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

黃永發不是不相信,而是根本不可能是這個價格,四錢銀子一匹太廉價了,廉價的就像北直隸的上等水澆田一樣。

想到北直隸的上等水澆田,黃永發莫名的有些悲傷。

來不及傷感多長時間,黃永發趕緊從黃花梨太師椅上站了起來:“快,趕緊去宋家鋪子,告訴他們順天大幅布黃家全部吃下了,有多少吃多少。”

說完這句話,管事還是一動不動的弓腰站在那裡,黃永發急的差點要踹他一腳:“趕緊去,要是被王登庫他們捷足先登了,看老爺我不打斷你的狗腿。”

管事不是不想動,只是去了也沒用:“老爺,宋家說了,鋪子裡的順天大幅布只換不賣,要想買他們家的順天大幅布,就用正常市價的糧食換八尺寬布。”

黃永發本來還擔心這裡面有什麼陰謀詭計,畢竟八尺寬布廉價的讓人不得不生出懷疑,聽了管事的話,明白了,這應該是宋家老太爺的命令。

也明白管事爲什麼不去了,不用着急了,這批順天大幅布註定是黃家的了。

今年其他七位晉商都在趁着災民沒有飯吃這個好機會,大發國難財,手裡糧食最多的黃永發卻沒這麼做。

倒不是黃永發有多大的善心,而是他早就瞄上了女真入關以後的皇商身份,今年女真人沒從北直隸搶走一粒糧食,日子也不好過。

黃永發準備把手裡海量的糧食,無償的捐給女真人,幫助他們渡過這個難關。

黃永發手裡的糧食,少說也能讓女真人多活下來二十萬的子民,女真一共纔多少人。

有了這批糧食,黃永發成爲女真的大恩人,等到女真入關了,必定會賞給他一個皇商的身份。

現在不用這麼麻煩了,一直找不到突破口的黃永發,憑藉這個看似和朱舜沒有任何關係的順天大幅布,卻能把水力鑽牀和水力紡紗機兩樣東西,全部收入囊中。

水力鑽牀交給女真人,換來皇商身份的同時,還能讓女真人儘快入關。

朱氏紡紗廠的水力紡紗機比松江府的大紡車還要好用,有了這種水力紡紗機,他黃永發就能成爲紡紗大王。

到時就可以操縱棉布市場了,棉布的價格還不都是黃永發說了算。

黃永發坐回黃花梨太師椅,想起來一件事,喝了一口茶水說道:“去把家裡的賬房先生都給請來。”

每次把賬房先生們給過來,必定會有大事發生,因爲這些賬房先生其實就是黃家招攬的一批飽學之士,一批機幕。

半柱香以後,一位位身穿錦繡右衽衣的賬房先生,走進了正堂,坐在早已備好茶的太師椅上。

大管家也來了,不過沒有走進正堂,帶着二三十名身強力壯的家丁,手裡拿着鳥銃把四周給圍了起來,嚴禁任何人靠近一百步以內。

黃永發放下手裡的茶杯,說了第一件事:“各位計算一下宋家的織布廠,一個月能產多少八尺寬布。”

這些賬房先生早在聽說宋家鋪子販賣一種八尺寬布,嗅覺靈敏的感到會有大事發生,私下了裡已經做過了推衍。

一位中年賬房先生站起來,回答了這個問題:“黃員外經商這麼多年,應該清楚大幅寬布需要兩個人來織造。”

“兩個人從日出到日落,一天最多能織出二十四尺,六天便能織出一匹布,一臺織布機一個月最多五匹布。”

“這是按照最大出產計算的,還不算紡婦的休息、患病、織布機的損壞等等。”

“宋家作坊一共有七百臺織布機,一個月最多出產三千五百匹大幅寬布。”

另一名中年賬房先生站了起來,合上手裡青詞摺扇說道:“這裡所說的大幅寬布,是七尺以上的大幅寬布,而不是宋家鋪子獨一份的八尺寬布。”

