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一個月之後,隨着湖北州何騰蛟永曆大明猶如李過一樣自行撤退,湖北州全境落入了華夏軍之手。

華夏軍歷時五個月,從籌謀,到準備,到集結兵力等待機會,到突然入侵,到不斷的調動兵力,圍追堵截,吃了一些小虧以後,完全奪佔湖廣州,湖北州兩個州,將自己的勢力從長江南岸延伸到長江北岸,深深的鍥入了清軍的心腹之地,完全分割了清軍東西兩個戰場,並且導致了清軍內訌,勝利而超額的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任務。

成功的逼走了李過大順軍忠貞營和永曆大明何騰蛟帶領的明軍勢力,還順手消滅了陳友正這個反正軍首領,逼迫洪承疇反叛清軍,倒向魯國明軍。

不過爺造成了一系列新的問題。

地盤擴大了,需要更多的軍隊守衛,防守敵人。

因此編制出了三個新的野戰旅,同時使得華夏軍出現了兩支龐大的需要維持的同敵人對峙的集團軍羣。

增加了部隊的維護費用,增加了不少文官編制,用來建立華夏軍的地方政權,這從另個一個方面產生了巨大的費用,加深了華夏軍的財政負擔。

華夏軍的敵人更多了。

南明軍由於沒有了清軍這個敵人,和華夏軍的正統合法之爭更加明顯了,南明軍有成爲華夏軍敵人的潛力。

分割了東西清軍,造成了永曆大明的敵人清軍的減少,等於變現的幫助了永曆大明軍,使得已經岌岌可危的永曆大明軍緩了一口氣,永曆大明軍一向對華夏軍冷淡,李定國部除外,但李定國部的心意也不可揣測,李定國的狡猾是世人公認的,說不定接下來,永曆大明同華夏軍的正統合法性之爭也會提上前臺,給華夏軍增加了一個敵人。

魯國明軍一向和華夏軍曖昧不明,洪承疇清軍的投靠使得魯國明軍也變得強大了起來,並且是華夏軍需要面對的最爲近的,最爲強大的,需要急切解決的對手,魯國和華夏軍也有合法正統之爭,人家畢竟也是朱家子孫,天生就有合法繼承大明領土的權利,至少比華夏軍正統一些。

何騰蛟的退讓以及戰略轉移,一時間雖然對華夏軍構不成威脅了,可以後也是麻煩。

李過的退讓,撤退,逃走,雖然讓大清軍受到了威脅,但讓他同何騰蛟,洪承疇聯盟了,這就成了橫環在華夏軍和清軍之間的一條鐵腰帶,還需要繼續敲打他們才能擊中他們身後的大金國清軍,以及大清國清軍。

之後就是原先華夏軍主要的對手是大清國的清軍,現在變成了大金國和大清國了,但他們已經不是主要的對手了,而是一些次要的對手了,在雙方沒有決出勝負之前,他們將是華夏軍的潛在對手了。

有時候張強真是不知道怎麼辦了,自己怎麼這麼渾,把一個大好局面弄成這樣子,弄得全天下都是敵人了。

這不跟老美一個德行了嗎?

坑人最終坑了自己。

總是想要低調,低調,總是想要讓敵人弱一些,結果敵人越打越強,自己倒成了民國時期的老蔣了。

實在無奈,實在無解,想不開,張強也只好把這些放下了。

倒是古月笙給自己帶來一個好消息。

除了原先強制帶入湖北州的十萬頑固不化,或者還沒有到達他們被釋放的時間的俘虜大軍,他這邊又抓獲三十萬俘虜,就是李過丟下的那些被裹挾的百姓,戰鬥中雖然死傷不少,可咱們中國的百姓他也不是傻子,很多人都躲走了,逃走了,戰爭一停,有些人迴歸家鄉了,有些人被從山裡,犄角旮旯裡面抓出來,然後這三十萬人就又成了三十萬人了。

除此之外,還抓了實實在在的李過丟下的幾萬精銳中的兩萬兵,作爲俘虜被關押了起來。

在另外一半的湖北州,何騰蛟統治的地區,又抓了十萬俘虜,有兵,也有那些地痞流氓,頑固不化的想要抵抗華夏軍這支正義之師的皇清,皇明的刁民,這下建設湖北州又了充足的人口和兵力了。

總兵力達到了四十五萬的俘虜大軍實在是建設湖北州的最佳人選。

不過兩三萬的民兵部隊,加上幾萬人的大軍現在沒有作戰任務,光看管這些俘虜和恢復領地內百姓的家園就忙的不可開交。

富有建設經驗的華夏軍很快就在一個月之內把這些俘虜和善存的百姓都合理的安排到了湖北州各個地方,恢復了各地的行政管轄區域的民生。

再從人口暴增的核心地區浙江州調集了百萬人口分別奔赴湖廣州和湖北州兩地,填補當地因爲戰爭而走失的人口空間,兩個月時間,這兩個幾個月前還征戰不休的地方,就成了一副安定團結的和諧的華夏軍世外桃源之地。

核心地區和福建州地區不斷的把人口從這兩個人口暴增的地區轉移過來,不到三個月時間,這幾個落後的州府,加上一個江西州,三個州的人口就達到了總人口八百萬的人口基數。

半年之內,這三個州人口達到了一千萬人口,徹底減輕了浙江州,福建州的人口負擔。

同時消滅了村衛隊,減少了民兵的人數,增加了守備部隊的數量,大量的民兵復原或者轉移到這三個州保衛和建設這三個州。

這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口流到了南明國的廣東,廣西州,南明國的人口達到了七百萬人。

繳獲李過,何騰蛟,陳友正三者的物資無數,糧草無數,金銀兩千萬兩,這些金銀運回中樞以後,再次加大了華夏軍貨幣,華夏元的發行基數,使得這三個州,以及南明軍也全面用上了華夏元這種交易貨幣。

稻穀滿倉,金銀滿倉,人口增長,商業繁榮,沒有盜匪,沒有苛捐雜稅,連最羣的家庭都能讓小孩上學,即便不能參加華夏軍的科舉,也能在學的一些知識以後,去一家商鋪當學徒,最終走上商業的道路,或者起碼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娶妻生子,延續血脈,沒有在明清統治之下那麼艱難了。

華夏軍收穫了民心,聲望,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王朝。

不知不覺,時間走到了1657年夏天,華夏軍迎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李定國兵敗緬甸,撤軍回雲南州,永曆皇帝被白莽斬首。

永曆大明滅亡。

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五百零七章 不過一堆廢品而已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扶持一個勢力出來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十九章 階梯防線,層層阻截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瑣事煩神4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十四章 定計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八百零九章 發現第五艦隊被俘船隻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八百五十一章 大捷後的無奈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八個名人了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一百七十六章 伏擊9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2372章 世家第三百一十章 另一個戰場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防1(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