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

駐守蓋州城的是莽古爾泰,他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後金四大貝勒之一,時任正藍旗都統。莽古爾泰在後世的名氣可以說比皇太極差了十萬八千里都不止,但在當時,特別是在在後金初期,他的名氣甚至比皇太極都大,因爲他少時便隨努爾哈赤征戰四方,英勇善戰,屢立戰功,可謂聲名赫赫,風光無兩,那會兒皇太極也就能跟在他後面出謀劃策而已。

他之所以被努爾哈赤封爲四大貝勒之一,就是因爲他的勇猛,他的功勳;而皇太極雖然也是四大貝勒之一,但他只是因爲聰明伶俐而深得努爾哈赤的喜愛,再有就是謀略比較出衆,僅此而已,要比起戰功來,他是遠遠比不上莽古爾泰的。

說了半天的四大貝勒,還沒說四大貝勒到底是幹什麼的呢,這四大貝勒可不是一般的皇子,他們其實是後金最高權力機構的代稱,努爾哈赤“命四大貝勒按月分直,國中一切機務,俱令直月貝勒掌理”。由此可以看出,他們的權力之大,個個堪比大明的首輔。

其實,皇太極只是四大貝勒裡排在最後的四貝勒,所以,就算他繼承了後金大汗的位置,也要與其他三位貝勒一同主持朝政。也就是說,這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的權力並不比皇太極小,至少在皇太極繼位初期是這樣的。

但自從皇太極仿照大明建立六部以後,後金的朝政大權逐漸被他一人獨攬,此時四大貝勒其實已經名存實亡。

大貝勒代善不用說,就是他擁立皇太極繼承了漢位,從一開始他就是向着皇太極的;

二貝勒阿敏也不用管了,因爲他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並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而且此時他已經因桀驁不馴,不尊上命被皇太極削爵囚禁了;

唯一還能和皇太極抗衡的就只有三貝勒莽古爾泰了,本來,如果不是大貝勒偏向皇太極,繼承漢位的就應該是他莽古爾泰。

眼見皇太極勢大,他也不是蠢人,明面上他並沒有和皇太極唱對臺戲,但背地裡卻是小動作不斷,隱隱有那麼一點想奪回漢位的意思。

其實他那些小動作皇太極都知道,但因爲他一直手握兵權,皇太極拿他還真沒什麼辦法,這次正好需要人去鎮守蓋州,所以他被皇太極一腳踢到蓋州來了。

皇太極倒不是想要他的命,只是想把他變相流放到蓋州,別一天到晚在盛京給他添亂就行了。所以皇太極不但讓他帶上了一萬正藍旗精銳,還給他配了兩萬女真步兵,甚至連威遠大將軍炮都給他配了二十門。

莽古爾泰正好也不想呆在皇太極身邊,天天看他臉色,有機會出來獨霸一方他也是很樂意的。所以此時莽古爾泰心情很好,就想着等什麼時候明朝的大軍退了,帶人前去打打秋風。貌似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肆意劫掠過了,金銀珠寶,****女子,還真是懷念啊。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明朝的大軍不但沒退,還一把將蓋州城給圍住了,那架勢,很像是要攻城的樣子。你們修修碉堡也就算了,竟然敢跑過來攻城,真是......翻了天了你們。

莽古爾泰怕嗎?他還真一點都不怕,算算城外的明軍,撐死也就十多萬而已,敗在他手下的明軍到底有多少,他已經記不清了,但是,光薩爾滸大戰中他擊敗的明軍就不下十萬。那可是在野外堂堂正正擊敗的,現在他守着一座城池,手下還有三萬五千人馬,區區十多萬明軍他會怕嗎?

如果這時有人去問他:“你怕不怕?”

他絕對會大笑道:“哈,哈,哈,哈,我,好,怕,啊!”

不管他怕不怕,這蓋州城城朱慈炅和孫承宗是攻定了,而且一定要攻下來。

所以剛抵達蓋州城外的第一天,朱慈炅就和孫承宗一起來到蓋州城北兩裡多外的一個小山包上,用望遠鏡觀察起蓋州的城防情況來。

看了一會兒,孫承宗率先放下了望遠鏡,滿臉凝重的道:“正藍旗,是莽古爾泰,這下麻煩了。”

朱慈炅聞言也跟着放下了望遠鏡,好奇的問道:“莽古爾泰?很厲害嗎?”

孫承宗憂心忡忡的回答道:“這莽古爾泰可以說是建奴第一猛將,皇太極耍陰謀詭計是厲害,要是正面放對,他絕對不是莽古爾泰的對手。”

朱慈炅聞言大吃一驚,這麼猛,那還真是麻煩了。

他不由請教道:“太傅可有什麼良策對付他?”

孫承宗搖頭嘆息道:“莽古爾泰久經戰陣,偷襲、佯攻、引誘這些小伎倆對他都沒用,要微臣說,那就唯有硬攻了,不知皇上可有良策?”

朱慈炅想了想,搖頭道:“朕現在也想不出來,只有先試試城牆上火炮的射程再看了。”

孫承宗聞言,提議道:“要不先造點攻城器械,過兩天就派人去試試?”

