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目標,倭國

第54章 目標,倭國

銀礦?

朱元璋登時就坐直了身軀:“哪裡有銀礦?”

朱標目光也緊盯着他,大明正缺錢幣呢。

雖然白銀流通性不如金和銅,可也是民間默認的錢。

哪怕不使用,只是存在倉庫裡,心中也安生。

總之一句話,金銀銅越多越好。

在兩人的注視下,陳景恪一字一句的吐出一個名字:

“倭國。”

倭國?

聽到這個名字,父子倆都愣了一下,然後冷靜了下來。

朱元璋皺眉問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陳景恪拿出了早就想好的藉口:“臣最喜讀書,不論什麼書都會翻看。”

朱元璋不禁點頭,錦衣衛調查裡確實有相關信息。

從他第一天進學開始,留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好讀書。

爲了多讀書,還經常更換學堂。

棄學從醫之後,也保持着讀書的習慣。

周圍家中藏書的人家,都被他借過書。

“臣在一本遊記中,看到過相關記載。”

“那書中還有一張地圖,標記出了銀礦的位置。”

朱元璋追問道:“遊記?叫什麼名字,書在哪裡?”

陳景恪搖頭道:“陛下恕罪,那書記載的多爲海外之事,有些聽起來頗爲離奇。”

“當時我也只是翻了翻,並未放在心上,書名也記不得了。”

“書中的內容,大多都忘記了,只隱約能憶起一些。”

朱元璋點點頭,倒是沒有懷疑他騙人。

元明時期,小說這個題材已經得到廣泛發展。

話本、遊記、傳奇小說等等,種類繁多。

關於海外的小說也有,還不少。

只不過這類書籍提起海外,多是一副趾高氣昂的姿態,將海外貶低的一無是處。

陳景恪看到過類似的書籍,並不奇怪。

只是,這種東西也能當真?

陳景恪知道他不信,畢竟這麼大的事情,靠一本遊記很難取信於人。

可總不能給他說自己是穿越者吧?

“陛下,臣以爲此事當有幾分真實性。”

朱元璋疑惑的道:“哦,爲何?”

陳景恪說道:“據那本遊記所言,此人從北平去往高麗,在那裡乘船去了倭國,遊歷數年後去往琉球。”

“然後從琉球到達澎湖東南側的一處大島,旋即又從那座大島前往呂宋羣島……”

“在南洋兜兜轉轉,經安南迴返中原……他遊歷的路線實在太清晰……”

“之前臣孤陋寡聞,只以爲路線是他信口胡謅。”

“後來入了宮,曾隨太孫在大善殿見過一副大明輿圖。”

“此時回想起來,那人的路線竟與輿圖記載一致。”

“甚至有些地方,比輿圖記載的還要詳細。”

朱元璋和朱標的態度登時就變了,地圖在古代屬於絕密資料。

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什麼形狀。

那本遊記竟然能準確的標註出路線,顯然不是信口開河。

要麼那個人地位高,能看到天下輿圖,要麼他真的去過。

前者的可能性很小。

地位比較高的人,或許能看到局部輿圖。

可這種天下輿圖,只有少數人才能看到。 比如大善殿那張天下輿圖,全大明知道的不超過二十人。

這種人,應該沒誰會閒的蛋疼,編寫一本這樣的遊歷。

所以,編寫遊記的人,或許真的遊歷過海外。

不過此事還是過於離奇,朱元璋依然很難相信。

想了想,就將手中的筆遞過來,道:

“來,將那副圖給咱畫出來。”

陳景恪接過筆,先是畫出了大明的沿海輪廓,然後就是東部海域以及東南亞的部分地圖。

包括高麗、倭國、琉球羣島、TW島、呂宋羣島(菲律賓)、凌牙門(新加坡)等島嶼。

朱元璋看着這張簡陋的地圖,心中和那張大明輿圖做對比,發現果然一樣。

甚至比大明輿圖還要詳細。

要知道,那張大明輿圖,是他派人詢問了各國使節,花費了大量時間才畫出來的。

朱元璋不相信,還有人能畫出比這更詳細的輿圖。

除非那本遊記的主人,真的親自去遊歷過。

如果這是真的,那銀礦……

一想到每年可以開採百萬兩白銀的大銀礦,朱元璋難掩心中的激動。

“那銀礦在哪裡?”

