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

朱慈炅從穿越伊始就一直在考慮擁有熱武器的明軍爲什麼會打不過落後的清軍這個問題,開始的時候他以爲是射程、穿透力、精準度等原因造成的,等他當上皇帝以後,看到的東西多了,對明軍戰敗的原因分析的就更全面了。

他發現射程、穿透力、精準度這些並不是主要原因,最大的原因竟然是武器質量太差!

比如,戚繼光在《練兵實紀》中記載:

“惟有火器,是我所長,但火器又有病痛。……口原是歪邪大小不一,鉛子原不合口,亦尖斜大小不一,臨時有裝不入口者,有隻在口上者,有口大子小臨放時流出者,有將藥線捻不得入,用指引唾而捻者,而將火線滅了者,此類皆放不出,已有二十杆矣。放出高下不準,潤溼不燃者,又有四十餘杆。得中者,不過二十餘杆。內有中其腿及馬腿,非致命所在,又不能打他死。其中他致命處而死者,不過十數人。夫以敵數千人衝來,豈打死十餘人,可使之走乎?是如今我與諸君還未出門,還未見敵,先已算輸了。”

這段記載就真實的反應了明朝火藥武器的質量問題:

有的槍管的尺寸常與彈丸不合,導致士兵在臨戰之時無法將彈丸裝進槍管;有的發動裝置有問題,往往怎麼點火都點不着;還有的發射不穩定的,忽高忽低,稍微沾點水就失靈。

真正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一百杆中不過二十杆,而這二十杆中能保證威力的不過十數杆,也就是說大明每火藥武器的合格率大概只有15%左右!而且這15%還不能保證精準度,大部分都打在馬腿或者人腿上,根本就打不死人!

在戰場中的實際情況就是,敵方數千人衝過來,大明的軍隊一輪排槍下去,打死的不過十餘人,然後,敵人就衝到面前了!這仗還怎麼打?這樣的火藥武器有什麼用?

連戚繼光都說:是如今我與諸君還未出門,還未見敵,先已算輸了!

所以,火藥武器的質量問題纔是大明打不過清軍的關鍵,這也導致了後面清朝建立以後一直不重視火藥武器的發展。在他們看來火藥武器就是個笑話,實戰效果那麼差,還不如弓箭來得實在呢!

朱慈炅自然不會讓火藥武器變成戰場上的笑話,所以在提高產量的同時,質量也是他考慮的重點。

有人要問了,既然你重視武器質量怎麼不成立一個質檢部門呢?其實,質檢是有的,每把槍組裝好以後都要經過測試,這個測試過程就是一個質檢的過程。但好的產品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檢查出來的,質檢最多也就能保證不合格的產品不流到使用者的手中,真正要提高質量,還是要在生產的各個環節中下功夫。

又有人要問了,你這又要提高產量又要提高質量,豈不是自相矛盾?其實不然,有時候產量和質量是相輔相成的,有很多方法是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提高質量的。

比如這個現代工廠管理制度,設立了管理的層級之後,每個領導最多隻要管五個人,這樣他們就能有效的監督手下幹活了,不但能吧手下每個人的工作都安排好,還能督促他們把零件質量做好。有個人在後面盯着,工人總不會偷懶吧;如果這個人再時不時來看看他們做的東西怎麼樣,那即便是做不好的東西,他們也要想辦法做好了。

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提高質量的方法還有很多,朱慈炅這一次準備推廣一些改進難度不大,見效比較快的。

比如設計階段,有很多設計人員都喜歡照搬手冊或者現成的東西,稍微改下尺寸就用上了,也不考慮加工的問題。這樣其實是不對的,以往設計的東西問題肯定是沒有的,但那也是根據以往的加工設備設計的,加工設備都更新換代了,還照抄原來的設計,不但會影響生產效率,還有可能造成質量問題。

朱慈炅仔細的研究了一下新型燧發槍的零件圖,就發現很多零件是生搬硬套過來的,雖然不影響功能,卻無形中影響了加工效率和零件質量。有可能神蹟公司的設計人員壓根就不怎麼懂古代的火藥武器,只能東拼西湊,照葫蘆畫瓢,把所有圖形資料整理一下,湊到一起了事。

有很多零件明明是可以上衝牀一次衝壓成型的,偏偏要設計的奇形怪狀,只能用手工鍛打出來。用衝牀衝壓和用手工鍛打這速度是可以想象的,可能這邊都衝壓出來十個了,那邊還沒打造出來一個。而且衝牀衝的零件都是一個模子裡衝出來的,只要模具沒問題,就不會存在質量問題;手工鍛打就不一樣了,十個人能給你打造出十一個花樣來,合格率能有多高可以想象。

朱慈炅準備找幾個典型的零件出來,啓發一下畢懋康他們,讓他們嘗試着慢慢改進零件的圖紙,儘量把所有零件的加工都往現有的設備上靠,能不手工加工就不要手工加工,費時費力不說,質量還得不到保證。

再比如生產階段,如果機牀很多,就要注意零件的細分,儘量讓每個開機牀的工人都只加工某一個零件,而不要想着讓每個工人都會做燧發槍的所有零件。這是個熟能生巧的問題,一把燧發槍幾十個零件,一個零件做個把月可能就熟練了,要熟練每一個零件沒個幾年是不可能的。

還有工裝,這裡所說的工裝不是工人的制服,而是加工零件的輔助裝備,比如一個零件有三個關鍵尺寸,如果每加工一個下就拿尺子去仔細量一下,這樣質量是保證了,效率就低下了。看尺寸是要費時間的,看一次十秒,看十次就是一百秒,一天做一百這樣的零件就要浪費三萬秒,那就是八個多小時!好吧,一天最多也就工作十到十二個小時,這樣算起來,什麼都不用幹了,光看尺寸得了。

如果做三個工裝出來,正好就是卡這三個尺寸的,加工一下,卡一下,不用仔細看,卡進去正好尺寸就對了,卡不進去或者卡進去鬆鬆垮垮的尺寸就不對,這樣量一次尺寸最多三秒,一天下來就能節省將近六個小時的時間!

所以這工裝必須有,而且越多越好,不要怕費事,跟節省的時間比起來,做工裝那點時間根本就不算什麼。

朱慈炅將這些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提高質量的方法都一一列了出來,準備抽個時間把畢懋康和宋應星他們好好培訓一下。

看到這些熟悉的方法,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那就是:編制工藝流程單。也就是一個零件由誰設計,由哪個車間負責生產,用什麼材料,用什麼機牀,尺寸要求,外觀要求等等。

這個單子一出,工作分配就更簡單了,朱慈炅一時技癢,挑了個比較熟悉的零件,就在宣紙上畫了個簡單的表格,將內容一一填進去,全世界第一張工藝流程單就這樣誕生了。

朱慈炅頗爲驕傲的彈了彈手上的單子,這東西他可學了幾年,做出來自然是規範無比,不知道宋應星他們能不能按這個格式把所有零件的工藝流程單都編出來。至於這個表格,明朝雖然沒有電腦和打印機,但有活字印刷啊,只要把單子編好,拿去一排版,印出來的單子跟電腦打的幾乎沒什麼區別。

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八卷 第十二章 調動海軍,準備支援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七卷 第六章 物資轉運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九章 召見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八卷 第二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姻緣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五卷 第二十六章 運河通航(五更,感謝所有打賞過的讀者大大)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七卷 第八章 大明海運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三卷 第十七章 花魁大會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卷 第十六章 抵達果阿第十七卷 第三十二章 服務百姓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四卷 第四十六章 戰敗投降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二章 歐亞鐵路,北線貫通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