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難得的休閒幸福時光,陪着祖母、母親,看着弟弟成長。
可週虎臣停得下來嗎?北地建奴未滅,他心中無數的想法和理想都想去實現,誰說穿越者容易,穿一次就知道了,穿越者真的好難!
隨着季節的變化,氣候舒爽起來,北方的戰況傳來,以何騰蛟爲首的聯軍收復了河南全境,總兵王德用進入了山西,而周遇吉和黃得功、朱大典等人的聯軍已經拿下濟南府穩固了整個山東。建奴的抵抗很弱,但是,毫無疑問這就是大戰即將來臨的訊號,可戰爭的決勝點在哪裡呢?
周虎臣有些擔心,但不是擔心周遇吉與黃得功的軍隊,就是不能大勝,周黃聯軍也不會敗的慘不忍睹,潰敗不會出現在自己的軍隊中,而黃得功的軍隊有周遇吉在一旁幫襯,加上火器進行了大批的更換,潰敗的可能姓極低,在臨行前,周虎臣也做了一些部署。周虎臣在擔心何騰蛟,擔心何騰蛟會得意忘形的冒進,一旦被候機而動的建奴抓住機會,恐怕何騰蛟的幾十萬軍隊恐怕真的會被擊潰。
八月了,幾名客人進入了周遇吉的侯爵府。
這是來自淮安的客人,一個是周虎臣的手下水軍千戶李駿,另幾名卻是平民百姓。
除了李駿這名千戶軍官,另幾個人稱平民百姓也不對,他們的身份甚至還不如平民百姓,因爲,他們的身份是匠戶。
明朝把人戶分爲軍、民、匠、竈等各類,戶籍身份世襲,明朝建立後,繼承元代工匠世襲制度,把全國所有工匠分別隸屬於工部、內官監和五軍都督府管轄,稱作工匠和軍匠。軍匠從事軍械生產,一切活動都按軍事制度的規定進行。而工匠,則按照服役形式的不同分輪班、住坐、存留三類。輪班工匠,是按規定時間應徵服役。存留工匠是因特殊需要而在地方做工的工匠,直接由本地官員負責管理,不必到京師服役。而住作工匠則全部是由民間徵集調發的具有一定工藝技術的農民,服役時間有限度,但有明確的生產定額。因此,住作工匠比輪班的工匠勞動時間長,**作繁重。
這幾個人是存留工匠,屬於匠籍,是淮安府清江浦的匠首。
自明初開埠,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明中葉進入鼎盛時期。清江浦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漕舟雲集,市井稠密,萬艘漕船“帆檣銜尾,綿延數裡”的景象。由於漕運的暢通與水陸的繁榮,使淮安迎得了城市繁盛的機遇,清江浦迅速成爲長江以北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
“夜火連淮水,春風滿客帆”;“燈影半臨水,箏聲多在船”成爲當時繁華景象的真實寫照。
到了明朝中葉時,清江浦一帶逐漸崛起成爲淮安的中心,人口達到了五十萬之多。漕運興盛的年代,這裡聚集着文武官員、顯宦世家、鉅商富賈、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與此相應的,是園林寺院以及茶樓酒肆等場所的興盛。
每屆漕運,清江浦“帆檣如林,百貨山積”。舳舫蔽水,絡繹不絕,江南水手、居民乘船北上往來頻繁。明代漕運,准許運軍附載私貨和旅客,不徵稅收,促進了民間貿易的繁盛。來自全國的商賈,乘船雲集清江浦,呈現“南艘鱗集,商有興販之便”,“四方百貨,信於往時”之勢。
清江浦有大明最大的內河灣船廠---清江督造船廠,這幾名匠人正是清江督造船廠的匠首和匠人。
太子少保、伯爺、掌握實權的一省的總兵,還將成爲當朝駙馬,這樣的人不是誰都可以見到的,周虎臣的召見無疑對這些匠戶是一種巨大的榮譽。
當匠人們誠惶誠恐的拜見周虎臣,他們駭然的發現,這位高權重,名揚天下的周虎臣沒有架子,一點都沒有。
“都坐!本伯爺讓大家來是有求大家,不必拘謹,都坐吧!”
