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

時間到了大元至正十三年的最後一個月,張希孟掰着手指頭計算,他到這個時空已經一年了。

總結過往,他首先活了下來,其次,在朱元璋的麾下,地位拔羣,頗受尊敬,屬於混得算是不錯的。

而朱元璋更是進步飛快,他在過去的一年,終於甩開了郭子興的控制,開始大刀闊斧,發展自己的勢力。

盤點老朱麾下之兵,總數逼近四萬,已經大大超過了郭子興,便是彭大和趙均用也多有不如。

如果老朱是個急功近利的短視之人,大可以就地稱王,當一方諸侯,快活自在。

可是很顯然,老朱並沒有這麼做。

相反他還憂心忡忡,因爲默默計算之後,老朱發現他的錢糧缺口非常嚴重。

爲此朱元璋不得不在小年,把李善長和張希孟叫來,三個人湊在一起,商討兵馬財稅的緊要問題。

朱元璋首先把目光放在了張希孟身上。

“先生,咱現在有多少兵,多少馬?”

張希孟立刻道:“回主公的話,自湯和千戶以下,一共有三十六個千戶,其中三個騎兵千戶。另外馮家兄弟攜妙山寨人馬投靠,按理說,也能編成一個千戶,總的算來,主公的士卒在三萬七千人以上,軍中騎兵一千五百人,另外護衛騎兵三百,擁有馬匹八千多匹。”

聽完張希孟的介紹,老朱連連點頭,“可是不少了,那這些兵馬情形如何?可都能打?”

張希孟搖頭,“能戰的自然首推臨淮舊部,主要集中在前十個千戶……也正是這十個千戶,基本上能做到脫產,其他的千戶,還遠遠不夠。”

很顯然,在老朱的麾下,也形成了甲種千戶和乙種千戶的區別,甲種千戶裝備好,戰鬥力強,着甲率能超過三成五,個別能達到一半以上。

這十個千戶,也就是馮國用見到,那些能夠練五天休一天的。

所以說老朱讓馮國用隨便看,到了張希孟這裡,也就是安排他參觀最強大的部分……難不成誰還會主動讓人看自己的不足?不能夠啊!

說穿了,這就是張希孟這個大秘書的操作空間,而且還是老朱允許的。

這些士兵訓練得狠,伙食待遇也是相當不錯的,基本兩三天能吃到一頓葷腥。爲了保證他們的供應,馬氏甚至專門找了一羣婦人養殖雞鴨。

可即便如此,營養供應還是不足的,不可能每天都進行武裝越野長跑那種高強度的訓練,只能隔兩三天一次。但這也足夠了,別說彭大和趙均用這些人,就算是元廷的精銳,也未必能達到這個程度。

而且訓練五天休一天,還有一層考慮,就是把士兵拴在軍營裡,免得這幫精力旺盛的小夥子出去鬧事。

軍規軍紀,是朱元璋非常在乎的,他時常晚上巡營,發現有人賭博,或者夜不歸宿,就會嚴懲。

鞭笞,罰去掃茅房,都是家常便飯。

說完了前十個千戶,後面的就拉胯了,這裡面的兵以驢牌寨和橫澗山爲主,有許多就是元廷徵召抓來的壯丁,戰鬥力相當成問題。

雖然努力整頓,但也僅僅是初具規模。

他們在老朱手下,主要起輔助作用,平時的訓練也是訓三天,休一天。不但強度下來許多,還要承擔一些土木工程,營房建造,有點類似廂軍的存在。

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不管是哪個千戶,只要在老朱手下,就都能吃飽。

主力千戶有訓練伙食補貼,可以吃到肉,其他的士兵也偶爾能得到,大約是十天一次。而且跟大傢伙講清楚,以後咱們地盤大了,條件好了,或者你們立了大功,就可以升格,比照主力千戶。

同樣的,如果主力千戶不給力,那就面臨着降級的風險。

不用問了,這種捲起來的主意,一定是張希孟出的。

但是即便區別對待,每個士兵一天一斤糧還是必須的,尤其是乙種千戶,油水少,糧食還要更多。

在軍中永遠都別跟人比飯量,一頓能吃一盆的狠人也不是沒有。

“快四萬人,一天就是四萬斤糧食,一個月就要一萬石,一年就要十二萬石。這還只是平時消耗……如果遇到了戰事,需要徵調民夫,搬運糧草輜重,消耗的就是幾倍還多。再有那幾千匹戰馬還沒算,論起消耗,八千匹馬,可不比四萬人少。”

