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

輪船的出現讓海戰變的更爲靈活,要是換做以前風帆戰艦時代,就算黎塞留知道了圍點打援和八面埋伏的戰術,也沒辦法實施,因爲風帆戰艦的度太慢了。

你要圍點打援起碼要知道敵人的援軍是從哪邊過來的,而且還得把敵人的援軍給圍住,如果全部是風帆戰艦,那就要看運氣了,順風順水倒還有點希望,如果既不順風又不順水,等查探到敵情再組織合圍,恐怕敵人的艦隊早就跑的沒影了。

有了輪船就不一樣了,不管順不順風,也不管順不順水,戰艦的度都不會受影響,一般情況下,只要埋伏的位置合適,敵人絕對跑不掉。

黎塞留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而且現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海軍都已經被反哈布斯堡聯盟的聯合艦隊給打殘了,足以證明他提出的這個戰術簡直是神來之筆。

當他聽說大明帝國的艦隊已經進入地中海,並且直奔直布羅陀海峽的時候,他臉上又露出了狐狸般的微笑,這次大明帝國肯定也要栽了。

至於什麼大明哈布斯堡聯盟會利用地理優勢從地中海沿岸襲擊法國南部這個問題,他自然也想到了,法國的6軍在反哈布斯堡聯盟裡面可是最強的,而且近兩年他還命人在南部各處險要關口修築了很多棱堡,就算是大明帝國6軍全力來攻,也討不到好!

他以爲不出半個月,海上就會傳來大明帝國艦隊被圍殲的消息,但是,他註定要失望了。

鄭成功此行的第一站既不是非洲的黃金海岸,也不是南北美洲,而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交界瓜迪亞納河入海口。

在這裡,早就已經建起了大明帝國的商貿城,一座大橋橫跨兩岸,兩條鐵路聯通東西,往西北方向的鐵路是通往葡萄牙的都里斯本的,往東北方向的鐵路是通往西班牙的馬德里的。

鐵路,河流,海港交匯在一起,這裡的交通可謂四通八達,不管是從非洲,還是從南北美洲殖民地運來的各種貨物都可以通過這裡轉運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都,不管是從歐亞運河過來想跟西葡兩國做生意的明商,還是從西葡兩國出想去遠東做生意的商販都可以從這裡中轉,這裡早已成爲一個繁華的港口城市,其繁華程度甚至不下於里斯本和馬德里。

原本這裡一直都是商船不斷,貨物堆積成山,但是,這一個多月以來,這裡卻是冷冷清清,很少有商船來往,甚至大街上大部分店鋪都已經關門了。

或許,這跟大明帝國和大明帝國下屬的個藩屬國商販都要回去過年節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因爲通往非洲和南北美洲的海路都已經被反哈布斯堡聯盟封鎖了,西葡兩國殖民地的貨物根本就過不了,這裡自然就蕭條了。

鄭成功對這裡的蕭條並不覺得奇怪,戰爭本來就意味着破壞,這裡沒被打成一片焦土已經算不錯了,至於做生意,還是等戰爭結束之後再說吧。

種種跡象表明,反哈布斯堡聯盟海軍實力恐怕已經與大明帝國相當了,他手底下這三支艦隊恐怕還不能把反哈布斯堡聯盟怎麼樣,所以,他做了長期戰鬥的準備,來到這裡之後,他什麼都沒幹,而是帶着黃龍、鄭芝虎、曹文詔等高級將領還有施維拉和奧昆多這兩位盟國大佬到處轉,考察地形,準備修築炮臺和棱堡。

考察了幾天之後,鄭成功劃定了三塊依山傍海的區域,讓施維拉和奧昆多通知地方官員將當地的平民全部遷移走,然後,一船船明軍將士被運過來,就在附近的海岸上紮下大營,隨後,一船船鋼筋混凝土又被運了過來,一個個港口、碼頭、棱堡、炮臺慢慢成型。

明軍再次展現出他們恐怖修建度,不到半個月時間,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瓜迪亞納河鐵三角防線便已成型,最後,數千門火炮被裝上棱堡和炮臺,一條鋼鐵防線終於完成。

一切準備妥當,鄭成功召集了海6兩軍將領召開了最後一次作戰會議後,隨後便率領三支艦隊出了,聯合艦隊目標直指黃金海岸,他要以身爲餌,將反哈布斯堡聯盟隱藏的實力全部引誘出來。

蒼茫的海面上,明軍的聯合艦隊緩緩前行,鄭成功排出來的陣型很奇怪,四艘寶船鉅艦並沒有排在整個艦隊的正前方,也沒有排在中間,而是跟在最後面,級戰列艦雖然排成了戰鬥隊列,但是隊列與隊列之間的橫向距離卻很寬,簡直可以說是鬆鬆垮垮,如果敵人集中兵力從中間突破,很容易就能把整個艦隊一分爲二,甚至割裂成很多小塊。

這種陣型看上去是壯觀無比,但是在稍微有點海戰經驗的將領眼裡排這種陣型的指揮官簡直就是個不懂海戰的蠢材,排這麼開,這不找死嗎,別說戰鬥了,指揮都會成問題,因爲散的太開,旗艦根本就沒法指揮到所有的戰艦,到時候打起來還不是一盤散沙!

當隱藏在附近荒島後面的偵查船將消息傳給後方的聯軍指揮官範門迪上將時,範門迪驚的下巴都快掉了,六百艘級戰列艦竟然排了百餘里寬,這明軍指揮官不會是有病吧!

不管明軍指揮官是不是有病,他還是命令所有埋伏的艦隊進入指定位置,一旦明軍艦隊進入包圍圈,立馬圍上去殲滅之,都等了半個多月了,明軍終於上鉤了,範門迪怎麼可能放過他們。

範門迪對大明海軍的怨念,那簡直是傾盡大西洋之水也洗不掉,他可是連續兩次敗在明軍手裡,第一次直接被俘虜,第二次則是被打得幾近全軍覆沒,倉惶逃竄,要不是盟國指揮大型海戰經驗的高級將領太少,他這輩子就毀在大明帝國手裡了。

大明帝國,這次終於要栽自己手裡了,而且好像還派來個有病的指揮官,他彷彿已經看到自己率聯合艦隊將大明帝國海軍主力殲滅,一雪前恥,凱旋而歸的場景。

好啊,大明帝國的指揮官病的越厲害越好,最好是個白癡!

鄭成功這樣排陣自然不是有病,如果敵人沒埋伏,他怎麼排都沒關係,如果敵人有埋伏,那麼,嘿嘿。

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十七卷 第八十章 若是不服便來戰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九章 明爭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卷 第十八章 裝昏君沉迷美色第七卷 第十五章 京東鐵路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八卷 第四十九章 不歡而散,全面開戰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七章 實驗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九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中)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五卷 第五十三章 文武齊聚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五卷 第十七章 帝國來使第四卷 第二十七章 精銳初成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四卷 第三十六章 進攻果阿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卷 第三十一章 共同的語言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四卷 第四章 武器質量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