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餘波嫋嫋(下)

方知縣只把小伯爺枷號了一個白天,並沒等大把大把說情來臨,然後便主動放人了。反正效果已經達到,與其到那時扛着說情壓力放人,還不如主動早點放了,更能彰顯自己的威權。

與平民百姓動輒被枷號兩三天比起來,時間可以說是很短,但仍然引起了巨大反響,在京城街頭巷尾的議論中持續震盪、不絕於耳。

其中本案的被告苦主陳別雪得知消息後也很愕然,雖然最後他的店產被換成了南城外報國寺地方,但這官司該算是打贏了罷?

陳別雪看得出來,這位年輕知縣挺好名的,他作爲普通商人難得能與父母官拉上關係,這個結交機會不能錯過。於是陳別雪便很知趣的製作了牌匾,敲敲打打的送到縣衙,亦惹得附近百姓駐足觀看。

只是方知縣並沒有接受,他讓身邊的婁師爺出面傳話道:“爲民伸冤乃是父母官的分內事,實在算不得什麼,爾等只管安居樂業去,無須節外生枝。”

方知縣不收,陳別雪心裡也是無所謂的,只要自己心意盡到並讓知縣大老爺知道了就行。只是還聽說城南要有新動作,舊報國寺地方另有大用,看來還得另擇時機走動一番。

卻說婁天化打發走苦主陳別雪後,仍然不改憂心忡忡的模樣,尋了個空對方應物絮絮叨叨的說:“雖說這次徹底壓到了永平伯,但東主也是曲曲折折的險中求勝,不可習以爲常也。

何況還不知道有沒有後患。平白爲了一個坐商去得罪伯爵,怎麼看還是不值當。實在划不來。”

方應物心情不錯,大笑幾聲嘲弄道:“出世做官和做事哪有不得罪人的?若怕得罪人。不如辭官歸去隱居田園,那樣大概纔會不容易得罪人。

此外,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若依照你所言,那最終也就是平平庸庸的尋常官兒,無功也無過的安安穩穩混到死。你要記清楚,本官是要做青史留名的人物,不是當默默無聞的庸官!”

見着婁天化跟不上自己思路,擔心他要拖後腿,故而方應物有意點撥。便問道:“本官問過你,歷代正直大臣多有,爲何獨獨包龍圖名聲最大,得了青天美名併成爲一個模範象徵?”

對此婁天化還是答不上來,這些天他沒少想過這個問題,但始終不得要領,或者說不明白東主到底想問什麼。

方應物又問道:“其實理由很簡單,故事裡的包青天做得是什麼官?”這個問題婁天化倒是能答上來,三歲小孩子都知道。“自然是坐在開封府大堂的。”

方應物鼓掌迴應道:“這就是了,原因便在這裡面!開封府乃前朝帝都,四方賓客雲集,人口稠密前所未有。街頭巷尾、酒樓店肆議論極多,消息傳遞頻繁快捷——若非條件如此得天獨厚,包龍圖如何能成名?”

好像有點道理......婁天化轉念一想。開封府是帝都,宛平縣也是帝都。難道東主想生搬硬套包青天故事?連忙又開口勸道:“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事情當然不是這麼簡單!本官再問你,包龍圖爲官多年。立朝剛正無私,觸犯權貴不少,爲何一直安穩無恙?而且歷朝歷代其他正人君子多有倒黴的?”

婁天化看出來了,東主今天是鐵了心要教訓他,便答道:“在下愚昧,實在不明其中真意,還請東主教導。”

“經我研磨,大概有幾個原因。其一,宋代以文人治國,包龍圖本身就是名望很重的清流,甚至是標誌性人物,絕非孤家寡人,朝中多有賞識者,一旦有事便能伸手相幫。其二,包青天名揚天下萬民擁戴,大概稍有動靜,民間百姓便可聚集起來響應聲援,開封府人口百萬、閒人衆多,不能不令人顧忌。

如此動輒朝野呼應,別人要拾掇包青天談何容易,盤算其間利益得失,便知道還不如不做。尤其是在包青天成名之後,他威名赫赫,自然奸邪畏懼避讓,更不會生事,越發襯得他剛直。”

婁天化聽完這些解讀,心裡忽然比較了一番——宋代是文人治國,當今的大明又何嘗不是如此?

