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

鄭成功站在寶船鉅艦的船頭,舉着望遠鏡,看着迎面而來的聯合艦隊,臉上露出冷酷的笑容,嘿嘿,還敢左右迎擊,你要抱成一團倒是不好辦了。

他放下望遠鏡,直接下令道:”命令所有戰列艦單列排開,從聯合艦隊中間插過去,所有福船戰艦陣型不變,直接罩上來,準備接舷戰。“

爲了保護這個寶貝疙瘩,三個艦隊的旗艦都跟隨在成功號的旁邊,整整四艘寶船鉅艦加上一百艘超級戰列艦,排成一列,那陣勢,真有點嚇人。

此時,北海艦隊和南海艦隊都已經開始掉頭了,要說這輪船掉起頭來就是方便,只要轉個大圓弧,刷的一下就掉過來了,根本就不用去看風向,要是帆船掉起頭來可就麻煩了,風向不對的話,可能半個時辰都掉不過來。

範門迪見此情景,絕望的放下望遠鏡,痛苦的道:”命令,各艦向左右前方分散逃離,祝大家好運,我們巴達維亞見。“

這仗壓根就沒法打,對方的超級戰列艦數量差不多是己方的兩倍,戰艦總數甚至有己方的四倍,而且看對方的架勢,絕對是想從中間把聯合艦隊一分爲二,分割包圍,到那時想跑都跑不掉了,還不如趁對方尚未完成合圍,立馬從左右前方分散逃跑,還好這蘇祿海到處都是出口,要是在馬尼拉灣,他又要重演上次全軍被俘的悲劇了。

鄭成功見此情景,懊惱的一拍船舷,大聲下令道:”命令,以營爲單位,分散追擊,各營自行選擇目標,儘量不要重複。“

他本來還想看看寶船鉅艦在實戰中的效果呢,現在好了,一炮沒開人家就跑了,因爲體積和推進力的原因,寶船鉅艦速度比超級戰列艦和福船戰艦都慢,根本就不適合去追擊,看樣子這寶船鉅艦只能繼續扮演吉祥物的角色了。

至於會敵人逃跑,他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帆船跟輪船比速度,那簡直是找死,就算他們順風順水也跑不過輪船,被逮住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

一場原本應該驚天動地的大海戰就此演變成一場追逐戰,蘇祿海千里範圍內到處都是順風亂竄的聯合艦隊戰艦和圍追堵截的大明海軍戰艦,這場追逐戰持續了三四天才結束,鄭成功這次倒是猜錯了,竟然有少量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戰艦逃過了大明三大艦隊的追剿,像範門迪的旗艦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並不是比大明海軍的戰艦還跑的快,而是利用同伴的犧牲而僥倖逃脫的,帆船是沒有輪船快,但是可能讓部分戰艦去纏住追兵,然後瘋狂逃竄啊。

當然,他們就算是逃掉了也沒用,最終他們還是要逃回巴達維亞的,但巴達維亞,還是荷蘭人的巴達維亞嗎?

在南洋水師、南海艦隊和北海艦隊出發趕往蘇祿海的同時,鄭成功還派出了東海艦隊,搭載着十萬遠征軍第二軍團的將士直撲巴達維亞。

巴達維亞城是公元1619年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任總督彼德爾斯遜.昆主持修建的,當時的巴達維亞人口稀少,沒有木材建造船舶和房屋,更沒有石材建設城牆和堡壘,彼德爾斯遜.昆招募了大量從大明流亡而來的勞工,從科羅曼德爾海岸採來了巨石,這才把城牆和堡壘修建起來。

也就是說,巴達維亞的城牆和棱堡其實是大明的勞工修建的,其堅固程度絲毫不亞於大明本土的城池,這樣帶有棱堡的城池,就算只有一萬人防守,十萬大軍也很難攻下來,所以範門迪才放心大膽的撇下一萬東印度公司的火槍兵,把大部分主力都帶去攻打馬尼拉城。

面對如此堅固的城池,對方火炮的射程甚至超過了明軍的榴彈炮,怎麼去攻克呢?

