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抓人

一共是三十幾本藏書,整齊擺在張希孟的面前,這裡面有三本是張養浩送給老爹的,剩下的有幾本孤本,還有就是老爹一筆一劃的手抄本!

面對整齊的字體,張希孟只覺得心頭深處,涌起了難以形容的悲愴,曾經他以爲再也找不到仇人了,卻沒有想到,竟然送到了自己的面前!

“徹裡不花啊徹裡不花,你自投羅網,天上地下,就沒人能救得了你!”

張希孟咬着牙,怒火沖天。

他的眼睛漸漸變成了血色,拳頭握緊,太陽穴上的青筋繃起。

父母慘死,就像是一根刺兒,留下了心頭。

在這個亂世,你很難找到仇人,歸結起來,就是元廷暴虐,所以推翻元朝,纔算報了仇。

張希孟選擇輔佐朱元璋的最大理由,就是國恥家仇!

只是讓他想不到的是徹裡不花竟然主動送上了門……雖然還不能確定,是不是徹裡不花下令乾的……而實際上,大約就是徹裡不花部下無意間做的,他並不知情……但是也不妨礙張希孟把這筆血債算在他的頭上,他的部下作惡,他就要承擔後果!

而且搶劫的命令,多半是主帥下達的,大約是不會錯的。

張希孟又翻開了眼前的書籍,仔細看着上面的文字,漸漸的,彷彿一個溫和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老爹又在領着他讀書了!

張希孟的眼圈溼潤了,急忙合上書,下一秒,他豁然站起,大步往外面走。

張希孟剛出來,迎面三個人等着他。

朱重八,沐英,還有馬氏!

“先生,聽沐英說了,可是你們家的書?”

張希孟默默點了點頭。

馬氏深深嘆口氣,猛然扭頭,厲聲吼道:“重八,還不調兵!”

朱元璋連一句話都沒說,直接扭頭,就要去辦了。

夫人說話就是管用,而且還是爲了張家的事,暖心!

張希孟感念,卻攔住了他,“主公,用不着着急!”

朱元璋頓了頓,他還以爲張希孟珍惜和徹裡不花的生意,不願意讓自己受損,老朱也急了,橫着眼睛道:“張希孟,你別忘了,徹裡不花燒了咱的寺廟,咱跟他也有大仇!不管他有多大的用,咱都要把他抓了,捏碎了!”

馬氏直接道:“別猶豫了,點兵,殺過去!”

沐英也瞪圓了眼睛,小拳頭緊握,雖然只有短短的相處,那對夫妻的模樣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頭。

說起來他們對自己的好,不比朱元璋夫妻差。

他也要報仇!

張希孟見老朱如此,自然是心裡熱乎乎的,但是卻還是搖頭,“主公,徹裡不花有一萬多人,如今已經不是濠州慘敗的時候,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怎麼不容易?就讓徐達動手,他保證能把徹裡不花抓回來!”

“不!”

張希孟搖頭,“主公,徐達在徹裡不花那邊許久了,徹裡不花一定會監視他,現在給徐達下令,會讓他處於危險之中。還是趕快下令,讓徐達將計就計,離開定遠。”

朱元璋完全驚到了,“張希孟,你在想什麼?你不要報仇了?”

張希孟微微一笑,“主公,我剛剛想了個不錯的點子,抓徹裡不花,易如反掌,順便還能看看這個畜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朱元璋眉頭緊皺,他知道張希孟一肚子主意,但是不調兵,還要把徐達叫回來。徹裡不花好歹是幾萬兵馬的統帥,不是尋常人,真能說抓就抓到?

誰給你的自信啊?

馬氏也說道:“小先生,你是怕有損失?可別這麼想,徹裡不花作惡多端,荼毒百姓,早就該死了!”

張希孟又擺手,“夫人,我剛剛的確想了個辦法,不妨先試試。如果不成,再調兵硬攻。”

見張希孟一再堅持,這兩口子也不好說什麼……而且他們也很想知道,張希孟到底有什麼好招?

首先,張希孟去了騎兵軍營,朱元璋也跟着,他們一行到了門口,就看到了一個魁梧的中年漢子,晃着大腦袋,正在站崗。

見張希孟來了,慌忙過來。

“先生要找誰?”

張希孟怔住了,他是要找人,卻沒有準確的目標。

“對了,你們當中,有會蒙古語的嗎?”

