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

中文域名一鍵直達

相比起復雜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高啓明顯更適合從事辯經工作。他走街串巷,蒐羅各位碩儒文章,漸漸的摸清楚了關於岳飛冤案的看法。

其實這個事情本來就不復雜,只是背後牽連到了君臣綱常,才變得很難說清楚……

比如有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就把秦檜的行徑都拿出來,痛罵一頓,都是他乾的,如果牽連到趙構的部分,那也是被奸佞矇蔽了,輕信了讒言。

高宗趙構固然有些錯誤,但絕對不能讓他跪在岳飛的墓前,以君父之軀,跪下向臣子請罪,這是何等無君無父之舉?

天人公憤,天地厭之!

斷然不可爲!

這篇文章基本代表了當下主流的意見,文章的署名也很有趣,“安敬老人”。

陶安,字主敬。

很顯然,這篇文章出自這位宿儒的之手,某種程度也是李善長在跟麾下文官商議之後,放出來的風聲。

畢竟在反覆權衡之後,李善長還是不那麼相信張希孟的話……畢竟老朱遲早要坐上那個位置,事實上現在的朱元璋,就是個準皇帝。

雖然同行是冤家,怎麼罵趙宋天子都沒問題,但是讓趙構下跪,等於是否定了整個皇帝行業,屬於掀桌子行爲,斷然不可爲的。

不過老李也學聰明瞭,這種事情他還是不要直接摻和,讓陶安出面,甚至還把這篇文章的草稿遞給了張希孟過目。

這就是觀點之爭了,可不是黨爭,不要誤會,咱老李從來不結黨營私。

面對此情此景,張希孟也沒有什麼可說的,甚至他也希望展開一場徹徹底底的討論,把這個事情說透。

果不其然,在短暫的醞釀之後,就有人出來反駁,首先寫文章的竟然是餘堯臣,他歸附朱元璋這邊有些時日,瞭解了不少情況,加上他本身比較激昂耿介,因此毫不客氣指出,以岳飛之身份地位,斷然不是一個丞相可以謀害的。

誠然高宗被欺騙一時,難不成還被欺騙一世?

過去是大家不敢把窗戶紙捅破而已,十二道金牌,難道是秦檜揹着天子發的不成?

趙宋已經滅亡了一百年,大元朝都走到了盡頭兒。

正該萬象更新,一掃頹唐的時候,難不成還要替前前朝的昏君塗脂抹粉?

說這話的人,根本不懂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真意!

餘堯臣的這篇文章談不上多深入,但是非常契合當下的民心……許多百姓雖然沒法寫文章,發表什麼宏論,但是總能去嶽爺爺的墳前,表達一下心意。

因此每日前往岳飛墳前的人,絡繹不絕,而餘堯臣,還有幾個年輕的書生,就在外面弄了個臺子,不斷講述靖康之恥,講述岳飛的數次北伐。

每每說到屈辱之處,臺上臺下,一片切齒痛恨,罵聲不絕於耳。

如此昏君,難道不該跪在嶽爺爺的墳前謝罪嗎?

很快,就有百姓聯名上書,向朱元璋請命,要求給趙構立跪像。

這時候張羽有適時寫了一篇文章,他的立論清奇,角度刁鑽。

張羽認爲高宗趙構在給金國的國書中,用了“臣構言”開頭,這就表明趙構已經向金人屈膝稱臣,是地地道道的兒皇帝。

按照這個道理來看,三百年的趙宋江山,應該切開,前半段是趙宋,後半段是完顏宋。

稱呼趙構爲完顏構,是最合適不過的。

既然完顏構已經是金國臣子,如何能以中原皇帝視之?

既然不是中原天子,讓他跪下又如何?

這篇文章一出,倒是沒有別的效果,反而坐實了完顏構的綽號,順帶着還創造出了完顏宋,杭州百姓聽完大呼過癮兒。

而就在這時候,高啓也出手了,他沒有直接討論此事,而是從史實出發,秦檜從金國返回之後,就兜售宋金議和。

由於得到了趙構的支持,升官很快,加上他拉幫結派,排擠了呂頤浩,掌握大權。

這時候秦檜就拿出了他的方略,簡言之八個字“北人歸北,南人歸南”。

彼時宋朝的將領,韓世忠、岳飛、張俊等人,皆是北方健兒,他們手下的士兵,也多是北方漢子。

所謂北人歸北,就是自廢武功,自掘墳墓。

秦檜爲什麼要這麼幹?

