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到底還是沒有逃出去,因爲他做了一個壯士斷腕的豪邁舉動,那就是破釜沉舟,燒燬了遼河上的浮橋,結果沒有讓三軍將士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卻徹底的斷掉了自己的歸路。
當戰役失敗,幾萬大軍像羊羣一樣四處奔跑逃命的時候,一千多京營騎兵還有大明京營副將趙凱,帶着五百家丁親兵衝出戰場,一直往西,衝到遼河岸邊的時候,他們徹底的傻眼了,因爲浮橋已經燒燬,左右岸邊,別說是一條船,就連一塊木板也沒有。
這個時代的遼河可不像後世,豐沛的遼河水被沿岸無數大大小小的城市工業區吸光,即便是這樣,遼河水量在遼寧境內依舊是首屈一指。
這時候的遼河,是後世遼河五倍寬,水量是十倍,沒有渡船,想要徒涉,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看着這樣的狀況,史可法真是欲哭無淚,只能連連跺腳,大叫京營誤我,京營誤我。
聽到史可法這樣的叫喊,趙凱冤枉的想掐死他,這不都是你出的餿主意嗎?還壯士斷腕,還破釜沉舟,那套路也是你能學的嗎?全世界就一個項羽敢這麼幹,跟我們京營有一毛錢關係,這樣大叫的應該是我們而不是你。
不過說這個已經晚了,還是逃命要緊吧,結果又爲是上行還是下走起了爭執,上行是往遼河源頭走,應該是越行河道越窄,按照常識,這應該是一個很好選擇,但是,上行不遠就是新民,那裡可是有着兩個滿清八旗在呢,這等於是羊入虎口,不過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離這復遼軍也越來越接近,下行,河道越來越寬,渡河的希望就越渺茫,尤其越往南走,則是星辰大海,根本沒有出路。
但史可法認爲,走到海邊,就有了看到海船的希望,最終自己拿出督師官帽子壓人,決定一路南行,走到海邊碰運氣。
這一走,卻走入了深深的陷阱。
因爲往南進入遼陽,就等於進入現在滿清漢八旗實力最強悍的石廷柱的防區。什麼叫羊入虎口,這就是了。
一隊人馬如驚弓之鳥沿着遼河一路向南,剛剛走了不久,天就黑了,大家都有夜盲症,這還正是月初,根本就沒有月亮,於是大家只能就地紮營,所謂紮營,哪裡來的帳篷?也不過是大家下馬,就在河灘草叢裡安歇,結果夜寒露重,根本就睡不好,尤其沒有糧草,大家只能以喝水充飢,弄得一個個一會一泡尿,根本就睡不着。
史可法更是回想往事越想越慘,就更睡不着了,就這樣輾轉反側等待天明。
天色微明,草蟲休息,大家纔算安穩的睡去,結果剛剛睡熟,突然一陣吶喊,無數拿着刀槍的百姓丁壯衝殺了出來,對着剛剛熟睡的官軍就是一頓砍殺,一面砍殺一面吶喊,不要走了史可法。
等大家驚醒,趙凱保護着史可法帶着五百家丁衝出包圍圈的時候,清點人數,原先小兩千的人馬,這時候只剩下不足一千。
這時候大家似乎才意識到,自己深陷敵國,好像前景不太妙,這時候趙凱就建議,大家還是回頭往北走,因爲遼河往北是上游,河道變窄是肯定的了,尤其,上行之後能接近黑山,那裡可還有復遼軍在,若是僥倖,大家可以得到復遼軍的接應。而繼續南行卻越來越危險,因爲大家已經知道,檯安陷落了,也就說,往南只能碰運氣走到海邊,然後再碰運氣遇到海船,然後還得碰運氣恰好碰到的海船還是跟復遼軍有關係的,這樣大家才能脫險,而這一連串需要碰,是的,是碰運氣,大家都這樣了,誰也不認爲自己還有那麼多運氣好碰,現在大家晦氣的連****運都不帶剩下一點的。
結果不提復遼軍還好,這一提復遼軍,當時史可法就大怒了,現在他其實最不想碰到的就是復遼軍,因爲他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了,他現在一心想着的就是碰運氣走到海上,然後碰運氣的碰到海船,然後,碰運氣的這些海船還恰巧去山東或者是京畿沿岸,當然,自己也知道現在自己回去,東林恨不得自己立刻就死,即便是崇禎皇帝知道自己回去,也會立刻索拿自己下了詔獄,以挽回他自己的面子,但史可法現在的想法就是,即便是死也要回到母國去是死,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皇帝手裡,這樣才能贖卻自己的罪孽,而在這期間,絕對不能落到輔料軍的手中,再讓他們羞辱一番自己。
於是,拗相公的脾氣又犯了,堅決拒絕了趙凱的意見,執意繼續向南。
而這時候在性命和對上官的尊重面前,趙海選擇了丟下史可法,帶領自己不足四百的家丁,向北,去尋找一條回國之路。
結果趙凱的這個選擇絕對是正確的,同時,他也的確了走了****運,因爲在上次,滿清偷襲的時候,正白旗的石廷柱判斷,史可法絕對會依舊向南,於是,他將整個目標就定在了向南的這支隊伍上,乾脆忽略了向北的那支小隊伍。
史可法帶着剩下七百左右的隊伍繼續向南,結果這一路上,缺吃少喝,沿途不斷的被襲擊,但好在剩下來的全是大明最忠勇的將士,他們保護着史可法和他的文人幕僚,一路廝殺血戰,幾次脫離危險,但由於越來越多的俘虜落在了石廷柱的手中,石廷柱確定了在這支隊伍裡,就是滿大清都在尋找的遼東督師,遼東巡撫史可法,這怎麼能放棄這條大魚?於是,再次聚集起上萬人馬,對史可法展開了圍追堵截,史可法的人馬越戰越少,而敵人卻越打越多,最終史可法還是如願以償的被十幾個衛兵保護着衝到了大海邊,但大海茫茫,哪裡還有一片需要運氣的帆影,而就在這個時候,滿清八旗已經鋪天蓋地的殺過來,最終史可法被擒,部下所有將士全部戰死無一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