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早生貴子

多年以後,重孫女問起名滿世界的張希孟,您老這輩子幹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

張希孟凝望着蒼天,毫不猶豫吐出倆字:“結婚!”

本來他還能私下裡摸魚偷懶的,但是自從有了江楠在身邊,連摸魚時間都沒了。他都懷疑夫人是朱元章塞過來監工的。

“夫人,咱們別忙活了成不?爲了他們老朱家廢寢忘食,不值得,他們又不給咱倆加俸祿。”

江楠笑容不減,低頭整理東西,反問道:“你這麼說陛下,不怕被陛下聽到啊?”

“我巴不得他聽到,最好免了我的官,然後我就能在家裡歇着了。”

“休想!”江楠笑道:“免了你的官,我不還是官嗎!到時候我就命令你給我做事。”

張希孟翻白眼了,“那跟現在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了,現在是人家求相公老爺幫忙,您就別裝了,我知道相公最是體恤百姓,最是關心民間疾苦的。對吧?”

“對對對!夫人說得都對!”張希孟道:“咱們這又是去哪兒?”

“當然是去陳留了,故地重遊,看看村子有沒有變化。”江楠準備好了隨身之物,拉起張希孟,夫妻兩個騎着毛驢就出城了。

……

“乾爹,我大哥和大嫂剛剛出城去了。”朱英向老朱抱怨道。

“出城?”老朱愣住了,碗裡的面都不香了,“他們,他們成親剛第三天,沒事往外面跑什麼?”

朱英無奈道:“乾爹,我都着急了,大嫂一心都在公務上面,別的我倒是不擔心,我大哥這一脈單傳,什麼時候開枝散葉啊?”

老朱聽完,更加無語了,大約這是第一次,覺得臣子太過勤勞也不好。

張先生可是要趕快開枝散葉,生幾個孩子才行。

咱的兒子都四個了,還指望他們能玩在一起,從小培養感情呢!要是張先生兩口子都忙於公事,豈不是耽誤了。

“朱英,你說張先生在乎什麼?咱們能不能對症下藥?”

朱英想了想,“我大哥在乎錢……不是什麼錢都要,他那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不這樣吧,乾爹降旨,說是官吏家裡頭,多生孩子,可以領賞,我大哥肯定會老老實實在家的。”

朱元章點頭,讚道:“這話有理,就按照你的意思辦。”

“傳旨吧。告訴下面,凡是五品以上官吏,成親一年,無有子嗣,罰俸一半,就這麼辦了!”

有人去傳旨了。

朱英卻傻了,我是說讓乾爹賞錢鼓勵,怎麼變成罰俸了?

這意思南轅北轍,完全擰了?

朱元章無奈道:“乾爹沒有那麼多錢賞賜,只能這麼辦了,不過效果都是一樣的。”

不一樣!

朱英可不傻,他跟張希孟時間久了,也學了一肚子亂七八糟的東西。原本賞錢,那是包括大哥在內,不少人都能得到賞賜。

現在這麼幹,那就是極少數倒黴蛋,會跟大哥一起,失去一半的俸祿!

天啊!

我幹了什麼?

怎麼又得罪了官員啊?

朱英欲哭無淚,剛剛婚禮上就開罪了那麼多文武,現在又來……我這是怎麼了?哪怕有乾爹和大哥罩着,我也不能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啊!縣官不如現管,當官是得罪不得的。

要不,要不,我還是回嶺南吹海風,吃海螃蟹算了。

朱英嚇得連夜捲鋪蓋,準備跑路……張希孟卻是沒心思管朱英,他們夫妻故地重遊,又回到了陳留的村子。

等這一次過來,張希孟欣喜發現,除了龍骨水車還在轉動之外,在田間地頭,竟然出現了好幾頭耕牛,正在忙着翻地。

張希孟立刻來了興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欣然走向了田間地頭,查看情況……江楠緊緊跟隨,臉上也笑容可掬。

自家相公明明就喜歡看這個,還裝什麼啊?

當我看不出來?

這就叫樂在其中。

還真讓江楠說對了,張希孟的確越看越高興。

爲了擺脫鹽鹼,百姓們不但挖掘了排水溝,用澆灌的辦法,清除鹽鹼,還從河溝裡面,挖出爛泥,覆蓋在地表。

他們還把爛樹葉,草木灰,糞便,農家肥,全都傾倒在地上,將這些東西和土壤混勻,改善鹽鹼狀況。

經過平整之後的土地,模樣大爲改觀。

一些村民忙着整理土地,另外一些,則是忙着耕田種地。

哪怕只有五六歲的孩子,都乖乖跟在後面,挎着一個小筐,裡面裝着種子,每次捏出多少種子,都嚴格按照長輩教的那麼做,生怕出一點錯。

認真的模樣,格外惹人發笑。

可孩子們半點不覺得,他們彷佛在做着什麼神聖的事情。

快點長大吧!

長出糧食來,秋天就能吃白米飯,大饅頭了。

想到這些,口水都流下來了。

趁着百姓午休的時候,張希孟又請來了那個老農,一起過來的還有幾個農戶,也包括杜廣安。

他們一見張希孟,就要趴下磕頭。

“快別這樣。”

張希孟讓老農起來,讓所有人都起來。

“你們要是還把我當成朝廷大員,我下次可就不過來了。”

老農嚇壞了,“那怎麼行!還要,還要請大人吃酒席,慶祝豐收。”

張希孟立即道:“豐收?有把握嗎?”

老漢愣了下,總算忘了行禮的事情,專心說起了莊稼,越說越是眉飛色舞。

“把握可是不小,瞧瞧啊,俺們村子多了五頭牛,都是頂好的犍牛,朝廷還是仁慈的,皇帝也是好的,對了,還有大人,要多謝青天大老爺。”

他還要跪拜,張希孟趕快攔住,又把目光轉向了杜廣安。

“你說說吧,這些耕牛可是借錢買的?”