在宋朝這邊看來,君臣急於苟且偷安,如果朝中有這麼一批北方武人,成天嚷嚷着恢復中原,殺回老家,光復故土,那就必須和金人一直打下去,議和根本成功不了。

而金國那邊也深知這一點,他要要求宋廷放歸北方之人,一來是瓦解宋軍,二來是補充人口,恢復兩河的經濟民生。

這纔是岳飛冤案的實情,至於其他的解釋,都偏離了真相。

坦白講,趙構也曾經掙扎過,比如南人歸南,北人歸北,趙構自詡北人,將安歸?

所以在最初趙構也曾經大力提拔岳飛,讓他年紀輕輕,就掌握重兵……但是隨着時間推移,一些北方出身的將領,也在南方圈佔土地,有了安逸的生活。

就猶如當初衣冠南渡的晉人一般,忘記了亡國之仇,只想着樂享江南,提出北伐的人,被視作異類,遭到排擠,祖逖、桓溫,皆是如此。

高宗趙構也漸漸沉溺江南繁華,不思故國。

而此時依舊堅持北伐,並且戰果斐然的岳飛就成了君臣一致的眼中釘,肉中刺……

其實提出北人歸北,南人歸南,就表明宋廷要放棄中原之地,放棄北方之民,一如他們無力收復燕雲,放棄十六州百姓一般無恥!

岳飛的冤案,不是因爲嶽王爺說什麼迎回二聖,也不是岳飛捲入什麼立儲之爭……這都是在扭曲真實情況。根本在於恢復中原,還是抱殘守缺。

岳飛作爲恢復中原派的中堅,不改初心的表率,戰果輝煌的神將,敵不過一羣墮落的君臣,被這幫小人聯手害死了。

所以說在岳飛墳前,跪着的不能只是秦檜等人,還必須有高宗趙構,因爲他們都是罪魁禍首,不分彼此!

此時重提舊事,不是讓一個死去幾百年的皇帝,給一個臣子下跪那麼簡單,也不牽連什麼皇權問題。

最最根本的,既然上位提出恢復中華,驅逐胡虜,那麼就必須徹徹底底清算過去,消除人心當中的怯懦卑劣,放棄抱殘守缺的懦夫行徑。

哪怕貴爲天子,在這件事情上,錯了就是錯了,該跪也要跪。

敬岳飛,敬的是恢復中原之志。

鄙夷趙構,鄙夷的是怯懦無恥之行。

所謂正本清源,明辨是非,要的就是這個!

高啓把這篇文章流傳出來,而且還堂而皇之署上了“青丘子”的名字。

沒錯,就是我寫的,有想辯論的,只管過來就是。

剎那間,沸騰的議論,竟然有那麼一絲絲冷靜了。

“青丘子此論一出,誰與爭鋒啊!”

宋濂感慨萬千,“張相,這人的一支大筆,勝過老夫百倍,有如此才子歸附,也是國之幸事。”

張希孟含笑點頭,“確實,他的話就連我也十分贊同,寫不出更高明的東西了……不過這事情只怕沒有這麼簡單。”

“什麼?”宋濂大驚失色,“張相,上位英明睿智,心懷壯志,又有雄文在此,道理明白,難道還有人能推翻了?”

張希孟一笑,“夫人帶着公子過來了。”

“啊?”宋濂又是一驚,“張相,你,你不是和夫人很熟悉嗎?又是公子的師父,難道夫人會反對這事?”

“不不不!”

張希孟擺手,“這事跟夫人也沒有多大關係,只是有人找到了夫人,要跟主公認一門親戚。”

“親戚?”宋濂大吃一驚,什麼親戚?

朱元璋還有親戚嗎?

老朱大哥的次子朱文正,二姐夫李貞,外甥李文忠,不是全都過來了嗎?

貌似還有個大姐,不過朱元璋也早就說過了,這個大姐和他關係不好,早在多年前就斷絕往來,或許早就死了,老朱家哪裡還有親戚?

“是,是朱夫子的後人。”

“朱熹?”宋濂更加吃驚,“張相,上位和朱熹有親戚?”

