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要麼恢復舊制!要麼本侯繼續查下去!

第94章 要麼恢復舊制!要麼本侯繼續查下去!

徐溥和葉淇。

徇私變法!

敗壞鹽政!

損害國利!

以權謀私!

羣臣面面相覷,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要麼恢復納糧開中,給九邊軍民一條活路!”

“還想用鹽政之利提供九邊軍費開支,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你韓文是戶部尚書,不是什麼傻子蠢貨,你難道不清楚現如今國朝每年九邊軍費開支有多少?這筆賬你韓文都算不明白嗎?”

國庫空虛,民窮財盡,那這些錢糧都去哪兒了?

爲什麼要變法?

韓文一席話,可謂是藉口滿滿。

“其三,朝廷對鹽商始終採取提前斂取的政策,任意增發鹽引,造成商人手中持有的鹽引長時間得不到兌現,嚴重挫傷了鹽商開中的積極性。”

畢竟,這鹽政本就是歸屬於戶部管轄,而此刻羣臣討論商議的核心人物,那個變法之人,正是他韓文的老前輩,弘治朝的戶部尚書葉淇!

“以前這納糧開中,只是朝廷讓利給商賈,以此免去輸送糧食到邊的費用,現在倒是好了,伱們這些文臣縉紳裝都不裝了,也不管九邊軍鎮會不會敗壞糜爛,直接帶頭倒賣鹽引謀取私利!” “怎麼?爲了銀子連臉都不要了是不是?”

湯昊大笑出聲,譏諷道:“既然你們明知道鹽政敗壞的原因,那爲何不進行相應的補救?反倒是竭澤而漁,貽害無窮!”

是因爲大家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不得不變法!

納銀開中折色制難道就沒有任何益處嗎?

他劉大夏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

“其與開中制的根本之不同就在於,以白銀代替實物的方式籌集邊餉,這樣一來朝廷就完全將鹽稅攬在手裡,讓鹽商直接繳納白銀到中央朝廷,然後由中央朝廷組織運力,以保障邊防軍餉。”

“後葉淇找到時任內閣首輔徐溥密謀,二人爲了打壓北方商賈,扶持南方鹽商,爲了打壓武將勳貴,爲了黨同伐異排斥異己,一起策劃了此次鹽政變法之事!”

“納糧開中變成納銀開中,九邊屯田迅速敗壞,九邊軍鎮日益蕭條,糧食短缺糧價暴漲,僅僅過去了十年時間,朝廷單單用於向九邊軍鎮輸送糧草的款項支出就暴漲了百倍不止!”

“納糧開中變成納銀開中,國庫短時間內是充盈了,但這跟直接倒賣鹽引有什麼區別?而且還是身爲國朝中樞的國庫帶頭倒賣鹽引,直接將食鹽的售賣權和定價權都讓給了商賈!”

“其四,一些權貴看到倒賣鹽引有大利可圖,便向朝廷討取鹽引,壟斷開中,甚至利用權力販賣私鹽,使正當的開中商人受到排擠,無法正常地經營。”

“兵部尚書劉大夏,國庫空虛,軍民窮困,爲什麼會這樣?你們不是不清楚,只是你們揣着明白裝糊塗罷了!”

“運輸於河套米豆值銀九十四萬兩,草六十萬兩,每人運米豆六鬥,草四束應用四百七萬人,約費行資八百二十五萬兩。

戶部尚書韓文嘆了口氣。

“實則到了弘治年間,納糧開中已經施行了一百餘年,早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至少朝廷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銀錢,足以用鹽政之利去提供九邊軍費開支!

“哈哈哈……”

“經查,弘治五年葉淇變法,乃是聽信一名兩淮鹽商所請!”

老首輔火力全開,竟是開始了挨個點名!

“中山侯,此言差矣!”

“運送一百五十萬的軍需,路費就需要八百多萬兩,這還僅僅只是河套駐軍,還有九邊各大軍鎮,朝廷光是在輸送軍需一事上面,又要耗費多少錢糧?”

“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大明王朝爲何會淪落到如今這般田地?

直到中山侯湯昊橫空出世,練新軍、除國害、革弊政,與小皇帝互相扶持走到現在!

劉健才真正看到了一絲希望!

這一次,他不會再退縮了!

畢竟,他纔是內閣首輔,不是這李東陽!

湯昊眼見老首輔開始發力了,他自然也不會眼睜睜地看着,什麼都不做!

湯昊一向言辭激烈,對待文臣縉紳從來不會有什麼好臉色。

韓文沉聲道:“葉淇變法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將原來的開中制變爲開中折色制,將納糧開中變成納銀折色,將原來的邊區納糧,變成直接交錢,以換取鹽引。”

“其二,煮鹽的竈戶生活困苦,無以爲繼,紛紛逃往,鹽產量大減。”

他本不願開口,可是話都講到了這個份兒上,他這位戶部尚書再不開口,只怕會讓人失望。

中山侯湯昊捲入其中也就罷了,他現在本就是小皇帝的頭號鷹犬。

皇帝沒錢,朝廷沒錢,軍民更沒錢!

那這錢,落到了誰的腰包裡?

他們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劉健這個該死的循吏,他心裡面終究還是向着小皇帝,而不是文臣縉紳!

