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

bookmark

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打蒙了,漢人將領田斌帶着清軍四個新軍鎮殺了滿人將領,士兵,整個通州城的滿人,然後跑了。

田斌帶着五萬精簡下來的漢兵爲主的四個新軍鎮勢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直下山東州,在濟南府附近才被清軍的騎兵追上,雙方在濟南府附近曠野上對峙。

濟南府附近的清軍猶如聞到腐朽味道的蒼蠅一樣,紛紛圍攏上來,對他們展開攻擊。

由於逃跑的時候帶了太多的輜重,火器部隊就是這樣,大炮,彈藥,槍支,物資,甚至還有騎兵的馬匹草料等等,龐大的一個隊伍。

肯定走的不快,要不然也不需要進行那麼多場的戰鬥了。

因爲畢竟這裡還是滿清統治了二十多年的地盤,滿清的教化已經深入人心,很多人都盼望着在滿清這個朝廷裡面升官發財呢,一些地主,官員組織了民團,鄉勇,攔截田斌的先鋒部隊。

和他們要好的土匪,馬匪們也紛紛拿着錢趕來消滅叛賊,滿清知道田斌的反叛以後已經八百里加急將這個消息通知了沿路的官員和鄉紳們,截殺叛軍可以拿着首級去領賞,一個首級值二十華夏元。

由於華夏軍的華夏元好看,又耐打磨,不容易磨損,還容易攜帶,關鍵是這張紙片沒有人能仿造出來,據說裡面還有金線,華夏軍乃至整個南方都在使用,通行整個大明任何一個角落,任何人都承認這種貨幣的價值,所以滿清很多地方都使用了華夏元作爲交易貨幣,連滿清宮廷裡面太監們都每個人懷揣一沓子華夏元,而不是袖子裡面塞滿了碎銀子,口袋裡面裝滿了銅板,那有多累啊。

一個首級二十華夏元,殺一個將官給一百華夏元,並且馬上官升一級,沒有官職的也會給一個官職,或者一個候補縣令,這樣的懸賞對於那些鄉勇來說,簡直就是一筆大財啊,對於那些想當官的人可是一個機會,自從滿清失去南方半壁江山以來,這科舉就沒有開過,很多人升官的路子被堵上了,一些不能通過讀書當官的人根本就沒有路子,如今朝廷給了路子,他們能不趨之若鶩?

所以對於田斌這次從燕京返回洪承疇清軍的領地,很多人都是相當積極的通風報信,組織鄉勇攔截。

統治了二十年,出生的小孩都成爲了大清國人了,那還能記得自己曾經是漢人,曾經是大清人,大家都盼着擡旗成爲旗人呢,哪怕華夏軍強勢佔據半壁江山,那都離着咱老百姓遠着呢,先做大清人吧,於是做着做着,他們的後代就有了感情了。

這使得田斌的反清之路,返回洪承疇的地盤的路途變得無比艱難。

前有攔截的清兵,城池,後有蒙古騎兵追擊,左右有不少馬匪襲擊,沿路的村莊和縣城都把阿門當成是叛賊截殺。

王動來到田斌面前,“大將軍,蒙古騎兵離我們只有二十里地了,是否讓我們的騎兵出擊一下,還是丟下一個團的騎兵然後我們繼續前進?”

王動是作爲全軍的斷後部隊的統兵將軍率領滿清新軍第四鎮斷後的,他的部隊擁有一支三千人的騎兵部隊,分爲兩個騎兵團,前面已經在同蒙古人的騎兵戰鬥中損失了一個騎兵團了,那個騎兵團全軍覆沒,就是因爲被下達斷後的命令才導致被兵力優勢的蒙古騎兵給全殲的。

那個騎兵團當然也不是傻乎乎的整團衝上去同蒙古騎兵廝殺的,而是打游擊戰,分成數十股騎兵隊出擊,騷擾蒙古騎兵,這纔給整支回撤的部隊帶來了三天的時間,讓他們可以一路從通州跑到了黃河岸邊,最終渡過了黃河,甩開了蒙古騎兵的追擊。

要按說到達濟南府已經到達了洪承疇清軍的勢力範圍了,可不知道怎麼的,濟南府的知府知道了洪承疇反叛,田斌反叛以後,馬上和滿人將軍一起控制了這裡的洪承疇清軍,並且宣佈效忠大清,於是洪承疇清軍損失了上萬兵力之後不得不後撤臨沂棗莊一線,丟失了大片的山東州的土地。

這一片土地上的清軍和綠營就歸了滿人佔領了,清軍迅速的派遣了新的滿人將軍和滿人士兵,蒙古騎兵接管這這一片的防禦,於是洪承疇在這一片損失了大量的兵力,三萬綠營,一萬漢軍旗兵力,以及那些來不及處置的滿人士兵和將領,官員。

比號召力上,洪承疇這個叛逆比不上滿清,儘管滿清因爲他們的反叛對很多漢人官員和武將已經不信任了,可他們還是無法把衆多的漢人官員和武將都殺掉,只能繼續留任,這些人早就被同化了,以大清人自居了,那會跟着洪承疇反叛,於是搞的洪承疇很被動,被迫後撤。

使得迴歸的田斌陷入敵人的國土,損兵折將,一路歸來五萬兵馬戰死,逃跑,失蹤的,甚至叛變的達到了一萬八千兵馬,他如今只能控制三萬兩千兵馬,四支新軍部隊等於損失了一個半,但也把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漢人或者說滿清人甩了出去,剩下的都是願意跟隨他的,大部分都是原先的情報員控制的部隊了。

幾名斥候奔跑過來,“稟報大將軍,五十里外的聊城方向一支滿清軍隊正在殺奔而來,據探報兵力大約六萬左右,以新軍火器部隊爲主,輔以滿人騎兵,正在以每個時辰十里的速度接近我們側翼。”

田斌和王動對視一眼,田斌問道:“可查探敵人主將爲誰嗎?”

斥候統領道:“看旗幟是多隆的部隊。”

“好,下去再打探。”田斌揮揮手。

王動皺着眉頭道:“多隆不是跟着鰲拜在前線打大金嗎?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田斌手託着下巴道:“那還用說,咱們打出來了,蒙古騎兵追過來了,鰲拜肯定接到了滿清朝廷的旨意,派兵來追咱們了,咱們五萬兵馬跑出來,他派多隆帶着六萬兵馬,還有新軍肯定以爲能打過咱們。”

王動愁眉不展着擔心的說道:“如今咱們只有三萬多兵力,前鋒要掃蕩周邊的鄉勇和村莊,吸引敵人注意力,後衛要和蒙古騎兵打戰,掩護主力突圍,中軍要掩護糧草等輜重,跑不快,這洪承疇又撤退到了更遠的地方,現在也不說派部隊接應一下咱們,難道咱們要被滿清殲滅了嗎?”

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八十四章 魯監國的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沿議事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一百二十九章 休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三百零九章 小勝一場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六十四章 橋頭擊殺蒙古騎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九十章 朝議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七百七十二章 奴隸貿易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百九十九章 挑戰華夏水師2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軍餉3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八百七十六章 算計洪天炮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擊12(遂發槍+線膛槍+連發槍)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八百五十四章 佈置進攻山西州腹地的戰役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