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煤炭

“聽說了嗎。”

“什麼事這麼神秘兮兮的。”

“張千戶啊,他被革職了,逐出了咱們錦衣衛衙門。”

“什麼!這不可能吧,我可是知曉的,他可是太孫殿下的親信。”

“嘿,你還別說,這事我也聽說了,是真正從黃冊裡劃去了,要說咱宋鎮撫使膽兒可真大,連太孫殿下的人都敢動,也不知是否喝了假酒。”

“別胡說,用腦子想想就知道,這事定然是告知了太孫殿下,革職查辦,想來就是太孫殿下的意思。”

“不至於吧,張千戶據說可是跟隨了殿下多年,那陸家我也知曉一些,算不得什麼大事,就這般被革職查辦,是否”

“收聲,太孫殿下也是你能議論的,小心性命不保。不過太孫殿下當真是公正賢明,明的不說,張千戶這般行事,可算是壞了規矩。”

“也是,這張千戶咱們可比不了,不過太孫殿下如此,咱們衙門裡,往後看誰還敢壞此規矩。”

錦衣衛本來便就是專職情報的衙門,張三這樣的情況,很快消息就傳開了。

原本對此有些小小怨氣的錦衣衛們,瞬間念頭通達。

上君如此,焉敢不從。

連跟了多年的親信,都不能壞的規矩,可見這規矩有多麼重要。

往後誰都要把這規矩放在心底裡。

衙門大堂內,下首百戶抱拳作揖道:“頭兒,張千戶現如今不在了,那對於陸家,屬下們該當如何。”

宋忠頷首道:“自然是該如何便如何,若是那陸宏志配合指認丐幫高層,便就算是戴罪立功吧。”

“至於陸雙”

宋忠稍稍沉吟一番後道:“暫且不要去碰陸雙此女,待陸宏志審訊後再看。”

百戶遲疑問道:“若是那陸宏志否認此事,可否上刑。”

宋忠笑道:“放心吧,這些江南靠着商道起家的,哪有什麼誠信道義,怕是你抓到他的那一刻,就什麼都給交代清楚了。”

百戶立即道:“屬下明白。”

京師燕王府,

隨着徐儀華帶着另外兩孩子過來,原本冷清的燕王府,頓時就感覺熱鬧了許多。

尤其是朱高煦和朱高燧,最爲頑劣,時常換着花樣玩樂。

無聊之餘,朱高煦和朱高燧將目光盯上了朱高熾。

“大兄總是在那,連走動幾步都氣喘吁吁,咱們不如去逗一下他。”朱高煦看了看書房方向提議道。

朱高燧本就是朱棣幼子,最爲寵溺,對於大兄哪有絲毫畏懼,樂得同意。

隨後,兩人衝進書房,一人奪走朱高熾手中毛筆,一人奪走宣紙,朝着庭院內跑去。

“大兄,來追我們呀。”

兩人嬉笑着喊道。

朱高熾一臉無奈的站在書房門口,根本沒有要去追逐的意思,反而大聲關心道:“二弟,三弟,小心些,切莫摔着了。”

兩人聞言,頓時就感覺沒了意思。

此時,恰是徐儀華聞聲過來,只是一眼,就清楚其中狀況。

皺眉呵斥道:“煦兒,燧兒,將東西還與你們大兄,到了京師,還這般沒大沒小,簡直胡鬧。”

“絲毫禮儀尊卑尚且不知,再敢如此,我便將你們送入到宮中學府,讓你們皇爺爺好好將你們管教一方。”

聽到皇爺爺這三個字,兩人頓時就面色煞白。

朱高燧更是嚇得一個哆嗦,手中的毛筆應聲落地,再看是已是斷成兩截。

朱高熾見看到毛筆摔斷,眼中閃過一絲心疼。

這支毛筆筆桿乃是竹子製作,並不算多麼精緻,甚至沒資格在這燕王府中使用,哪怕是下人用的毛筆,也要比這好上許多。

然這支毛筆,卻是朱高熾跟孃親一起製作,平日裡更是視若珍寶。

徐儀華眼尖,一下子就認了出來,皺眉喝道:“還不趕緊向你大兄道歉。”

朱高燧聞言,連忙作揖躬身道:“大兄,對不起。”

徐儀華見此,看向朱高煦道:“你呢,爲何不像你大兄道歉。”

朱高煦雖然很是害怕皇爺爺,但還是犟嘴道:“我只是和大兄玩耍一般,再說孃親你看,這宣紙好生生的,又沒弄壞,我纔不用道歉。”

徐儀華道:“自古長幼尊卑,大兄如父,你作弄大兄,有違綱常,是爲不孝,明知錯事而不悔改,是爲不德。”

“如此無德無孝,焉爲人子?”