朱慈炅繼續搖頭道:“連起碼的射程範圍都不能確定,冒然派人去試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亡啊!”

孫承宗卻是堅決道:“皇上,微臣斗膽,所謂慈不掌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要能打贏,死再多人也值啊!”

在指揮作戰方面,朱慈炅差了孫承宗可不止十萬八千里,既然孫承宗堅持,那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朱慈炅再不忍心,也只能同意了。

所以,明軍才圍困蓋州三天,孫承宗便在蓋州城北集合了五萬步兵,一本正經的排開陣勢,背上雲梯,推着井闌,向城牆攻去。

當然,這只是佯攻而已,但城裡的後金守軍不知道啊,大軍剛衝進城牆兩裡範圍,“轟轟轟”五顆炮彈從城牆上飛起來,落入攻城大軍中,由於攻城隊伍站的比較散,倒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每顆炮彈最多也就砸死砸傷十來個明軍,有的甚至一個明軍都沒砸到,直接落在空地上。

還是在那個小土包上,朱慈炅緊張的問孫元化道:“怎麼樣,射程多少,看出來沒?”

孫元化聞言,放下望遠鏡,憂心忡忡的道:“差不多六百步,跟五一八式榴彈炮的射程幾乎是一樣的,他們用的應該還是4寸炮,不過佔了城牆的高度優勢,射程也增加了差不多一百步。”

朱慈炅見射程已經測算出來了,趕緊大聲道:“快,鳴金收兵。”

很快,明軍陣中響起“哐哐哐”的銅鑼聲,攻城士兵立馬掉頭就跑,吧城牆上的莽古爾泰看的目瞪口呆,第一次試探就此結束。

朱慈炅見總共才損失十多個士兵,有點慶幸的道:“看樣子他們的大炮還是沒法挪動的,剛剛纔五發炮彈,也就是說每面城牆五門大炮,只要不密集衝鋒,就不會造成太大的傷亡。”

旁邊的孫承宗卻是提醒道:“問題是,不密集衝鋒壓根就攻不上去啊,建奴可有三萬多人,像這樣稀稀拉拉的衝上去,根本就沒用。”

朱慈炅聞言,不由一愣,他發現自己對攻城的難度還是低估了,以爲有了大炮攻城就沒有什麼難度了,到了現場他才知道,光四十幾門大炮,面對幾裡寬的城牆,意義還真不是很大,這年頭可沒有穿甲彈,火藥爆炸的威力對城牆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傷害,想要轟塌城牆,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火炮最多也就能提供一點火力支援而已,真正要攻進去,還得靠人命來堆。

現在己方的火炮更是連射程上的優勢都沒了,怎麼辦?難道就這樣擺開架勢對轟,誰被轟中誰倒黴?

他不由又舉起望遠鏡,望向對面的城牆,“咦”,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都能把城牆上的守軍看的一清二楚,這豈不是代表他站的地方比城牆還高!

自己還真是笨啊,城牆那點高度算什麼,沒有誰規定攻城方不能砌同樣高度的土堆啊!他不由興奮的問道:“太傅,砌四十五個城牆那麼高的土坡要多久?”

孫承宗估算了一下,回道:“大概需要十天左右。”

朱慈炅一拍巴掌道:“那好,就在離城牆六百步遠處砌一排土坡,要不朕令工部再造一百門大炮過來,那樣攻城就容易多了。”

孫承宗已經明白朱慈炅的意思了,如果能有一百多門大炮同時往城牆上轟,那攻起城來自然是輕鬆多了,他不由激動的問道:“造一百門大炮大概要多久?”

朱慈炅算了一下,馬上回答道:“大概一個月時間就夠了。”

孫承宗聞言立馬不激動了,他搖頭嘆息道:“來不急了,再有一個多月遼東就要下雪了,到時候大雪封路大炮肯定運不過來,就算運過來這城也沒法攻了,他們只要往城牆上倒點水,我們全摔死都爬不上去。”

朱慈炅有些猶豫的道:“那要不明年開春再攻吧?”

孫承宗卻是焦急的道:“皇上,不能再等了,我們能造炮,他們也能造炮,明年這蓋州城裡會有多少人馬,有多少大炮還不知道呢,攻吧,這次就算傷亡再大也要把這蓋州攻下來。”

朱慈炅想了想,的確有道理,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萬一出現點什麼意外,這蓋州就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拿下來了。

於是,他一咬牙,點頭道:“好,十天後開始攻城,不管怎麼樣,這次一定要把蓋州拿下來!”

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十六卷 第四十八章 皇上來了第十八卷 第六十一章 鐵甲無敵,出其不意第十五卷 第八章 鑽研技術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搗盛京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六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中)第十三卷 第三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四卷 第十七章 驚喜不斷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八卷 第七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下)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八卷 第七十六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下)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四卷 第三章 御下之道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七卷 第三十九章 作弊式研究第七卷 第十八章 經濟殖民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二卷 第二章 小人第十七卷 第四十三章 孔明燈和熱氣球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