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

朱舜忙着打造穩定蒸汽機的裝置,東林黨和晉商也沒閒着,尤其是八大晉商之一的王登庫,準備藉助這件事,完成一件賬房先生們謀劃了很久的廟算。

不過王登庫現在應該叫做七大晉商了,八大晉商之一的黃永發全家上下,已經徹底完了。

家產被其餘七大晉商侵吞的乾乾淨淨不說,就連黃家大部分子弟,都被七大晉商逼的自盡了。

這也在情理之中,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錦衣玉食的他們,突然要吃糠咽菜。

甚至連口吃的都沒有,哪裡能活的下去,很快就有許多黃家子弟自盡,只留下一些關係不怎麼親近的外人。

黃永發的長子倒是沒有自盡,他還想活着東山再起,可惜七大晉商擔心這小子東山再起大量報復他們,找人把黃永發的長子給沉到永定河裡面了。

黃永發算是徹底絕了後,他要是知道當初恨不得穿一條褲子的好兄弟,在他死了以後這麼對待他的家人,也不知道會作何感想了。

一輛綢緞蘇繡布面的馬車裡。

王登庫手持一卷《處世懸境》坐在寬大的車廂內研讀,面前放着一尊宣德爐,焚着最上乘的伽南沉香。

這本《處世懸境》已經讀了幾十年,王登庫能夠登頂成爲天下七大晉商之一,就與這本南北朝古籍有着莫大的關係。

半晌,王登庫放下手裡的善本,端起鬥彩雞缸杯抿了一口岕片茶,看着面前的族弟王登科說道:“登科,等這件事結束了,收拾東西去一趟遼東。”

半躺在車廂裡看書的王登科,放下手裡的程朱理學,有些不明白兄長的意思,皺眉道:“大兄,以我在朝爲官的身份,親自帶着商隊去遼東恐怕不妥。”

王登庫知道族弟會有疑問,沒有立即解釋,反倒是問起了一件事:“登科,你可知道爲兄在貝勒爺襲擊京城失敗以後,爲何送給貝勒爺足夠多養活十萬諸真的糧食。”

諸真?聽到兄長突然冒出來的一句滿語,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結合前面的話,王登科大致明白諸真是什麼意思了。

卻又不明白了,搖了搖頭。

王登庫年紀越來越大了,不能坐的時間太久,拿來旁邊的蘇繡靠枕,半躺在車廂裡:“官場上講究個察言觀色,商場更講究個投機取巧。”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前年因爲朱舜這個小東西,貝勒爺被坑慘了,若是沒有這批糧食,他那一旗的族人必然會餓死很多。”

“送出這一批糧食,貝勒爺就得記下咱們一個大恩情,這便是投機取巧的投機,換來一個雪中送炭的大恩情。”

“爲兄略微懂一些相面之術,十四貝勒多爾袞有帝王之相,咱們這個大恩情可就又不一樣了,就是從龍之功。”

族弟王登科聽到帝王之相,忍不住笑了,卻是嗤笑,女真人確實是大明的心腹重患,但是以他們那點人口想要顛覆大明王朝還遠遠不夠。

王登庫瞧見族弟臉上的表情,知道他是什麼心思,點了點頭,看來王登科這些年的官沒白當,眼界和城府都成長了很多:“女真的人數,確實是最難解的難題。”

“但是從今以後這個難題就不存在了,前幾天爲兄得到馬幫管事的彙報,女真人已經開始種植畝產二十石的土豆了。”

“有了這麼高產的土豆,女真的人口不僅會出現爆炸式的增長,還有可能再次一統北方廣袤的草原。”

“再次建立一個橫跨萬里疆域,一直打到歐羅巴的強大帝國,你覺的等到那一天,明國擋得住貝勒爺的鐵騎?”

族弟王登科還是搖了搖頭,侃侃而談:“如果土豆是主糧,大兄說的還有可能實現,可惜土豆只是輔糧,拿來喂牲口不錯。”

“真的要是讓女真族人吃這個東西,怕是各旗都會起來反抗皇太極的統治。”

王登庫再次點了點頭,撫須笑道:“登科你這句話很對,但是你記住一件事,凡事都要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來看。”

“不要用自己認知的中原風土,一葉障目的去看草原風土。”

“土豆是輔糧沒錯,但是女真人吃的主糧也不只是五穀,而是牛羊肉和五穀。”

“限制女真人口數量的根源,就在於寒冷的遼東種不出多少糧食,牧草也長的很慢,也就沒有足夠的牧場去養活更多的牛羊。”

“如果有了畝產二十石的土豆,並且適合在高寒地區生長,你覺的牛羊的數量會怎樣?”

族弟王登科突然打了一個顫慄,不寒而慄的說道:“廣袤的北方草原,都將成爲女真的良田。”

更讓族弟王登科不寒而慄的是,他曾經看過坤輿萬國圖,北方草原的真實疆域比整個大明王朝的疆域,大了不知多少。

女真人一直窩在遼東,正是因爲更北的那些地域因爲寒冷種不出糧食,如果那些地域能夠種植高產的土豆,女真人將會有無盡的牛羊,那麼女真的人口.........