朱高煦哪裡想到,平日和善的孃親,竟然在大兄這件事上,如此訓斥自己。

這般話,對於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來說,算是比較嚴重了。

不過朱高煦不同,面對這番訓斥,不僅沒有羞愧悔恨,反而昂着脖子道:“孃親,你偏心,你這是偏袒大兄,我只是和大兄玩鬧,只是玩鬧而已。”

徐儀華道:“明知你大兄行動不變,尚且如此,是何居心。燧兒你來說說,作弄你大兄之事,是你提出來的嗎?”

朱高燧連忙擺手道;“不是我,不是我,是二哥說的。”

朱高煦氣得牙癢癢,這個三弟,轉眼間就把自己給出賣了。

“孃親,請不要再責怪二弟三弟了,我們只是鬧着玩的。二弟跟三弟,肯定沒有這個意思。”

朱高熾見孃親訓斥,連忙幾步過來解釋道。

徐儀華見此,眉頭皺起道:“如此縱容你二弟三弟,可不是爲兄之道。”

朱高熾聞言,不再回話,只是深深躬身作揖,請求孃親諒解。

徐儀華輕輕一嘆,看了眼有些害怕的朱高燧,還有面帶得色的朱高煦,輕輕搖頭,轉身離開。

等孃親的身影消失後,朱高煦冷冷道:“大兄倒是裝得一幅好模樣。”

說完,頭兒不回的轉身離開。

朱高燧有些不知所措,看了看二哥離開的背影,或許是因爲害怕孃親將其送至宮中學府,鬼使神差下,竟朝着朱高熾作揖行禮,而後才行離開。

朱高熾是城府深嗎?

還真不是。

可一個心寬體胖,面對三弟的作揖,他也是作揖還禮。

等兩人走後,這才心疼且又艱難的撿起地上斷裂竹筆,宣紙。

他眼中,只有對竹筆疼惜,畢竟這是他曾經和孃親,一起親手製作,然對於兩個弟弟,卻沒有絲毫的怨恨。

很難想象,這世道,且還是燕王長子,真有如此胸懷。

或許,這也是爲什麼朱英在最初接觸到朱高熾的時候,就真正的當成了朋友。

他肥胖的身軀裡,當真有一顆仁厚之心。

徐儀華之所以沒有過多停留,是因爲朱棣回來了。

王府正殿大堂,徐儀華坐在朱棣側邊。

“儀華,怎的臉色不對,可是有什麼煩心事情。”

朱棣關心的問道。

在對妻子這塊,朱棣跟朱元璋是一樣的,非常敬重相愛。

自古皇室講究多子多孫,但在朱棣這裡,就只有徐儀華一個妻子,連側室都沒有,朱棣本身,也從來沒有想過再取側妃的事情。

兩人自小就在宮中相識,也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了。

徐儀華輕聲道:“殿下,熾兒乃是殿下長子,便是陛下,對熾兒也是多加看重。”

“確有些胖了些,可這並不是熾兒的錯,”

“洪武十一年,在鳳陽的時候,是妾身不該,是妾身的錯。”

原本聽着妻子說起長子,朱棣的面色不是很好看,但聽到洪武十一年的時候,朱棣的面色就暖和了下來。

洪武九年,那年朱棣十七歲,朱元璋帶着朱棣等兄弟們,一起回到了鳳陽老家,也就是中都。

鳳陽雖然被稱爲中都,可是地處荒蕪,朱元璋的本意,就是讓這些兒子們好好體會一下老百姓的苦。

同時因爲朱元璋父母也是埋葬在那裡,順帶祭拜。

這一生活,便是三年。

本來徐儀華是沒有跟着過去的,是當時哀求之下,纔得到了朱元璋的同意。

在第二年,兩人就懷上了朱高熾。

然而因爲條件太苦了,以至於在接生這塊,沒有周全,導致朱高熾的難產。

最後自然是母子平安,但也給朱高熾留下了隱患。

具體的病症尚且不知,小時候的朱高熾就經常體弱多病,而後更是極其容易肥胖。

朱棣經常在跟別人說起這段經歷,他覺得自己能夠取得大勝,不畏懼塞外風寒,就是得益於這段經歷。

只是徐儀華這裡差點因此喪命。

看到朱棣的面色有所觸動,徐儀華接着說道:“太孫殿下在北平的時候,妾身也是知曉的,他跟熾兒的關係非常要好。”