蒙古漢子,難道不該都會蒙古語嗎?

對不起,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那些在中原幾十年的,早就把蒙古語忘沒了。

說實在的,多數蒙古騎兵同化的相當好。

湊巧的是這個看門的漢子,他還會蒙古語。

“你能說說經歷不?”

這個蒙古漢子唉聲嘆氣:“先生,俺這輩子,倒黴了幾十年,就沒交過好運……俺小時候混蛋,成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結果十六歲的時候,俺爹突然就沒了。他的一個朋友,也是個蒙古人,就看上了俺家的房子,他設計陷害,把俺發配到了草原上充軍!”

“你說俺能服氣麼?俺是個蒙古人不假,可俺跟着爹孃,從小生活在漢地,哪懂草原的事情……俺就偷着跑,結果每次都被抓回來,皮鞭子狠抽,往死裡打。俺受得那個罪,就不用說了。到了草原上,那蚊子密密麻麻的,俺的同伴就有一個被蚊子咬死的!別說人了,有老牛都被吸乾了!”

張希孟知道他沒說謊話,草原蚊蟲的確厲害。

“熬了十幾年,俺算是僥倖沒死,學會了蒙語,還娶了個媳婦,生了個娃……好容易安頓下來,又被一紙調令,讓俺剿匪來了!又要拋棄妻兒,我這一走,草原的規矩和漢地不一樣,她要是不改嫁,就沒法活……先生你說,還有這麼混蛋的朝廷嗎?俺都快四十了,這輩子就這麼完了!”

聽着他抱怨,張希孟留神看着,突然忍不住笑了。

漢子訕訕賠笑,“像俺這麼倒黴的,也的確值得一笑。”

“不是!”張希孟擺手,“我不是那個意思,是我覺得你身形魁梧,腦袋特大,很有貴相。”

漢子嘿嘿道:“俺,俺漢名就叫大頭,吳大頭!只是俺可沒覺出自己哪裡貴了?”

張希孟笑了,“放心吧,很快就能貴起來了。”

張希孟叫來一個士兵,讓他去取來知院老張的盔甲,不一會兒士兵回來,張希孟又讓他給大頭穿上。

還真別說,竟然很合身。

十多斤的大腦袋頂着頭盔,大頭變巨頭!

張希孟又道:“我說大頭,你能學那些蒙古官員不?演出來,讓我看看。”

“怎麼不會?俺都被他們打了幾十年了,那幫畜生就喜歡拿鞭子抽人,不說話,先抽鞭子,你敢多說一句,他們就打板子,手黑着呢!”

吳大頭一邊說着,還一邊瞪圓了眼珠子,怒目而視,學得惟妙惟肖,活脫正黃金旗的老貴族,帶着通天紋的。

張希孟看在眼裡,簡直忍不住撫掌大笑,你他孃的真是個人才!

“太好了,抓徹裡不花,非大頭莫屬!”

朱元璋和馬氏都在後面看着,他們也不知道張希孟到底要用什麼招數,只是好奇。

張希孟當面交代之後,這兩口子都大吃一驚,還能這麼玩?

“不用多派幾個人壯壯聲勢?”老朱詢問。

張希孟想了想搖頭道:“聲勢大了,就容易吸引更多的人,萬一徹裡不花真出來迎接欽差就壞了。這種事情就是突然下手,破綻難免,也是賭一把。如果能成,以後主公也多了一個手段。”

“還想着咱幹啥,要給你家報仇啊!”

很快行動開始,徐達代表朱元璋,跟徹裡不花談好了條件,答應幫他演戲,隨後徐達就離開了定遠,徹裡不花也興匆匆準備演戲,畢竟朱元璋的價格還算合理。

看起來自己的那一箱子書起到了作用,那位張先生一定出力了,回頭弄點孤本送過去,這個朋友,一定要交下!

就在徹裡不花想着好事的時候,一個披着盔甲的蒙古貴胄,單人騎馬,來到了定遠的北門。

“你什麼人?來做什麼?”

守城士兵照例盤問。

果然如預料,見一個人來,沒有提前去通知上面,也沒有關城門,只是簡單詢問。

此人把眼睛一瞪,說了幾句流利的蒙語,士兵聽不懂,只覺得很震撼。

這位氣得大罵,“老子是孛兒只斤氏,達哈木。奉了朝廷旨意來的!”

