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

bookmark

工業派學子的擴張大計結束了,接下來就要對教育體系進行梳理了,給大規模擴張的工業派學子們找個出路。

工業品現在是拿銀子養着這些學子,如果不給他們找個出路的話。

等他們長大成人以後,就會覺得自己所學的數理化毫無用處。

他們已經不是愚民了有自己的思想,在東林黨有心人的鼓動下,很有可能開始怨恨工業派讓他們又過上了那種窮苦的生活。

如果這些工業派學子還只是愚民,他們就會認爲那些窮苦生活是應該的,也不會有任何的怨言。

一旦有了思想,能夠獨立思考以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另外,工業派花了這麼大的價錢培養出來這麼多精通數理化的學子,如果就這麼浪費了實在是可惜。

朱舜得到了十萬工業學子的消息,徹底的放心了,轉身離開了工人會館。

在幾天以後,大學城會發生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政令。

朱舜離開工人會館,直接去了太子朱慈烺的陸軍講武堂,找到他開始實行另一件計劃。

小雪時節。

天上飄起了雪花,呼號着刺骨的寒風。

大學城內卻是一片喜氣洋洋,就在今天大學城內發生了一件極其隆重的事情。

太子朱慈烺這位大明未來的儲君,要對大學城內所有的學堂、學院、學社,進行賜匾。

一來,賜了匾額都好,這些學堂、學院、學社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二來,這一次的賜匾,也是對大學城內所有的學堂、學院、學社進行一個等級的劃分。

實現對於人才的分流,畢竟就算是人才也分不同級別。

有頂尖的人才,也有一般的人才,還有普通人。

大學城內的新式學堂進行等級劃分以後,工業中學的學子們就能根據自己的成績,報考相對應的新式學堂。

太子朱慈烺爲了彰顯這一次賜匾的隆重,直接擺出了太子的威儀,開始對第一等的學堂進行賜匾。

首先要進行賜匾的是京師大學堂。

京師大學堂門口。

朱舜、王徴、孫元化、黃宗羲等工業派所有的人都到齊了。

四周站着大量的京師大學堂學子,以及各個學院的學子。

由於這一次的賜匾計劃,意義太過於重大了。

朱舜還把各個工業小學、工業中學的講師和成績拔尖的學子們,全叫了過來。

京師大學堂門口,人山人海,到處都是穿着各種小學、中學、學院、學堂服飾的工業學子們。

正午時分。

太子朱慈烺的威儀,踩着這個黃道吉日的節點,來到了京師大學堂門口。

太子朱慈烺走在最前面,身後有兩個人擡着一塊燙金大匾。

有這種榮幸的兩個人,一個二期第一名鄭成功,另一個是三期第一名乙邦才。

太子朱慈烺走過去和朱舜寒暄幾句,又說了幾句場面話,讓他倆給京師大學堂掛上了金字匾額。

朱舜的幾名弟子,看着那個高高掛起的金字匾額,表情各異。

大弟子宋士慧沒什麼感覺,只是在那一口一口的抽着旱菸。

二弟子宋士意由衷的感覺這是應該的,也就恩師的京師大學堂能夠得到金字匾額,其他任何學堂學院都沒有那個資格。

到了七弟子徐積薪身上那就不一樣了,眼裡充滿了鬥志,想着哪一天自己的大明冶金學院也換上一面金字匾額。

朱舜這一次對各大學堂、學院、學社的劃分,一共是分爲三個等級。

金字匾額,紅字匾額,藍字匾額。

金字匾額只賜了三面,京師大學堂得到了一面,陸軍講武堂得到了一面,還有一面就是北洋水師學堂。

京師大學堂和陸軍講武堂得到金字匾額,工業派的所有學者學者沒有任何異議。

對於名聲不顯的北洋水師學堂,還是沒有異議。

因爲就在前幾天,北洋水師學堂傳遞過來一個消息,一個令人極其振奮的消息。

蒸汽機船的研究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朱四海也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在崇禎十年以前完成蒸汽機船的研究。

高壓蒸汽機彌補了最後一塊短板,蒸汽機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接下來就是把蒸汽機船的實物打造出來了。

工業派學者學子們都知道蒸汽機船的意義,也知道這個蒸汽機船涉及多麼複雜的物理學和機械學。

只用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就研究出來了,這讓工業派所有的學者學子們都感到了驚歎。

也讓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北洋水師學堂,成爲了僅次於京師大學堂的工業派火熱學堂。

甚至是超過了太子朱慈烺的陸軍講武堂。

太子朱慈烺在京師大學堂停頓了片刻,帶着另一面金字匾額,前往了陸軍講武堂。

同樣給陸軍講武堂掛上了一塊燙金大匾,至於最後一面賜給北洋水師學堂的燙金大匾,暫時是發不了了。

倒也無妨,太子朱慈烺爲了表示隆重,找了大明天子身邊的庶吉士前去頒發金字匾額。

金字匾額的賜予結束,接下來就是八大學院的紅字匾額了。

爲了徹底實現不同等級的對待,紅字匾額的辦法就不是太子朱慈烺,請來了中樞重臣孫元化。

由中樞重臣孫元化,帶着自己的威儀,開始對八大學院進行匾額的賜予。

每一塊匾額的右下角,還有一個序號,代表這個學院的排名。

關於學院的排名,朱舜直接公佈了出來,也是爲了讓八大學院進行良性競爭。

以各個學院的研究成果爲主要評定標準,另外還加上了對於人才的培養,創造的經濟效益,以及在老百姓心裡的威望等等。

八大學院的紅字匾額字號,基本上就是按照朱舜的八大弟子的排名,進行的紅字匾額賜予。

唯一一點讓人有異議的,薄珏的天文學院還在了第五,按理說應該排在最後纔對。

朱舜也沒有去解釋什麼,只是說了一句這是公正的。

工業派學者學子們就認同了,並沒有覺得朱舜不公平,只是他們想不到那麼遠而已。

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業派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七十四章 什麼是工業化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五百三十一章 權貴們的反應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三十章 彈劾朱舜?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三國系列·關羽第二百五十七章 經濟奇才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八十章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五百一十章 工業革命對戰爭形勢的改變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六百章 高壓蒸汽機的成果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