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崇禎的宣德爐

朱舜的三叔朱忠禮在京城裡做牙人,過去因爲出身過於低微,一直被居住在京城裡的同行欺負。

在牙行裡做牙人的,哪有一個不是身份低微,但就算是低微也分個三六九等,他們好歹是城裡人,只是低微,鄉下人那是低賤。

自從大半個月前,朱舜成爲了王恭廠的掌廠,三叔朱忠禮在牙行的地位徹底就不一樣了,再怎麼說他可是朝廷命官的三叔。

以前經常把他當下人一樣使喚的同行,現在全都轉過臉來巴結朱忠禮,就連掌握這些牙人生死大權的管事,見了朱忠禮都是客客氣氣,喊上一句朱老弟。

朱忠禮現在在牙行裡面,腰桿子也直了,走路也帶風了,總算是揚眉吐氣了。

不過這兩天,朱忠禮總感覺同行們有點怪怪的,看他的眼神不對勁,表面上看着挺客氣,眼裡卻帶着和過去一樣的鄙夷。

朱忠禮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今天他接了一個大活,一位朝廷裡的大官喊他去做事,這件事要是做好了賞銀三分。

這個大官不是別人,就是已經成了過街老鼠的金之俊,他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聽說這個朱忠禮是朱舜的三叔,就想着要拿捏他。

朱忠禮自己再怎麼吃虧,怎麼受委屈都行,就是見不得別人說自己家的孩子,聽到金之俊在那陰陽怪氣的說朱舜的不是。

低三下四了一輩子的朱忠禮,掏出碎銀子,直接砸在了金之俊的臉上:“去你孃的,這個錢老子不掙了。”

扔完碎銀子的朱忠禮,渾身上下說不出的神清氣爽,感覺自己終於像個人了,昂頭挺胸的離開了。

回到牙行裡面,朱忠禮也不幹了,收拾好東西直接回家了。

金之俊這件事不是個例,東林黨很多成員都把朱舜的愚蠢行爲當成了一個笑話,每當茶餘飯後總要拿出來嘲笑他幾句。

現在不拿這件事嘲笑朱舜幾句,東林黨成員們都不知道怎麼聊天了。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崇禎的耳朵裡。

乾清宮。

已經深夜了,崇禎還是認真看着內閣送來的奏章,在內閣宰輔們票擬過的奏章上,進行批紅。

又是接連批閱了十幾個小時,崇禎放下手裡的御筆,揉了揉太陽穴。

王承恩送上來一份諜報,呈報給了崇禎。

崇禎看着手裡的這份東廠諜報,不動聲色的問道:“錦衣衛今天是誰當值。”

一名錦衣衛千戶從一對銅鶴旁邊,走了出來:“啓稟陛下,臣當值。”

東廠和錦衣衛作爲大明王朝最重要的諜報機構,相互競爭,又把界限劃分的很清楚,免得爲了爭權奪利相互廝殺。

一般東廠或者錦衣衛遞上了諜報,除非是特別重大的事情,比如三品以上的大臣死於非命,一方封疆大吏心懷不軌。

否則不會重複遞上諜報,崇禎更不會主動詢問。

崇禎今天不僅是詢問了,問的這個事情,讓這兩位東廠和錦衣衛的高層,有點摸不清頭腦。

因爲崇禎問的這件事太小了,小到就是一件芝麻綠豆的小事。

“朱舜最近這段時間在做些什麼。”

錦衣衛千戶擺了擺手,讓人去找關於朱舜的諜報,朱舜只不過是一個不入流的從九品小官,差點沒能找到,翻了將近半個時辰才找到。

要知道在平時,最多幾個呼吸的功夫,就能把皇帝要的諜報翻出來,錦衣衛的臉色不禁有點難看。

自從魏忠賢倒臺以後,東廠的勢力幾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錦衣衛趁着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乘機坐大,完全壓住了東廠。

要不是王承恩的能力極強,經過三年的努力,勉強拉起了一套班子,東廠就和荒廢了沒有多大區別了。

現在出了這麼一件事,不就是在說錦衣衛的能力不行,白白糟蹋了那麼的人力物力。

也不能怪錦衣衛千戶,朱舜這樣的小官大明王朝不知道有多少,根本不值得錦衣衛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備案。

要不是前些天,朱舜發明了足以變革一個時代的線膛槍,錦衣衛找上一個時辰也找不到朱舜的諜報,因爲根本就不會有朱舜的諜報。

朝廷官員都恐懼被錦衣衛監視,但是能被錦衣衛監視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說明入了崇禎的法眼了。

朱舜知道王恭廠裡面肯定會有錦衣衛和東廠的人,沒有半點的憂慮不說,還徹底放心了。

只要自己不做虧心事,錦衣衛和東廠的監視對於他來說也是一種保護,這也是東林黨成員現在恨透了朱舜,卻不敢找青手暗地裡弄死朱舜的原因。

就是擔心朱舜身邊有錦衣衛和東廠的人,朱舜害的他們賠了那麼多的錢,要是沒有錦衣衛或者東廠的人,東林黨蓄養的青手早就給朱舜一個悶棍,用麻袋裝起來,沉到永定河裡面了。

崇禎面前的黃錦大案上擺放着一個宣德爐,經常會在上面寫上一些名字。

百戶曹變蛟,英才黃宗羲,棄官回鄉的孫傳庭。

崇禎看完這份諜報,拿起湖筆,在鸚哥眼端硯裡蘸了蘸墨水。

竟是在宣德爐表面寫上了朱舜的名字。

王承恩這位煊赫大太監,眼皮子猛的抖了一下。

崇禎放下手裡的湖筆,重重的嘆了一口氣:“滿朝文武竟只有朱舜一個廉吏。”

第四百六十七章 陸軍講武堂的行動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八十八章 歐羅巴的科學院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一百七十四章 捆綁曹文詔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東林黨三大錯覺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四百六十二章 煤炭和遼東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四百三十三章 買賣煤窯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狙擊小隊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八尺棉布引起的騷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一百八十六章 土豆對女真的作用第一百三十章 愛因斯坦級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一百七十五章 改變曹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六章 珍妮紡紗機第七章 科研流程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三百七十三章 孫承總的痛快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顧侍郎的後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二百八十五章 建造自來水廠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六十九章 鄭員外:你們不懂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五百一十一章 西北工業革命的號角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一十一章 新式火炮對騎兵的衝擊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二百二十一章 受到衝擊的手工業經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六百零一章 宗藩世子的炫耀第二百三十四章 黏土工廠對大明的影響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三十一章 各方反應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的金融體系第四百五十四章 真香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購買機械鋸牀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實驗室的狼性文化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要建州城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零一章 怎麼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