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英的未來

長夜無眠,燈光閃閃。

在朱元璋的面前,放着一頂頭盔,面前還有一面旌旗,傅友德單膝點地,再拜道:“臣慚愧,到岸邊的時候,陳友諒已經坐小船跑了,臣只追到了這些東西。”

朱元璋把頭盔拿在手裡,掂了掂,挺重的,上面嵌着兩條金龍……陳友諒稱王草率,身邊用的東西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是他原來的頭盔,加了兩條龍,用了些明黃的綢緞,倒像是戲臺子上用的行頭。

老朱一伸手,抽出了刀,將上面的兩條金龍撬下來,吧嗒,掉在桌上,還是實心的,可以給夫人打一對金鐲子了。

朱元璋笑呵呵收起,隨後讓傅友德近前來,老朱一探手,把頭盔戴在了他的頭上。

“大小正好,戴着,你的功勞,咱時刻都記在心裡了。”

傅友德一振,連忙大禮參拜,磕頭作響。

“上位天恩!臣銘刻肺腑!”

老朱笑了,“好好領兵就是,你是入過巴蜀,打過關中的將才,在咱旳手下,也是絕無僅有的。這次收攏兵馬,你的手下擴充爲一個整營,五千六百名士兵,再給你一千八百匹戰,其餘的東西,讓兵部配齊。”

傅友德着實是吃驚非小,朱元璋已經把他放在了和淮西諸將並駕齊驅的位置上。這份恩典,不可謂不重!

傅友德想了想,又道:“上位,臣斗膽進言,陳友諒雖然慘敗,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在漢陽還有不少兵馬,如果給他一些時日,難免不會死灰復燃,臣以爲應該立刻追擊陳友諒,直搗漢陽,斷了他的根本,滅了此獠!”

朱元璋不動聲色,微微沉吟,便問道:“如今陳軍潰散各處的,還有多少?”

傅友德一驚,還是道:“沒有二十萬,也有十五萬。”

朱元璋又道:“那這些人潰散到了哪裡,現在又做什麼?”

傅友德不敢遲疑,忙道:“除了尚在浮樑的張定邊之後,在江州,瑞州,袁州,各處皆有潰軍。”

朱元璋頷首,又道:“那這些潰軍都在幹什麼?”

傅友德的額頭漸漸冒汗,只能道:“他們正在肆意殺戮,搶奪百姓,爲非作歹,爲禍一方。”

“是啊,大軍之後,必有荒年。陳友諒已經沒了大半條命,就算給他幾個月,也恢復不了元氣。相反,江西之地,人口稠密,物產豐富,迅速控制江西,咱治下的百姓,就能翻倍。爭天下,爭天下,說到底爭得還是百姓啊!”

傅友德稍微思忖,便連忙點頭,“臣明白了,多謝上位教誨。”

朱元璋道:“你既然明白了,就立刻領兵,先去拿下江州,記住,要愛護百姓,不許殘民害民,懂嗎?”

“懂,臣明白!”

傅友德連忙下去,朱元璋看着他的背影,微微沉吟。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

別說治天下,就算是接收新地盤,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朱元璋渡江的時候,一江之隔,淮西和金陵的話就有很大區別。

如今進軍江西,差別就更大了。

軍民溝通不暢。就會有誤會,有衝突,不免流血死傷。

因此處理這些事情,必須慎之又慎。

張希孟去勸說歐普祥,朱元璋讓傅友德擔任攻擊江州的主力,都是這些考慮……說實話,打仗之前,需要考慮的只是如何能贏,而戰勝之後,方方面面,多如牛毛,反而更麻煩了。

朱元璋稍微思忖,外面就有腳步聲,是張希孟來了。

“先生,歐普祥不願意上道吧?”

張希孟頷首,無奈道:“是我把事情想簡單了,分封外面的疆土,沒有那麼簡單,也不是誰都能輕易接受的。”

老朱淡然一笑,“先生,其實咱也想到了,可咱還是同意了,你知道爲什麼嗎?”

張希孟一笑,“主公向來都是迎難而上,自然不會被區區困難嚇倒!”