“不是!”

杜廣安搖頭,“張相,百姓們還是不放心借錢,覺得有擔子壓在肩頭,過日子不踏實。”

“那,那你們怎麼弄到耕牛的?”張希孟好奇問道。

提到了這事,其他幾個農戶都咧嘴笑了,滿是皺紋的臉上,難以掩飾自豪,彷佛幹了什麼光宗耀祖的大事一樣。

杜廣安告訴張希孟,雖然主要是借貸,但朝廷依舊籌措了一些耕牛,另外朱英拿來了不少錢,朱元章也拿出了一些,購買耕牛之類的東西,幫助百姓,恢復生產。

這些東西不多,自然不可能按人頭分配。

需要看百姓的治水成果。

誰修築溝渠多,誰修建水庫多,誰平整出來的土地多……就給誰獎勵!

“張相,大傢伙沒日沒夜,睡覺都在水渠旁邊……苦幹了好些日子,總算是贏來了獎品,給村子裡足足掙了五頭牛!”

竟然是這麼來的!

張希孟不無驚訝,“老伯,你們可辛苦了。”

老農連忙擺手,“辛苦什麼……這,這不是五頭牛,這是俺們的本錢,是俺們的命根子……到了秋天,是吃乾的,還是喝稀的,全靠着它們哩!要說起來,這牛比人管用多了。”

張希孟也替他們高興,“有了耕牛,就能多開田地了吧?”

老農點頭,“是能多開不少,可也不能累着了……大人可能不知道,人這力氣,越用越有。牲口可不行,別看它們塊頭大,力氣足,但成天干活,就不行了。忙活這段時間,就要歇着。不過牛歇着,人不歇着。俺們琢磨着,趁着雨水多的時候,多修溝渠,多平整土地,先撒上草籽,等明年的時候,就能種莊稼了。”

張希孟含笑點頭,“確實,老伯想的對……我想問你一件事,你說說,如果家家戶戶,都是領口糧,然後把剩下的糧食,放在村子裡,由村子保管銷售,你看成不?”

老漢愣了下,他仔細想着,又看看其他幾個農戶。

“那,那是不是就歸村子,還是怎麼回事?”

“不是……糧食還是大傢伙的,只是人多力氣大,糧食湊在一起,才能賣上好價錢。而且日後再有天災人禍,村子裡有存糧,可以照顧到所有人。”張希孟又道:“當然了,這是我的設想,我是希望鄉親們能聯合起來,衆人拾柴火焰高嗎!不過要是有困難,也可以說出來,大家商議。”

老漢低着頭,盤算了好一會兒,這才說:“要是這麼做,村裡有多少糧食,必須讓所有人都知道,買賣糧食,賺了多少,每家每戶,該得多少,也要算明白,必須清清楚楚,不然的話,銀錢一過手,不醜也是醜,這輩子的名聲就算在鄉親面前都毀了。”

張希孟點頭,“說得對,我會想辦法,給村子配屬上專門算賬的先生,以後還會安排學堂,讓孩子們都能讀書,明白事理,知曉王法,不至於被人哄騙。”

聽張希孟這麼說,老漢終於有了喜色。

要是這樣的話,他們開出來的土地,除了保證家家戶戶的口糧,還能有上千石糧食結餘,都歸村子裡負責,可不是小數目啊!

這要是用好了,小村子就能煥然一新了。

“大人這個辦法好,俺,俺們一定試試,人多力量大,人多了就不受欺負!”

張希孟欣然點頭,又聊了一陣子,他讓大傢伙忙去,自己和江楠也準備返回……就在他們跨上驢背,將要離開的時候。

突然不知道哪個帶頭喊了句,“大人長命百歲,夫人早生貴子啊!”

剎那之間,江楠的臉通紅通紅的,張希孟也只剩下乾笑……

第八百三十一章 俘虜王保保第八百八十章 震怒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兒大孝第九百一十三章 抱孫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作詩第七百五十章 果斷處置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朱元璋給百姓的禮物第二百九十三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六百二十七章 又是大案第六百八十四章 你爹要來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皇子教育等不得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朱又輸了第六百三十三 章 藩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五百七十四章 俘虜大元皇帝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百四十七章 官方大采購第八百六十二章 張太師是我叔叔第七百三十九章 老朱被抓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大典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三百四十章 你也配號漢王?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八十五章 均田新政第七百五十五章 朱標戰李相第四百七十章 軍糧到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陷入絕境的陳友諒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大胃口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四百三十二章 陳漢覆亡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父子同考第三十八章 大帥丟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輕鬆出獄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四百六十章 痛斥孔家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朱校長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五百六十章 大一統第八百零五章 好姻緣第一百三十九章 主動送上門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二百八十九章 軍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喜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三百零八章 怎麼當吳王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六百六十九章 兄友弟恭的大明朝第八百二十三章 皇孫的樂園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後的忠臣第二百零二章 祭祀先賢第六十四章 一出好戲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都瞧不起大宋朝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正黑旗第六百三十八章 百萬補貼朱多多第三百三十七章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第九十二章 大海第七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十五章 挺住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二百四十二章 千金懸賞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朱元璋歸來第二百八十五章 常遇春的戰後總結第九十七章 老朱的兩套體系(三更到)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七百九十一章 金陵十二公子第六十一章 要官第七百七十二章 抓人第八百九十九章 准許加入華夏第七章 狠人朱重八第六百七十七章 父子鬥法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歲第八百零二章 老朱求救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華與夷第一百六十二章 獄中悟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倍奉還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八百二十七章 農學家朱元璋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六十三章 戰略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