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因時而變

第76章 因時而變

“當然是真相重要。”

方孝孺脫口而出,然後才反應過來,又震驚的道:

“你看過楚國的史書?”

陳景恪點點頭:“有幸看到過。”

方孝孺追問道:“書在哪,可否帶我看一看?”

陳景恪搖搖頭:“我答應過別人,不向外透漏此事。”

方孝孺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竹書紀年是盜墓賊挖出來的,那這部楚國史書大概也是如此。

而且極有可能是挖掘的還是楚國王室墓穴。

這是死罪,不願意透漏身份也正常。

可無法看到實物,他又如何能相信陳景恪所言真假?

陳景恪自然也知道他的想法,心下也很是無奈。

他說的楚國史書就是《清華簡》,前世兩千年後纔出現,他上哪給方孝孺找去。

這套竹簡首次露面是2006年,香江一家拍賣行上。

水木大學的校長得知後,就組了個飯局,找來幾人討論這份竹簡。

最後由水木大學的校友買下,捐贈給了學校。

也因此,這一套竹簡被命名爲《清華簡》。

根據文字內容可知,這是楚國史書,應當是楚國古墓出土。

但具體是哪座墓,誰都不知道。

有句話說得好,孤證不立。

如果只有《清華簡》一部史書,大家還能懷疑它的真實性。

事實上《竹書紀年》也因此備受質疑。

現在兩本書相互印證,確定了它們的真實性。

也爲竹書紀年洗清了冤屈。

前世陳景恪還一度以爲,這倆名字指的是同一本書。

後來上網搜了一下才知道,這是兩部不同的史書。

他還發現,不少人拿着這兩部書,去指責司馬遷的《史記》。

說他篡改歷史欺騙後人,人品實在敗壞至極。

陳景恪覺得,這還真有點冤枉司馬遷了。

始皇帝爲了統一人心,收繳天下史書,很大一部分被焚燬。

然後項羽一把火,將秦皇宮的藏書,燒了個乾乾淨淨。

至此先秦史,尤其是遠古史,徹底成了謎。

司馬遷走訪全國,翻找各種資料,整理編寫出了《史記》。

因爲缺少足夠的文字資料,很多都是口口相傳,出現失真的情況很正常。

是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司馬遷再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整理,離歷史原貌就更遠了。

但最起碼的人物和事件,他都記錄的很清楚。

史記上的帝王世系表,也基本符合史實。

他的《史記》讓後人知道,在某個時間段出現了某個人,發生了某件事情。

不至於讓我們的遠古史成爲空白。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古墓出土的史書,我們從哪獲取遠古史料信息呢?

所以,不能對司馬遷要求太過苛刻,他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所有。

陳景恪知道,空口白牙無法說服方孝孺。

所以,也沒有想過要說服他。

他說這麼多,其實另有目的。

“你推崇周禮,難道周禮就真的那麼好嗎?”

方孝孺反問道:“難道不好嗎?”

陳景恪搖頭,說道:“美好的恐怕不是真實的周禮,而是你想象中的周禮吧。” 方孝孺愣了一下,陷入深思。

換成以前,他肯定義憤填膺的反駁。

可朱雄英那一席話,已經讓他內心產生了動搖。

所以,此時聽到陳景恪的話,他不是生氣,而是沉思。

陳景恪頓了一下,緊接着說道:“伱的天份極高,說一句讀書人種子都不爲過。”

方孝孺哪敢要這個稱呼,就想謙虛甩掉這個頭銜。

陳景恪擺擺手阻止他,繼續說道:“你肯定了解過先秦時期儒家的所作所爲。”

“也研究過漢武帝時,儒家門徒對四書五經的解讀。”

“隋唐、宋元時期的儒學情況,你也當了然於心。”

“你可知這幾個時期儒家的區別?又爲何會造成這些差異?”

方孝孺想說,那是古人對儒學的認識不深,程朱纔是儒學真正的傳人。

可這種貶低前輩先賢的話,他實在說不出口。

而且他心底也確實很好奇,爲何會產生這種差異?