老朱大笑,“先生,以你的睿智難道不知道,咱們要走一條前所未有的路,處處上坡,每一步都是艱險!分封蠻夷之地,讓他們建國,羽翼中華,如今這幫人不願意,不代表以後也不願意。總而言之,這是咱們的方向……這人啊,只要有了目標,便是泰山,都能搬開了!”

老朱站起身,豪情萬丈,用力揮舞拳頭,充滿了力量。

“歐普祥不識擡舉不要緊,是他自己糊塗,要不了多久,他自己就會悔之晚矣。”

張希孟一笑,“用不着多久,他現在就該後悔了。”

話音沒落,郭英就匆匆進來。

“上位,張相……歐普祥求見,他說自己有罪,上位只管殺他就是,何必慫恿小卒欺辱於他,這麼做未免……未免有失公道!”

張希孟呵呵兩聲,“他想要公道,那就給他公道……這些年歐普祥獨霸袁州,當真覺得自己如何如何嗎?只要下面的士兵動員起來,揭露他的罪行,十顆腦袋也不夠砍!”

張希孟氣呼呼說道,朱元璋竟然撫掌大笑,“好!講得好!先生你這人什麼都好,就是太喜歡講道理了,遇到這種人,道理是講不通的。”

朱元璋對郭英道:“你去告訴歐普祥,咱現在還有軍務,讓他等一等吧。”

郭英連忙答應,趕快下去了。

歐普祥還不醒悟,那就只能幫着他體面,豈止張希孟和朱元璋,郭英也是一肚子壞水,對付歐普祥,他就夠了。

這時候朱元璋又對着張希孟道:“先生,咱們還是商量一下張定邊吧……此人之勇,還在常遇春之上啊!”

不消多說,老朱愛才之心,溢於言表。

其實張希孟也是這麼看的。

張定邊不光是能打,而且還壽命超長,用他爲將,能打幾十年,哪怕老朱死了,人家都活蹦亂跳的。

這種超長待機的金牌打手,誰能不喜歡呢!

而且根據鄒普勝、丁普郎等人的說法,張定邊人品忠厚,約束士兵也算嚴格,在整個陳軍當中,都算是鳳毛麟角。

如果能收到麾下,拿他打元兵,也是好的。

只不過越是猛虎,就越難以馴服,必須出大力氣。

朱元璋盯着地圖,對張希孟道:“先生請看,常遇春早就領兵前往彭澤,從彭澤南下,揮師浮樑州。徐達也領着人馬,自湖口向東,壓了過去。還有花雲,已經飛鴿傳書,不出意外,他的騎兵也會出祁門,向西殺來,封鎖張定邊東逃的路線。”

張希孟聽着老朱的排兵佈陣,頭皮都一陣陣發麻。

張定邊這是多大的福氣啊?

竟然能得到這麼多名將的圍攻。

徐達,常遇春,花雲,這都是老朱手下的王牌,幾乎都是獨當一面的,面對此情此景,張希孟只想說一句,還要加大力度!

“主公,說到底,張定邊最容易向西逃竄,湖口方向他無路可退,沒準就會走鄱陽湖,主公可有安排?”

老朱含笑,“自然是有的,饒州方向的兵馬,會向北出動。最最緊要,咱讓朱文正和郭興渡過鄱陽湖,圍攻張定邊。再有,費聚、陸仲亨、唐勝宗,他們會封鎖都昌一線,然後也向東壓過去。這些兵馬,十面埋伏,天羅地網。別管張定邊有多大的本事,他都休想逃出羅網。”

張希孟盯着地圖,反覆看了再三,終於長長鬆了口氣,不再言語,只剩下默哀。

張定邊這傢伙運氣還真是不錯,竟然得到了這麼多名將的照顧,毫無疑問,他大約是跑不出來了。

但他會不會甘心投降呢?

張希孟還真挺擔心這傢伙軸脾氣上來,死活不肯投降,那就不好辦了。

張希孟突然發現了那面陳友諒的旌旗,張希孟有了一個主意。

“主公,把這個送過去怎麼樣?張定邊見到了旗號,必然灰心喪氣,鬥志銳減。”

老朱想了想,笑道:“先生似乎很重視張定邊,志在必得啊!”

