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楊一清
湯昊成功了。
皇帝陛下金口一開,正式重建五府。
說是重建,其實並不恰當,因爲五府官署衙門等機構還是存在的,先前只是形同虛設罷了。
五軍都督府分領在京除親軍指揮使司外的各衛所和在外各都司衛所,主要職責即領軍作戰、訓練軍隊、管理屯田、掌管軍籍、推選將領等等。
凡武職世官、流官、土官之襲替、優養、優給等項,所屬皆上報於府,府再轉送兵部請選,選定後,經府下達都司衛所,首領官之選授和給由,皆由吏部。
其它如武官誥敕、水陸步騎之操練,軍伍之清勾替補,俸糧、屯費與屯種之器械、舟車,軍情聲息,邊腹地圖文冊、薪炭荊葦諸事,移與相關機構會同處理,各府只有統兵權,調兵之權在兵部,每逢戰事發生,由皇帝命將爲帥,調領五軍都督府所轄衛所之兵佩印出徵,軍還即歸印於朝,兵回衛所。
總而言之,五府本身就是一個專門爲武勳將士服務的軍事機構,尤其是五府執掌武將勳貴的任免升遷,擁有推薦的資格,配合六部百司維持朝堂的正常運轉。
這纔是當初太祖朱元璋設立五軍都督府的意義所在。
湯昊率領新任都督官們走進了五府衙署,然後毫不客氣地坐在了主位上面。
隨之是英國公張懋、保國公朱暉等高等武勳,他們本身也有着都督官身份在身,其次再次仇鉞、安國、常闊海等人,湯木此刻還在鎮守濟州島,等待朝鮮方面同意進行東海貿易。
湯昊掃視衆人,然後開始了任務安排。
“先不要急着高興。”
“兵部是否會從中作梗,我們還不知道!”
這句話,直接給衆人潑了盆冷水,先前的欣喜也變成了憂慮。
文臣縉紳的手段,他們可是親眼目睹過。
哪怕皇帝陛下開了金口要重建五府,但只怕文臣縉紳不會這麼乖乖地交出手中權力,首當其衝者就是兵部。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將五府應有的權柄一一收回。”
領軍作戰這是特殊情況,只有遇到戰事的時候,由皇帝命將爲帥,調領五軍都督府所轄衛所之兵佩印出徵。
訓練軍隊這屬於朝廷的特派任務,如洪武十九年帝命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商翯,往河南、山東二都司訓練軍馬,這種特派任務還有其他諸如工程營建、地方屯田、募兵、軍糧調運等等事務,都是爲戰事而服務。
所以除開這二者外,五府的基本職權,主要在後面三項。
“第一步,抓屯田!”
湯昊看向了馬永和鄧伯顏。
“屯田乃軍隊利益的保障。”
“軍屯可以確保將士們的利益,而今天下軍屯大多被權貴士紳所侵佔,所以希望二位可以狠抓此事,本侯會向皇帝陛下請旨,任命二位出巡天下清查軍屯,不管是誰膽敢侵佔軍屯田地,要麼還田,要麼抄家,明白了嗎?”
馬永和鄧伯顏急忙躬身領命,沒有任何意見。
他們二人此次能夠封侯,全賴中山侯之功,這侯爵可是世襲侯爵,不是什麼阿貓阿狗啊!
