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

朱舜看着那塊牌匾,心道可惜還沒研究出照相技術,要不然一定要留一張黑白相片,記錄這歷史性的一刻。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兩人站在這裡看了很久,直到看的眼睛都有些酸了,這才從大門口走回了副山長公舍。

開始商量教練員問題,教練員倒是好解決,朱舜已經和軍方威望最高的孫承宗通過氣了,希望由他親自教導一批忠肝義膽的將官。

一直閒賦在家的孫承宗,終於找到一個繼續爲大明出力的機會了,當天便去紫禁城辭去了所有的官職,安心在家研讀朱舜送給他的那些陸軍條例和陸軍軍官教材。

成立這座陸軍講武堂教導陸軍學員們的知識,倒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要對他們進行洗腦,培養成一羣狂熱到爲了大明可以犧牲一切的‘關羽’。

朱舜考慮了很長時間,關於主抓思想的宣傳員有兩個人選,一個是呂員外的兒子呂大器。

呂大器雖然現在只是六部的一名小小主事,但他未來憑藉自身的才幹,成爲了南明的內閣宰輔兼任兵部尚書。

朱舜選他當陸軍講武堂宣傳處主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呂大器就是明朝的陸放翁,到死還在高呼‘雪恥除兇,刻不容緩’。

另外一個人就是從興安伯新寧伯懷遠侯三人裡挑選一位,勳貴們在這座軍校插上一手,更能保證陸軍講武堂的地位了。

這個人選不管是選擇誰,都是工業革命的忠實擁躉,尤其是呂員外的長子呂大器在見識了雜交水稻以後,多次找到朱舜,希望能去地方上擔任知縣。

這麼一位宰輔層次的大才,朱舜怎麼會同意他去當個小小的知縣,應該在更爲重要的位置上發揮才幹,一直沒有同意。

直到陸軍講武堂的成立,朱舜對於憋屈在六部衙門裡的呂大器有了安排,只不過舉薦是一碼事,能不能正式擔任又是另一碼事。

相比較舉薦呂大器,朱舜更傾向於讓勳貴與陸軍講武堂能有利益上的糾葛,至於原因,沒有提前告訴太子朱慈烺,希望他自己可以看穿裡面的關節,算是對太子把握時局的培養。

站在琉璃大窗前的太子朱慈烺,揮了揮手,示意跟進來的幾名東宮護衛退出去。

事關儲君的安危,領頭的那名錦衣千戶猶豫了片刻,咬了咬牙帶人退了出去,手掌按着繡春刀,神色高度警惕的注意裡面的情況準備隨時衝進去。

頗有牙帳之風的房間內。

只剩下了師徒二人。

太子朱慈烺臉上帶上了一絲憂色,憂心忡忡的說道:“先生,大明陸軍講武堂的建立恐怕會觸及勳貴和軍頭的利益,咱們這一次得罪了大明所有手握兵權的武官。”

“學生怕........”

這個擔憂沒有說完,朱舜也清楚太子想要說什麼,權利的鬥爭向來都是毫無人性可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大明三大公案之一的紅丸案,還有天啓皇帝落水,都是因爲權利的鬥爭所引起的公案。

黨人們爲了權利都敢殺大明皇帝,何況一個太子,這一次得罪的人還是手握兵權的勳貴和軍頭,他們可不像文官那般凡事喜歡講究一個規矩。

就算是想要暗害太子也會在規矩以內,勳貴和軍頭們可就直截了當多了,完全可以用士兵譁變的名義要挾崇禎廢除太子。

但是大明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不下一劑猛藥,治標的效果都達不到更不要說是藥到病除了。

朱舜沒有說話,只是站在窗子前平靜的看着遠處,那裡有一排排用來操練鳥銃的箭靶。

秋風吹進房間內。

一片火紅色楓葉落在了地面光斑上。

朱舜彎腰撿起了這片火紅色楓葉,視線從靶場挪開,落在了副山長公舍旁邊的一棵粗壯楓樹上。

滿眼火紅,樹冠如烈火在燃燒。

許久後。

朱舜開口說話了,平靜道:“太子的擔心確實很有道理,也是陸軍講武堂面臨的最大一個困難。”

“勳貴和軍頭的利益。”

“如果說東林黨把持着文官體系,勳貴和軍頭則是把持着武官體系,老百姓如果不是曹文詔那般的超世之傑很難有出頭之日。”

朱舜說到這裡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太子朱慈烺站了這麼長時間有些累了,斜倚着琉璃大窗也是嘆了一口氣,知道這裡面的深淺。

已經說了是超世之傑,二十年以內能出現幾個?

不會超過十個的,一年一個都數不上。

就算是有一百個,對於六七千萬老百姓來說還是太過稀少了,這還只是納稅丁戶,算上那些逃戶、附戶、流戶大明的人口已經突破一萬萬了。

一百人在數目這麼龐大的老百姓裡,滄海一粟都算不上,超世之傑四字根本不是底層老百姓的出路。

大明的上層階級早已固化,東林黨控制科舉制度由自己的門生、連宗、親戚擔任文官。

勳貴和軍頭甚至都不用控制武舉,親戚連宗直接就能在衛所等武官體系內擔任高官,吃空餉,貪軍械。

只要成立陸軍講武堂這件事傳出去,勳貴和軍頭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太子朱慈烺想要親自培養一批武官,爭奪他們手裡的利益。

這纔是太子朱慈烺最爲憂心的地方,心裡不禁有些遲疑了:“先生,孤告訴勳貴和軍頭們不會爭奪利益可以解決這件事嗎?”

朱舜聽到這句話很想笑,卻又笑不出來,平靜道:“太子還是把黨爭看的過於理想化了,就好比兩個商人在競爭,其中一個商人說等我強大了不會吃掉你,難道對方就會相信他?”

“就算是真的不會吃掉,對方也不會相信他,人心叵測,誰知道下一息的想法是什麼。”

朱舜停止了說話,看向了有些遲疑的太子朱慈烺:“還記得本侯曾經給你說了什麼嗎。”

太子朱慈烺對於那句話相當的熟稔,先生要求他每天清晨都要默默背誦一遍:“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

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634.第630章 工業崛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廷的封賞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八十章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五十九章 解決旋轉運動的辦法第四十六章 賣田賣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東林黨的好人卡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十六章 衙蠹第五百五十四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九十六章 朱舜是個好先生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波工業化紅利和延續國祚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法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林黨的柴薪作坊主們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明重工業中心的工廠規劃1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九十章 金句朱舜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