陳景恪根據記憶,在倭國地圖上點了兩個點。

“一處銀礦在這一帶,據遊記中所言,有兩條礦脈相距不超過兩裡。”

“還有一處是這個島嶼,叫佐渡島還是什麼的。”

“遊記上說,這裡是倭國流放貴族的地方,上面也有銀礦,且疑似有金礦。”

想了想,他又指着呂宋島,道:

“這裡也有銀礦和銅礦,只是時間太久了,我記不清具體在哪了。”

朱元璋盯着地圖看了許久,才問道:“標兒,你怎麼看?”

朱標表情嚴肅,道:“派人一查便知,順便再查一查倭國的情況。”

朱元璋當即道:“好,你專心去辦寶鈔的事情,此事我會親自派人去查。”

聞言,陳景恪長出口氣,繼而心中升起難掩激動。

他爲何要在這時候突然提起倭國銀礦?

其實就是對朱元璋的一次試探。

《皇明祖訓》裡列出不徵之國,這是前所未有之事。

朱元璋到底是怎麼想的,是真的目光短淺。

還是受天朝上國思想影響,認爲海外皆貧瘠之地取之無用?

如果是前者,那陳景恪就只能繼續蟄伏,等待朱標繼位,甚至朱雄英當政。

如果是後者,那事情就好辦了。

作爲穿越者,他有太多辦法利誘朱元璋打開國門。

這次拿出倭國銀礦,就是一次試探。

方纔大家就在討論錢幣之事,他提出倭國有銀礦,也不會引起朱元璋的懷疑。

至於爲何特意提呂宋羣島,是爲以後下南洋打基礎。

免得到時候再找別的藉口。

朱元璋的反應,說明他對銀礦感興趣,不介意佔爲己有。

否則也就不會派人去調查。

這說明他並非目光短淺,只是被讀書人宣揚的天朝上國思想影響了。

但在實打實的金銀財寶面前,老朱不介意修改《皇明祖訓》。

對陳景恪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

他已經開始思考,該如何利誘老朱出海掠奪資源了。

(本章完)

第277章 內閣的核心問題第27章 替朱元璋解惑第266章 破王廷155.第154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第334章 我們已經被滲透了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259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第356章 當面抽老朱大嘴巴子102.第102章 假鈔第70章 開啓華夏紀元159.第158章 藍玉:誰敢居功自傲我殺誰107.第107章141.第140章 突如其來的遷都話題(加更求月第329章 提防瓦剌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363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331章 陛下,時代變了204.第203章 謀高麗123.第123章 你說的對,但我很難受第371章 澳洲?炎洲!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399章 血債血償110.第110章 別人不配讓陛下去賭第451章 勳章第241章 漢四郡115.第115章 你擋着我的陽光了205.第204章 某高麗(完)第22章 突破口第13章 思烹狗第488章 無間道149.第148章 他到底做了什麼?第476章 兵發西州第463章 殺駙馬以正法令第248章 什麼呂宋,叫楚國第268章 無題126.第126章 溫寒變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389章 大明二代之臣紛登場第484章 科技就是玩具第346章 血第422章 標題困難戶第337章 解縉的震驚第31章 朱元璋的弊政90.第90章 做人第60章 老狐狸第446章 人禍天災第461章 無心之過162.第161章 咱當年也是個乞丐頭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317章 朱橚眼中的大明第2章 大明嫡長孫186.第185章 軍隊自有軍隊的規矩第403章 借題發揮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288章 中央不是皇帝第347章 明朝的蘇武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第283章 留聲機第315章 趕鴨子上架157.第156章 藍玉:請太孫示下191.第190章 海貿啊第33章 學問哪來的?138.說下加更的事情吧173.第172章 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第252章 構建帝國體系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432章 殷第327章 時代的塵埃第271章 進退有據第424章 土雞瓦狗202.第201章 攤丁入畝第438章 不要寄希望於敵人愚蠢第322章 卡制度漏洞第282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第348章 屠殺繼續165.第164章 誰說儒生討厭改革213.第212章 麻六甲海盜179.第178章 福報?剝削!第316章 偉大思想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16章 李善長的怨憤第355章 公平交易第421章 無題203.第202章 沒那麼簡單(新年快樂!)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273章 大課堂第32章 馬皇后一刻三驚第1章 揭皇榜第377章 無題第251章 新的課題第4章 力挽狂瀾第357章 皇上就是敗家子啊第432章 殷第268章 無題第361章 各人的命運第325章 再造乾坤第401章 這個鍋必須要有人背第453章 孔