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

集結在孟艮府的土司兵馬也是朱慈炅下旨招過來了的,他原本就計劃在蕩平南洋的同時取消所有宣慰司,所以他在出發前專門讓孫元化查了一下大明所有都司衛所中土司有多少個,這一查,他有點懵圈了。

原來,不光宣慰司的宣撫使叫土司,還有很多人也叫土司:

宣慰司其實相當於都司性質,宣撫使就相當於一省都司的都指揮使,是正三品的武官!

宣慰司下面還有宣撫司,就相當於衛所,宣撫司的宣撫使相當於從三品的指揮使;

宣撫司還有安撫司和長官司,相當於千戶所,這些司的長官就相當於正五品的千戶;

所有這些正三品、正四品和正五品的宣撫使和長官都叫土司,在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雲南都司、貴州都司、湖廣都司下屬的宣慰司和宣撫司就有二三十個,安撫司和長官司更是有上百個!

說實話,這也有點太多了,要他一個個去整,會把人累死,他乾脆下旨,所有宣慰司召集兩千精兵,所有宣撫司召集一千精兵,所有安撫司和長官司召集一百精兵,全部趕往孟艮府集結,準備進攻東胡,而且所有土司必須到場!

除了太祖和成祖,大明其他皇帝如果頒佈這種旨意估計沒幾個土司會搭理,但崇正皇帝貌似已經超越成祖,大有趕超太祖的架勢,這些土司還真沒人敢不去的,因爲不去就是抗旨,抗旨可是要殺頭的,其他皇帝可能沒這能力把他們全砍了,但崇正皇帝絕對有!

所以,各土司紛紛召集精兵,收拾行裝趕往孟艮府,經過兩個多月時間,孟艮府也漸漸聚集了將近五萬土司人馬。

孟艮府畢竟和現在的東胡王朝接壤,朱慈炅原本是準備派一個軍團去駐守的,但是,他一問雲南都司的都指揮使和正在孟艮府的王徵南,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爲他們都認爲,如此崇山峻嶺,東胡就算來攻也不可能集齊十萬人馬,因爲他們也沒法運送糧食啊,雲南都司就算組織所有屯衛運送糧草,也只能勉強供應十萬大軍的糧草,東胡又能強到哪裡去。

所以,朱慈炅最後下旨讓所有土司組織精兵趕往孟艮府,雲南都司則組織屯衛輪流運送糧草,只要保證五萬人的糧草供應就行了,他已經想好了,只要是來了的土司,以後根據職位大小,分別任命爲知府、知州和知縣,只管民政,不再兼管軍政,至於沒來的,那就什麼都不要擔任了,直接滅了!

還好,這些土司都不蠢,他們都知道不來的後果很可能是抄家滅族,所以全部乖乖趕過來了。

各路大軍既已齊備,接下來就是派人宣旨了,朱慈炅將是個老頭的資料仔細研究了一番,最後選擇了梅之煥。

梅之煥,字彬父,別號信天,湖廣麻城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進士,進庶吉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甘肅巡撫,在巡撫甘肅期間,曾多次率軍民清剿當地賊寇,是一位難得的文武全才,但是,他有個很不好的出身,他,也是東林黨人。

崇正三年,錢謙益等東林黨高層貪贓枉法、以權謀私,協助江南士大夫集團鯨吞大明稅賦事發,皇上一怒之下對東林黨來了個大清洗,其實他梅之煥並沒有參與貪腐,是個真真正正爲國爲民的好官,但是,錢謙益等人的作爲實在是讓他羞於在朝爲官,所以乾脆辭官歸隱了。

這梅之煥其實還是明末一位著名的大詩人,有名的《題李白墓》一詩就是出自他的手,敢在詩仙李太白墓前題詩,還能被後人傳誦,他的文采可見一斑,所以他也算是大明有名的碩儒,再加上他已是六十五歲高齡,所以他有幸被選爲天朝上使,去爲皇上宣旨!

因爲他文武雙全,在這十個六十多歲的老頭中算是最健壯的,所以他有幸被皇上點名第一個赴安南宣旨,爲什麼要選個健壯的老頭呢?因爲思明府距安南的都城升龍城有將近三百里,而且都是山地,不健壯點恐怕到不了那兒就掛了。

三百里,如果是平原,快馬加鞭也就一天的路程,問題這是山區,所以大明使節團足足走了五六天。

話說天朝上使降臨,安南國後黎朝的皇帝又是什麼反應呢?後黎朝現任皇帝神宗黎維祺沒有一點反應,因爲他已經被軟禁了,壓根就不知道大明天朝的上使降臨了!

要說反應,現在要看的是鄭氏家族的反應,因爲安南的北部正是他們的地盤,而後黎朝的皇帝也正是被他們軟禁的。

大明百萬大軍集結在安南北部,這事情鄭氏自然早就知道了,但是他們判斷大明是嚇人的,爲什麼呢,這都要怪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他硬要把七十萬俘虜也帶上,所以鄭氏家族得到的情報就是,大明百萬大軍有一大半是平民假扮的!

好吧,俘虜的確是平民打扮,也的確比明軍多,這個情報也不能說完全是假的。

鄭氏家族的確是嚇壞了,但是他們認爲大明有點像是在虛張聲勢,目的就是讓他們去自動請降,所以他們並沒有打算投降,他們準備就這麼跟大明耗着,中間的綿綿羣山就是他們天然的屏障,大明要攻過來,肯定耗費巨大,他們估計大明應該不會硬攻。

果然,這都一個多月了大明的”百萬大軍“一點動靜都沒有,似乎完全證實了鄭氏的猜測。

當得到通報大明天朝上使降臨的時候,鄭氏家族也沒有太驚慌,威脅不成你們就派人來恐嚇,正常,來吧,我們避而不見,你們總沒辦法!

所以,當梅之煥帶着大明使節團一行上百人來到升龍城外的時候,城門緊閉,根本就沒人來理會他們。

這一點的確有點出乎梅之煥的預料,他想着安南要麼派人假扮盜賊半路截殺,要麼直接將他們趕走,要麼窮兇極惡把他們全殺了,再怎麼過分他都能理解,但是,緊閉城門讓他吃個閉門羹,這點他的確沒想到。

他想了想,一咬牙,令使節團來到升龍城北門數十步外,然後對隨行護衛的錦衣衛千戶耳語了一番,那錦衣衛千戶立即來到使節團的前面,對着升龍城運氣大喝道:”大明皇帝欽差使臣駕到,安南國王速速前來接駕!“

第十五章 引導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八卷 第三十一章 國王決意投大明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七卷 第四十四章 親王級待遇第十三卷 第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第二十一章 鋼材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七卷 第七十二章 歡樂喜慶又一年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三卷 第五章 史無前例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四卷 第五十一章 魚兒上鉤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八卷 第三十九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上)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七卷 第十章 戰鬥將打響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八卷 第十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下)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八卷 第二十一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三卷 第十三章 中都祭祖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九卷 第八章 列強訂購大明軍火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三卷 第十四章 血染龍旗(上)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三卷 第二十二章 相互猜忌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