想到這裡,族弟王登科不敢再想下去了,深吸一口氣說道:“大兄知道了這件事,讓我去遼東就沒那麼簡單了吧。”

王登庫掀開簾子看了一眼車外,距離要去的地方還有不短的距離,繼續說道:“沒錯,爲兄用那個大人情,換來一個貝勒爺的包衣,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這個小小的寶源局大使就不要乾了,去給十四貝勒多爾袞當個包衣,等到哪天貝勒爺入主中原了,你就是從龍之臣,咱們王家從此就會鯉魚躍龍門了。”

族弟王登科忽然想起來一件事,皺眉道:“大兄的這個打算是不錯,但是咱們大明也開始種植土豆了......”

話說一半,族弟王登科突然嘆了一口氣:“就按大兄所說的那樣,咱們中原的風土人情和北方草原不一樣,無法像女真人那樣長期只吃牛羊肉,身體會受不了的。”

“土豆要是真的能變成主糧就好了。”

王登庫聽到族弟談論主糧輔糧,卻是笑了:“朱舜應該慶幸土豆不是主糧,如果真是主糧,他也活不了多長時間了。”

“天下的土地基本上掌握在官僚鄉紳手裡,一旦畝產二十石的土豆變成了主糧,糧食的價格就會大跌。”

“這讓依靠糧食搜刮銀子的官僚鄉紳們,怎麼能接受的了,朱舜就是在刨他們的根基,比刨了官僚鄉紳的祖墳還要十惡不赦。”

“別說變成主糧了,就是輔糧,想要在大明推廣,都會遭到官僚鄉紳們的極力反抗。”

“登科,你覺的得罪了全天下所有官僚鄉紳的朱舜,還能活下去?”

族弟王登科依稀記得,自己在一本雜記裡看過土豆出現的時間,好像在百年前的嘉靖朝就已經出現了。

過去了這麼長的時間,這麼多的明臣名相,難道不知道畝產二十石的土豆的價值?

怕是早就知道了,卻沒人敢去推廣土豆,這可是觸動了全天下所有官僚鄉紳的利益,誰敢動,誰就得死。

以東林黨那幾位老尚書的廟算,真正讓他們答應推廣土豆的原因,應該不單單是水力紡紗機和大明蒸汽機這幾樣東西,是要把朱舜推到全天下官僚鄉紳的對立面。

“籲——”

族弟王登科還慢慢抽絲剝繭推廣土豆這件事涉及的陰謀算計,馬車停下了,跟着王登庫走下馬車,第一眼看到了兩隻鎮宅石獅子,擡頭一看是京城最大的騾馬行。

王登庫看着這家京城最大的騾馬行,略顯老態的面容,榮光煥發了很多:“登科,知道今天爲何帶你來這裡嗎。”

族弟王登科哪裡能猜透大兄王登庫的心思,搖頭說了一句不知。

王登庫走上石階,徑直走進了人來人往的騾馬行,來到一間僻靜的偏廳坐下:“你當了包衣以後只是一個開始,想要讓十四貝勒爺重視咱們,就要對他足夠重要。”

“以後女真的糧食是不缺了,但是他們的鐵器和茶葉缺口卻更大了,鐵器可以讓十四貝勒也強大八旗子弟,茶葉對於他們來說就更重要了,能讓他們拉出來屎。”

“你也別覺得這句話粗俗,這是事實,長時間不吃果蔬的他們,沒有茶葉,活不長的。”

“所以爲兄就利用輔糧變主糧這件事,算計了一把騾馬行背後的東家,具體不能透露太多,也不是爲兄不信任你,只是知道的人越多,越是容易走漏了消息。”

“只要朱舜不能把輔糧變成主糧,這間京城最大的騾馬行就是咱們的了,也就可以通過這間騾馬行,控制整個京城的騾馬行。”

“到那時,擁有大量騾馬的咱們,能給十四貝勒爺運送的鐵器和茶葉,足夠支撐貝勒爺建立一支三十萬以上的大軍。”

“等到貝勒爺入關以後,王家的地位誰也動不了。”

族弟王登科看着平靜敘述這一場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手段的大兄,暗自慶幸,慶幸大兄是王家人。

心情極好的王登科,隨口問了一句:“要是輔糧真的變成了主糧,咱們家有什麼損失。”

王登庫知道族弟在說笑,撫須笑道:“王家將會變成第二個黃家。”

第二個黃家?族弟王登科嚇的渾身一激靈,知道這事不可能,還是心底發毛的說了一句:“代價未免也太大了。”

王登庫淡然的笑了笑:“想要獲得那麼大的一場富貴,不付出一些相對應的代價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大部分人一輩子只是普通人的原因,明知道必贏的一件事,就因爲代價太大,就退縮了,這輩子永遠幹不成什麼大事。”

“再說了,朱舜又不是什麼神仙,最大的依仗不過是水力機械,明國又不是沒有水力磨坊,最多帶動兩三對磨盤,是不能把土豆從輔糧變成主糧的。”

王登科只是被那個代價嚇到了,想想也是,甭說朱舜改變不了。

就算能改變,他敢嗎?

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着的縣治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敗家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三十五章 硫酸亞鐵的顏色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八十七章 朱舜你個小兔崽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壓在成本線的硫酸紙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二百零一章 賣火箭第五百一十四章 孫傳庭殺鄉紳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派的力量第八章 科學研究太費錢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六百二十四章 買賣礦山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藥工廠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百八十二章 蒸汽造紙廠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十二章 處理匠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三百七十章 實業家的氣節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四百八十五章 紙張控制輿情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一章 改進火繩槍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二百二十二章 梳棉機的選址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換侍郎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二百九十章 批准建立軍火公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氣缸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焦勖的性格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炮的神威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