那包青天是清流重臣,眼前這位方知縣出身也不差,一樣是潛力無限的清流新秀,上面亦有臂力;

那包青天受萬民擁戴,眼前這位方知縣也在很努力的去營造這個氣氛,目前算是小有成就......去都察院的時候,不就有幾百個民衆追隨相送麼。

這麼看來,東主要做稍小一號的青天,各方面基礎條件其實都已具備,唯一所欠缺的大概就是時間了。真要成了大氣候,讓別人顧忌威名敬畏三分,那這個京城附郭知縣做起來就輕鬆多了。

當然,僅有志向不夠,還需要有智慧,不過東主哪裡又像是沒有智慧的人?想到此處,婁天化徹底心悅誠服了,這份格局確實不是自己所能想到的。不過也好,東主要做成了青天,那他婁天化大概有機會混個“公孫策”噹噹......

閒話不提,當初剛上任時,與永平伯案子一起接下的狀詞還涉及到其他一些顯貴或者太監,方知縣又揀了幾家,一一發了傳票過去。這次衙役們便沒有畏縮之感了,領了傳票便登門去傳喚。

效果大抵不錯,雖然這幾家沒有肯放下臉面到衙門來聽審的,但也都採取了種種法子積極應對,大錯寫了文書解釋,小錯便主動改正——沒有像永平伯那般明知故犯、跋扈無禮的。

這年頭缺智商的畢竟是少數,有永平伯這個灰頭土臉的先例在,別人不能不警醒三分。那方知縣真要是個鐵面無私的較真人物,手段毒辣又加上最近風頭強盛,自家撞上去未必就比永平伯下場好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爲好!

幾件事情傳揚出去,自然又讓百姓叫好,皆言建都六十年來,從未見過如方應物這般雷厲風行的知縣。如果不是方知縣上任時間太短、醞釀不夠,只怕青天之類的帽子已經戴上了。。)

第128章 君臣父子第132章 多謝不殺之恩第276章 一片孝心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111章 風口浪尖第543章 欽差施政第73章 流星般的少年第761章 是誰?是誰?第458章 第一場雪第417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68章 躺而論道第785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79章 他怎麼能這樣?第558章 不勞你操心了第240章 下不爲例第735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113章 技術型大學士第591章 永遠正確第165章 不是善茬第215章 方秀才居鄉傳說第27章 三年之約第602章 小插曲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247章 三場已畢第20章 欺人太甚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358章 一次早朝(下)第191章 一鍋端第228章 他有什麼好的?第177章 這不是巧合第445章 無視與重視第785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33章 人情和公事(下)第661章 人才難得(上)第132章 多謝不殺之恩第697章 老人與雛兒第355章 各方心事第57章 書院之行(下)第585章 脣槍舌劍(上)第275章 謎底第69章 發榜了第301章 實在太刺激了第35章 名聲豈爲功名累第123章 真相是不重要的!第772章 公案三生白骨禪第415章 快刀斬亂麻(上)第43章 大黑馬(上)第458章 第一場雪第10章 勢在必行第245章 武林盟主第715章 天意人心第401章 餘波嫋嫋(上)第326章 最終名次第746章 再來一次第550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10章 流言版本更新第756章 明知不可爲第39章 方解元的八卦第267章 圈子的奧秘第693章 極致的藝術第273章 第三個第690章 小三和原配第684章 流言蜚語第50章 秋糧第636章 你不懂第19章 春夢了無痕第276章 一片孝心第44章 大黑馬(下)第145章 恩威並施第742章 接近的真相第79章 口角第513章 採辦太監駕到第366章 襄王神女第747章 遲暮第342章 鎮撫司(上)第215章 方秀才居鄉傳說第670章 古怪的邀請第540章 惡有惡報第33章 疑神疑鬼第455章 看不見的手第706章 要鎮靜!第22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671章 全都猜錯了第557章 這話你也信?第711章 心理對抗(上)第475章 鬼上身了?第733章 牛刀小試第241章 花瓶方應物第584章 仇人見面第356章 家家有難唸的經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498章 滑頭知府第62章 官場題目第646章 一點誤會第725章 這也行?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766章 婚事難第275章 謎底第581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