從今以後,二人也算是步入大明中樞權力核心層了,足以光宗耀祖的那種。
馬永還好,畢竟他們家先前沒什麼傳承,但是鄧伯顏不一樣,他可是開國名將鄧愈後人。
鄧愈天生魁梧,勇武過人,十六歲領兵抗元,後率所部萬餘人從盱眙投奔太祖朱元璋,太祖賜其名爲鄧愈。
後這位名將追隨太祖朱元璋渡過長江,攻克太平、集慶,直取鎮江,屢立戰功,升爲廣興翼元帥。後轉戰浙西,屢敗元軍。累積軍功屢次升官,歷任僉行樞密院事、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廣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諭德。
大明立國之後,鄧愈跟隨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軍隊,招降吐蕃、烏斯藏諸部,晉封爲榮祿大夫、右柱國,封衛國公,後於洪武十年病逝於壽春,追封爲寧河王,諡號武順,並配享太廟。
說實話,鄧愈功績無疑是開國名將裡面都可以排進前列都那一批。
老鄧家也因爲鄧愈的開國之功而位列公爵世家,子孫世代承襲,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巔峰。
然而傳承到了第二代,鄧愈子鄧鎮承襲申國公爵位時,受到李善長牽連,鄧鎮因爲是其外孫女婿奪爵被殺。
至此,衛國公曆一世一代;申國公曆一世一代,老鄧家徹底失爵。
直到此刻,因爲中山侯的鼎力扶持,鄧伯顏憑藉掃平倭國之功,得以封爵濟寧侯,這對來說意義太重大了。
因此哪怕到了現在,鄧伯顏眼眶都是紅的,看向湯昊的目光裡面充滿了狂熱。
屯田一事交給了馬永和鄧伯顏,湯昊也可以暫時放心。
其次就是這軍籍管理了,湯昊則是看向了仇鉞和張懋。
“祖父,軍籍一事,想來還要您親自出手了。”
“我會親自去找那楊一清,所要各都司衛所軍籍,然後仇鉞你負責清查這些衛所軍籍,天賜和繼祖他們會配合你,揪出那些害羣之馬,不管是冒領吃空餉的還是隱瞞不上報的,我們必須弄清楚各個都司的具體兵力情況!”
仇鉞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老國公張懋。
這種清理軍籍的事情,自然還是交給老傢伙來做比較好,反正他閒着也是閒着,更別提人家以前還主持過修史這種讀書人的活兒,也算是經驗豐富了。
張懋沒好氣地瞪了湯昊一眼,連他的壯丁都抓,這個孫女婿真是一點不尊老。
不過他也能夠理解,畢竟現在五府缺人,尤其是可以獨當一面的人。
諸如馬永、鄧伯顏他們,可都是湯昊一次次征戰沙場培養出來的年輕武勳,要說軍功這方面還是差點意思,資歷就更不用提了,所以還是需要他們這些老牌勳貴坐鎮,才能讓人放心。
至少張懋和朱暉等人也感受到了湯昊對他們的尊重,沒有直接將他們老牌勳貴給直接架空。
隨即就是最後一項,推選將領。
“這一次有功將士名單,包括先前數次征戰等,你們儘快擬定出一份詳細名單,本侯負責跟吏部交涉,最好給這些兒郎掙一個衛所軍官的位置,各都司都需要安插進我們自己人。”
“重建五府不是隻有一箇中樞這麼簡單,天下各都司都必須聽從五府號令,認可五府的領導,不然我們重建五府就沒有任何意義!”
衆人聽後連連點頭,這是應有之理。
以往五府形同虛設,文臣縉紳已經將手伸進了地方衛所裡面。
比如那個山東都司指揮使邊雄,就是出身官宦世家,得了背後的河間邊氏相助,這才一步一步爬到了山東都司指揮使的高位,後面更是與文臣縉紳勾結在一起貪腐謀利,甚至暗中與倭寇進行走私貿易。
最後,湯昊看向了一衆心腹。
“今日之後,你們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的職責,或是獨當一面,或是鎮守一方。”
“不管是封侯還是拜將,這都是你們追隨本侯南征北戰這麼多年應得的,但是有一點本侯希望你們記住,不要忘記初心,不要勾結士紳,否則休怪本侯不念舊情!”
初心是什麼?
自然是打垮士紳縉紳!
這是湯昊不能容忍的一條紅線。
他不希望自己帶出來的武勳,剛剛有點出息了,就爲了錢財利益而勾結士紳縉紳!
如果真有人這麼做,湯昊也不介意,親手宰了他!
一衆武勳下意識地點了點頭,將此事牢牢記在了心裡。
“日子還很長!”
“北虜尚未平定,我等仍需努力!”
“本侯不希望看到,將來出兵北虜時,少了你們其中任何一個!”