“誰知道呢!”張希孟兩手一攤,“疏不間親,這事我也沒法摻和,夫人也沒法摻和,就只能看主公怎麼辦了。”

宋濂愕然半晌,他漸漸想明白了朱家人爲什麼會在這時候冒出來……朱熹作爲理學大儒,一生辯經無數,他的主要任務就是論述正統,替南渡的趙官家擦胭脂抹粉。甚至說理學都是爲了這件大事服務的工具。

如今完顏構的綽號流傳甚廣,人盡皆知。

等於是否定了宋室南渡之後的正統,如果說靖康之前的宋朝,還勉強能充當中原正統, .那麼在靖康之後,宋朝就是個確確實實的小朝廷,而且還是卑躬屈膝的小朝廷。

藉着討論岳飛的案子,等於把宋朝的正統給否定了,也不啻於把朱熹的墳給刨了。

事情做到了這個地步,有人出來反彈,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道理講不過,就要打人情牌了。

宋濂怔了怔,他竟然有些不知說什麼,畢竟要是有人跟他說,你是聖人後代,出身顯赫,他也會高興的。

別人一直詬病朱元璋,不就是嫌棄他出身低微嗎?

如果能攀上朱熹的高枝兒,那可就一步登天了。

“張相,用不用去拜見上位,把一些事情說清楚?”

張希孟淡然一笑,“說什麼?就算主公真的要認下這門親戚,我們還能反對不成?”

“那,那我們的大業怎麼辦?”

張希孟略微沉吟,笑道:“所以說,我們要對主公有信心!這事主公能做出最好的決定,我們要相信主公!”

張希孟頓了頓,向窗外眺望,看着白雲團團,綠樹茵茵,輕嘆一聲,“宋學士,你是個文人,我也算半個文人,文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好爲人師。總想着去教導別人什麼,過去有人捧着孔孟之道,脅迫天子,我們要是拿自己的道理,強求主公,那就是犯了過去文人的毛病……畢竟主公可不是趙家人啊!”

宋濂猛然吸了口氣,他覺得張希孟的話大有內涵,此時登門,逼着老朱認親,算不算脅迫強求呢?

第五百六十六章 封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張相小課堂又開課了第二百章 張希孟被盜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伯溫歸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相有後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家父張相公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一百八十六章 張先生來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把太子教壞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皇家圖書館第六百三十五章 繡春刀,出鞘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的花朵們第七百零六章 師表大明第五百八十三章 培養儲君第六百六十二章 李善長的高光時刻第三百一十一章 張相是個大好人第五十一章 朱元璋的政策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十六章 打地鼠第五百五十五章 壯士十年歸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六百一十章 冠軍……侯,回來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考試成績出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豪門敗落第八百四十一章 敲詐李善長第六百七十四章 朱家公主不足論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七十章 好官第三百四十八章 都在秀第四百四十六章 金牌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七百三十章 張相的新衣第一百零七章 五大主力第七百一十八章 第一大案第一百七十章 金陵第四百零三章 皇帝的誕生第三十九章 好女婿第八百二十章 龍場悟道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親,不賠款第三百三十八章 登聞鼓第六百七十二章 爲陛下賀!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生可爲聖賢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四百二十九章 連大戶都背叛了第五百四十七章 文丞相,可以告慰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要看着大元朝完蛋第六百二十六章 新的省制第八百七十三章 咱投洪武大帝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北平的出路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六百三十二章 張相公覺得你死定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案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主公知道了?第七百七十章 小張先生第七百三十七章 朱標之怒第二百零六章 元末小溫侯第八百零九章 雙胞胎第八百九十八章 拿國家抵債第四百九十九章 婚宴講話第三百零三章 即吳王位第七百六十九章 張庶寧的苦讀計劃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四百四十四章 六位國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們也是人第六百八十二章 張庶寧的大生意第九十九章 都是狠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紅巾大聯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甚至不願叫我一聲大哥第三百五十五章 樹碑立傳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們不欠軍餉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爲士第四百五十九章 強大的後勤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家軍的良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高下立判第七百一十一章 最好的傳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是來立規矩的第七百四十章 陛下脫險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八百三十四章 故鄉的味道第七百零三章 一生要強的朱元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標的教育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六百五十章 鐵鍋燉貪官第四百四十八章 織毛衣第四百七十二章 請小明王退位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希孟的大棋局第一百零九章 人間清醒朱元璋第六百二十四章 劃分行省第一百七十八章 劉基,你被捕了第八十一章 珍珠翡翠白玉第五百零八章 問道孔夫子第十四章 工科男的可怕第三百一十八章 朱元璋是不怕累的第二百四十六章 咱們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