“這大明往後,乃是太孫殿下即位,有此間關係,咱們燕王府往後如何都差不到哪裡去。”

本來已經平復心情的朱棣,聽到這話冷哼一聲道:

“本王那大侄子,可不是簡單,如今海外封國,大明疆域內不再有藩國封地,想要地盤,還得是自己去打。”

“我看吶,他可沒顧忌這般多的親情。”

徐儀華自然是知道此事,道:“這不是正合了你的心願嘛,妾身怎不知曉,殿下自小就想跟陛下那般,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江山。”

“在北平的時候,也是勤于軍事,時刻不想着立下功勞,得陛下器重。”

“倭國雖然遙遠,但臣妾自書籍中得知,可不算貧窮落後,至少比北平不會差到哪去。”

“那時建國稱王,另有大明協助,殿下直管好生經營,也無掣肘,當可立千秋功業。”

徐儀華可不是什麼都不懂。

自小入宮就陪在馬皇后身邊,受馬皇后影響,在政事方面,也是有自己的見解。

爲徐達長女,若不是女兒身,定然是知名大將。

朱棣離開北平,對於藩地沒有絲毫擔憂,便就是因爲妻子徐儀華鎮守。

聽到妻子所言,朱棣思索一番,將今日早朝父皇所講述之事,道了出來。

而後感嘆道:“本王也是不知,那黑土竟是如此肥沃,曾經即使見過,也沒當做回事,若是早些知曉,那”

徐儀華聽完後,也有些驚訝。

北平離遼東很近,黑土她也是見過的。

在回過神來後,徐儀華皺眉問道:

“殿下的意思是?”

朱棣面色堅定說道:“儀華,幫幫我,我知道你可以的,父皇那邊,對你最爲喜愛了,尤其是母后當年。”

“只要你開口,父皇肯定會同意,讓我留在北平,亦或是鎮守遼東。”

“論功績實力,這煌煌大明,無一可比過我,我對遼東熟悉,那些蒙古人,女真人,都能給治得服服帖帖的。”

“現在唯一的問題,便是朱英。”

“朱英就是想讓我出去,離開大明,去海外,去倭國。但你知道的,我不會跟他爭。”

“幫幫我,儀華。”

聽到這話,徐儀華有些動容,這般多年,朱棣從未求過他,這算是第一次了。

現在的朱棣,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個中的原因,主要便是來源於朱英。

朱英對他太熟悉了,尤其是在北平那邊,跟道衍接觸過後,對於朱棣的底細,極爲清楚。

這也就導致了,簡單一手操作,就讓朱棣耳目失明,無人可用。

“你我夫妻一體,若是作了決定,妾身自當是全力支持。”

徐儀華表態道。

聽到妻子表態,朱棣極爲感動,忍不住上前緊握妻子雙手。

“這大白天的,幹嘛呢。”

“都老夫老妻了,哪用計較這些。”

“你才老呢。”

“我的錯,是我老,我老,哈哈哈。”

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天空上下起了鵝毛大雪。

整個京師白茫茫一片,街道上的小販,幾乎都沒有了。

行人也難見少許。

這樣的天氣,是真正的能凍死人。

奉天殿中,十分暖和,這裡架着十幾堆篝火。

“近日天氣嚴寒,路面冰滑,太孫進言,爲免發生意外之事,大明棟樑倒塌,特建議近期早朝取消。”

“往後至開春前,早朝改爲午朝。”

奉天殿上,朱元璋大聲宣佈了這一消息。

這可以說是迄今爲止,對於大臣而言,最爲重要的改動了。

羣臣叩拜,山呼萬歲。

許多文臣,所有武官,看向太孫殿下的眼神裡,皆是充滿感激。

對於大明文臣,或者說整個大明前後近三百年的文人,在歷史上,名聲很差。

可在這其中,尤其是明初的時候,真正去辦實事的大臣,是很多的。

多少人忠於自己的原則,兩袖清風,做到了給百姓辦實事。

高薪不能養廉,貪官依舊會貪,只會貪得更多。

但一味的去壓迫大臣,也並非是可取之道。

這些手握實權的大臣們,卻連一個普通商人的生活都無法比擬,或者說連自己的溫飽都是問題的時候。

那麼貪污的問題,只會更加擴大。

就像是你不貪,就有可能餓死這樣的感覺。

在沒有退休俸祿的大明現在,很多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在上任的時候,就是想着撈錢。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在爲自己的晚年生活保障。