衆將聽後熱血澎湃,全都神情狂熱地看向中山侯。
或許,追隨中山侯湯昊,是他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正當這個時候,有人前來稟報,兵部尚書楊一清親自過來了。
湯昊聞言嘴角一抽,不過見還是要見的。
畢竟不管怎麼說,五府想要重建,還得看這位大司馬的意思。
人家要是鐵了心地從中做梗,那麻煩可就大了。
很快衆人識趣離開,前去忙着各自的任務。
湯昊在衙署值房接見了兵部尚書楊一清,這位大司馬臉色鐵青地走了進來。
“本官要喝茶!”
“沒有!” “湯昊,你這個豎子!”
“這個真沒有!”
湯昊無奈地攤開了手。
“五府剛剛重建,啥都沒有,不是我不給伱喝啊!”
聽得這話,楊一清也嘆了口氣,默默地坐了下去。
“你還真打算重建五府?”
“土木之前的府部之爭,想來你也清楚,爲什麼非要這樣做呢?”
府部之爭,府就是五軍都督府,部則是六部之一的兵部。
洪武和永樂兩朝,都是重武輕文,畢竟受到戰事影響,武將勳貴發揮着更重要的作用。
而永樂之後,仁宣兩朝罷兵休戰與民更始,武將勳貴就失去了作用,先前太宗文皇帝朱棣設立內閣,軍權被掣肘,而且還失去了調兵的權力,而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後,內閣以明英宗年幼爲由,將部分軍權收爲內閣所有,而內閣監管六部,兵部自然從此獲利頗多,在品嚐到掌握軍權的甜頭之後,兵部自然就有了更大野心,那就是掌握更多軍權,甚至於謀求控制軍權。
一個大好機會隨即而來,土木堡之變,在明英宗朱祁鎮和權宦王振的帶領下,大明朝數十年積攢的精銳傾巢而出,隨着皇帝御駕親征。
這裡面,自然就包含了軍中的幾位重要人物,也就是當時還能掌控軍隊的幾位重要武將和武官勳貴,即是以英國公張輔爲首的,包括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以及他們打造和統領的二十萬精銳大軍,在土木堡因爲王振的瞎幾把指揮,最終全軍覆沒。
接下來就是北京保衛戰,京師空虛,五軍都督府名存實亡,兵部手握調兵的權力,于謙臨危受命,調來直隸和山東的衛所部隊,在北京附近,佈置起了一道強力防線,最終擊退了也先的瓦剌騎兵,保衛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自此之後,衛所官員的選拔任命,衛所操練,乃至於鎮戍、邊防皆由兵部統轄。由於五軍都督府乃是祖制,兵部還是象徵性地給了些面子,讓他們名義上管理軍戶戶籍和屯田,但其實毫無實權可言,簡而言之,就是有名無實。
“府部之爭,其實就是文武之爭。”
湯昊接過了話茬,道:“歷朝歷代朝堂之上都存在文武爭鬥,這是正常的也是健康的。”
“所以哪怕存在府部之爭,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五府廢了,武將勳貴跟着也廢了,結果是什麼呢?”
“文臣縉紳把持朝政執掌大權,結果又是什麼呢?”
結果是什麼?
早就有人說過了。
天下軍民窮困,民窮財盡!
這就是文臣縉紳把持朝政的結果!
楊一清也明白這個道理。
無非就是士紳縉紳攫取了太多民利,侵吞了太多國利,所以纔會出現這種困境。
“那你準備怎麼做?”
“本官是擔心你莽撞行事,平白破壞了眼前這局勢。”
“大明朝現在,真的是經不起折騰了啊!”
湯昊聞言心中一嘆。
他當然清楚,楊一清不是什麼貪官污吏,相反這位一直以家國大義爲己任。
二人看似平日裡水火不容,不過都是有着共同的目標,希望大明能夠重回正軌,這纔是二人此刻能夠坐下來談話的基礎。
“其實也簡單,那就是重建五府,確保將士兒郎的利益,以此振奮三軍將士,重新恢復衛所軍的戰鬥力。”
“文臣縉紳把持朝政,那是想方設法地削弱大明軍隊戰鬥力,再加上他們刻意壓制武將勳貴升遷,將士眼見升遷無望,賞賜也少得可憐,誰還願意爲大明徵戰沙場搏殺拼命呢?戰鬥力每況愈下那纔是常態!”
