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諭燕雲檄

張希孟一度以爲,自己已經見慣了大場面,哪怕是幾十萬人的決戰,洪武皇帝登基,他都能坦然面對,不就是一個出師典禮嗎?

又有什麼了不起的?

但是他想錯了,這是一場凝聚所有人信念的戰爭,天下蒼生,無數的百姓,都盼着這一天……張希孟以騎兵開道,從府邸出來,一條用黃土鋪就的新路,直通校軍場。

在路上,竟然撒上了鮮花香草。

馬蹄踏過,足底生香。

“馬蹄香草過,人隨凱歌還!”

兩旁的百姓齊聲大吼,祝願將士,能夠順利歸來。

馬背上的張希孟心中振動,忍不住勒住戰馬,向兩旁看去。

頓時密匝匝的人羣中發出呼喊之聲,“張相公凱旋而歸啊!”

“張相公打個漂亮的大勝仗。”

“滅了韃子,重興華夏啊!”

……

聲聲呼喊,殷切期盼,悉數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張希孟當真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他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代表着千千萬萬的百姓,代表着天下軍民。

此戰,必勝!

張希孟到底沒有說出什麼,只是朝着兩旁的百姓抱拳,隨即打馬向前。

在他的身後,祝願之聲,此起彼伏。

張希孟一路趕到校軍場,距離還有三百步,李善長一身冠服,等候在路旁。

“恭迎張督師!”

張希孟勒住戰馬,衝着李善長躬身,“多謝李相公,恕我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李善長二話不說,竟然伸手抓過張希孟的馬繮繩。

“公爲天下計,我爲公牽馬!”

說完,堂堂左相竟然真的當起了馬童,在前面替張希孟牽馬墜蹬,向着校軍場而去。雖說了解朝局的都知道李善長和張希孟之間,到底誰說了算。

可是在大庭廣衆,衆目睽睽之下,以左相之尊,牽馬前行,也是給足了張希孟面子。

就這樣,李善長在前,引着張希孟進入校場。

在兩旁,全都是大漢將軍,這些士兵身長面大,威武雄壯,一個甲冑鮮明,熠熠生輝,好像天兵降世臨凡一般。

着實威嚴!

也幸好裹了些綢緞,讓張希孟看起來更魁梧一些,不然別說將軍們了,就算是這些大漢將軍也比不上,江楠着實是有心了。

等張希孟進入了校場,來到了中間的位置,他這才從馬背上下來。徑直走向御座,面見朱元璋。

今天的老朱,冕旒冠,龍袍,沒有鎧甲,只是簡單配着天子劍。

瞧着張希孟快步走來,老朱滿臉笑容,他竟然站起,向前走了幾步,迎接張希孟到來。

“臣,右丞相,北伐徵虜督師張希孟,拜見陛下!”

朱元璋臉上含笑,眼中盡是欣賞。

時至今日,張希孟依舊年輕,身形提拔,五官英俊,器宇不凡,名揚天下……稍微翻看一下張希孟的履歷,都會讓人驚歎道五體投地的地步。

他最引人矚目的自然是劃分時代,引領潮流,興一家之學,輔一朝盛世的功績……時至今日,張子之學,民本之說,已經成爲天下顯學,不光學生要讀,官吏要考,普通百姓,也要知曉。

這是哪怕孔老夫子都沒有達到的高度。

諸葛武侯是自比管樂,張希孟卻是比孔夫子更有功績,比姜太公更勝文名。

得天獨厚了屬於是。

而在此之外,張希孟在財稅上面頗有建樹,成立糧食銀行,推行商科考試,籌建稅務部。在對外上面,張希孟指點毛貴,開創外交學科,訂立準則,成爲大明對外打交道的根基。

大力興學,籌建天下最好的學堂,數以百萬計的蒙童入學。

鼓勵工業發展,改善女子地位,促進外貿發展。

一路數下來,甚至連張希孟擔任時間不長的水師大都督,也是有聲有色,遺澤不少。

時至今日,張希孟又要多一個金光閃閃的頭銜。

北伐統帥!

此前朱元璋已經任命了徵虜大將軍和兩位徵虜副將軍。

如今張希孟凌駕在三位大將之上,是名副其實的三軍督師,總攬一切大權,負責光復燕雲之地。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個讓人頭暈目眩的高位。

張希孟也僅能勉強控制,不至於失態,可掌心裡,早就是汗水了。

朱元璋主動拉起張希孟,笑道:“先生稍候,咱這裡有一份詔書。”

老朱聲音不高,張希孟連忙點頭,他主動站在了朱元璋身側。

而老朱則是從參政朱升手裡,接過一份詔書。

這份詔書,正是宋濂起草,張希孟潤色,朱元璋最終敲定的北伐檄文。

朱元璋展開詔書,目視全場,隨即高聲朗讀。

“檄諭燕薊秦晉之人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豪傑,前赴後繼,皆以抗元恢復,爲畢生之志……”

這篇檄文從一開始,就言明天下志士,反抗元廷不曾斷絕,紅巾是集大成者,而大明朝就是繼承這一股法統……

毫無疑問,這就是當初張希孟在崖山之時,倡導的內容。

如果如同歷史上的那樣,沒有這一套主張,朱元璋就必須承認元廷正統地位,然後才能闡發抗元道理。

可是有了張希孟的理論支持,老朱的底氣一下子就足了起來。

咱未曾反叛元廷,奈何元廷無有人君之福!

“元之君臣,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酖兄,至於弟收兄妻,子烝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爲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此乃胡風橫行,社稷蒙生。故有識之士皆曰,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老朱利用這一段,痛罵元廷荒唐,天下紛亂,皇室胡作非爲,正是胡風侵染,敗壞華夏,故此需要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故君失其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臺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古云:胡虜無百年之運,驗之今日,信乎不謬!”