於是就說道:“願聞其詳。”

陳景恪見他上鉤,眼睛裡閃過一絲笑意: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儒家只是百家之一,列國的首要目的也是強國。”

“爲了傳播學問,也爲了與百家競爭,儒家的教義也以實用爲先。”

“他們還虛懷若谷,吸收百家之所長完善自己。”

方孝孺微微頷首,心中充滿了對先賢的敬仰。

正是他們海納百川,纔有了儒學的強盛啊。

“漢武帝時期,天下大一統,朝廷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道德倫理體系。”

“先賢們開始圍繞朝廷的需求,重新詮釋經意。”

方孝孺想要反駁,可是嘴巴張了又張,最終還是沒有發出一點聲音。

因爲他知道,陳景恪說的是對的。

“南北朝和隋朝,君主多信仰佛教,佛學大興……”

“李唐因皇室認了老子爲祖宗,推崇道家。”

“道家爲第一顯學,佛家爲第二顯學,儒家屈居第三。”

“柳宗元和韓愈兩位先賢,吸收佛道兩家之所長,融入儒家……”

“宋朝儒學獨大,經意裡處處都顯露出‘唯我獨尊’之意。”

“且因爲漢朝和隋唐國力強盛,天朝上國威服四夷。”

“所以此時的儒家經意裡,不只是有教化手段,還有鯨吞四海之意。”

“宋朝重文輕武,對外征戰屢屢失敗,只能偏安一隅。”

“後來更是苟於江南,爲天下人恥笑。”

“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要麼隨波逐流,要麼鬱鬱而終,要麼放浪形骸假裝視而不見。”

“還有一部分人,只能選擇在聖賢書裡尋找自我和解。”

“受此外部環境影響,儒家的經意也就只剩下問心和教化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儒家經意的變化,完全取決於外部環境,與其他無關。”

方孝孺目瞪口呆,他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理論。

想要反駁,可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直接用大義訓斥陳景恪?

可大義只能強壓人,無法反駁這套理論啊。

關鍵是,他越想就越覺得,這套理論似乎還真有那麼點道理。

看着他的表情,陳景恪笑了。

這就是話術的作用,對付方孝孺這種君子,簡直不要太好用。

(本章完)

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第426章 大家都怕真相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493章 有爲無爲218.第217章 無題第386章 分封的深層次謀算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184.第183章 兄弟齊心第367章 你們準備好錢了嗎第385章 閣老們頭上的人第305章 階梯性收稅第396章 你們太欺負人了第420章 官第79章 擴招的緣由89.第89章 恩及父母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488章 無間道第291章 這就是大明第473章 時間是給所有人的152.第151章 他還得謝咱呢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339章 屬於華夏的學問第69章 唯有景恪一人第22章 突破口第345章 血染淡馬錫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第336章 人才掠奪計劃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71章 澳洲?炎洲!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352章 你特麼想反皇權?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457章 佈局開始第387章 不打西域打天竺第53章 朱標小露一手第243章 呂宋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第301章 去閻王殿開會第289章 政變第265章 直搗黃龍185.第184章 什麼重要?176.第175章 黃河決堤第454章 華夏在我肩上擔着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403章 借題發揮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487章 合縱連橫第42章 愜意的朱標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53章 帝國時代第60章 老狐狸第404章 朱標的帝王課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270章 這就是朱雄英第258章 得償所願第23章 再出手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260章 無題第12章 大幕開啓第238章 沒有槍頭一樣能殺人第74章 祭品奉上,助我三江。第483章 理學之冠第57章 實踐第462章 kong家必須消失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233.第232章 封狼居胥第84章 徐達還朝158.第157章 藍玉:太孫心裡有我225.第224章 此生僅有的機會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447章 攤牌第310章 藍玉超進化第256章 歷史賦予的使命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244章 陌生的大明第81章 老朱覺得自己又行了第365章 滄海108.第108章 自己人好辦事第30章 預見能力第57章 實踐215.第214章 太孫出巡第470章 一些安排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17章 六部全軍覆沒第292章 河西戰略第477章 用你祖宗的戰術打你第14章 生活處處是神話第369章 憑空變出土地?第324章 新皇的第一把火第386章 分封的深層次謀算136.第136章 扒皮王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