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

宋老太爺、曹文耀、興安伯公子等人,聽着蒸汽廠房運轉時,發出的‘咔嚓’‘咔嚓’聲音。

感覺這是天底下最動聽的聲音了,比起梨園戲班的名角兒,還要動聽的多。

時不時的還傳來紡婦大喊‘搬紗’‘落筒’‘接線’等等聲音,越發的美妙了。

一羣人看到天黑了纔回去,躺在牀榻上始終睡不着,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儘快打造一座蒸汽廠房。

朱舜看着自己親手締造的蒸汽時代,更是睡不着覺,去找老爹喝了一頓酒,傻笑着醉倒在了桌子上。

老爹喊來百戶朱忠義,兩人小心的把孩子擡到了牀上,沒辦法,身材高大的朱舜太重了,一個人還真的搬不動他。

天還沒亮,朱舜還在酣睡的時候,徐光啓已經換好官服,坐着官轎去參加早朝了。

徐光啓下了官轎,擡起眼皮看了一眼紫禁城的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走了進去。

一路上還是沒有幾個官員和他搭茬說話,雖然他已經是一部尚書,位極人臣。

走進皇極殿,越過瀝粉貼金蟠龍柱,徐光啓在八角混金藻井下方站定。

面前的丹陛兩則,擺放着日晷、嘉量,以及一對鼎爐。

朝堂內能夠直接看到這幾樣東西的官員,很少,徐光啓是其中一員了。

時辰差不多了,崇禎穿着一襲龍袍坐上了龍椅,旁邊站着大太監王承恩。

今天朝議的政務,還是要不要給遼東加派糧餉,加派糧餉需要加派多少。

國庫裡無錢無糧,要想加派糧餉只能再加賦稅,從老百姓那裡搜刮,崇禎當然是不願意加派。

軍頭們哪裡會同意,不停派遣信使傳遞消息,士卒譁變、女真寇邊、軍士毫無戰意等等,反正是怎麼嚴重怎麼說,爭取多騙一些糧餉。

崇禎也就從不同意,變成了同意加派,但是加派多少一直沒能商量出一個章程。

就在朝堂上又陷入爭吵的時候,孫元化按照恩師的意思,從朝臣裡走了出去:“啓稟皇上,微臣有本要奏。”

崇禎面無表情的看着孫元化。

孫元化說完這句話,朝堂上果然又變成了一片平靜,爭吵到面紅耳赤的東林黨成員們,全部閉嘴不說話,摩拳擦掌的盯着孫元化,準備把精力釋放在他的身上。

孫元化知道自己只要開口說話,不管說什麼,東林黨都是要反對,這也是他和恩師徐光啓想要看到的。

等了這麼久,才決定提出推廣土豆,那是因爲他和恩師,還有朱舜在謀劃一件事。

京師大學堂需要進行下一步的擴張了。

擁有了選拔秀士的權利,卻也只能侷限在良鄉縣,這一次就要藉助推廣土豆這件事,把京師大學堂的輻射範圍從一個小小的良鄉縣,擴大到整個順天府。

孫元化等到東林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開口說道:“加派糧餉這件事不是不可以,只是朝廷現在無錢無糧,拿不出這麼多的糧餉。”

“不過微臣有一個辦法,可以爲朝廷掙來足夠的糧餉,甚至從此不再缺少糧餉。”

崇禎聽到這話來了精神,面無表情道:“愛卿請講。”

孫元化從官服的袖子裡拿出來一樣東西,擺在面前說道:“皇上請看此物,此物叫做土豆,可以達到畝產二十石。”

東林黨成員本來還以爲朱舜又搞出了什麼幺蛾子,沒想到說的居然是這個東西,土豆早就傳入大明瞭,誰不知道土豆的產量高。

不只是土豆,番薯的產量也高,滿朝文武的菜圃裡都種着一些土豆,這東西很脆,用來炒菜很不錯。

東林黨這些時間被朱舜搞出的一系列新式機械,整治慘了,看到是土豆,精神高度緊繃的東林黨成員,輕鬆了很多。

崇禎也以爲是朱舜又發明了什麼東西,可以解決糧餉問題,瞧見孫元化拿出的是土豆,心裡的期待立刻變成了失望。

宮裡的菜圃也種了不少的土豆,但是這東西一直都是當做菜來吃,勉強能夠當做輔糧。

糧餉發的可都是主糧,遼東邊軍收到糧餉的時候,如果看到是一堆土豆子,還不得當場造反。

以前巴不得東林黨閉嘴的崇禎,現在倒是希望有人可以出來反駁孫元化,讓他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屯田郎中劉漢儒稍微等了片刻,感覺時候差不多了,踩着黑亮的金磚走了出來,譏諷道:“孫郎中可知道‘五體不勤,不識五穀’這八個字怎麼寫?”

“土豆這種東西可以吃,產量也極高,高達二十石,是普通主糧的二十倍。”

“但是這東西炒菜可以,當做輔糧也可以,要是拿來做主糧。”

“呵,遼東的將士們估計會從遼東衝到孫郎中家裡,把孫郎中的腦袋摘下來,掛在城門樓上泄憤。”

工部的左侍郎顧侍郎最近正在爲自己沒當上工部尚書,耿耿於懷,畢竟他是正三品的左侍郎,還是工部的左侍郎,距離工部尚書只有一步之遙。

沒想到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讓徐光啓摘了那天下最煊赫的六頂官帽子之一。

以顧侍郎這等正三品大員的謹慎,一般不會在朝堂上發佈什麼言論,言多必失。

如果真有什麼事情,往往都要在家裡和幕僚們推敲的萬無一失了,再找黨羽們鄭重推敲一遍,確保真的沒有任何問題,纔會給皇帝上一本奏章。

聽到推廣土豆,顧侍郎卻是忍不住站出來了。

顧侍郎體態比較肥胖,挺着緋色孔雀補子官服,走了出來,斥責道:“孫元化你好歹也是一名正五品的郎中,以後真的想爲朝廷分憂,先把事情瞭解清楚。”

“免得再做出這種貽笑大方的醜事,還不趕緊退下。”

官員們看到做事向來謹慎的顧侍郎,站出來斥責孫元化了,全部露出了譏諷的笑意,嘲笑孫元化想當一部侍郎,想瘋了。

劉漢儒更是毫不避諱的說道:“真是什麼建言都敢往外說,就連輔糧和主糧都沒搞清楚,都敢拿這個提升功績,當做爬上一部侍郎的墊腳石。”

“孫郎中你這是想當侍郎,想瘋了吧。”

孫元化聽到這句話,臉色瞬間就變了。

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學院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源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五百七十九章 讓工業派去天津府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林黨賣棉花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二百七十四章 女真買辦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孫傳庭的求援信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皇太極因爲輿情要大宴羣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二百五十六章 工業之城計劃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五百二十六章 呂布和關羽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二百五十章 國運之戰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二百二十六章 拿下造船廠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之城的規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三百四十八章 金融戰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三十三章 燧發槍運到邊疆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633.第629章 京城劇變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四百零四章 內有東林黨拆臺第三百一十七章 女真建國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舜是我大哥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六百零二章 搶天津府的土地了!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八十一章 機械匠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家入京城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二百六十一章 列裝問題第一百六十二章 綁架火器專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的培養結果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