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張相贈詩

馮國用的病來得很突然,前幾天還在探查地形,勾畫進軍路線,但突然之間,渾身高燒,上吐下瀉,甚至口脣青紫。

馮國勝等人一度以爲他中了毒,憤怒的諸將立刻尋找兇手。奈何一番尋找之後,卻是無所收穫。

但是傅友德發現了一些可疑的跡象,比如那一天和馮國用一起去偵察的親兵,竟然也有兩個人病倒,而且比馮國用還要嚴重,其中一個人已經死了。

詢問另一個人,傅友德得知,原來那一天他們去偵察,在路上遇到了一眼清澈的泉水,水質非常好,喝起來竟然是甘甜的,因此裝了一個皮囊,送給馮國用解渴。

馮國用喝過之後,還說要把這個泉眼標記下來,留着以後大軍西進使用。

傅友德立刻前去尋找,終於找到了這一口泉眼,果然如他所說,清澈無比,水質也好,可傅友德不敢確定,到底是不是有毒,隨後他弄了點水,餵了一匹馬。

令傅友德詫異的是,這匹馬竟然歡蹦亂跳,什麼事都沒有。

等了好幾天,都是這樣。

傅友德大惑不解,水沒有事,那問題又出在哪?

他不甘心,繼續打探,終於找到了幾個砍柴人,詢問之後,傅友德才聽到一種說法,說是地下藏着怪蛇,會往水裡吐口水……只要看到水花翻騰,就是毒蛇作祟,此後幾天之中,別管水多清澈,都不能喝,不然會中毒的。

所謂毒蛇之說,自然是假的。但自然造物的神奇,卻不是人能想象的,或許是這眼泉不定期爆發,而爆發之後,會從地下帶出來一些有毒的東西。

傅友德不瞭解這些,但是他大面積打聽,卻聽說了許多特殊的故事……有人講一隊元兵,差不多三百人,突然死在了某處,等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累累白骨。聽說是西夏王妃要了他們的性命。

又有商隊進入沙漠之後,失去了蹤影。

聽說最慘的一次,上千元兵,押解着一隊俘虜經過,結果全軍覆沒,最後只有一名軍醫逃了出來。

而自此之後,這名軍醫也不言不語,變得和傻子似的,人們都說他被奪了魂兒。

種種傳聞,讓傅友德都不寒而慄。

都說燕雲十六州,是中原之痛,實際上,河西之地,早在安史之亂以後,就斷絕了同中原的聯繫,雖然此後也有歸義軍興起,但到底未能力挽狂瀾。

然後是西夏崛起,徹底斷絕了西域同中原的聯繫,再之後,就是元朝興起。雖然大元一統天下,但是陝甘之地,分封給了不少王公貴胃,變成了他們的牧場,漢人百姓數量銳減,致使當地風俗同中原迥然不同。

地理人文,全都不一樣,甚至是語言不通,長相迥異,要想在這種條件下,大舉進軍,難度着實驚人。

明槍暗箭,山川河流,甚至是一條溪流,都可能帶走將士的生命。

面對這一大片未知,人的生命太脆弱了。

天高地闊,山河無垠。

站在彎月之下,能感覺到的,只是渺小惶恐。

以弱小的軀體,如何能掌握這麼廣闊複雜的區域?

繼續進軍?

或者……不如歸去!

涼州的高樓之上,馮國用斜躺在椅子上,在他的身下,墊着好幾層狼皮褥子,讓他能舒服一點。

丁普郎、馮國勝、傅友德,等等諸將,都趕了過來,一個個瞧着他,強忍悲痛,不敢言語。

哪知道馮國用卻笑了,“眼下再難,還能比得上當年西漢通西域的難度嗎?大漢朝那是從無到有,張騫九死一生啊!隨後大漢幾次用兵,包括搶奪汗血寶馬……哪一次不是幾萬死傷?試問大漢朝退卻了嗎?惶恐了嗎?咱們的先人,就因此停下了腳步嗎?”

馮國用連聲質問,好幾位將領都紅了臉,馮國勝也道:“大漢確實不曾退去,故此纔有西域併入中原。開疆拓土,披荊斬棘,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只是……”

“只是什麼?只是死得了小卒,死不了我這個大都督嗎?”馮國用長嘆一口氣,“你們要想清楚了,一個人不值一提,生死幻滅,人命如燈,一陣風過來,就可能滅了。但數萬人聚在一起,就是熊熊大火,遮天蔽日,是吹不滅,打不散的!祖宗能開拓西域,行前所未有之壯舉,我們不過是重複先人的行爲,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那就真的愧對祖宗了?”

馮國用稍微喘口氣,繼續道:“進軍雲南,開拓遼東,西北用兵……我們這是在還賬,也是在開拓,在恢復漢家疆土,鑄造華夏輝煌。張相這些年熱切倡導,我們也銘刻肺腑,在乎的不就是這個嗎!”

“我馮國用一身爲輕,故土爲重……若是因爲我一人,耽誤了收復河西的大事,我死不瞑目啊!”

