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

等到實業家們離開工人會館,朱舜走下樓扶起了陸軍講武堂學子,回頭安排道:“去讓人熬上一碗肉粥。”

鐵塔漢子是個習武之人,知道陸軍講武堂學子當前的情況不適合吃油膩的東西,也不能多吃,一碗肉粥剛好可以緩解他身體的虧空。

吃完肉粥再洗個澡,修養幾天應該就沒多大問題了。

鐵塔漢子點了點頭,喊來了一名美貌丫鬟,讓美貌丫鬟趕緊去通知竈房的廚子。

朱舜按住想要站起來的陸軍講武堂學子,只是問了一句你叫什麼名字,然後說了一句這件事我去親口通知太子,便讓他安心坐在工人會館修養了。

陸軍講武堂學子年紀還小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官場心思,很奇怪工業侯爲何要詢問他的名字,直接把這個大捷告訴太子不就行了。

不過有工業侯親自代勞,陸軍講武堂學子也就放心了,已經好多天沒有吃飯的他,餓的肚子‘咕咕’亂叫,臉紅的看了一眼捂嘴輕笑的美貌丫鬟。

瞧見這麼美貌的小娘子對他輕笑,臉色更紅了,訕訕的笑了笑趕緊把目光轉移到了其他地方。

朱舜注意到了這一幕,臉色平靜,沒有說話。

他不是聖人,不會把自己的東西隨便送人。

給這懷春少年留一份念想也好,等他功成名就了,自然有資格爲美貌丫鬟贖身。

朱舜坐着湘繡蜀錦轎子來到陸軍講武堂的時候,呂大器正在忙着關於陸軍講武堂二期學子的招募。

噴泉廣場上。

朱舜看着呂大器忙碌的身影,想到這一戰應該會俘虜不少闖賊的精銳,平靜的臉容上露出了一絲莫名的笑意。

路過呂大器身邊的時候,瞧着這位慷慨激昂勸人改邪歸正的大家,很有耶穌會傳教士的狂熱姿態,冷不丁的說了一句:“孫總兵這一次應該會俘虜不少精銳。”

“大器去那裡應該更有用武之地。”

呂大器拿着一個藤編喇叭,正在給遲疑不定的二期預備學子們宣講一些東西,聽到朱舜突然說的一句話。

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臉上閃過了一絲狂熱,把這件事記在了心裡。

朱舜來到副山長樓閣的二樓。

樸素寬敞的副山長公舍內。

只擺着幾個書架和一個杉木書案。

東林黨嘴裡已經邁入歧途的太子朱慈烺,臉色嚴肅的坐在書案後面,捧着《偉人生平傳記》細細研讀。

已是深秋。

琉璃大窗外面的火紅色楓葉,映染的太子朱慈烺臉上一片火紅。

太子朱慈烺聽見有人推開木門,合上了手裡的書籍,瞧見進來的那人是朱舜,嚴肅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先生。”

朱舜點了點頭,也沒說話,直接把手裡的捷報放在杉木書案上。

這份捷報是陸軍講武堂學子送來的私人書信,本來就是給太子朱慈烺的,倒是不存在什麼僭越的行爲。

朝廷的捷報,會有孫傳庭手下的秦兵傳遞出去。

太子朱慈烺看完那封數千大破二十萬的捷報,拍案而起:“痛快!痛快!”

“我大明有這樣的同志,何愁大明不能中興。”

朱舜瞧見太子朱慈烺因爲捷報拍案而起,心情還很不錯,當他聽到同志這個詞。

嘴角忍不住扯了扯。

更是忍不住心情大好。

看來太子養成計劃,快要進入尾聲了。

太子朱慈烺現在確實成爲了偉人的狂熱崇拜者,得知了這個戰報,只說了一句話:“可惜時不待孤,要不然孤必定革了東林黨的命。”

飯要一口口吃,仇恨要慢慢培養。

朱舜瞧見太子這個情況,已經把東林黨當做最大的階級敵人,心情很好,還是平靜的說道:“孫傳庭的捷報明天應該就能送到朝廷上。”

不等朱舜說完,太子朱慈烺再一次拍案而起:“闖賊使者明天也要進入朝堂,孤明天倒要看看東林黨是如何賣國的。”

在太子朱慈烺心目中,東林黨已經和賣國劃爲了一類人,那本《偉人生平傳記》真是沒有白送。

也是,東林黨和那段特殊時期的漢奸做的事情很相似,劃爲一類人也不算冤枉了他們。

朱舜這一趟過來,滿意的恨不得狂飲一罈烈酒,臉上還是不動聲色的平靜道:“明天,爲師也會去一趟朝堂。”

太子朱慈烺聽到這句話一點也不感到意外,朱舜這些年來的所做作爲,只爲了一件事。

爲了國家,爲了民族。

明天可是一個痛打落水狗的好機會,太子朱慈烺不會放過,作爲先生的朱舜也不會放過。

想到明天要在朝堂上,狠狠的扇東林黨幾巴掌,太子朱慈烺哪裡還能坐得住。

親自送朱舜離開陸軍講武堂以後,太子朱慈烺回到副山長公舍亢奮的在房間內不停的走來走去。

直到他走到琉璃大窗前,看到了那一樹的火紅,心情這才稍微平緩了一些。

樓下。

呂大器宣講了大半天,口乾舌燥的喝了一口茶葉沫子,隨意的擡頭看了一眼,剛好看見了站在琉璃大窗前的太子朱慈烺。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呂大器感覺太子的臉容格外火紅,比起昨天要火紅多了。

二期學子的招募已經步入正途,交給副手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了,呂大器不免惦記起了工業侯朱舜過來時說的一句話。

孫傳庭俘虜了不少闖賊精銳。

難道二十萬闖賊敗了?

呂大器突然自嘲的笑了笑,就把這個可笑的念頭驅逐腦外,起身走向了副山長公舍:“應該是敗了,只不過孫傳庭趁機賺了一些戰功。”

呂大器也是文臣,對於讀書人出身的儒將孫傳庭很有好感,走進副山長公舍請命道:“太子殿下,草民明天想啓程去一趟潼關衛。”

太子朱慈烺恢復了那副嚴肅表情,想到自己急需一批百戰老卒搭建暴力機關革了官僚鄉紳的命,深表贊同:“呂先生應當速去。”

呂大器也是重重點頭,確實應該速去,去晚了說不定潼關衛就沒了。

呂大器辦事相當的雷厲風行,既然決定了,也得到了太子朱慈烺的允許,立即回去收拾東西了。

決定在今天就趕往潼關衛。

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林黨開始給自己挖坑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四百四十七章 工人票號的推廣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百二十七章 順聖川的出路第四百六十五章 工業化對遼東的影響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六十三章 產業鏈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中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三十三 孔有德得知兒子慘死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着被彈劾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五百六十五章 孫傳庭的信徒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密雲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派召集人馬第三百六十七章 工業派對山海關的影響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五百九十四章 各大機械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635.第631章 改革體制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壓力水井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