“如若是八尺寬布,兩名紡婦配合織造的時間將會大大增加,一個月的最多織造三千匹八尺寬布。”

黃永發吹了吹茶杯裡的熱氣,手指撫摸着官窯瓷器的瑩潤質感,說出了這一次的圖謀:“接下來就要藉助八尺寬布這件事。”

“還有黃家的糧食,拿宋老頭當做一個突破口,賺來水力鑽牀和水力紡紗機。”

“諸位覺的有幾成勝算。”

話音落下,正堂內立即想起來一陣‘噼裡啪啦’的算盤聲響,賬房先生們快速撥動算珠,開始推衍黃永發只說了幾個關鍵字的謀劃。

幾個關鍵字也就夠了,這些賬房先生全是黃永發從大明各地招攬的飽學之士,倘若是還看不透黃永發的謀劃,實在對不起每年三千兩白銀的‘俸祿’了。

一名老賬房第一個放下了手裡的算盤,不過他沒有着急站起來,靜靜等着大堂內算珠撥動的聲音消失。

一盞茶過後,等到所有的賬房先生放下算盤,老賬房也沒站起來,輕敲桌面說道:“黃員外的謀劃,應該是想來一次對賭契約。”

“藉助宋老太爺迫切想要更多的糧食這件事,用對賭契約把宋老太爺引入一個圈套,藉助這個圈套把朱舜手裡的水力鑽牀和水力紡紗機給騙來。”

“所以這場對賭的關鍵,在於宋家或者說朱舜手上一個月最多能生產多少八尺寬布。”

老賬房抿了一口岕片茶,輕笑道:“剛纔兩位把宋家作坊的織布量算的很清楚,也很正確,不過兩位忘了一件事。”

“朱舜手上能夠利用的八尺寬布遠遠不止這些。”

黃永發突然握緊了茶杯,難不成朱舜又發明了什麼水力機械,一種可以用水力織布的紡織機。

黃永發胸口有些喘不上氣來,費了這麼大的功夫,到頭來又是無用功。

老賬房知道黃永發在想着什麼,臉上還是那副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悠然,撫須輕笑:“黃員外想多了,朱舜並未發明可以用水力織布的機械。”

“黃員外實在不放心,可以派人去宋家作坊巡視一遍,是否發明水力機械一眼就看出來了,如果把作坊建在水邊,怎麼遮蓋都遮蓋不住。”

只是要沒有發明出水力機械,黃永發就徹底放心了,示意老賬房繼續說。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子變成實業階層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六十八章 請軍直插女真腹地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五百三十七章 磨死幾萬漢八旗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傳員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一百五十四章 棉紡織工業化的第三步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洋人進獻火器第五百零八章 收買吳又可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六百零九章 工業學院等級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十三章 紡紗機的造價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三十九章 西洋禮服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二百一十八章 多爾袞的龍興之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挖的一手好坑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一百九十七章 蒸汽機的徹底完善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煉硫酸第五百四十九章 對全世界的佈局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打下工業之城的辦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中心的地點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四十章 大明金磚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五百零四章 京師大學堂開始豐收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四百八十七章 範家買走造紙作坊第二百一十三章 見到了機械鋸牀第四百四十四章 基建狂魔第三百一十九章 宗藩們見到了工業之城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二百零七章 倍鏡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二百九十七章 朱舜的保命後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第三百二十四章 爭搶新式火器第四章 線膛槍的連鎖反應第四百七十四章 硫酸對於大明的經濟價值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三十四章 孔有德來嘗鐵絲網的威力了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三百五十五章 農學院的情況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第五百零一章 皇太極的丟臉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四百五十八章 徐積薪的賞賜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三百三十七章 黃澍的下場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四百零九章 火器和冷兵器開始碰撞第五百一十五章 陸軍講武堂的戰術推演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五十章 三期學員的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