大貪,往往便是小貪初始。

往往開始貪一點點,或許不過幾兩銀子,然這幾兩銀子,把這個月的生活都給改善了。

便就想着,往後若是都能如此,那該多好。

便就是這般,一發不可收拾。

想要徹底的消除貪官的存在,那是不現實的事情,能夠做的,只有不斷的打擊腐敗的官員。

但是對於真正清廉的官員,也要給予一定的生活保護。

至少在爲大明,爲國家做事的時候,能夠不用去擔憂明日的飯食如何解決。

人呀,在習慣了被壓迫後,往往一點甜頭,就覺得甜到心裡去了。

大明近二十六載,朝堂上的官員們,終於是感受到了來自於上位者的關心愛護。

別提多麼激動了。

其實朱英有這個建議,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通過查詢,朱英發現一個事情,就是在每年冬季,官員的死亡病退率,非常之高。

甚至每年都會有那麼幾個官員,因傷寒冰凍至死。

有些沒啥錢財的,可能在街道上行走趕路的時候,就這麼活生生的凍死在路邊。

這可是能夠進奉天殿的大臣啊,於整個大明,都是能夠在權力之巔說上幾句話的。

學了多少年,或是立下了多少功勞,纔能有進奉天殿,與聖上共談國事之人才。

這種情況的發生,是每一年都在加劇。

現在的官員都是終生制的,這也導致最早的一批朝臣,跟朱元璋的年紀相差不會很大。

年輕的官員,在沒有資歷的情況下,多數還是往後排。

奉天殿中,老齡化是一種常態。

老人最不能經受嚴寒了,本來身體機能的缺失,冬季的天明本來就晚,摸黑頂雪在冰凍的路面上行走,摔倒了都沒人知曉,一下子就丟了性命。

“大孫,如今你的英明壯舉,可謂是在羣臣之中,得到了偌大的名聲。”

“這些文臣,乃是讀書人之領袖,怕是要不了多久,在開春前,你這太孫賢明的名頭,就要傳遍整個大明瞭。”

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

其實本來在最初的時候,聽到大孫的建議,朱元璋下意識的要反對。

不過後來一想,或許這對於大孫的名望有很好的幫助,認真思索一番後,也覺得有些道理。

皇宮的地面,每日都有宦官清掃,尚且路滑,更別提京師城內了。

也就應允了大孫這番的建議。

“爺爺過獎了,孫兒只是覺得,若是因爲天氣的因素,讓咱們大明的人才遭到無謂的損失,確實有些過於難受。”

“據孫兒所知,能夠到奉天殿上的大臣,莫不是寒窗苦讀多年,亦或是在當地名望極好,方纔有此機會。”

“每一個對於咱大明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

朱英謙虛的回道。

朱元璋點點頭,隨後問道:“咱聽兵馬司說,最近你把火藥司那邊使用的煤炭,開始底價售賣了?”

煤炭在現在的大明,可不是什麼低廉貨物,對於煤炭的採取,成本極爲高昂。

也就是大戶人家才用得起煤炭取暖,一般都是柴火爲主。

第570章:老朱的長遠佈局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第333章:血染京師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五章:京師之行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着!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681章:親手放出牢籠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六十三章:海禁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374章:謀逆大案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第801章 掀翻世界信仰的桌子第447章:羣雄割據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833章 君主立憲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334章:帝王心態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九十八章:家國天下(求訂閱求月票)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515章:再謀草原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25章:朱英的大手筆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434章:手段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展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九十三章:領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760章 撥款二十億寶鈔第六十七章:朱允炆的猜想第373章:謠言案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498章:制裁草原第334章:帝王心態第114章:長兄如父第132章:朱英的驚喜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二十六章:朱英身世的漏洞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604章:倭國熱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328章:誅滅九族!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213章:恐怖的鼠疫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143章:寧王歸心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406章:難以下手的晉商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635章:新羅婢,菩薩蠻,崑崙奴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164章:寧妃第239章:軍心可用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六十七章:朱允炆的猜想第363章:除夕夜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六十四章:朱英的決定第581章:安南反了!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485章:被說服的晉王朱棡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240章:爲長孫殿下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