迎着衆人質疑的目光,劉健面無表情地將奏章遞了過去。

“還有你劉大夏,身爲兵部尚書,九邊日益蕭條糜爛,軍民困頓無以爲生,你這位執掌天下戎政的大司馬做了什麼?你對得起自己身上這層皮嗎?”

“基於這些原因,造成的後果就是無人上納鹽引,朝廷無鹽可支,從而引起私鹽氾濫,大明陷入“民日貧,財日匱”的困窘局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弘治朝才進行了葉淇變法,改納糧開中爲納銀開中!”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道理想必諸位心裡面都清楚!”

湯昊豁然起身,銳利目光掃視全場。

先是戶部尚書韓文,執掌國朝錢糧的朝堂重臣,結果卻不擅長治理錢糧,反倒是更像個科道言官,沒有錢糧了就會嗷嗷叫,卻是想不出解決的辦法!

他韓文是真的想不到,還是想到了壓根不敢做?

劉健不是不知道,他一直都知道,但他畢竟只有自己一個人,而且他本身就是這文臣縉的一員!

所以,先前的劉健,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什麼都做不了!

直到朱厚照即位稱帝,小皇帝銳意中興大明,奪回屬於他的皇帝權柄!

“其一,朝廷增加了每引鹽的納糧數量,使商人無利可圖,不願納米開中。”

然後又是這兵部尚書劉大夏,弘治十七年的時候,先帝爺因爲李東陽的奏報,專門詢問過這劉大夏,爲何弘治朝君臣勵精圖治,天下卻是已經到了“民窮財盡”的地步!

劉健冷冷地看着李東陽等人,第一次明確表達出了對他們的厭惡!

“戶部尚書韓文,這筆賬你應該心裡最清楚吧?”

可是元輔大人劉健,爲什麼此刻也要向着他們?!

李東陽與劉大夏對視了一眼,臉色變得很是難看。

“真是天大的笑話!”

“要麼本侯就繼續帶着錦衣衛查下去,葉淇、徐溥,還有你們這些因爲納銀開中而得利之人,有一個算一個,誰都別想跑了!”

羣臣:“Σ(°△°|||)︴”

今日第三更結束,讀者朋友們多多訂閱投票支持,萬分感謝!

第46章 調教張永!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256章 震動第59章 驍狂中山侯!第248章 悔恨第192章 衛所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185章 血債血償!第369章 火炮顯威第245章 遣將第188章 觀刑!兇狂暴虐中山侯!第390章 河套大戰起第340章 卑劣下作的野豬皮第227章 糜爛馬政第429章 經濟戰爭第10章 瘋狗之所以是瘋狗!第203章 威逼利誘第300章 添丁進口第408章 大明萬勝!第388章 陰謀乍現第294章 正德辛未條款第181章 你們委屈什麼?一羣廢物垃圾!第107章 規矩!科道言官的撈錢手段!第22章 湯昊入殿!第4章 你太看得起自己了!第182章 朱厚照朕被當猴子耍了!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385章 徽商出手第320章 攻打鎮撫司第51章 五年計劃!第378章 漢家男兒盡歡顏第146章 出師表?被黑得最慘的大明雄主!第216章 可笑伎倆第75章 感謝元輔大人送來的大禮!第2章 鬥惡虎!哪裡來的小屁孩?第22章 湯昊入殿!第363章 重建奴兒干第241章 暗流第38章 風水輪流轉啊!第338章 堅固堡壘第224章 楊一清第21章 大戲開幕!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228章 清河船廠第85章 那個剃髮除須的莽夫!第389章 憤怒的大明皇帝第289章 屠殺開始第175章 備倭都司!錯的人不是你!第425章 戰爭並非只有武力第90章 好一位聖君明主!第303章 信息交換第129章 除夕將至!祖祠搬過來了!第220章 御前對質第180章 青州震動!兇狂中山侯來了!第306章 楊廷和第270章 宗室大會第282章 通政司第405章 梟雄達延汗第117章 反腐政策!都察院的第一把火!第244章 造反第52章 專職提督!第392章 蒙古勇士的驕傲!第401章 血腥屠戮!第423章 安邦定國之策第323章 利慾薰心第384章 商稅可是好東西!第176章 打草驚蛇!地方三巨頭!第299章 利益動人心第210章 硬闖宮禁第296章 收尾與京師第423章 安邦定國之策第358章 合作愉快第102章 自古得國之正者未如大明也!第399章 陷陣之志,有我無敵!第289章 屠殺開始第151章 天津衛!賣傘的人最希望下雨!第78章 天下大弊!所謂的弘治三君子!第106章 惡名昭著!都察院的瘋狂彈劾!第121章 海禁國策!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第140章 海權思想!中國成爲世界性帝國的機第88章 功在當代卻罪在千秋!第114章 小皇帝發威!劉大夏致仕!第434章 五載時光彈指間!第283章 辦報紙啓民智第242章 涌動!第344章 女真之罪第402章 屍山血海第290章 倭國震動第136章 罪名坐實!足利義維登場!第42章 中山侯!湯昊!第213章 陳寬出手第56章 爭鋒!你真是一條好狗啊!第326章 囚車入京第322章 爲什麼第344章 女真之罪第304章 嫡長子湯拓第319章 京軍譁變第368章 達延汗的狠辣第260章 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