這一點楊一清也無法反駁。
他曾經可是三邊總制,對九邊軍鎮再熟悉不過。
因爲文臣縉紳的刻意打壓,軍械輜重這些都是劣質產品,錢糧軍餉也經常沒有按時發放,所以九邊將士對朝廷早就起了不滿之心,反倒是擁戴支持這些軍鎮的將軍。
至少將軍可以確保我們的利益,而朝廷卻不管我們的死活,這就是人心所向。
長此以往下去,九邊肯定會出大亂子,甚至出現類似於那雲南沐氏一樣尾大不掉的割據藩鎮!
“我之所以重建五府,就是爲了讓將士兒郎再次看到希望。”
“五府會確保他們的利益,保證立功有賞賜、戰死有撫卹,如此三軍將士纔會對朝廷歸心。”
“繼續任由文臣縉紳這些搞下去,遲早會引發一場場兵變,天下將士不管是衛所軍還是邊軍,都對朝廷失去了希望,都對朝廷感到不滿,那大明立滅亡也就不遠了!”
湯昊神情凝重地看向楊一清。
“大司馬,你是帶過兵打過仗的,想來你心中也清楚,底層軍士的處境有多麼艱難。”
“這樣的大明,永遠都只能龜縮在長城以內,面臨蒙古蠻夷的劫掠襲擾,永遠沒有出塞的資本與底氣。”
“因爲,將士沒有軍心,他們也不願爲大明而戰!”
你連將士最基本的利益都無法保證,連將士死後的撫卹的都沒法保證,誰還願意給你拼命呢?
楊一清沉默着點了點頭,隨即再次問出了那個問題。
“說說你的措施!”
“若合理,本官會盡力配合。”
湯昊點了點頭,道出了自己的計劃。
“第一步,抓屯田。”
“軍屯是將士養家餬口的保證,卻早已被士紳縉紳權貴豪強侵佔一空,我意先行將這些軍屯給奪回來,不管是誰要麼還田要麼抄家!”
“可!”楊一清點了點頭。
軍屯田地,這是衛所軍安身立命的根本。
衛所軍三分耕種七分屯田,沒有田地他們拿什麼養家餬口?
“第二步,清軍籍!”
“因爲衛所軍官貪腐役佔等問題,致使大量衛所出現了逃亡現象,而這些衛所軍官卻趁機冒領空餉,我意藉此機會清理掉一批衛所軍官殺雞儆猴,再將有功將士分別安插到這些衛所裡面!”
楊一清深深地看了湯昊一眼。
“陛下可否知情?”
說句不好聽的,湯昊這麼做,等同於是在安插黨羽啊!
“當然!”
湯昊自然聽出來了楊一清的話外之音。
“大司馬可以放心,此次重建五府一應事宜,正是我與陛下精心商議過的。”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反正皇帝陛下無比信任這個中山侯,都願意將天下都司交給中山侯執掌,楊一清也懶得去做這個惡人,平白觸怒皇帝陛下。
“第三步,那就是九邊軍鎮了。”
“我意採取一些措施,振奮九邊軍民士氣,至少讓他們看到,皇帝陛下一直都記得他們。”
“比如那些被擄走後救回來的流民,如果無父母妻室,直接聽編入軍伍,調用殺賊;有家業者,仍聽寧家,先發寧家而願入伍者,直接聽編入軍……”
“還可在九邊招募土著之兵,用以協助官兵殺敵,原則就是願報效者,驗其年籍,人給銀三兩及馬匹器械,編成隊伍與官軍協力殺賊,有功照例升賞。事定歸農者,聽其願留者,寄名近衛,月給糧一石,老則除之……”
“另外當明晰賞罰,邊鎮軍民,斬虜首一級者給銀三十兩,願升者如例加升,民餘給冠帶,名爲義勇,復其徭役,若糾集鄉丁斬首五級以上,爲首者升署所鎮撫,其奪回被擄頭畜,以十之四充賞,事寧停止不爲例……”
湯昊與楊一清聊了很長時間,等到這次談話結束之時,天色都黑了下來。
楊一清神情複雜地看着這位中山侯,隨即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湯侯,莫要辜負陛下信任!”
“兵部會全力配合你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