張希孟咧嘴一笑,“其實臣是在乎朱英,他還在浮樑,能少拼命,少點危險,臣纔是求之不得。他的命苦,說實話,臣是不捨得他受委屈的。”

朱元璋眉頭微動,臉上似笑非笑。

哪怕是對朱標,張希孟也是主張要多歷練,不經歷那些東西,就沒法成才,好的太子是教育不出來的。

可是到了朱英這裡,畫風就完全不一樣了。

朱元璋連連點頭,突然他笑道:“先生,你說歐普祥不識擡舉,不想去外面封國。你說這事朱英行不行?”

“行啊!怎麼不行!”

張希孟立刻道:“主公,你要是這麼想,那可就太好了,務必要給朱英找個四季如春,風光秀麗的好地方。”

“哪裡?”

“自然是雲南啊!”張希孟忍不住道:“漢武帝征服西南夷,將雲南等地納入版圖。一直到唐朝,南詔立國,再到後面的大理,又到了如今……足足好幾百年時間,這塊土地都已經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掌控。如今把匝剌瓦爾密統領雲南,當地已經沒有多少漢人漢風了。主公要是捨得,將雲南交給朱英,再給他幾十萬漢人,讓他鎮守此地,恢復漢家衣冠,推行華夏教化。”

“守住了雲南,就穩住了西南,穩住了西南,就穩住了中原的大後方。”張希孟感嘆道:“或許在幾百年後,中原大地面臨危機的時候,子孫後代會感激我們今日的決定。疆域遼闊一些,家底兒厚實一些,這些纔是文明的真正底蘊,哪怕遇上了敗家子,也要敗些年頭,不至於一下子就亡國滅種。”

朱元璋對這些話,將信將疑,但是他看出來了,張希孟是真想替朱英討點好處。

“其實就憑着駐守浮樑之功,咱就該好好賞他!”朱元璋大方笑道:“只不過一個雲南,會不會太小,太遠了?”

“不不不!”張希孟連忙道:“主公大可以放心,雲南向南,還有太多的土地,要是那小子連開疆拓土的本事都沒有,臣也白教他這麼多年了,該打屁股嘍!”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九十六章 常遇春的小故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封功臣第二百六十二章 歧路(補昨天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張相的好學生第四百一十七章 國法無情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六章 論守城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七百八十七章 張家第三胎第八百六十五章 均分田畝,救濟斯民第四百二十二章 成功挑戰張相的弱點!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杭州不在談判之列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一十三章 來自張希孟的報復第三百七十章 稱帝的第一步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四百四十五章 諸將才幹第四百三十章 你不配第六百九十章 師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商稅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在大明,人最尊貴!第二百一十一章 朱元璋看人真準第八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旋風第六百四十五章 皇子壯矣第一百二十章 彭黨第七百一十章 朱標的做事小技巧第九百一十二章 朱英還債第八百九十三章 鑄造金鼎第七百四十八章 皇孫染病第四十八章 善長歸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格局打開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恐怖的徐達第七百五十八章 霹靂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三百零九章 俸祿第九章 論地主豪強的軟弱性第一百三十章 大魄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三百二十二章 婚姻大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出海,搶土豆第八百六十三章 叔叔救我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二百四十一章 敗得真慘第九百章 到了地獄你也不行第五百一十四章 倒黴的朱標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內鬥果然開始了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求首訂)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希孟的爲臣之道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買李善長的價碼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們不是飯桶第八百三十八章 老人該退位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一百七十六章 開科取士第七百九十章 公主北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朱也爲難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家都缺錢第六百九十五章 夏知鳳的親事第八百三十章 偷家狂魔藍玉第五百六十八章 皇子戍邊第八百七十五章 去應天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張相住我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新上學第四百三十八章 和尚不難爲和尚第二十四章 落腳之地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粥之恩第一百七十九章 一劍誅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饅頭能破城第五百九十四章 頑強的朱標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七百七十三章 不許士大夫再回來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佑朱元璋第七百七十一章 鬧到中書省第五十九章 抓人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三百零二章 跪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六百九十七章 我太笨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七百零五章 北大的鎮校之寶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誥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是一個關於格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