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

世上沒有白吃的晚宴,稍微有點學問的讀書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更不要說把生意做到這等地步的五大晉商了。

世代簪纓涉及的利益太大,倘若真的是白吃,其他四大晉商心裡反而會懷疑這裡面有什麼陰謀。

範家長子接下來就要從四大晉商手裡拿走一些東西了,讓他們放心的同時也試探他們的底線。

範家長子環視一圈四大晉商家的長子,輕描淡寫的說道:“聽聞田賢弟納了一房外室,據說是在花案排在第三的榜眼女進士。”

這句話要是放在別人身上,絕對會拍案而起,殺父之仇奪妻之恨,範家長子這明擺着是要奪走田家長子心愛的小妾。

田家長子只是放下手裡的官窯茶杯,沒有一絲惱怒,淡然說道:“範兄對排在榜眼的那名女進士感興趣。”

“在下過幾天便去給這位女進士贖身,最遲下個月月末便會送到範兄的宅子。”

範家長子對於田家長子能夠隱忍到這個地步,沒有感到半點的意外。

他要是沒有這份心性,也不會成爲當年的八大晉商年輕一輩領頭人了。

能夠把生意做到八大晉商地步的商賈,沒有一個是好相與的角色,費盡心思培養的年輕一輩不敢說是尚書之才侍郎之才,但絕沒有一個是碌碌無爲的庸才。

當然,放在以前是有個例外,他這個被五大晉商稱作是年輕一輩胡璉之才的範家長子,過去在八大晉商老一輩和年輕一輩眼裡都是個碌碌無爲的庸才。

範家長子看出了田家長子的底線,接下來就要試探其他三家長子的底線了,淡然的說道:“聽聞王賢弟要拿出五萬兩白銀捐一個狀元郎的名頭,爲自己正式邁入官場鋪一鋪路。”

田家長子已經開始表態了,其他三大晉商的長子不能裝聾作啞了,免得引起範家的誤會。

曾經的八大晉商中有兩家姓王,一個是已經家破人亡的王登庫,另一個則是王大宇。

王大宇家的長子站起來拱手道:“東林黨內部的幾位山西籍高官想爲山西謀來一位狀元,只不過需要的現銀數額太大,一般的晉商還真沒有這個家業。”

“我等過去一直也在爲難,到底由誰成爲這個大明的狀元郎,現在看來範兄當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範家長子早就聽說過這件事了,只不過以前的他哪有參與的份兒,如今嘛,其他四大晉商直接放棄了爭奪,拱手讓給了範家。

一切都源自於範家掌握了京城的造紙作坊,相當於掌握了京城的輿情,其他四大晉商不得不作出讓步。

範家長子試探出田家長子和王家長子的底線,接下來就要試探另外兩人的底線了,或者說是通過前兩次的試探大致已經明白其餘四大晉商的真正底線在哪裡。

接下來說是試探其他四大晉商的最大底線,不如說掌握造紙作坊有一半的目的是爲了接下來那件事。

範家長子拿起官窯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如同喝了一口上等的美酒,淡笑道:“因爲洗煤廠那件事,還有如今的造紙作坊,範家的產業幾乎快要達不到八大晉商的資格了。”

“不知幾位能否推薦一些賺錢的路子。”

這句話落下,田家長子突然微微眯起了眼睛,放下手裡的官窯茶杯,不再喝茶了。

王家長子還是一副笑眯眯人畜無害的樣子,只是在聽到賺錢路子的那一刻,瞳孔微微一縮。

靳家長子樑家長子對視一眼,心底微微嘆息,沒想到範家的圖謀如此之大。

事情到了這一步,其他四大晉商想在大清國世代簪纓,只能仰仗範家的鼻息了。

兩人站起來一起拱手說道:“我等最近準備開闢毛文龍的那條皮島商路。”

“一直缺個牽頭人,看來這個牽頭人的人選非範兄莫屬了。”

皮島商道。

範家長子端着官窯茶杯的手指,忍不住抖了一下。

田家、王家、靳家、樑家等四大晉商的長子要重新開闢皮島商道這件事,他早就清楚了,親耳聽到還是忍不住顫抖了一下。

範家長子很清楚這條海上商道能夠賺來多少銀子,以金山計數。

當年的平遼總兵毛文龍只是收取一些市舶稅,就賺來了足以支撐數萬大軍消耗的銀子。

在這條商道上和大清國交易的商賈還不知道要賺來多少銀子,範家長子沒有走過這條商路並不清楚能賺來多少銀子,但是經商多年的範家長子卻能估算出大致的數額。

這可是海上商道,使用那些平沙船福船運送的大宗商貨,哪裡是馬幫所能比的,還能把火耗降到最低。

花案女進士,大明狀元郎,皮島商道的牽頭人。

範家長子差點沒忍住開懷大笑,好在大堂內還有人在,要不然絕對會違背父親的教導,仰天大笑。

範家掌握了造紙作坊以後,美人,權利,金銀,還真是唾手可得了。

尤其是皮島商道這件事,範家長子完全沒想到自己能作爲牽頭人。

自從袁崇煥死了以後,重啓皮島商道這件事也是大清國一直在謀劃的國事。

大清國現在不缺糧食了,但很稀缺銅鐵硫磺硝石這些用來打造武器和火炮的東西。

銅鐵硫磺硝石屬於礦石都比較沉重,完全藉助馬幫運到滿清不僅數額比較少,而且這其中的火耗極大,運到大清國以後價格能翻五六倍。

重啓了皮島商道就不一樣了,不僅能大批量的運送大宗的銅鐵硝石,還能極大的降低火耗。

晉商可以賺得更多,滿清也能用更低廉的價錢,大宗採買這些用來滅亡大明的軍用輜重。

看起來十分的富麗堂皇,不過每次見到鳳凰樓的臺基是青磚,讓皇太極很不滿意,想他堂堂大清國的皇帝就應該用金磚而不是青磚。

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得意的黃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開端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四百二十章 有人要割裂國土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處六署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八十五章 好清新的紡紗廠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十章 崇禎的通殺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五百九十九章 簡陋的知府衙門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八十九章 解決晉商最好用的辦法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五十九章 挑選鋪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一百三十三章 水泥窯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四百四十一章 帶太子去見識人間疾苦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侯又來攪局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