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廠房構造

工業魔改的強大在於再怎麼昂貴的東西,都能變成白菜價。

水塔運輸系統極大的節省了運輸成本,接下來就要建造石膏蒸汽廠房的具體設施了。

李州橋對於石膏蒸汽廠房也有一個詳盡設計,管理部門和蒸汽磨坊一樣,分爲生產、搬運、倉庫、秤房、管理、賬房六個部門。

這是一套標準化的高效管理機構,以後蒸汽工廠基本上都會按照這套藍本,搭建管理機構。

這座石膏蒸汽工廠主要的難點,是怎麼利用蒸汽動力,量產化廉價化石膏原料。

生產部門便是重中之重。

生產部門一共分爲三組,爆破組,破碎組,碾機組。

石膏料從礦山上敲打下來,正常都是人力捶打,效率太慢,又要花大量的銀子僱傭苦力。

石膏蒸汽工廠全部改爲用火藥爆破的方式,直接從礦山上炸出大量的石膏原料。

只是火藥民用化是個難題。

朝廷爲了賺銀子,開放了鳥銃的買賣,爲了防止鳥銃的泛濫使用,對於火藥鉛彈的生產和買賣,把控的極其嚴密。

崇禎對於火藥的重視程度,遠超朝廷官員的預期,不僅讓王承恩親自監察,還不顧內閣的反對強硬的下達了一條律例。

但凡是私造火藥者,一律流放遼東,充爲軍戶。

大明的軍戶過着什麼日子,官僚鄉紳哪一個不是門清,這條律例出臺以後,當即就在朝野引起極大的震動。

可不管朝廷命官們怎麼直諫,崇禎始終是不鬆口。

這也就導致了火藥鉛彈成了奇貨,爲了可居兩個字,很快就冒出來一批鋌而走險的官僚鄉紳。

崇禎三年以後的東廠可不比以前了,北平火器總局每年買賣鳥銃的銀子,有一半進入了東廠的腰包。

王承恩有了銀子,大刀闊斧的開始搭建東廠的新班底,全是心狠手辣忠心耿耿的番子。

第一年就查處了十幾傢俬造火藥鉛彈的作坊,其中還有一位是皇親國戚。

不管周皇后怎麼求情,包括那名皇親國戚在內,全部抄家,流放遼東。

火藥在崇禎眼裡,就是那粒半點也容不得的沙子,誰動誰死。

這件事全天下誰都解決不了,福王世子也沒招,對於朱舜來說卻是再簡單不過了。

崇禎現在巴不得朱舜求他點事情,不就是公器私用的買點火藥,又不是不給銀子,也會認認真真的備案。

一點火藥罷了。

也就是朱舜,換了別人,這個一點足夠流放的了。

火藥組屬於技術活,尤其是定點爆破需要嚴格的訓練,要對劑量有着精準的把握。

組長的問題就交給楊百歲了,算是對他的一個考驗。

破碎組是對火藥組炸出來的石膏塊進行破碎,破碎成石子大小,甚至是砂粒大小,交給最後的碾機組。

大明的小作坊經濟,破碎石膏塊,還是使用人力,招攬大量的苦力砸擊石塊。

費時費力,每天的產值還低的可憐。

針對這一點,朱舜派人給京師大學堂的六弟子畢明珪送去了一封書信,讓他儘快搭建一套研究班子,在最短的時間內研究出來四大工業母機之一的蒸汽錘。

礦石的破碎正常是用破碎機,沒有破碎機,可以用蒸汽錘替代。

只要四周建造好混凝土防護牆,防止飛濺的石子傷到人,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破碎組破碎出來的小石子,通過水道運輸到碾機組。

由碾機組碾壓成粉末,石膏的生產基本上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交給秤房稱重,儲存在庫房裡面了。

碾機組的碾機很好解決,朱舜手裡就有現成的碾機,只要把蒸汽磨坊的碾機進行稍微改裝,就可以用來碾磨石膏碎料。

只是磨盤的消耗就要快多了,畢竟蒸汽磨坊是用來碾磨麪粉,這裡是用來碾磨堅硬的石膏。

經過三四天的研究,在加上實際測量得來的具體數據,大明第一家礦石蒸汽工廠,開始建造了。

李州橋和一些擅長基建的天才學子,這段時間吃住都在礦石蒸汽工廠,激情滿滿的帶領着匠人們建造。

朱舜和楊百歲站在旁邊觀看,不免也被李州橋這些天才學子的激情所感染了,說話時都帶着笑臉。

石膏料的生產,很多難題都陸陸續續的解決了,現在剩下的最大難題,還是安全問題。

現在已經是夏至時節,天氣比較炎熱。

朱舜帶着楊百歲坐在附近的一間涼棚裡,舀了一瓢水缸裡的清水,暢快的喝了起來。

一口氣喝了小半瓢,朱舜身上的暑氣消去了不少,打開手裡摺扇扇着涼風說道:“石膏料最後碾磨成粉末,也會存在塵爆的問題。”

“塵爆是什麼,你應該知道吧。”

楊百歲爲了建設好廠房,專門去找監督建造了二十七處蒸汽磨坊的宋士慧,把建造的過程詳細的問了一遍。

從地基的挖掘,到蒸汽廠房的大小,就連公廁大致需要建造多大,都細緻的問了一遍。

真不愧是楊禿子的兒子,有了這份細心,即便是去遼東擔任一名塘騎,也能幹出一般成就來。

塵爆的問題,宋士慧慎重的交代了三遍,楊百歲印象很深刻:“山長放心,一定安排匠人專門監察塵爆問題。”

“還有疫防問題,也會建造好一系列的疫防建築。”

“只不過現在匠人的數量還沒定下來,山長覺的多少合適。”

朱舜決定放權給楊百歲了,就有培養他的意思,很多事情也就不會過問了:“匠人的人數,還有用誰擔任管事,這些事情你可以自己做主。”

“除了賬房我會讓家裡安排幾名賬房先生過來,其他的你自己決定就行了。”

楊百歲沒想到朱舜給他的全力這麼大,嘿嘿一樂,搓了搓手掌,準備大幹一場,爭取早日讓三座礦石蒸汽工廠運作起來。

水泥的原料生產,已經解決了,蒸汽廠房的建造又有李州橋和楊百歲在這裡盯着,應該沒什麼問題了。

朱舜走回了水泥廠,準備一次性的把水泥廠所有配套設施都建立起來。

水泥有了,接下來就是混凝土的問題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東風快遞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三十六章 唱賣份額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大收穫六百零七章 專利法第三百六十四章 八百斤就夠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四百九十六章 範家的家破人亡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五百四十一章 土改隊伍去密雲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九十一章 女真火器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四百七十章 支援西北的工業革命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堂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轉問題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魔改成功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八十四章 施粥第四百六十一章 當謀士碰上工業化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廠房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十一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五百七十章 清點財物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東林黨埋顆雷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五百八十四章 民軍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二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