如果是其他國家來攻打巴達維亞,那十萬人馬還真不夠看,就算是葡萄牙甚至是西班牙來了都一樣,唯獨大明帝國前來攻打纔有希望拿下來。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城內有很多大明勞工的後裔啊,更爲重要的是,城內還隱藏了很多錦衣衛密探,這些密探可是從數萬錦衣衛中挑選出來的高手,暗殺正是他們的訓練科目!

有句話叫做”最堅固的城堡,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不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也不知道鄭成功有沒有聽說過這句話,但是,他的計劃就是從內部攻破巴達維亞。

早在東海艦隊和遠征軍第二軍團出發之前,鄭成功就給巴達維亞的錦衣衛密探下達了指令,遠征軍第二軍團圍城之後第三天晚上子時,不惜一切代價,打開巴達維亞城南門,把遠征軍第二軍團的將士迎進去。

爲了迷惑城內的守軍,鄭成功甚至下令,東海艦隊從海上日夜不停轟擊巴達維亞城的北面,不要管戰艦的損失,不要管效果,就是日夜不停的轟!

所以,東海艦隊和遠征軍第二軍團來到巴達維亞之後,都裝出準備硬攻的樣子,東海艦隊是不停的在海面上輪流轟擊巴達維亞的北城牆,遠征軍第二軍團的將士也一分爲二,在巴達維亞東西兩面不停的趕製攻城器械,一切都顯得那麼的正常,唯一不正常的是,巴達維亞南面城牆一直靜悄悄的,無人問津。

巴達維亞的東印度公司守軍也不是傻子,他們並沒有因爲南面城牆無人問津而將城牆上的守軍全部撤走,鑑於東西兩邊的壓力比較大,他們只是抽調了部分兵力去東西兩面城牆支援,南面城牆上一直保持着千人左右的規模。

但是,人總有疲憊的時候,明軍的戰艦跟發了瘋一樣日夜不停的轟擊,雖然沒把北面的城牆怎麼樣,甚至還因此被擊沉了幾艘戰艦,但是,城內的守軍卻始終無法好好休息,那火炮一直都在轟鳴呢,誰知道是戰艦上發射的還是攻城部隊發射的,萬一是攻城部隊開始攻城了怎麼辦?所以,城內的守軍晚上都不敢睡的太死,迷迷糊糊被火炮的轟鳴聲驚醒那更是常有的事。

這種情況持續了三天之後,城內的守軍可以說心身俱疲,基本上是站在那裡都能打瞌睡,防守自然是變的鬆懈無比。

第三天晚上子時,巴達維亞南面城牆外仍然看不到一個人影,城牆上的值守士兵基本上都在抱着槍,靠着牆打瞌睡,數十名錦衣衛密探穿着夜行衣,趁着夜色摸上城牆,他們藉着城牆的陰影躲過火把的照明,摸到一個個守城士兵後面,用厚布捂住他們的口鼻,然後就是一刀抹過他們的脖子,動作嫺熟無比。

很快,城門樓附近的守衛都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就算有人在遠處看見也發現不了,因爲大家都在靠着城牆睡覺呢,只有走到近前才能發現,地上好多血!

錦衣衛密探就這樣有驚無險的打開了南面的城門,將兩萬隱藏在暗處遠征軍第二軍團的將士無聲無息的迎進城內,向各處城牆和棱堡摸去。

這是個屠殺之夜,無數東印度公司的火槍手還在半夢半醒之間就直接被人抹了脖子,雖然最後城內的守軍發現了異常,但是,已經晚了,東門和西門都被打開了,所有遠征軍第二軍團的將士都涌進了城內。

十萬對幾千,那是毫無懸念的碾壓,巴達維亞就這樣被明軍從內部攻破了!

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六卷 第十二章 找上門來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章 閹黨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六卷 第四十六章 跳腳大汗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動備軍需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七卷 第五十六章 屯衛新職能(上)第二十九章 色胚公爵又作死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六卷 第五十一章 相互欺騙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十五卷 第二十五章 驚喜不斷(四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四卷 第十二章 大明龍幣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亦商亦盜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五卷 第四章 發展規劃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癡心妄想截糧道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