……

朱元璋抑揚頓挫,聲若洪鐘,痛斥元廷之失……在校場之中,除了滿朝重臣,軍中將士,竟然還有應天百姓,三教九流,齊集於此。

甚至也先帖木兒等人,也有幸參加誓師大典。

面對老朱的痛斥,也先絲毫不覺得什麼不對。

元廷確實爛到了極點,已經無可救藥,趕快毀滅了算了。

朱元璋痛斥元廷之後,隨即話鋒一轉,“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爲衆所推,率師渡江,居金陵形勢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時至今日,疆域遼闊,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嶺南,湖湘漢沔,兩淮徐邳,皆入版圖,奄及南方,盡爲我有。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猛士雲集。予恭承民心,罔敢自安,故起大兵,擇良臣,誓師北伐,解民倒懸。不敢有須臾遲疑。”

老朱這幾句話則是追憶自己發展壯大的過程,有指出雖然準備尚有不足之處,但是救民心切,也就顧不得什麼了。

精兵猛將,賢臣督師,這自然說的是張希孟。

一篇檄文說到了這裡,也差不多要收尾了。

“朕慮民人未知,反爲我讎,絜家北走,陷溺猶深,故先諭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予恐中土久污羶腥,生民擾擾,故率羣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其體之!”

“如蒙古、色目,原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爲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老朱將檄文唸完,在場軍民百姓,悉數跪倒,山呼萬歲。包括也先帖木兒等人,喊得尤其大聲。

天子再次申明,蒙古、色目,願意歸附,與華夏之民無異。

從此之後,他們皆是華夏之民,當真是天命造化,福澤不淺!

朱元璋念過之後,一轉身,張希孟急忙上前躬身。

“督師張卿!”朱元璋滿臉紅光道。

“臣在!”

“朕命你總攬兵權,北伐燕雲,光復故土,重興華夏!”

張希孟稍微一頓,隨即大禮參拜。

“臣,謹遵聖旨!此戰大勝,不負陛下,不負蒼生!”

朱元璋滿意點頭,隨即摘下腰上的寶劍,遞給了張希孟,而張希孟的佩劍則是被老朱接過,放在了一旁的托盤上。

“先生當持此寶劍,掃蕩元匪,匡扶中華!”

“臣遵旨!”

張希孟握緊明顯沉了不少的寶劍,大步走下高臺,隨即翻身上馬,抽出寶劍,高高舉起。而後又縱馬馳騁,從一隊隊的明軍前面掠過。

大傢伙看得頗爲驚訝,好傢伙,原來咱們張相公還是文武雙全,這騎術很高明啊!

張希孟還能說什麼,他也是南征北戰這麼多年,豈能連馬都騎不好?

張希孟縱馬掠過之處,萬勝之聲,聲震雲霄,氣衝斗牛。

終於,張希孟從所有隊伍面前掠過。

他立身軍前,高舉佩劍。在張希孟身後,又出現了一杆大旗。

火紅的旗幟,迎風飛揚。

在旗幟上面,有四個字:克復燕雲!

見到這一幕,在場的不少人突然覺得眼睛酸澀,有淚水忍不住流出。

自割讓燕雲十六州算起,已經四百餘年。

這四百餘年間,中原大地,遭受了一個又一個失敗,國土淪喪,黎民變爲牲畜牛馬……多少仁人志士,意圖恢復,結果功虧一簣,甚至無故冤殺。

累累白骨,萬千血淚。

今日,終於有了足夠的膽氣,可以恢復燕雲,重興華夏了!

“嶽元帥,宗爺爺,在天之靈莫散,好好看看啊!”

“文丞相,丹心長存,大軍北伐,替你報仇了!”

“陸放翁,王師北定中原了,你也可以安息了!”

……

萬千呼聲,匯聚到張希孟身上,秉持着無數人心願的北伐,終於到了!

張希孟突然振臂,揮動寶劍,“尊奉皇命,出師北伐!”

剎那間,所有目光,都注視着他。

將士依照安排,邁着整齊步伐,昂揚出征,百姓歡呼,此起彼伏,還有無數報社撰稿人,奮筆疾書,窮盡一切詞彙,記錄下激動人心的一刻!

第八百七十六章 好學生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二百二十七章 都是來買糧的(新年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個技術活兒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四百二十一章 廣而告之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張相故智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文忠立功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九百一十四章 山路第五百零九章 復旦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個公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八百章 債務,老朱背第一百零五章 趙均用覆滅第二百三十四章 地位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三百五十章 詐降的人選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五百七十七章 大元羣賢也湊齊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君臣團圓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二百八十章 湖州城破第三百八十三章 朱元璋在崖山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希孟的財富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困難,找張相第三十六章 只有元廷受傷的世界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七百零一章 聖明的老朱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王第三百二十章 度支局開工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二百零四章 大盜現身第二十三章 真龍入海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四百四十一章 平分華夏第六百零六章 熊孩子朱老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的後起之秀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權在握的朱棣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三百零六章 冊封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三百三十二章 衝突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明的希望第五百三十六章 送張相回京第四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承諾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四十七章 恢復舊山河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來的官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江!渡江!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八十五章 朱元璋認輸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四百零九章 最強防刺殺衙門第八百五十四章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和三寶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好學習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六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八百三十五章 固始鵝肉第八百六十九章 瘋狂的大明科學家第二十八章 糧和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戰場第八百四十二章 本少爺心善第七百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零七章 張少師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八百一十六章 好好輔佐太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而歸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