“孛兒只斤?”

守門的士兵多數都不知道,唯獨一個上了年紀的,突然衝出來,吃驚地看着。

“您,您是宗室貴人?”

來人怒罵:“知道了還問?你們敢攔着欽差,都不想要腦袋了!殺,殺,全都該殺!”

這位一邊說着,還一邊揮動鞭子,怒不可遏。

守城士兵看了看,這位會說蒙古語,身形壯碩,尤其是腦袋,夠大,夠威風……就跟畫上的成吉思汗,忽必烈似的。

再加上這個兇悍的勁兒,誰敢說不是老懞古的?

就這樣,他們也沒要什麼欽差憑證,直接放了進來,反正就一個人。也不怕有詐。

等人進來,那個上了年紀的老兵就說:“小人去給徹裡不花將軍說一聲,請他來迎接!”

提到了徹裡不花……來人突然大怒,一串優美的國罵就脫口而出。

“這個黑了心的爛蛆,勾結紅巾賊的雜碎!他乾的事情,打量着朝廷不知道?他打了敗仗,卻說是大勝!他還給紅巾賊送鎧甲戰馬,無恥,無恥之尤!大元朝都是被這種混賬王八羔子給弄壞了!老子來就是要抓他的!要把他明正典刑,大卸八塊!”

這一頓怒罵,讓守城士兵大受震撼。

他們也不傻,徹裡不花做事,欺上不瞞下,大傢伙都知道一些……見這位蒙古皇族直接說出來,大傢伙都信以爲真。

看起來多行不義必自斃,瞧瞧吧,躲得過紅巾,躲不過朝廷!

徹裡不花的報應來了!

沒錯,他們也早就覺得徹裡不花不是個東西了,聽到元廷要來抓他,還挺樂的。

可見這位只有一個人,他們也都遲疑了,能行嗎?

“怎麼不行!爺爺是橫行天下的蒙古鐵騎!抓這個無膽的鼠輩,一個人就夠了……再說不是還有你們嗎?我問你們,是願意隨着我去抓國賊,還是要跟國賊一條道跑到黑,讓朝廷把你們都砍了?”

這幫士兵互相看了看,怎麼說呢?

他們肯定不想跟徹裡不花一起倒黴,可是讓他們抓人去,那就太考驗勇氣了……

“廢物!”來人繼續怒罵,“沒出息的東西!給你們的富貴不會抓住!拿了徹裡不花,朝廷有重賞,老子接管定遠,給你們都官升三級!”

士兵還在猶豫。

“還愣着幹什麼?跟我走!”

這位說完,直接打馬向前,守門的士兵愣了一下,竟然真的就跟他走了。

吳大頭帶着幾十個守城的兵,到了徹裡不花的府門口。

守門的一看這位蒙古高官,前呼後擁,怒氣衝衝殺了過來,來者不善啊!

“小的見過大人,大人……”

啪!

沒等他說完,皮鞭子響起,把看門的嚇得連滾帶爬,退到了旁邊。

“在沒人的地方待着!”

說完這句話,他就帶着人,昂然而入,直奔徹裡不花的臥房去了……不但沒人攔着,還沒人去通知徹裡不花。

第八百二十一章 移民非小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一百九十章 講好朱家軍的故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向張相學習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一百八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朱熹說得對啊!第六百二十九章 請你吃牢飯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八百一十章 張承天的生意經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七百二十章 楊憲倒臺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二百四十章 紅燒肉有的是第四百八十八章 這個大明不一樣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十三章 敬畏第八百五十二章 逆子無知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實力暴漲的朱元璋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四百一十一章 孤單的張相公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八百九十章 放眼世界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好前程在嶺南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七十八章 羅貫中盜書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六百六十五章 洪武十年是個大日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二百八十三章 稱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奴才之作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九百零五章 神州皆聖賢第六百零九章 你要保我不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陵姓朱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五百七十三章 父慈子孝的大元朝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五百四十一章 來自皇家的肯定第八百五十九章 變法強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朱標的反應第三百五十三章 君臨天下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第七百六十二章 高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三百九十八章 刻石銘記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福通走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四百九十一章 親事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試多是一件美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三百四十六章 好大兒第八百一十三章 老朱的保證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涼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都想投朱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宋亡於此,大明興於此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