這完全是一個陽光青年,衣着並不奢華,而且年輕的的讓人不敢相信他的威名赫赫。
拘束難免,周虎臣的身份太高了,他的赫赫威名更是需要這些身份低**的人仰望,其實,若不是周虎臣相召,他們在周虎臣面前他們連站的機會都沒有。
坐是不敢坐,幾名匠人的姿態讓周虎臣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這是時代的悲哀,這幾名匠人都是首屈一指的造船人才,雖然是舊式的人才,但這些人無疑是這個時代矗立於造船頂端的人物。這些匠人地位太低了,低的形同奴僕。
永樂年間,水利家,明漕運制度的確立者陳瑄在淮安開埠,受命建船廠于山陽、清河兩縣之間,稱“清江督造船廠”,最盛時轄京衛(燕京、天津衛)、中都(河南鄭州)、直隸、衛河四大船廠,共有八十二個分廠,長二十三裡,設提舉司駐清江浦管理,每年造漕船一般在五百六十多艘,最多在六百七十多艘。昔年,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寶船就是清江浦造船廠建造的。
這是一個凋零的時代,清江浦現在只製造槽船、普通內河戰船和普通的運輸船,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已經成爲昨曰黃花。
國家的強盛不僅僅是體現在經濟和軍事上,其實最重要的是人才,只要有了大量人才,一個國家才能長久的矗立於世界之巔。
周虎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這些造船匠人是人才。
當然,現在他們不是周虎臣需要的那種人才,但周虎臣是誰,他會讓這些匠人成爲他需要的人才。
把一張圖紙放到桌子上,周虎臣很直接:“看看這個東西,都認識嗎?”
幾名匠人謹小慎微的探探頭,隨後圍到了桌子前。
“這不是龍骨嗎,伯爺?”一名匠人首先開口。
“可看出這個龍骨與普通龍骨有什麼不同?”周虎臣需要的是這些匠人把話題繼續下去,他立即反問。
“回伯爺,這個龍骨的構圖有些長,船肋也較多,應該是海船的龍骨,不過,大型海船好像也不需要如此長的龍骨,這樣的龍骨造出的船太長了!”還是那名首先開口的匠人,看來這名匠人對海船有了解。
周虎臣宛然一笑:“正是海船的龍骨,這是一個大型的海船龍骨,如果這種龍骨使用鋼鐵會怎麼樣?誰來說說?”
匠人們沉默了,這種沉默讓周虎臣有些納悶,難道造海船很難,使用鋼鐵很難?
不久,可能是爲了解除尷尬,一名匠人終於有些拘謹的打破了沉默:“伯爺,這海船都是大型船,普通可以出海的海船都在五百料以上,至於大福船就更大了,恐怕在兩千料以上,使用鋼鐵製作龍骨誰用得起?”
鋼鐵是戰略物資,出產有限,屬於極其昂貴的戰備物資,雖然船也屬於戰鬥的一份子,可一艘大型船使用多少鋼鐵?這些鋼鐵可以製造出多少武器?使用鋼鐵造船,這無疑是一種瘋狂的舉動。
周虎臣是誰?他有整套的鋼鐵工藝和作坊,有充足的資金,有充足的鐵料來源,這鐵龍骨不算什麼。
“如果我們使用鐵龍造戰船,戰船是不是會更加堅固?航行會更加平穩?”
“那是自然了,伯爺,可戰船需要很多聚積在一起才能用於作戰,製造一艘還有可能,製造大量鐵龍骨戰船,誰用得起?”這名工匠趕緊解釋。
“都會造戰船嗎?”周虎臣興趣盎然的繼續問道:
“會,都會......”衆人忙不迭的回答。
會就好,周虎臣決定了:“那就先來一艘小一些的,就用鐵龍骨!這種戰船要設計上炮位,如果可行,我們就以後就造大型鐵龍骨戰船。你們一起斟酌一下,看看第一艘鐵龍骨戰船如何來造。至於工錢和鐵料都不用你們**心,我會安排好的。”
這位名揚天下的伯爺太瘋狂了,竟然真的要造鐵龍骨戰船。匠人們你看我,我看你,這太不可思議了,伯爺這是要玩啊!可是...誰敢拒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