李善長默默算着,隨即眉頭緊皺,十分爲難。

“上位,當下咱們的糧食來源還是很少的,主要是……搶。”李善長也沒避諱,濠州兵馬潰散,朱元璋弄了不少糧食,後來雖然給了郭子興一些,但是又從徹裡不花那裡弄來了更多。

再加上抄了盧家,朱元璋的起步糧食約有六萬石。

隨後攻取驢牌寨,拿下橫澗山,繳獲了三萬石,又滅了沐氏,得到了一些糧食。

算下來也就是十萬石出頭。

到目前爲止,已經消耗了差不多七萬石,剩下的也就夠吃幾個月了,還是在沒有大規模作戰的情況下,不然糧食就真的不夠了。

“既然以往靠搶,那咱們周圍,還有沒有能搶的地方?可以補充軍糧?”老朱又沉聲問道。

這一次張希孟開口了,“主公,怕是不行了,接下來最大的一塊肉,也就是滁州了。可滁州商賈往來,貿易繁榮。人口也多,消耗也大。如果我們搶掠糧食,造成百姓饑荒,着實會損傷主公威名。”

李善長見張希孟說了,便也不顧忌了,直接道:“上位,卑職算這一筆賬,也是想提醒上位,馮家兄弟提議攻取集慶,眼光是不錯,但是以當下的情形來看,確實不行。咱們已經分了土地,最好要等百姓有了收穫,稅糧交上來,糧倉豐盈,輜重充實之後,才能大舉用兵。步步爲營,穩紮穩打,這纔是王者之師!”

很難得,在對待糧食這件事情上,張希孟和李善長高度一致。

說到底老朱走的不是打一處搶一處,吃光分光再找下一處的流寇路線,而是要均分田畝,建立穩固根據地,一步一個腳印,穩穩當當,走向勝利的王道路線。

因此必須仔細計算兵力財力,有多少兵馬,幹多大的事情。

老朱仔細沉吟,又問道:“李先生,眼下咱有多少百姓?”

“回上位,眼下咱們的百姓得自臨淮周圍,有一萬多人,攻取橫澗山之後,得七萬左右,加之定遠等地,如今上位擁有百姓不到十五萬,如果攻取滁州等地,治下百姓能達到三十萬之數。”

老朱聽到這裡,不由得吸了口氣,就算按照三十萬口計算,供養四萬兵,不足十人養一個兵,這個負擔也是太大了。

只有這點人,合理嗎?

張希孟覺得不但合理,而且還多虧了老朱名聲好,周圍的百姓主動聚攏過來,沒有四處逃跑,不然還沒有這麼多人哩!

按照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六年,全國清查,鳳陽府擁有七萬九千多戶,一共四十多萬口。

即便算上隱藏的戶口,整個鳳陽府,也就五十萬人左右,別忘了在老朱治下,藏匿戶口不會太多,不然砍刀就下來了。

而且明朝立國之後,鳳陽府是擴大了許多的,領五州十三縣,屬於超級大府,中都規制。

顯然元末的濠州,遠沒有這麼多人。

要說起來,還是多虧了知院老張,他聚集了十萬兵卒家屬,屯兵橫澗山,算是給了老朱一個超級大補丸。

如果沒有他的助攻,老朱治下的百姓,也就五七萬出頭,畢竟他現在真正控制的也就是定遠一縣罷了。

“算來算去,還是人少兵多,百姓太苦了。”朱元璋長嘆一聲,扭頭又問李善長,“李先生,定遠等地,田畝可有多餘的?”

“有!”李善長道:“寶公河,濠水,周圍都是良田,周圍也有許多撂荒的田地。”

朱元璋想了想道:“有田畝就好,下令將士們,耕種屯田,咱跟着大傢伙一起幹!”

李善長一愣,“上位,這恐怕不妥吧!”

朱元璋笑道:“沒什麼不妥的,咱就是耕田的出身,以前想種田還沒有地可種哩!”

張希孟撫掌一笑,“善哉,這就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對,就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老朱欣然笑道。

唯獨李善長,堂堂一方之主,跑去耕田,像話嗎?

李善長還想勸兩句,哪知道朱元璋道:“張先生年紀太小,李先生,你就隨着咱下地幹活,給大傢伙做個表率吧!”

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決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編山東紅巾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白鹿洞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們對得起我爹嗎?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一百八十二章 實幹興邦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逢一笑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技巧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七百八十二章 朱棣,肥得很!第六百八十八章 趕快叫爹第五百九十五章 彈劾太子的猛士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六百八十六章 濟民學堂的人樣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七百九十六章 新駙馬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一章 元末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九百一十一章 陪都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爲天下正統第四十二章 張家老僕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十二章 示兒第四百一十章 歡迎投降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二十九章 朱重八闖關第六百三十章 大明根本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四百六十七章 光復陝州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明最有錢的人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九百零六章 倭國內戰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九十四章 飲馬長江(三更到))第六百四十一章 勳貴出路第六十章 落網(加更求票)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九百零九章 財富的力量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八百一十七章 夫人的新官第四百三十四章 落網第四百四十九章 張相的終身大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自投羅網的王保保第六百九十九章 濟民學堂,救濟斯民第五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高光時刻第三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疑問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五百二十二章 給官吏來場大考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正第六十七章 咱曾經來此要過飯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喪盡天良的張希孟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編織情報網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六十一章 吞併安南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七百二十四章 還是張先生懂咱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