說到這裡,馮國用忍不住咳嗽,馮國勝連忙將一杯茶送到了兄長嘴邊,又給他拍打後背。

好半晌,馮國用恢復過來,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紅潤,隨即他又道:“我方纔說了第一點,就是要有信心,不退縮。絕不能放棄故土,不然我們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子孫。接下來我說第二點,咱們往後務必小心,一草一木,都要小心謹慎。咱們要從本地人身上,學到生存的智慧。”

“還有,我記得張相在北平,推行了過濾水的法子,咱們務必要推行開,要喝熱水,不能吃不潔之物。要真心真意,對待當地百姓好,幫他們幹活,跟他們交心,做朋友,解決難題。要堅決收回陝甘諸王的草場,把他們的馬匹牛羊,都如數分給百姓。不論是漢人,還是色目人。”

“你們要記住我的話,咱們站在高天之下,固然渺小如沙,但是咱們的心胸,卻可以包藏天地,貫穿古今。”

馮國用又道:“我已經請張相幫忙,整理了許多漢唐的古書,尤其是關於西域的,已經馬不停蹄送了過來。你們都要好好讀書,又要探查當地民情,把書卷上的東西,和實際的放在一起,咱們要尋找前人足跡,也要記下來所見所聞,留給後人。”

馮國用不厭其煩,面面俱到,仔細叮嚀每一個人。

他說話越來越急促,而中氣卻是越來越弱,馮國勝心中憂慮,忍不住道:“兄長,你先歇着吧,不用着急的,咱們慢慢說。”

馮國用微微一笑,並沒有答應,而是詢問道:“梳頭,梳頭已學京都樣了嗎?”

一句問話,讓馮國勝幾乎淚目,連忙道:“已經安排下了,馬上就過來。”

馮國用點了點頭,喃喃道:“復山河易,復華夏難!把土地打下來,還要教化,還要收服人心,把華夏的根紮下去……只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了。國勝,你記得,不要把我送回老家了,就在這涼州之地,把我葬了吧。我的墳墓在這裡,我也在這裡看着你們,自此之後,你們只許往前,不許後退……大傢伙能做到嗎?”

馮國勝立刻跪倒,傅友德,丁普郎等人也紛紛單膝跪地,泣不成聲。

“大都督,您放心吧!我們都明白了,山河社稷,遠在我等個人榮辱生死之上,我們縱然是死,也不會後退半步!”

馮國用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微笑,這時候樓梯響動,有人引着幾個女子上來,她們穿着應天的衣服,梳着應天髮飾。

剛剛上來,面色倉皇,十分害怕。

馮國用微微沉下臉,幾位大將連忙扭頭,跟女子們解釋,讓她們不要誤會,並沒有那些不好的意思。

只是想請她們在此展示一下,就可以安然離去。

過了一陣,幾個女子平靜下來,帶頭的女子主動道她會唱涼州詞。

馮國用大喜,連忙讓她們演唱。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女子們的聲音略微沙啞,而且聲調也有些錯亂,可馮國用卻毫不在意,滿臉是笑。

聽了一遍又一遍。

聽完之後,馮國用讓兄弟攙扶自己,掙扎起身,給她們拍巴掌。

隨後馮國用重新坐下,微笑道:“諸公,假若有一日,河西百姓,乃至西域子弟,能盡數背出這首詩,咱們就算是成功了。” шωш⊙ ttκΛ n⊙ c o

衆人強忍悲痛,“大都督放心,我們現在就教給將士們,讓他們去教百姓!”

馮國用點了點頭,卻又道:“這首詩到底不是最佳,孤城,怨,不度……說到底是文人之作,總是帶着那麼一點幽怨氣,缺少氣吞山河的壯魄,好固然是好,但是總歸不能鼓舞士氣,激勵人心。”

丁普郎道:“誰說不是,俺雖然不通文墨,但是什麼叫春風不渡玉門關?咱就要帶着將士,殺過玉門關,殺到西域去!”

馮國用連連點頭,“是啊,這纔是大將的氣魄。”

正在說話之間,突然一騎飛至。

“大都督,有聖旨一封,外加張相的一首詩!”

“張相的詩?寫了什麼?”馮國用急忙問道。

使者連忙展開,朗聲道:“大將籌邊尚未還,淮西子弟赴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七百六十八章 張太師的親戚第二百一十七章 要捨得花錢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二百八十四章 時機第二百二十五章 學到了了不起的本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七百三十四章 皇孫之師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九百零七章 清掃乾淨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的 御史大夫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們想回家第八百三十九章 大明忠臣有門檻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七百四十五章 霸道的朱元璋第六百三十七章 拉着老朱做生意第七百零七章 憤怒的張希孟第六章 論守城第七十四章 羅貫中?蔣幹!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四百五十一章 開明的張相公第七百七十四章 教育改革第六十五章 屯田養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七十一章 有青天第二百九十四章 借風破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我們贏了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三百四十九章 鐵索連舟第十二章 示兒第三百六十章 大哥,我還活着!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外新策略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二百八十一章 咱爲民除亂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三章 書與畫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三百零四章 國珍飄零半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五十七章 聲威大振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軍大都督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五百九十章 皇帝帶貨了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五十四章 殺出來的公道第七十七章 剝皮見心第四十九章 大刀向自家人頭上砍去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八百八十八章 老朱能得到的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一百一十三章 花開兩朵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八百五十五章 救國之法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六百二十章 紀念館第八百三十七章 冠軍侯第四百五十四章 聰明的孔家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二百六十六章 才子們的第一課第一百八十章 統一思想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