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

畢竟,他也不是本縣人,只是過來熬幾年資歷,撈一些銀子,只要政績上不出差錯荷包也能變得充實,很多事情他也就不管不問了。

就拿刑名師爺來說,刑名師爺和錢糧師爺一般是外鄉知縣的底線,不容染指。

畢竟,這兩名師爺關乎他的政績,也就關乎着他的仕途,不敢把這兩名師爺的大權讓給本縣的那些官紳。

但密雲縣的刑名師爺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世襲,密雲知縣本來是想換成自己花銀子聘請的刑名師爺。

但考慮到已經世襲的本縣刑名師爺,掌握着三班六房裡的快班、壯班、兵房,控制着密雲縣所有的衙役官兵,誰也動搖不了本縣刑名師爺官紳的地位。

加上前幾任知縣就因爲不同意,鬧出了不小的風波,影響了政績,也就默認了這件事。

刑名師爺官紳投桃報李好好的協助了密雲知縣,把本縣治理的已經不是過的去了,在吏部十分的搶眼。

密雲知縣在聽說了戶房掌案的事情,第一時間選擇了稱病,在家裡閉門謝客,給朱舜太子朱慈烺兩人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掌握着密雲縣錢袋子的戶房掌案死了,掌握着密雲縣兵權的刑名師爺,第一時間把縣衙所有的衙役官兵請到了自家的莊子。

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希望他們在該出手的時候能夠幫襯一把,打退監察御史帶來的官兵。

密雲縣的官僚鄉紳們大部分也都帶着家眷和金銀細軟,跑到了刑名師爺的莊子避禍了,就連本縣最有威望的教諭也不例外。

一縣教諭按照常理來說是有大功德的,有着教化地方的重任和大功德,密雲縣的教諭卻把教化地方做成了一門生意。

不管是說他師德有虧也好,說他品性極差也罷,教諭確實把這門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比起他老爹培植的勢力還要大得多,一共教出了三個舉人一名進士,其中那名進士在六部做到了六品主事處事的位子。

密雲知縣也只有從六品,教諭也就成爲了本縣最有威望的官紳,密雲知縣每次見了教諭,都要謙遜的自稱一句學生。

戶房掌案全家被滅的消息傳開以後,教諭立即帶着妻兒老小,以及金銀細軟前往裡刑名師爺家裡。

同時派遣一名親信趕往了京城,查一查這個監察御史的身份,並且把密雲縣發生的一切通知東林黨。

刑名師爺的莊子內。

刑名師爺、教諭、還有一部分家業比較大的官僚鄉紳,坐在大堂的官帽椅上,商量着怎麼處理這件事。

兵房掌案突然拍了一下黃花梨茶几,站起來說道:“大不了今晚帶人宰了那個監察御史,朝廷要是追問起來,嫁禍給流寇便是了,這種事咱們乾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刑名師爺聽到兵房掌案的話,當即就皺起了眉頭,呵斥道:“殺殺,就知道殺人。”

“那可是京城派過來巡查地方的監察御史,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在密雲縣,肯定會在朝堂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真要是追究下來,到時候不是一句簡單的流寇殺了監察御史就能應付過去的了,要麼你,要麼快班壯班的班頭出來當個替罪羊。”

“你們三人誰願意?”

刑名師爺這麼不給兵房掌案面子,當着這麼多本縣有頭有臉的官僚鄉紳呵斥他,要是換成一般的兵房掌案早就翻臉了。

這名兵房掌案甚至是快班、壯班的班頭都不會翻臉,因爲他們都是刑名師爺的同宗兄弟,哪裡敢不聽長房長孫的話。

教諭爲了給刑名師爺和兵房掌案一個臺階下,同時也避免他繼續呵斥那幾個同宗兄弟,打了一個圓場:“殺人確實是不到萬不得已的辦法,現在用明顯不合適。”

“還是等老夫的親隨從京城回來,查清了這個監察御史的底細,再做相應的對策。”

“現在什麼也不知道,兩眼一抹黑,難有應對他的辦法。”

官僚鄉紳們看着兩名主心骨不急不躁的樣子,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因爲戶房掌案的死所帶來的壓力,漸漸輕鬆了不少。

這時,一名膽小怕事的鄉紳突然說了一句:“如果這個監察御史要成爲第二個孫傳庭,如何是好。”

提到孫傳庭的名字,這些平日裡在密雲縣無法無天的鄉紳們,全都是而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

剛剛變輕鬆了一些的臉容,全都是露出了一絲驚恐,臉色當場就白了。

孫傳庭這三個字,早就成了全天下官僚鄉紳不能提的禁忌,就像春秋戰國時期趙國人眼裡的殺神白起。

孫傳庭比起殺神白起還要讓官僚鄉紳們感到一陣陣的恐懼,因爲他是數百年來大明第一個敢破壞規矩的人,殺了整整一個州的官僚鄉紳。

還是把延綏鎮相當於一個大州的官僚鄉紳,全部滅了滿門。

當這名鄉紳提到孫傳庭這三個字,說起監察御史有可能效仿孫傳庭,在座的所有官僚鄉紳們都不敢說話了,渾身上下如墜冰窖般的冰涼。

刑名師爺也同樣是因爲孫傳庭這三個字,手腳有些冰涼,不過想到孫傳庭以後的下場,輕鬆了不少:“最應該擔心這件事的不是我們,應該是這個監察御史的宗祠。”

“大明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是被官僚鄉紳們所掌握着,敢破壞規矩殺了官僚鄉紳,還殺了那麼多。”

“孫傳庭以後的下場絕對是極其的悽慘,他這是相當於站在了官僚鄉紳的對立面,還是全天下官僚鄉紳的對立面。”

“諸位以爲,孫傳庭會有什麼下場?”

教諭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沒有故作輕鬆,確實比較輕鬆的說道:“各位放寬心了,殺了一個戶房掌案只是爲了抓個典範。”

“想要用戶方掌案的全家被滅,逼我等就範,接下來或許還會清算幾家鄉紳,但這名監察御史絕對不敢殺了超過一成的鄉紳。”

官僚鄉紳們聽到兩位主心骨的分析,也就徹底放心了,也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三百五十八章 實業家的啪啪打臉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三百二十三章 軍火公司的成果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鑽牀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型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箭彈第五百四十八章 粒裝火藥的誘惑第二百一十章 總結大會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二百零九章 有人囤積木材?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個師的兵力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國殺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