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

bookmark

顧炎武嘆了一口氣,有些話他很不想說,但不得不說出來讓太子朱慈烺認清官僚鄉紳的真面目:“其實密雲縣的課稅還不算太重,只能算是中等。”

“有些州縣的課稅光是正賦就高達四鬥,更不要說剩下的兩樣耗米和私費了。”

太子朱慈烺以前總是聽到官逼民反這四個字,聽得多了,也就以爲這只不過是老百姓給自己造反找了一個藉口罷了。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哪裡是一個藉口,而是一個事實。

天底下的官僚鄉紳們用大明給他們的權力,反而去挖大明的牆角,以至於挖的大明現在搖搖欲墜眼看就要崩塌了。

官僚鄉紳在挖大明牆角的道路上,可不只是在壓榨老百姓這一方面,還有更讓人怒不可遏的方面。

顧炎武今天準備把這些事情都說開了,說完了官僚鄉紳是怎麼壓榨老百姓的,是怎麼通過收繳課稅的名義搜刮老百姓手裡的糧食。

接下來就要說土地的問題了,這纔是官僚鄉紳挖大明牆角的真正大頭。

顧炎武把手裡的魚鱗冊交給了太子朱慈烺:“殿下請看,這是密雲縣過去上報給朝廷的田畝數目。”

太子朱慈烺接了過來,按理說太子朱慈烺的學識在整個大明都能排得上號的,畢竟他作爲大明的儲君,從小接觸的都是最好的老師。

但這一本魚鱗冊每個字都認識,但是這些字集中在一起,就不明白了。

不明白歸不明白,太子朱慈烺也知道這裡面的門道,這應該就是各縣戶房掌案用來世襲的手段之一了。

要是人人都能看懂魚鱗冊,只要把戶房掌案手裡的魚鱗冊搶走,人人都能是戶房掌案。

這個世襲的世襲二字,就在於查看魚鱗冊的技巧,只有戶房掌案的自家人能夠看懂,才能世襲下去。

太子朱慈烺翻到最後,看懂了魚鱗冊,只不過不是他看懂的。

而是顧炎武在魚鱗冊的最後進行了批註,清晰的批註了魚鱗冊上記錄的上等水澆田、中篇、下田、旱地等所有田畝的數目。

總共是兩萬畝左右。

太子朱慈烺對於兩萬畝的數目還算是比較滿意,那些上田和中田用來種植千斤雜交水稻,下田和旱地用來種植土豆,每年收繳上來的糧食絕對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了。

不過太子朱慈烺的滿意沒能維持多久,他的這個滿意又變成了極大的憤怒,甚至那張習慣了或者說在朱舜的要求下不允許表露出任何表情的臉容,變成了鐵青色。

顧炎武交給太子朱慈烺以前的魚鱗冊過後,又拿出了另一本新的魚鱗冊,這本魚鱗冊是他這一個月來的成果。

嚴謹到一絲不苟的丈量完密雲縣所有的土地,記錄在冊,全部都在這一本薄薄的賬本上了。

太子朱慈烺的臉色那麼難看,就在於這一本薄薄的賬本,也就是顧炎武丈量出來的田畝數目。

二十四萬一千一百二十畝。

竟然比二十四萬的零頭還要少一倍。

朱舜看到太子朱慈烺鐵青的臉色,真的擔心他氣壞了身體,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任重而道遠。”

聽到這一句任重而道遠,太子朱慈烺的心情漸漸緩和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慶幸。

他要是沒有碰見先生,還像過去的皇帝一樣按照東林黨的教導,成爲一個按部就班的皇帝。

太子朱慈烺永遠不知道老百姓有多苦,永遠也不知道大明一個縣的田地究竟有多少,永遠會以爲東林黨灌輸給他的那套世界觀是對的。

不過現在好了,有了恩師,有了工業派,有了工業革命。

有了這個最讓太子朱慈烺感到振奮和慶幸的土改,世界觀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是一種站在那位毛概思想巨人肩膀上的嶄新世界觀。

太子朱慈烺緩和了情緒,深深嘆了一口氣:“繼續說說吧。”

顧炎武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如果沒有這一次土改的話,臣也沒想到官僚鄉紳們對於田地的隱瞞和詭寄,竟然達到了這種地步。”

“簡直就是觸目驚心,令人髮指。”

“密雲縣的二十四萬多畝田畝,經過官僚鄉紳一代代的隱田詭寄,最後只剩下了兩萬多畝,也難怪國庫空虛到都發不出糧餉了。”

顧炎武說到這裡聲音停頓了一下,開始說他這一次的真正目的。

也是他把具體丈量出來的田地數目交給太子朱慈烺以前,先把過去的魚鱗冊交給太子朱慈烺的原因。

顧炎武不知道自己說出這幾句話,會對自己的仕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很有可能就此讓他失去簡在帝心。

但不說的話,那不是他顧炎武了。

明知道會影響他未來的仕途,還是決定要爲民請命:“殿下,太祖在開國之時立過稅法。”

“一石一。”

顧炎武說到這裡就不說了,雖然說在來之前他準備了一整套的長篇大論,但這種事說多了反而不好。

還不如直接表明自己的意思,剩下的就讓太子朱慈烺自己去拿捏了,畢竟說的再多也做不了主。

這個新的課稅是多少,還得是由太子朱慈烺做決定,唯一讓顧炎武感到心安的是。

工業侯朱舜在這裡。

太子朱慈烺的反應卻出乎了顧炎武的預料,居然是好的方面,不是壞的方面。

太子朱慈烺聽到顧炎武說了一句一石一,立即就明白了他是什麼意思,這是要恢復太祖開國時的稅法。

把那些所謂的正賦、耗米、私費全部去掉,只留統一的一石一,以後課稅局收繳課稅就按這個標準來。

太子朱慈烺突然站了起來,認真的看着顧炎武說道:“寧人的想法很合孤的心意。”

“新稅法就按照寧人的意思來辦,不管什麼時候,課稅永遠都是一石一。”

顧炎武先是愣了一下,他怎麼也沒想到太子朱慈烺真的會答應,更沒有想到會答應的這麼快,這麼果決。

顧炎武上前兩步,深深的彎下了腰。

深深的作揖。

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五百一十三章 鄉紳們的罪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三百六十一章 只希望五百斤第二百九十四章 湯若望的新發明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章 作戰系統工程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五百五十二章 殺光鄉紳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