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

擺平了荷蘭和英國之後,接下來就是瑞典、丹麥和沙俄了,黎塞留知道,相對於沙俄來說,瑞典和丹麥其實更難說話,因爲在對神聖羅馬帝國的戰爭中,瑞典和丹麥都被他坑過!

要讓人連續兩次上同一個人的當,難啊,所以黎塞留壓根就沒想過讓瑞典和丹麥再出兵的問題,只希望他們能看清形勢,同意爲沙俄提供部分糧草。

要說瑞典和丹麥還真是被黎塞留坑慘了,這二十多年來,對神聖羅馬帝國的戰爭幾乎都是他們在出力,雖說打仗的錢基本上都是荷蘭和英法提供的,但是他們損失的是人啊,而且損失相當慘重。

像丹麥,其實在戰前他們是相當強大的,因爲他們的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既是丹麥的國王又是挪威的國王,兩個國家聯合在一起,已經逐漸取得了北歐的主導地位,而且還建立了強大的海軍,戰前的丹麥可以說在歐6,甚至是整個世界都是有數的強國。

但是,克里斯蒂安四世被黎塞留引誘,認爲真的能一把幹翻神聖羅馬帝國,爲了搶奪土地和利益,他率先出兵,做了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急先鋒,結果被傳奇天才瓦倫斯坦率領的神聖羅馬帝國聯軍打得大敗虧輸,五萬6軍精銳損失殆盡,要不是他們還有強大的海軍,怕是從此就要退出強國的行列了。

瑞典更慘,他們歷史上最傑出的國王古斯塔夫大帝都死在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戰爭中,差點絕了嗣!

傳奇大帝古斯塔夫二世陣亡的時候,他唯一的繼承人克里斯蒂娜公主才六歲,一個最傑出的國王,換成了一個還只會哭泣的小姑娘,瑞典差一點就趴下了。

還好,他們還有傳奇賢相阿克塞爾.烏克森謝納伯爵,這位烏克森謝納伯爵也是瑞典歷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要不是有他撐着,瑞典人民恐怕等不到他們的女王繼位的那一天就要當亡國奴了!

這兩個國家被黎塞留坑的這麼慘,他們對於黎塞留的怨念可想而知。

還好,不論是克里斯蒂安四世還是烏克森謝納伯爵都知道,如果讓大明帝國帶領大明哈布斯堡同盟強勢崛起,反哈布斯堡聯盟所有國家都要遭殃,所以,他們雖然對黎塞留怨念極深,但是收到邀請後還是派出了使節團。

克里斯蒂安四世派出的代表是他的女婿,內閣相考菲茲.烏爾菲爾特伯爵,而烏克森謝納伯爵更是親自率團來到了巴黎。

不過,兩國在派出使節團之前就做出了決定,這次,就算黎塞留嘴裡能說出一朵花來,他們也不會再出兵了。

兩國實在是傷不起了,再傻乎乎的被騙去衝鋒陷陣,恐怕不用等大明帝國出手,他們就要被黎塞留玩死了!

還好,這次黎塞留只是想讓他們提供糧草,人他們是出不起了,糧草倒是不缺。

烏爾菲爾特和烏克森謝納抵達巴黎以後,黎塞留同樣拉着他們開始了密議,不過這次是五個人,而不是三個人,英荷的代表特拉福德和斯皮克很自覺的充當起了翻譯和幫腔的角色。

經過一番艱難的商談,烏爾菲爾特和烏克森謝納終於同意了黎塞留提供糧草的請求,不過,他們也不是冤大頭,不會無限制的爲沙俄提供糧草,依據他們的國力,最終他們都只同意提供最多十萬人馬的糧草,再多,那就對不起了,你黎塞留自己想辦法吧!

黎塞留雖然表面上還裝作一副很不情願的樣子,其實內心已經很滿意了,其實兩國的態度比糧草更重要,他們如果不同意參與,想要沙俄出兵就難了,畢竟沙俄的大貴族們都不是傻子,就算他們再貪錢,也不可能輕易同意出兵。

大明帝國現在有多恐怖他們還是知道的,出兵去跟他們硬幹,那可是很危險的事情,沒有充足的理由,休想能說服他們。

黎塞留之所以選擇在巴黎會談,就是爲了先說服英荷等四國,營造一種大勢,一種五國都積極參與的大勢。

反哈布斯堡聯盟總共才六個國家,現在五國都同意出錢、出糧、出武器了,你沙俄再不同意出兵,好意思嗎?

當然,他準備的還不光止這些,總之,只要搞定了瑞典和丹麥,沙俄就簡單了。

現在,萬事已經具備,就等沙俄入套了。

沙俄會輕易入套嗎?當然不會,其實他們一直都不怎麼熱心參與反哈布斯堡聯盟的行動,倒不是說他們能睿智的看透老狐狸黎塞留的陰謀,主要還是他們現在的重心並不在歐6,而在遠東。

遠東的殖民地纔是他們的利益所在,至於歐6誰當霸主,對他們影響其實並不大,所以,他們基本沒有參與對哈布斯堡王朝的戰爭,只是選了個邊,站了個隊,加入了反哈布斯堡聯盟,以免兩頭不討好,兩頭都想來揍他。

不過,這次,他們還真坐不住了,因爲大明帝國這次的氣魄實在太嚇人了,如果真讓他們把神聖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都帶起來了,那沙俄也會有危險,畢竟他們現在佔有的疆域實在是太遼闊了,誰不眼紅啊!

所以,他們也毫不猶豫的派出了使節團,這次,帶領沙俄使節團前來巴黎商討的也是他們的內閣相,現在沙俄的實際掌權者,大貴族莫羅佐夫。

羅佐夫的到來簡直讓黎塞留喜出望外,羅佐夫在沙俄內部的地位他是知道的,只要搞定這個羅佐夫就等於搞定了沙俄!

如果是其他人率團過來就麻煩了,最終還是得去搞定羅佐夫,中間兜兜轉轉,不知道要多花多少冤枉錢,現在好了,羅佐夫親自來了,直接用錢砸翻他就行了。

至於怎麼砸,黎塞留自然早就想好了。

羅佐夫剛到巴黎的當天晚上,黎塞留便將他單獨邀請到公爵府,名義是爲他接風洗塵。

法國的實際掌權者邀請,羅佐夫自然不會拒絕,他毫不猶豫的來到了公爵府中,到現在,他還以爲這只是一場簡單的歡迎宴會呢。

宴會是真的,黎塞留爲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法國大餐,各種珍貴的菜點擺滿了大圓桌,但是,參加宴會的卻只有兩個人,就黎塞留和他!

這黎塞留可真客氣,竟然爲他一個人準備了這麼豐盛的宴會,此時,羅佐夫心中還是比較感動的。

他卻不知道,這滿桌子的菜還不是正餐,還有更大的大餐等着他呢。

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七卷 第一章 西域軍團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八卷 第三十三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上)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二卷 第十四章 無奈妥協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一卷 第五章 召見洋使談軍火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二卷 第五章 超級寶船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二卷 第二章 大軍凱旋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四章 隱忍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六卷 第十八章 準備開炮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三十八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裝甲戰車亮相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八卷 第四十三章 未來樂土,東勝神州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