄉勇和團練組織起來的精銳部隊,無論何時在大明這個時代還是大清這個時代,騎兵都是精銳,都是這個時代的坦克兵,坦克兵肯定比步兵高人一等,當然是精銳了。

於是這五百騎兵牛逼哄哄的衝了上去,正走在前面的長矛兵紛紛轉變隊形,從行軍縱隊轉換爲密集的方陣橫隊,將一根根長矛樹立在自己身前。

剛做完這個動作,敵人的五百騎兵分爲數股衝了上來,猛烈的撞擊,長矛兵紛紛被撞開,隊形混亂了一陣,然後在軍官的喝罵聲中整隊,倒黴的騎兵們則一個個像糖葫蘆一樣掛在了長矛上,被捅了個對穿,穿過去的來不及揮舞大刀,長矛就被後面的弩弓手射了個馬蜂窩。

一波襲擊五百騎兵損失了一百多人,其他的迴轉過來重新整隊,他們對面變成了弩弓手,一支支早已嚴陣以待的弩弓手橫隊散開來將潑雨一般的弩箭射入整隊中的騎兵隊伍中,騎兵紛紛墮馬,繼續向前的騎兵猶如消融的蠟燭一般死去。

矇頭撞進來的五百毫無作戰經驗的鄉勇和團練組成的騎兵就這樣損失慘重,想要逃出去的時候後有轉身的長矛兵無數個三層方陣橫隊,前有弩弓手橫隊,最後面後火槍兵橫隊,兩翼有已經展開的兩百騎兵,出不去了。

剩下幾十人的時候,鄉勇和團練們的騎兵紛紛舉手扔掉兵器投降了。

在後面觀戰的多爾哥多哥嘴角抽搐,眼角跳個不停,對於頃刻間被敵人消滅五百鄉勇和團練組成的騎兵隊伍很是肉痛。

五百騎兵只不過使得叛軍的隊伍死傷幾十個長矛兵就全部消失殆盡了。

“下令讓那些綠營的騎兵去纏住敵人的騎兵,漢軍旗的騎兵去衝擊敵人的側翼,主要是進攻那些弩弓手,我們的騎兵正面衝擊敵人的長矛兵,”作爲蒙古騎兵將領,多爾哥多哥還是有一些作戰常識的。

敵人哪裡最弱,肯定是後面的弩弓手和火槍手了,哪裡最強,肯定是專門剋制騎兵長矛兵了。

但這些在蒙古人面前完全不存在,蒙古人不是第一次和中原王朝的步兵作戰,他們有着豐富的把中原王朝步兵拖死的經驗。

後方,多隆帶領的大軍還在十幾裡外,數股由各種部隊組成的行軍隊列穿過麥田,越過山林,穿過樹林,越過江河,慢騰騰的朝着目的地進發,無數的斥候把敵人的情報和交戰的情報送回到中軍的多隆身邊,對於一交戰就損失五百騎兵的事情,多隆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這是必然的事情,那些鄉勇雜牌部隊哪能和正規部隊比呢,關鍵的戰役還得看自己的正規部隊。

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七百四十五章 賣船賣人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七百三十二章 繼續當你的王子吧第六十六章 暴風雨之後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六百八十章 反叛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八十八章 選擇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一百四十一章 鄭彩末日7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八十六章 可以訓練基層軍官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三百三十四章 田斌的想法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模築炮法2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2372章 世家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二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採購辦公室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