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

壕門境已經成爲歷史,爲了消滅葡萄牙人在這裡的影響,張強把這裡所有的泰西人擄掠一空,把這裡曾經的大明人口擄掠一空,幾十萬人成爲華夏軍的“奴隸”被丟進了俘虜營和苦役營,打上了罪民的烙印,永世不得超生。

並且把這裡改了一個符合中國人習慣的地名,澳門。

李光熊成爲這裡的按察使,直接管理這裡,監督這裡,南明國移民廣西和廣東,江西邊境的邊民三十萬人,來到這裡,填充這裡的人口缺口。

蘇正清因爲累積的功勞升爲總兵,但他卻不能在這裡管理這裡,整合好的殘餘的兩千明軍和這裡來交接防務的南明國衛指揮使帶領的五千衛所兵交接完以後,回到了九星縣城,在哪裡整合了哪裡留下來的一千明軍兵馬,留下一個千戶以後,帶着三千兵馬返回肇慶府。

肇慶府,在這裡他整編了一些逃回來的明軍將領的兵馬以後擁有了一萬的兵馬,成爲守衛肇慶府的衛戍部隊司令。

蘇觀生第一次掌握了隆武朝廷,更加強勢了。

李光地返回肇慶府加官進爵,所獲不少。

但這些和張強已經沒有任何的聯繫了。

歷時兩個月,他重新回到了華夏軍的中樞,金華府府城。

回到了金華府府城,他就對警衛團進行一次整編和調整。

以這次戰鬥骨幹和剩餘的警衛團兵馬爲骨架,從近衛旅和野戰旅以及大的地方守備團裡面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了近衛旅第三旅。

並且全面換裝升級版本的燧發槍1.0,這是戰鬥一結束以後張強讓人帶着這次戰鬥中留下的警衛團軍官們對於戰鬥時候滑膛燧發槍和線膛燧發槍寫出的使用評估報告改進的,全部使用線膛燧發槍,裝備肉搏的改進的刺刀,淘汰一些冷兵器兵種,部隊只保留一些長槍兵,用於應付敵人的騎兵。

而新的警衛團則全部改變爲龍騎兵,裝備升級版的燧發槍1.0,其實就是來複槍。

對於後裝三顆子彈的燧發槍,全部擯棄,雖然射速快,但不容易瞄準,三輪打完以後,還得長時間的等待換彈,這對於大規模的戰鬥是很致命的。

倒不如多排列幾行射速慢的來複槍來的效果好一些。

精簡發展線路,摒棄掉一些雜七雜八的編制,使得部隊變得純粹一些,更好指揮一些,統一兵器,統一兵種,統一的訓練,使得部隊更加精銳一些,纔是正道。

也許來複槍也有致命的缺點,子彈不容易裝填,裝填速度太慢,但經過改進以後能使得射程增加,達到一百二十米以上,這樣能在更遠的距離準確打中敵人才是戰鬥的精髓,使用滑膛燧發槍提升的那點速度會被敵人的兵力優勢抵消,倒不如遠點,站在一百二十米處,攻擊敵人,在敵人需要跑到六十米上下才能打中自己的時候,起碼能比敵人多打三輪,這三輪有可能使得敵人崩潰。

這次戰鬥爲了保證燧發槍的射擊準確率,放敵人接近了六十米,雖然敵人的子彈不一定能打中自己人,或者說打中的不是太多,但面對敵人優勢兵力的時候,自己的滑膛燧發槍的準確率不會比敵人多提高一些殺傷,往往敵人打死自己這邊三十個人,自己這邊打死敵人四十五個人,十五個人的死傷對於敵人來說還真不多。

哪怕華夏軍可以比敵人多出十米秒的射速,多打一輪,也不過多四十五個人的四萬,在面對敵人雄厚的兵力的時候,也許敵人的士氣不是很高,戰鬥力不是很高,但敵人的督戰隊卻能讓敵人不會有太大動搖,這樣敵人就能用人數優勢抹平華夏軍的科技優勢。

也許清軍的火力不如泰西人,可他們已經更新了裝備,仿製金改1火繩槍,這就在質量和射程上提高了,殺傷力也提高了,這對華夏軍來說是一個威脅。

他們已經擁有了華夏軍對攻的能力了,而且在學習了華夏軍壕塹戰鬥的經驗,以後華夏軍要進攻清軍,就不得不衝到近前和他們搏鬥了,這對於兵力不如他們的華夏軍,肯定也會造成大量傷亡的。

隨意提高射速,已經不是華夏軍的優勢了,華夏軍得提高射擊的準確率了,所以裝備射速快的燧發滑膛槍已經不能在技術上碾壓敵人了。

提高自己部隊的數量,替換燧發線膛槍,讓每個士兵瞄準射擊是華夏軍當下的最主要任務。

火繩槍時代不需要瞄準,只需要大兵力集羣射擊,火力覆蓋就行了,所以對於射擊準確性來說,即便是華夏軍的士兵也不是很在意,如今卻不行了。

所以張強又編制了一個野戰旅,就是由投降改造過的泰西人組成的野戰旅,如今又增加了一個近衛旅,就是要大幅度提高華夏軍的兵力,縮短同敵人兵力差異。

而所有的近衛旅換裝燧發線膛槍,來複槍。

所有的野戰旅換裝燧發滑膛槍,成了華夏軍當下的任務。

大戰已經迫在眉睫,經過大半年的對峙,無論是華夏軍還是清軍早就想要通過一次決戰,證明誰纔是大明江山的主人,都想消滅自己最大的對手。

在這樣緊張,忙碌的日子裡面,張強一邊擴編部隊,一邊恢復警衛團的建制,一邊還要操心華夏軍的各種事情,看着民政方面。

畢竟這是明末,封建集權時代,人們的思想還不可能轉變的那麼快,華夏軍在這樣的時代,就是一個異類。

最近騎砍系統給張強的華夏軍定義了一個體制,半農奴,半封建集權君主制。

半封建是因爲他處於這個時代是封建王朝時代,半農奴是因爲華夏軍擁有了近一百萬俘虜,這些俘虜過着農奴一般的生活,甚至是奴隸一般的生活,可能還沒有奴隸的生活好,因爲他們都是罪民,自然沒有任何權利享受,他們就是一種負累,一種向社會贖罪的罪人。

集權君主制是因爲張強雖然名稱是大都督,並不是什麼王,並不是什麼皇帝,可他說的話就是法律,就是王法,比皇帝還要管用,是一名君主。

內閣相當於是朝廷的一個部門,一個統管各部的部門,而不是完全有着自我意識,就像後世的內閣一樣管着國家的方方面面,擁有各種決定國家的政策和運行方向的職能,他們只是執行張強的制定的大方針,大政策的執行機構。

他們甚至沒有封建王朝皇帝統治下的內閣的職能,自己就能運行,有時候都不需要皇帝干涉,國家就能完全運行起來。

這不是張強不放權,而是因爲如今這個時代,他無法放權,敵人太多,江山還不穩固。

周粥走進了張強的總督府辦公室,對張強道:“大都督,這是各方面的這幾個月的運行情況。”

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開商業貿易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迴歸之路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六百八十三章 火炮技術提升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孫猴子鑽入了鐵扇公主肚子裡1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六百章 三明治戰場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會鰲拜13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二百八十五章 關鍵人物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二百一十七章 赤嵌城歸屬談判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八百一十章 西班牙艦隊出現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一百六十章 鐵模築炮法1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七百五十四章 澳洲危急1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