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

順天府最北,密雲縣。

密雲位於中原平川與燕山山脈的交界地帶,遼闊的燕山山脈橫亙在密雲縣北郊,僅有一條古北口峽谷通往北方草原。

密雲縣因此成爲北直隸通往北方草原的重要門戶,擁有京師鎖鑰之稱。

作爲拱衛京師的北方重鎮要津,潮河從中奔流穿過的古北口,設立了足足兩個衛所。

知縣身爲地方上的土皇帝,在縣內的吃穿用度說不上雲錦玉帶,也能穿戴一身綢緞團花紋右衽衣。

密雲南郊,湯水和潮河的交匯處。

田野邊緣的涼棚裡。

新任密雲知縣卻穿着一件青布直綴,頭戴一頂竹笠,腳上穿着一雙黑布鞋,還沾滿了泥水。

哪裡是一位上萬老百姓生殺大權的一縣土皇帝,分明是鄉野間的貧寒百姓。

密雲知縣朱玉依舊是脣紅齒白,不過曬黑了很多,也瘦了。

但整個人的精氣神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王恭廠擔任掌廠時還有幾分富家公子哥的做派,透露着一股子輕浮。

現在渾身上下只透露着一種氣息,務實。

精氣神更是前所未有的飽滿,如一株沉甸甸的稻穗。

朱玉站在涼棚裡,拿着一個缺口白瓷碗,喝着井水,望向遠處平整成一個個方塊的田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笑容裡還有幾分沉痛。

崇禎七年。

朱玉輕車簡行騎着大伯硬塞到他手裡的小毛驢,老爹偷偷塞給他的五百兩銀子,孃親裝了一大包袱的蜜餞糕點,還有二伯臨走以前親手鍛造的一口雁翎刀。

要不是朱玉強烈的拒絕,兄長朱金還會塞給他幾名美貌伎人,當做使喚丫鬟。

帶着一家人滿滿關心,前往了北方密雲縣。

朱玉家裡以前也很窮苦,但勉強還過的去,仗着老爹在京師做牙人日子還能吃飽飯。

抵達了密雲縣,朱玉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窮苦。

縣內只有一條東市街,勉強稱得上街道,店鋪破敗不堪,有幾處店鋪還是隨時都會倒的樣子,用幾根木樁撐着屋樑。

密雲縣因爲有着抵禦北方蒙古韃子和滿腔八旗兵的重任,城池修築的還算挺大,但除了這條街道以外,其他大片的地方全是荒地。

朱玉騎着小毛驢前往縣衙,土路兩邊隨處可見骨瘦如柴的貧苦百姓,其中一個年紀不大的小女孩,讓他感到了極大的震撼。

小女孩都不能說是骨瘦如柴了,全身上下沒有一兩肉,活脫脫就像是一個披着人皮的骷髏,肚子很大。

朱玉知道她這不是懷孕了,而是吃觀音土吃的肚子發脹,看起來就像是懷孕了。

朱玉實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從包袱裡拿出了幾個蜜餞給了小女孩,可是她卻連咬動蜜餞的力氣都沒了。

雙手捧着吃的,卻活活給餓死了。

朱玉給過蜜餞便趕着去縣衙遞交公文了,沒看到這一幕。

給過小女孩蜜餞以後,立即就圍上來一大批骨瘦如柴的女人,年紀有大有小甚至還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婦人。

也不是討要蜜餞,詢問朱玉要不要快活一把,只要半個麪餅。

要不是朱玉身邊有大哥塞給他的一個班的步槍兵,手持鬥米式步槍在四周護衛,這些骨瘦如柴的女人當場都能強行與朱玉發生一些勾當。

朱玉的臉色當即有些難看,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怎麼這麼的風氣敗壞,厲聲喝道:“本堂尊是本縣的知縣,快快閃開。”

骨瘦如柴的女人們聽聞是本縣知縣,一個個嚇的趕緊給朱玉磕頭,希望堂尊老爺饒了她們。

朱玉只是一時心生怒氣,沒想到密雲縣的貧寒百姓對於官吏這麼畏懼,要知道在京師有些貧寒老婦人見了五品大官都敢不避讓。

只能儘快離開這裡,加快速度前往了縣衙。

密雲縣的縣衙也讓朱玉失望了,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沒有半點衙門該有的威儀。

衙門大門上的牌匾掛着蜘蛛網,裡面也是破破爛爛,還不如一些小太監偷偷修築的壽藏處寺廟。

朱玉走下小毛驢,這匹皇上御賜預示着大兄開始崛起的小毛驢,走進了衙門大堂。

裡面只剩下一個爲民請命的牌匾,其他水火棍等木製衙具全都沒了,整個衙門大堂內空落落的。

幾根柱子上還有刀斧劈砍的痕跡,應該是被人砍了當柴燒了。

聽到有動靜,一名六房掌案模樣的白髮文吏穿着一件帶着補丁的皁隸服,從大堂後面走了出來,有氣無力的說道:“這裡沒什麼可砍的柴禾了,你還是回去吧。”

朱玉拿出任命文書和知縣大印交給了白髮文吏,客氣的說道:“這位老先生,本堂尊是本縣的新任知縣。”

白髮文吏也沒接過來任命文書和知縣大印,看向朱玉的眼神很奇怪,居然帶着一絲憐憫,嘆了一口氣說道:“堂尊想必是在官場得罪了什麼人吧。”

“既然來了,就慢慢熬上幾年,總有機會離開這裡的。”

朱玉跟着白髮文吏走向後面的公廨,兩名步槍兵跟在身邊,剩下的八名步槍兵自發的開始打掃破敗縣衙。

後面的公廨也是破破爛爛,朱玉爲了能儘快融入這裡,閒聊了兩句。

突然僵在原地,久久沒能挪開腳步。

剛纔被他呵斥的骨瘦如柴女人們,全是北方兩個衛所漕河所、密雲後衛的軍戶家眷,日子實在活不下去了纔出來做些暗門子生意。

朱玉不敢相信,那些爲大明駐守國門的軍士們,家眷竟然淪落到要去當娼妓,這對大明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想到朝堂上那些東林黨人整天就知道吵架彈劾,爲自身爭取利益,根本不會理睬這等‘小事’,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難怪大兄說過一句大明氣數已盡,當時他還很奇怪京師這麼繁華,大明怎麼就氣數已盡了。

直到現在朱玉還不是不相信,卻有了一絲動搖。

朱玉沒有繼續寒暄,放下手裡的包袱便離開了縣衙,帶上四名步槍兵去鄉野體察民情了。

因爲沒穿官服,各個村莊的里長只是以爲他是富家少爺,沒去低三下四的伺候,只是安排一名親隨去盯着這名富家少爺在作甚。

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械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幺弟朱玉的改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三百七十七 太子眼裡實業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始殺鄉紳了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五百一十六章 山海關的戰術部署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二百一十四章 朱舜翟崇儉的地位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四百三十五章 鎮遠侯被安排了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三十五章 興安伯的瓷器生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林黨魁得知了噩耗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二十九章 水泥研製成功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三百四十九章 用錢砸死你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二百九十九章 炮表轟擊和蘭艦隊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七十二章 貳臣傳再次去掉一個第六十五章 孫元化的爆炸聲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四百八十章 李魯生敢從大淩河堡走?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九十七 配備新式火炮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