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

一個月過去了。

張強依然留在仙居縣城,看着兵工廠,從一個修械作坊,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兵工廠。

兵工廠分爲槍托廠,主要負責收購檢驗民間送上來的槍托的質量,並且略微加工分類,然後送往槍械組裝廠倉庫。

槍機零件加工廠,負責收購民間收上來的一些外部零件的收購和加工,檢驗,同時製造一些機密零件,最終送往槍械組裝廠倉庫。

火藥廠,收購一些民間和外面的火藥,並且進行精加工,加工成粉末狀火藥,然後送往下面的顆粒火藥作坊,進行精加工,再送往檢驗車間進行檢驗,最後,送往定裝藥車間,進行定裝。

紙殼廠,負責收購民間送上來的紙殼進行檢驗,並且送往火藥廠的定裝車間倉庫。

鐵廠,負責收購鐵,並且進行材料研究,製造合適的材料,然後賣給民間的那些合作的鐵匠,讓他們打製零件,好的鐵料送往槍管廠,由槍管廠的槍管車間進行槍管打造,槍管打造好以後,送往鑽管車間,進行鑽管,一根好的槍管必須經過檢驗以後,送往槍械組裝廠倉庫。

火繩製造廠,負責收購材料,製造火繩,檢驗車間進行抽檢,合格的包裝好,分等次送往組裝廠。

最後組裝廠將一杆火繩槍進行組裝。

弗朗西斯全程參與整個過程,半個月時間就在周粥的協調下,將仙居的火繩槍槍廠給弄好了,並且開始生產,這一個月時間,就在組建和改善的過程中生產出了五百杆合格的火繩槍,標準達到了葡萄牙火繩槍最好的標準,而且還生產出了比葡萄牙火繩槍重量增加了三斤,槍管加長了三寸,威力提高到了五十五米到六十米擊穿三層鐵甲的威力,射速因爲定裝彈藥提升了三分之一,最快,最好的火槍兵,能在三十五到四十息內開一槍,一分半鐘開兩槍的水平。

還有最好的三十杆火繩槍,能在四十息內開一槍,一分半鐘多點開兩槍,七十米距離上穿三層鐵甲,射程在九十米依然能穿透一層鐵甲加一層棉甲,並且在一百二十米內依然有威力,至少能殺死一層棉甲的士兵,一百三十米距離上能殺死無甲士兵,成功擊中敵人的機率提高了一成。

也就是說面對一般的明軍,不穿甲的情況下,一百三十米距離就可以開槍了,不用等到敵人進入一百米射程內,也不用等到敵人進入三十米射程在殺死穿着多層鐵甲的敵人了。

大半個月以後,弗朗西斯和周粥同時又在臺州府府城建立了一個工廠,第二個月中旬,金華府的工廠也竣工了,三個工廠,最差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提供一千杆合格的火繩槍,三個工廠完全運轉,一個月可以提供一千五百杆合格的火繩槍,六百杆中等火繩槍,二百三十杆上等火繩槍。

僅僅一個半月,還在建設並且試生產的火繩槍工廠,就爲張強提供了一千杆合格的火繩槍,七百杆中等火繩槍,一百杆上好的火繩槍。

隨着工藝的提高,張強的部隊將全部裝備上等火繩槍。

他的三千職業火槍手已經半數裝備了合格的火繩槍,五百人裝備了中等火繩槍了,剩下一千人裝備了以前就有的葡萄牙火繩槍裡面挑出來最好的,勉強達到合格的葡萄牙火繩槍的標準的火繩槍。

至於以前修好的火繩槍,三千杆,加上退下來,繳獲的火繩槍,總共九千杆,張強爲自己的部下們,每個領軍的部下裝備了一千杆火繩槍,建立起一支火繩槍千戶兵力的部隊。

這些人主要是軒轅龍飛,駐守溫州府,蕭飛,駐守泉州府,唐殿風,駐守建寧府;魏無忌金華府提督,鋒無羽金華府參將,但他目前駐守贛州府,防備廣州邵武朝廷和李成棟等清兵,米林,金華府總兵,這三個人每個人一千火銃兵,加上張強的三千火銃兵,金華府這個面對清兵的前沿,也是張強現在的行政中心,一下擁有了五千火銃兵。

賀錦那裡,儘管賀錦不需要,但張強還是將一千火銃兵交給胡奎,讓他率領一千火銃兵,一千騎兵和賀錦保護處州府。

杜歌台州府臺州縣城,靠近大海,那裡一千火銃兵,一千騎兵的精銳兵力。

最後在仙居放了一千火銃手,由周粥統領。

最後一算,張強突然發現自己的隊伍裡面居然有一萬兩千的火銃兵了。

還有一個人被忘記了,參將趙泗陽,他駐守在仙居和台州府前沿的天台縣和三門縣,防備寧波府和紹興府,杭州府,可謂責任重大。

兩個縣城皆有炮兵,以及以前的火銃兵總旗兵力,加上陸續派遣過去的一些冷兵器部隊,他一個人守衛兩個縣,就擁兵八千人,而張強最後抽調給他一個營,五百人的火槍手部隊,從自己重新訓練出來,整頓好的最精銳的職業火槍手裡面,裝備以前的葡萄牙火槍的火槍手部隊給他。

這樣的佈置,使的張強的領地被防守的密不透風,而且兵強馬壯,即便是清兵也一下不敢打過來。

清兵不敢打過來,那是因爲他們在陸地上,雙方進行的主要是陸地上的戰役,目前在東南方向,實力絕對是金華義軍要比清軍強大,加上永曆朝廷那龐大的體魄,以及各處因爲“剃髮令”而鬧得烽煙四起的大明鄉紳們組織起來的起義的義軍部隊的騷擾,南明宗室魯王一系謀求陸上地盤強勢的進攻,清軍一時間無法擺脫,無法集中兵力來對付張強的金華義軍。

海上,鄭彩卻沒有這個顧忌,就像後世的清廷,被八國聯軍弄得魂會魄散,一聽洋人,就嚇得瑟瑟發抖,其實要真的要打壓其中的一個西方國家,西方國家是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和兵力和清廷消耗的,可清廷就是怕。

看到清廷如此懦弱,日本人看到了機會,他們國小體弱,但集中精力,專心對付清廷,在清廷的腰上捅一刀還是辦的到的,因此他們鋌而走險,完全忽略了大明曾經在朝鮮把他們打得體無完膚的歷史。

此時雖然金華義軍陸上兵力鄭彩的那些水手即便是集中起來三五萬人也無法打的過一千金華義軍的陸軍,但如果他們利用水上的優勢,通過不斷的偷襲,使得金華義軍手足無措,顧頭不顧尾,焦頭爛額還是能做到的。

這也是張強大意疏忽,當初接到鄭彩深入內地探查,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將鄭彩控制起來的遭成的後果,他根本沒有想到鄭彩會這麼做。

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七百八十五章 新船定型生產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四百八十三章 敵人來了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五百一十七章 把路走到了死衚衕第二百零九章 讓你們眼饞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1第七百一十一章 洪承疇死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就是死於惶恐灘頭的那個方以智?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二百二十三章 金華義軍行政權力機構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四百四十九章 會鰲拜1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二百一十四章 約翰德波爾的夢想破滅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明烽火17-逆轉1第四百零九章 葡萄牙人的城堡裡的感慨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七百八十章 二王子起義3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危機2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二十五章 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